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知道点中国哲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的角落弯曲处那么多,谁能数得清楚?    
    天地在何处会合?为什么岁时日月多以十二划分?    
    太阳和月亮依托在哪儿?星宿怎样列陈?    
    太阳从汤谷升起,到蒙汜去就寝,从天亮到夜晚,一共要走几多路程?    
    月亮有何德何能,每月都死而复生?    
    为了什么需要,它把一只白兔怀在腹中?    
    这些神话和诗歌,都以美妙的文学形式,描述了先民们关于天体的种种光怪陆离、富于想像的传说。但透过这些夸张的言辞,我们不难发现,这事实上都反映了先人对天体构成的追问。    
    


第一部分一个古老的传说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女娲永远是一个让人怀念的人物。女娲造人、补天的传说一直传诵至今。关于补天,《淮南子·览冥篇》中记载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曾经历了一场大灾难。那时,有四根柱子撑着巨大的天空,后来四根大柱子坏了,大地也出现了多处塌陷。天不再能够覆盖大地,大地也不再能够承载万物了。当时的人间到处大火熊熊,洪水滔天,烈禽猛兽攫食百姓。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她还勇敢地斩断鳌足,作擎天的大柱子,终于使人们又过上了太平安宁的日子。    
    至于这个神话的具体内涵,有些学者给予了解读。认为它事实上反映的是女娲治理洪水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大意是这样的:电闪雷鸣,引起原始森林熊熊的大火,山洪也暴发了,恶禽猛兽没有栖息之处,就纷纷从森林中逃奔出来,乱飞乱窜,洪波中还有大鼋巨蟒随流而下。大雨连月不息,洪水汪洋,阴暗的天空看来好像是坍塌,吼哮的大地听来好像要崩裂。在这种自然的大灾变中,宇宙好像马上要毁灭。由此产生了女娲补天的神话。 对于这则女娲补天的古老的传说,神话学家曾做过各种各样的解读,就字面意义来说,它所描述的是:在洪荒时代,当宇宙发生大变动、天崩地裂的时候,天神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于水火,毅然运用神力,与自然灾害做斗争,不辞辛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终于将灾祸平息,使沉溺在痛苦深渊中的人类得以新生。    
    神话学家的解读力图揭示神话背后的宗教根源,为其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女娲补天的神话解释为一场我们的祖先与洪水的斗争,是有它的根据的。不过,从哲学和思想的角度看,如此的“补天”又意味着什么,或说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那就是:它意味着先哲们对理想的追求,对完美的向往。    
    


第一部分紫气东来

    相传周大夫尹喜研习天文历法,知前古而占未来。周昭王二十三年,出任函谷关令。他登楼远望,但见东方雾气缭绕,缓缓西来,状若飞龙,惊奇道:“此乃紫气而生,将有运而至,必有圣人西行度关。”乃斋戒。果然,数月之后,一代圣哲老子骑青牛前来。尹喜恳请他指点。老子见尹喜气质非凡,是可度之才,便为其留下五千余言《老子》上下篇:上篇言宇宙根本,含天地变化之机,蕴神鬼应验之秘;下篇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故唐代杜甫《秋兴》(其五)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古时常观天上云气,以预知吉凶征兆。后人便以“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据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周简王六年),约卒于公元前500年(周敬王二十年)。据记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的问题。老子曾做过周王朝的守藏史(管理藏书的史官),晚年过着隐居的生活。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老子的主要著作,这部著作对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影响深远,是古代哲学家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历代注释《道德经》的著作不下千种。比较有影响的有汉代河上公注、魏王弼注、唐成玄英注、宋陈景元注、王安石注、苏辙注、清魏源《老子本义》等。引人注目的是历史上还有五位皇帝亲自为《道德经》作注,他们分别是梁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和清世祖。     
    在先秦时期,先后有杨朱、列子、庄子等继承和发展老子思想,从而形成了道家学派。战国末期的道家将老子与黄帝联系起来,形成了黄老之学。两汉之际,黄老之学的清静无为思想与方仙道的神仙信仰相结合,形成了黄老道,老子被视为道的化身。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天师道,尊老子为教主,以“道”为最高信仰。因而,从道教创立伊始,老子就被奉为至尊天神。    
    唐朝尊老子为圣祖玄元皇帝,唐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15年)诏以二月十五日老子诞辰为玄元节。唐武宗继位后,又诏二月十五日玄元皇帝降生日为降圣节,休假一日。


