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大经典传奇-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器不仅海军在用,而且几乎整个军界都在用。    
      此后的18年里,沃克的间谍行为愈演愈烈,用密码和成千上万份秘密文件来换取金钱。而苏联则不仅因此而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武器开发经费,还获得了数以百万计的情报,对五角大楼的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    
      为了获取更多的金钱,沃克开始招募新人。他招募的第一个人是弗兰德·杰里·怀特渥斯,美国海军“企业号”航空母舰上的海军无线电接收员。就这样,那些美国海军的高级机密,几乎刚刚接收到就不再成其为秘密了。    
      沃克招募的另一个同伙,就是他的妻子芭芭拉。起初,当沃克去窃取文件并和克格勃接头时,芭芭拉只是替他开车。但是后来,芭芭拉也渐渐地加入了间谍的行列,开始夫唱妇随地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1980年,约翰·沃克把他兄弟阿瑟,一个退伍海军军官和国防承包商拉下了水;他自己的儿子迈克尔·沃克也卷了这个旋涡。迈克尔在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上服役,他协助父亲窃取了大量海军机密,那些有关美国核潜艇、航母战略和卫星计划的机密情报,经这对父子之手直接送往莫斯科。    
      这个家族间谍网日益庞大,严重威胁着美国海军的安全,但美国人却一直蒙在鼓里。不过,到了1984年冬天,芭芭拉在和约翰离婚后,向联邦调查局告发了他们的叛国行为。联邦调查局立即采取了行动,并一举破获了沃克间谍网。美国海军这才深深地震惊了。    
      联邦调查局的人问约翰·沃克:“你泄露了哪些机密?”他大言不惭地回答说:“凡是我接触过的东西,他们都知道了。”芭芭拉告发约翰时,并不知道他把迈克尔也变成了间谍,因此,她揭穿了约翰就等于同时揭穿了自己的儿子,这让身为母亲的她非常痛苦。    
      最终,约翰·沃克,阿瑟和杰里·怀特渥斯被判终身监禁,迈克尔则被判25年监禁。许多人对迈克尔被牵涉到本案而惋惜不已。这个年轻人本来有着大好的前途,最后却在父亲的带动下沦为戴着手铐的囚犯。但这也怨不得别人,迈克尔自己也有责任。他有一个宽大而饱满的前额,可惜里面装的尽是一些非常幼稚而糊涂的想法:“我问过自己,这是真的吗?我真的适合当间谍吗?一开始我并不认为自己能行。但后来我想,这至少会带来两个好处:一个是可以让我父亲高兴,另一个就是能赚到一些钱。”    
      非常有意思的是,迈克尔·沃克社会保险号码的前三位数字,是几乎尽人皆知的一组号码:007。    
      第4号间谍装备:测谎电话    
      这种最新型的测谎仪能分辨出声音中细微的颤动,以此来判断你是否在说谎。如果它测到了类似的颤动,你就有可能被逮捕。    
    


第五章 十大著名间谍“原子间谍网”中的科学家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行将结束,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一种武器——原子弹也横空出世了。它随着一朵壮观的蘑菇云直入云霄,让全世界目睹了原子武器的可怕威力。    
      在美国的军事史上,核武器的研制是一项极其繁杂的工程,这项代号为“曼哈顿工程”的庞大计划,凝结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上千名科学家的智慧,其中的一位就是克劳斯·福克斯。    
         
