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逃离性蛊惑的困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喜的是和肖英华结婚是自己20多年的梦想,梦想终于要实现了;悲的是妻子已成他至亲的人,又怎么舍得伤害她、抛弃她呢?再说,他还有个14岁聪明可爱的儿子,如果离婚势必会给儿子造成心灵创伤,自己于心何忍?见他犹豫不决的样子,肖英华非常恼怒:“怎么?我都答应和你结婚了,你还下不了决心吗?”
张强见肖英华翻了脸,连忙说:“好,我一定离!”第二天,被逼无奈的张强在外面喝了大半夜闷酒,才硬着头皮回家,借酒遮羞,结结巴巴地对妻子提起离婚的事。妻子听了,半天才缓过神儿来,不禁伤心欲绝,号啕大哭。儿子哭着跪在他面前,哀求说:“爸爸,明年夏天我就要中考了,求你不要离开妈妈!”儿子的哭声撕裂了张强的心。但张强已铁下心来,无论妻子怎么哭、怎么骂他、打他、求他,他都咬着牙一声不吭。最后,张强从衣兜里掏出一包毒鼠强,说:“不要再逼我了,否则,我就把这包药吃了,一死了之。”
2002年11月,张强和妻子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张强在东洲区新屯街租了一套平房,和肖英华同居在一起。张强对肖英华说:“我离婚了,现在可以结婚了吧?”肖英华淡淡地说:“你现在一无所有,拿什么结婚?还是以后再说吧。”张强哑口无言。肖英华绝口不提结婚的事,即便张强提起,她也总找各种借口搪塞过去。这让张强惴惴不安。
2004年春节前,肖英华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他发现肖英华忽然忙碌起来,常以生意忙为由不回来。张强知道肖英华又有了外遇,苦口婆心地劝她:“我们俩走到今天不容易啊,应该珍惜!”话未说完,便被肖英华顶了回来:“我不想法挣钱,光靠你还不得喝西北风去?”在张强独守空房,躺在床上时,心如刀割。他情不自禁地想念妻子和儿子。想到为水性杨花的女人竟活生生拆了美满幸福的家,毁了自己,也毁了妻子和儿子,后悔得直想杀了自己。
2004年春节,张强怀揣压岁钱,来到原来的家,儿子开门见是他,一句话没说就黑着脸砰地关上了门。他在门外等了半个小时,前妻隔门对他说:“因为你,儿子高中都没考上。他恨你,不想见到你,你还是回去吧。”
《逃离性蛊惑的困扰》 Ⅰ情人红杏再出墙终酿惊天血案
情人红杏再出墙终酿惊天血案
在日复一日的痛苦煎熬中,张强精神一天一天走向崩溃。2004年6月22日,端午节。一大早,肖英华手机响了起来,将张强吵醒了,他知道一定是另一个情人打来的,一股酸楚和嫉恨油然而生。肖英华接完电话进来,对张强说:“我有点事,出去一趟。”张强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伸手抓住她的胳膊说:“不行。”肖英华恼怒了:“你凭什么管我?你是我什么人?”见肖英华真发了火,张强胆怯地说:“今天是端午节,咱们已很久没有好好在一起吃顿饭、好好说说话了。”肖英华见张强死活不让她出去,便将包扔到柜子上,气呼呼地坐到床上。张强去附近菜市场上买了两条鱼和一些菜,回到家里,见肖英华还在床上睡着,便喊她起来吃饭。张强窝着一肚子火,拿了一瓶白酒,自斟自饮起来。就在这时,卧室里肖英华手机又响起来。一会儿,肖英华穿戴得整整齐齐走出来,张强一声断喝:“怎么又要出去?”肖英华毫不示弱:“今天我非得出去,你能怎么样?”张强气得铁青了脸,拦在门口说:“你究竟要怎么样?到底想不想和我结婚过日子?今天你不给我说清楚就别想出这个门!”肖英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满不在乎地说:“好,我索性明白告诉你,我是有别的男人了,是个外地来抚顺经商的老板,论财论貌都比你强几百倍。我不想和你结婚,因为我从来就没爱过你,从中学到大学到现在。”张强厉声问:“那你为什么要逼我离婚?你说的我离了婚你就和我结婚。”肖英华说:“凭什么你吃着碗里的还看着锅里的?就凭你现在条件,我肖英华又不是没人要了,干吗非要和你窝囊一辈子?你说你爱我,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是要给她幸福,你能给我什么幸福?”见张强说不出话,肖英华有些得意:“听明白了?咱们好合好散,从现在起,咱们谁也不认识谁。”张强脸色煞白,死盯着肖英华,为了和她在一起,抛妻弃子,众叛亲离。一片痴情地爱她,就差把心掏出来。张强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来,他一把推倒了肖英华,顺手抄起桌上的水果刀恶狠狠地刺向她的胸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清醒过来的张强看着倒在血泊中的肖英华,才意识到自己铸成大错。