第一部分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非常擅长乐理,教授孔丘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丘观祭神的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孔子在这个地方逗留了几天。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他到馆舍之外,给了他一些赠言,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大意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送你几句话吧,不要诽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孔丘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孔丘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大意就说,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听到孔丘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黄河,对孔丘说:“你怎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孔丘说:“水有什么德行啊?”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以后,孔子的弟子都纷纷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说道:“见之!”弟子问道:“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妙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第一部分道如何生万物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最高范畴,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支配宇宙万物的法则,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从的准则。    
    “道”的本来意义是道路的道,故从首、从走,引申而为规律、法则的意思。春秋时期,“天道”是指天象运行规律;“人道”是指人的行为准则。老子总结吸取了“道”的种种涵义,把它上升概括为具有事物存在的实体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两个特性。    
    老子认为,“道”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万物都是“道”的派生者。“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万物之宗。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万物是可以言说的,而产生万物的道,却是不可言说的。可以言说的道,不是恒常不变的道;万物是可以命名的,给万物命名的道,却是不可以命名的。因此,无名之道,才是产生天地的始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可见,老子所说的“道”就是“无”,它是不具有任何具体物质属性和形象的玄者。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也就是说,“道”这个东西是空虚无形的,可是它永远也用不尽,十分渊深,好像是万物的祖宗。不知道它是由谁产生的,只知道它在上帝之前就存在了。    
    关于“道”的产生,宇宙万物的过程和模式,老子也作了具体说明。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说,“道”实质上是“无”,“一”是代表由精神性的“道”产生具体万物之前的一种混沌未分的物质整体,即阴阳未分的宇宙混沌本体;“二”是指宇宙元气分为阴阳;“三”是阴气、阳气和冲气。三气变化而为天、地、人三才,三才具备,就可以生芸芸万物了。    
    因此,总体上来讲,老子的“道“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物质实体,而是虚构的恍惚不定的精神本体,它不能被经验感知,无形无象,是万物的祖宗,是天地产生的总根源。    
    


第一部分不出门就能认识天下

    “不出门就能够认识天下”,这是“涤除玄览”的通俗解释。    
    涤除玄览是老子认识论哲学的集中体现。老子认为,认识最高本体的道,必须从复杂、多样的耳闻目见的感觉经验中挣脱出来,要站在更高处去认识。此即他所说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玄览,指在心灵深处,以道镜自鉴自察,除去污垢。所谓玄览无疵,就是把内心直观比喻成一面最深妙的镜子,如果能够把这面镜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即人的内心不染外物,保持最大空虚和安静,这样万物就会自然呈现在面前,为人们所认识。    
    “道”既然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当然也是人的认识对象。人只要认识了“道”,就是认识了一切,不必要去认识外界事物了。因此,老子反对认识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更反对用人的感官接触客观事物,以至取消感性认识。他说:“无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也就是说,人追求物质欲望,享受各种颜色、声音、味道等,会使人眼瞎、耳聋、口味败坏。这就把人的感官接触、认识外界事物,看成是一种极大的危害。他说:“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谨。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就是说,人们要堵塞住耳目口鼻这些感官的窍穴,关闭感官的门户,才能终身没有毛病;如果打开感官的门户,积极认识事物,将是终身不可救药。    
    老子认为,认识事物,不要到客观世界中去认识,特别是认识“道”,更没有必要到实践中去体认。他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这就是说,人在认识事物时,不出门就可以认识天下万物,不看窗外就可以知道天下万物产生的规律,你越广泛深入地接触世界,你得到的知识就越少。因此,“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的这种认识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的天文学有密切联系。观察天文,只能用从旁静观的办法;求得天道运行的规律,光靠“观”是不行的,要靠“玄览”,即是用深远的思维去考察。“玄览”是用思想不是用感官去览,是一种神秘的直观。    
    


第一部分柔弱胜刚强

    老子在其哲学体系中赋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无穷无尽,是因为它的本性是柔弱。这个观点运用到人生方面,就是“柔弱胜刚强”。    
    首先,老子主张柔弱,反对刚强。他以人的身体为例,说人活着的时候,质体柔弱;死了的时候,就变成僵硬。又以草木的质体为例,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