      福克斯是英国的物理学家,他作为原子弹研制小组的成员之一,被英国军方派到美国参与曼哈顿工程。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里,福克斯除了看书、画图、查资料就是计算,总是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试图早日解开核物理之谜。    
      然而,在勤奋科学家的表象背后,却是一个神秘莫测的福克斯。他其实是著名的“原子间谍网”的成员,一直都在为约瑟夫·斯大林效命,不断向苏联提供有关原子弹研制进度的情报。两年来,福克斯不断把绝密的分子式、方程式和炸弹模型,秘密交给一位名叫哈里·戈德的苏联情报员,把掌握的美国的原子机密毫无保留地透露给了冷战对手。    
      1949年夏天,苏联试验了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间谍活动史学家吉姆·菲利浦斯说:“由于俄国人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原子间谍网的苦心经营,他们终于发现了我们整个武器体系的核心机密。为此,他们节省了许多年的研制时间,也节省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事实证实了参与曼哈顿工程的人员中的确有人泄密。    
      不过,就在福克斯等人把情报传递给苏联的同时,美国军队的情报机构也在实施一项代号为“维诺纳”的绝密计划,目的就是搜集和破译苏联的绝密军事情报。这一行动的最终后果,就是发现了隐藏在美国原子武器研究机构内的间谍。通过“维诺纳”计划,美国联邦调查局即FBI的情报人员破译了苏联的一封函电,里面提到了苏联一名最重要的原子间谍成员。后来发现,福克斯正是那个替苏联搜集情报的人。    
      苏联试验第一颗原子弹几个月后,也就是1950年1 月,福克斯就被捕了。其实,7号间谍金·菲尔比已经知道福克斯受到了FBI的怀疑,但他无法及时对福克斯发出警告,否则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福克斯对自己的间谍行为供认不讳。但在这位科学家看来,这不是对国家是否忠贞的问题,而是对世界和平是否负责的原则问题。他坚持认为,原子技术正因为具有可怕的威力,才更应该属于全人类,而不是成为美国和英国的专利。否则,原子弹一旦研制成功,就会沦为超级大国的杀人武器,美英就会以此为要挟称霸并控制全世界。    
      1952年4 月,福克斯因违反了“政府雇员保密法”而被判14年监禁。服刑9年后,福克斯被释放,随后便加入了民主德国国籍。在德国,他继续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直到离开这个并不太平的人世。    
      第3号间谍装备:S…O…E使用的手提发报机    
      这个看上去既陈旧又不起眼的小手提箱,是二战中英国特种部队专用的个人发报机。    
    


第五章 十大著名间谍走上电椅的间谍夫妻

    克劳斯·福克斯的被捕,以及“维诺纳”计划提供的情报,让美国政府开始注意一个代号叫“卡里伯尔”的人。    
      “卡里伯尔”其实是大卫·格林·格拉斯。20世纪40年代,他是驻扎在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名军官,很容易借工作之便搞到原子试验室和研究项目的有关机密。经不住姐姐埃塞尔·罗森伯格的再三劝说,他终于走上了窃取情报的道路,成为苏联原子间谍网的成员之一。    
         
      埃塞尔·罗森伯格和朱丽叶斯·罗森伯格,是邻居们眼中一对和善可亲的夫妇,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夫妇两人都是原子间谍网的成员,他们借生日聚会和野餐的机会,轻描淡写地把美国的原子机密泄露给了俄国人。    
      罗森伯格夫妇提供给苏联的机密,其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简直到了令人难以想像的地步。他们不仅搞到了航空技术、电子技术和引爆技术,并且从曼哈顿工程中为苏联提供了引爆透镜技术。就是因为利用了罗森伯格夫妇提供的这项技术,俄国人才准确地击落了10号间谍弗兰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的U…2飞机。    
      罗森伯格夫妇于1951年夏天被捕,并被控犯有间谍罪。这一消息立刻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争论,善良的人们高举标语牌自发地走上街头,用游行的方式抗议政府冤枉无辜。标语牌上有的写着“不要让两个孩子沦为孤儿”,有的写着“罗森伯格夫妇重获自由”,他们不相信,这对性情温和、彬彬有礼的夫妇会是什么苏联间谍。    
      对于公众的置疑,美国政府感到左右为难。学者诺曼·波尔马认为这源于两个因素:“第一,公众认为,如果他们真的是间谍,他们也是在为我们的盟国从事间谍活动,因为苏联在二战中是我们的盟友。第二,他们的被捕是因为‘维诺纳’计划,而这项计划是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行动。美国不希望俄国人知道,更不想让本国公众知道被捕的人正在秘密窃取苏联的情报。因此,许多情况无法公开,进而也就导致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都觉得罗森伯格夫妇是无辜的。”    
      罗森伯格夫妇被捕后,尽管政府对他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们始终保持沉默,坚决否认自己是间谍集团的成员,更不承认是在为俄国人工作,而且拒绝供出同伙,拒绝与政府之间一切形式的合作。    
      1951年3月,对罗森伯格夫妇的审判开始了。不到一个月,审判结果就出来了:他们被判有罪,并被双双送上了电椅。这个判决结果震动了全世界,因为罗森伯格夫妇是仅有的两个在和平时期因间谍罪被处死的美国人。    
      直到1995年,美国政府才将“维诺纳”计划公之于众。这时候,人们才彻底了解了罗森伯格夫妇所从事的间谍活动。这对夫妇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的原子弹研制计划,如果没有他们,苏联的核计划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他们毫无疑问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间谍之一。    
      第2号间谍装备:带毒尖的拐杖    
      克格勃的这根拐杖不但能帮你走路,而且只要用它的毒针在你的袭击目标身上轻轻一刺,对方就会立即毙命。然后,你又可以拄着它上楼梯了。    
    