此时此刻,张强最放不下的就是16岁的儿子,他给姐姐打了个电话:“姐,有件事求你,请你好好照顾我儿子,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他了。”说完便把电话挂断了。张强姐姐忙赶到弟弟家,发现弟弟神态极度沮丧,屋里还弥漫着一股血腥味,她觉得出大事了,便问弟弟:“你怎么了?是不是和肖英华吵架了?人呢?”张强嗫嚅说:“我终于把她摆平了。”他姐姐一听,便明白了,拉上他一起到抚顺市东洲区万新公安局派出所自首。面对警察,张强说:“请你们把我儿子找来,我叮嘱他几句话,然后就把所有的事情全告诉你们。”很快,张强的儿子和前妻都赶来。曾经的一家人抱头痛哭。张强哭着不停地对儿子说:“爸爸对不起你,以后要听妈妈和姑姑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做人,长大不要学爸爸。”
《逃离性蛊惑的困扰》 Ⅰ故事回放
我们一直热爱琼瑶,一直热爱读言情小说,因为那里面有着现实中我们永远不可能有的人和爱情。在我们痛恨这个世界有多冰冷的时候,不妨问一下,为什么那些大情种在现实的世界中无法生存?在心理学家的眼里,那些在电视剧里大喊大叫痛哭流涕的男女,精神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偏执。一场20多年的苦恋,和为了这场漫长的赛跑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些情节的确符合小说中的情种的所有标准,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也会因为绷断了心理之弦而狂性大发。顾城,那个写过“用黑夜给的眼睛寻找明天”的朦胧诗诗人,最终在激流岛砍死了深爱的妻子,他的爱曾经是一代人的经典,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如此血腥。这一辈子,我们注定要有一些永远不能拥有的爱,不能实现的梦,做一只扑火的蛾子,那是书里的故事,不应是我们的选择。
2004年11月8日,滕月红拿到了北京市朝阳区法院的判决书。她悲伤地意识到,5年来,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与“丈夫”创下的几百万元家产,转眼间都与她无关了。她痛悔地喃喃道:“也许本来就不该相信他,如果当初办了复婚手续,我就不会落到这一步了!可后悔也来不及了啊!
我那滴血的复婚之痛
文/阿丽 布敏
故事回放:两度离婚,原配夫妇又携手
1989年7月,滕月红和张惠民走出街道办事处,手里各握着一张绿色的离婚证。两人无言地对视一下后,张惠民很快转身走了。望着这个和自己生活了4年半、共同养育了一个女儿的男人渐行渐远,她模糊的泪眼中闪回着曾经的一幕。
1983年“五一”节,滕月红的大学同学刘晓结婚,让她当伴娘。婚礼那天,滕月红感到有双火辣辣的眼睛总在盯自己。婚礼快结束时,刘晓指着一名男子说:“月红,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他叫张惠民,是我大姑子的大学同学,你们认识一下吧。”滕月红意识到了,一直放电的目光就来自他。她后来才知道,那天,是张惠民恳请新郎的姐姐介绍他与滕月红认识的。
张惠民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比滕月红大两岁,他对文静典雅的滕月红一见钟情。而滕月红对学历高、身材高的张惠民也有好感。二人很快陷入热恋之中。1984年春节,他们办了婚事。
1年后,滕月红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张惠民对妻子、女儿都还不错。没想到,结婚3年后,张惠民渐渐变了。他和单位新换的领导处不好关系,心里不顺,便经常和朋友一起到处喝酒,每次醉醺醺地回来,吐得到处都是。开始,滕月红还耐心地收拾残局,照顾他。慢慢地,她受不了了。心情不好的张惠民根本不把妻子的劝告放在心上。
一天,他喝醉了酒回家,滕月红说了他几句,他一拳将她打倒在地。滕月红磕掉了一颗门牙。滕月红哪受得了这个气,坚决提出和他离婚。那是他们婚姻这面镜子第一次破裂。当时的实情是,张惠民内心对妻子对这个家仍很依恋,根本不愿离。可滕月红脾气一上来便不打弯。无奈,张惠民只好同意了。
1989年7月,他们第一次“分道扬镳”,房子和女儿归滕月红,张惠民搬到了单位的集体宿舍。离婚后,张惠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仍惦记着前妻和女儿,经常回去看她们。家里有什么力气活他也抢着干。有一次,张惠民回去时正赶上滕月红发高烧。他背起她就去了医院,整整守了一夜。张惠民所做的一切,滕月红都看在眼里。其实,她心里还是爱着张惠民的,看到离婚让他的毛病改了不少,她也开始回心转意。
1991年3月的一个周末,女儿吵着要爸爸妈妈一块儿带她去动物园。两手同时拉着爸妈的手,女儿高兴极了。末了,她眼泪汪汪地说:“爸爸,你别走了,回咱们家吧。”望着可怜的女儿,滕月红和张惠民心里都很不好受。张惠民一把抓住滕月红的手:“月红,你就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不再喝酒了。”滕月红噙着泪,没有抽出自己的手。
1991年4月,滕月红和张惠民办理了复婚手续,一家三口又团圆了。张惠民每天下班准时回家,再也不去喝酒了。女儿很快上了小学,夫妇俩似乎都把过去忘了。然而,1996年,张惠民所在的单位改制,他因为和领导有矛盾,面临下岗的危险。他郁闷极了,一个人跑出去喝了个大醉。他摇摇晃晃回到家时,滕月红的脸马上拉了下来:“你怎么又去喝酒了?你忘了曾经的保证?”苦闷的张惠民根本无法自控,他重新端起了酒杯,醉后就向老婆发泄。滕月红的心凉了,她的倔脾气再次发作。
1996年8月,她不顾张惠民苦苦哀求,毅然和他再次办理了协议离婚。张惠民又搬出了家门,他同时辞了职,和朋友做起了眼镜生意。由于不再受领导的气,他干得很开心,很快挣了些钱。这时,张惠民回味过去,觉得很对不起妻子,好好的日子都毁到了酒上,真不值。他痛下决心,彻底戒了酒。张惠民重走老路,有时间就抽空去看望前妻和女儿,并向滕月红提出复婚。滕月红看到张惠民现在整个像换了个人,而自己一人带女儿也非常艰辛,觉得还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毕竟两人尚有感情基础,并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1999年6月,两人又走到了一起。张惠民提出去办个复婚手续。可滕月红想起以前办复婚、离婚时街道办事处人员的那些眼神,心里很不愿意再去。她说:“办手续太麻烦了,我不想再让他们看到我们这样折腾。”张惠民同意了:“反正咱们是原配,登不登记无所谓。”
《逃离性蛊惑的困扰》 Ⅰ辅佐丈夫成富翁
辅佐丈夫成富翁,却发现情已变味
经过两次离婚,滕月红和张惠民都已人到中年,女儿也升高中了。重新生活在一起,两个人都平和了许多。2000年春节后,张惠民的眼镜生意越做越好,他想和朋友分开,自己租个门脸房单独干,可又要进货又要销售,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一天晚饭后,他和滕月红商量:“我有个想法,你们单位的效益不太好,你干脆辞职和我一块儿干吧。这样总比雇个外人让人放心。我敢保证,不出两年,咱们家就会买房买车,我要让女儿受最好的教育,将来送她出国深造。”滕月红有些犹豫:“我虽然收入不高,但毕竟有保障,单位给上保险啊。如果辞职,万一经营不好怎么办?”张惠民紧紧搂住滕月红:“你应该相信我的能力。我会拼了命干,用自己的行动补偿你。经过这些年的分分合合,我已经明白了,我会一辈子让你幸福的。”滕月红被说动了。
2000年2月底,她办理了辞职手续,和张惠民一起干。滕月红全身心地干了起来。她几乎跑遍了整个北京城,才在城东一个大型社区租下了一个30平方米的商铺。张惠民当时去南方出差,为节省资金,滕月红没找人,自己穿上工作服,花了两天时间,把商铺打扫粉刷了一遍。开张那天,在喜庆的音乐声中,滕月红和出差刚回来的张惠民望着自己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相拥而笑。然而,由于他们的眼镜店是新开张,没有名声,来的顾客很少,而且看的多买的少。眼看着每天往里搭钱,张惠民整天愁眉不展。为了扩大眼镜店的知名度,滕月红挨个给过去的同学、同事、朋友打电话,让他们前来捧场,并打出了8折优惠的牌子。大家接到电话后,纷纷来到眼镜店。眼镜店的人气一下子旺了起来。渐渐地,销量也上去了。
2000年国庆节后,张惠民又去外地进货,滕月红在家收到一家超市派发的宣传材料,不禁灵机一动:“我们为何不也印制一些宣传单,这样,眼镜店不是就可以扩大顾客群了吗?”她立即起草了一份宣传单,很快1万份宣传单印了出来,她雇人到处分发。这一招很见效,当张惠民进货回来,看到眼镜店里人来人往时,不禁愣住了:“月红,你施了什么魔法啊?生意这么好。”
滕月红开心地笑了。眼镜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张惠民提出,干脆建一个眼镜生产厂,这样可以节约成本,赚取更大的利润。滕月红雇了个人照看眼镜店,自己和张惠民一起,在城东郊谈下了一个旧厂房,又与工人一起冒着严寒搬建材、改造厂房。两个月下来,滕月红整整瘦了10斤。眼镜厂和眼镜店进入良性循环后,大笔资金划入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