第五章 十大著名间谍阻止“核战”爆发的间谍英雄

     原子间谍网成员们把制造原子弹所需的情报提供给了苏联,自己也纷纷落入美国的情报网,轻则丢掉前途,重则搭上性命。而冷战仍然在不断升级,并向着那个可怕的结果一步步逼近着,那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全面核战争。    
      在美国,小学生都在学习紧急避险措施,孩子们手捂后脑趴在桌子底下,不知道哪一天就将真的面临这样的危险。而冷战另一极的苏联也在积极备战,因为他们的军事首脑们认为      
    ,苏联同美国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世界反殖民主义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古巴也推翻了亲美卖国的巴蒂斯塔政权。最初,美国试图拉拢古巴新政权,继续走半殖民地道路,以维持其在古巴享有的特权。但是,古巴人民想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自由的新国家。    
      美国拉拢不成,便开始着手颠覆古巴新政权。弱小的古巴军队装备落后,显然无法抵挡美国的入侵,只好求助于苏联的帮助。苏联向古巴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并决定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弹道导弹。    
      当时,美国核弹头数量是苏联的6倍,核运载工具数量则是苏联的5倍,核能力处于绝对优势。而且,美国的军事基地包围着苏联,可以威胁苏联的心脏地区,而苏联的大部分导弹只能威胁欧洲而不是美国本土。    
      面对美国的核优势,赫鲁晓夫一直热衷于发展火箭核武器。如果古巴的中程弹道导弹计划获得成功,苏联就可以改变被美国核武器包围的被动地位。而在古巴看来,苏联的导弹正好可以帮助自己平衡美国的军力优势。    
      于是,苏联和古巴在1962年6月签署了部署导弹协定,拉开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序幕。7月,苏联的第一批导弹秘密运抵古巴,但当时美国情报机关认为这些是萨姆…2防空导弹。这批导弹中的确有萨姆…2防空导弹,但其任务只是建立掩护中程弹道导弹的防空网。    
      8月底,美国的U…2侦察机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基地,这个建设中的地对地导弹发射基地距离美国边境只有145公里,与防空导弹基地具有明显差异。此后,美国又发现苏联船只满载着武器秘密抵达古巴,货船的货箱尺寸也远远超过了萨姆…2防空导弹。这些迹象越来越引起美国的怀疑,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几十枚苏联核弹的打击。    
      美国决定对古巴进行海空封锁,肯尼迪总统发表讲话指出:“为了组织部署进攻性武器,我们将禁止一切进攻性军事装备运往古巴。我已经命令武装部队,随时准备应付各种不测。”世界上两个超级核大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但是排名第一的间谍奥利格·潘科夫斯基,却给西方国家提供了制止核战争的秘密武器——情报。    
      奥利格·潘科夫斯基上校曾是苏联颇有前途的一名军官,也曾是一位满腔赤诚的爱国者。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机智,潘科夫斯基不断得到升迁,仕途发展可谓平步青云,无论在苏联军队还是在情报机关里,他都是一个不可小看的人物。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参加过白俄军队,和苏联红军打过仗。这一情况被潘科夫斯基的上级发现以后,他的事业就此划上了句号。    
      从此,潘科夫斯基性情大变,他不但确信自己在苏联已经没有前途可言,而且对当时的国家现状感到极为不满,这两个因素促使他背叛了苏联。潘科夫斯基的军事前途虽已停滞不前,但他仍然有机会接触国家的军事机密,而且他知道,这些机密正是美国人眼里的无价之宝。于是,潘科夫斯基转而投入了西方国家的怀抱,他把上千份文件偷拍下来交给西方国家,使他们对克里姆林宫的情况了如指掌。    
      1961年和1962年,在冷战最白热化的阶段,潘科夫斯基向美国提供了他们的头号敌人——苏联的许多重要情报,其中不仅包括苏制武器的性能和训练方式,还有被称作“军事思想”的战略计划。潘科夫斯基不仅提供了对美方很有价值的军事情报,还把赫鲁晓夫的政策走向也悉数告诉了肯尼迪总统,因而他成为冷战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位间谍。    
      古巴危机之初,俄国人矢口否认他们在古巴部署了导弹和核导弹。但在美方的空中侦察发现目标以后,潘科夫斯基随即向美方提供了这些导弹的详细清单,美国确认对手至少在古巴部署了16~32枚导弹核武器。短短13天内,美国已经作好了核战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