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大经典传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格达将她在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了5本书,她还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这部片子获得了学院奖。
作为一名目击者,她觉得有义务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用于警告世人: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了。
抱着这样的美好愿望,格达不懈地努力着,奋斗着。
第二章 十大生存故事詹姆士夫妇:向枪支暴力“说不”
从个人悲剧到枪支立法,詹姆士夫妇为美国人的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我们的幸存者们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志力;而现实生活中的英雄更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决不向命运低头。
最后一个传奇幸存故事讲述的是:一起暴力事件最终使国家出台了一项新法规。
1981年,萨拉·布莱迪的丈夫、40岁的詹姆士·布莱迪作为里根总统的新任新闻秘书进入白宫。他的工作十分忙碌:录制国家新闻、世界新闻,然后向总统作简要汇报,他还同时负责总统的新闻事务。
1981年3月30日,萨拉和往日一样送丈夫出门,她怎么也没想到,她的丈夫竟然会和总统袭击案件联系在一起。这天,是詹姆士任职48天,从这天起,他和他家人的生活就被彻底改变了。 午后,詹姆士·布莱迪随同入主白宫才70天的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前往华盛顿康涅狄格大街希尔顿饭店,参加一个演讲活动。
下午 2时25分,做完演说的里根出现在饭店朝南的贵宾出口处。他的黑色防弹轿车在几步远的地方等候。里根面带微笑,举起左手,向大门口拥挤的人群招手致意。这时,一些新闻记者追着向里根发问,他停了下来,正要回答,说时迟,那时快,事先隐藏在距总统轿车3米远的一名身穿西服、外套棕色雨衣的金发青年亮出手枪,向里根接连发射子弹。
凶手在两秒钟之内就射出6发子弹,击中了4个人。其中一颗子弹击中了詹姆士的前额;另两颗击中了一名警官和一名便衣,第四颗子弹进入了总统的前胸。不幸中的万幸是子弹从里根左胸第七根肋骨射入了3英寸,弹伤处离心脏只差1英寸。
詹姆士·布莱迪左眼上方的前额中了一弹,子弹穿过他的脑袋,詹姆士当即倒下,脸部贴地,额上鲜血流淌不止。
这时,希尔顿饭店门前一片混乱。负责总统安全的保镖和警察立即行动,他们制住了罪犯,并将他押往哥伦比亚特区警察总部。
詹姆士立即被送往乔治·华盛顿医院。医院神经外科的亚瑟·科伯林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詹姆士的伤势非常严重,脑部严重受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必须马上作出决断是否动手术。
当萨拉从亚瑟那儿得知詹姆士的病情,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他们不到两岁的孩子——詹姆士是那么爱孩子——他得活着!萨拉同意做手术,虽然她不知道有多少康复的可能性。
手术进行了几个小时,詹姆士活过来了。他被推入恢复室,仍靠着插入的导管及人工呼吸器呼吸。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詹姆士醒了过来,但他的脑部严重受损,左半身完全失去了知觉。
他得重新学走路,进行声音治疗,恢复对声音的控制。那四五年过得真是太难了。
在丈夫恢复健康的日子里,一次偶然的事件再次让萨拉意识到枪支落入不正当人手中是多么容易。事情发生在她儿子的身上。
一天,萨拉看到儿子斯科特捡起一个玩具,就对他说:“玩具枪也不能随便指着别人,这是很不友好的。”可等她拿过来一看,却发现那是一支真枪,一支装满了子弹的小口径手枪!萨拉气极了,马上打电话给全国枪支协会,告诉他们自己要用一生的时间来阻止他们随便卖枪。
长期以来,在美国的现实生活中,由于枪械管理的混乱,枪击事件不断。枪杀案件在美国的犯罪案中始终占据第一的位置。据统计,1981年初,散在美国各地的手枪达 5500万~6000万支,平均每4个人就有一支手枪。1979年有10728人被手枪打死,平均每50分钟就有一个人死于手枪之下。暗杀总统的事,在美国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就像《波士顿环球报》所说的那样,这似乎成了一种“令人苦恼、熟悉的习惯”。 美国独立 200多年,自从1835年发生第一起在职总统遇刺事件以来,算上里根这次,已有9位总统10次遇刺,其中有4人被杀害。
枪支泛滥成灾,乃是美国这个“超民主”国家的必然产物。美国允许私人拥有枪支的一条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美国宪法。早在争取独立时,美国人用枪支对抗殖民者以保卫自己。1787年美国宪法颁布后的两年中,一共通过了10个维护个人自由权利的修正法案,统称为“人权法案”。这些法案规定政府无权剥夺个人自由,其中包括拥有枪支的自由。200多年来,美国宪法虽然有过若干改动,然而上述条款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枪杀以后,美国政府曾宣布禁止进口所谓“星期六夜特制”的廉价手枪。但是,手枪贩卖商改为进口零件在国内组装,这就不算违法了,因此进口手枪实际上有增无减。有人说,在美国要买一支手枪比买一个牛肉饼还要容易。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在争论要不要对枪支进行管制。里根遇刺后,又引起了新一轮对于枪支应不应通过立法加以管制的论战。前总统约翰·肯尼迪的弟弟、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在一次集会上沉痛地说:“在最新的这一道枪声的火光从我们的记忆里消逝,并载入我们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之前,我们必须问问自己,为什么还容忍暗杀和行刺者用手枪和子弹来继续这种大屠杀?”他认为,“美国已经变成犯罪世界的军火库”,“要控制犯罪,就要管制枪支”。
作为受害者的詹姆士·布莱迪更是大声疾呼:“到底还要等发生多少起枪杀案件我们才去取消那些枪支!?”
“我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枪伤和对过去的痛苦回忆中。为防止枪支落入罪犯的手里,人们在购买枪支前必须接受背景调查。” 詹姆士提出了他的法案。
萨拉也加入了“手枪控制协会”,开始了有关买卖枪支的立法工作。在美国,虽然要求对枪支实行管制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反对枪支管制的“全国枪支协会”在国会中也很有势力,因而枪支管制法案的通过十分困难。就连遭受枪击的里根本人也是一名反对枪支管制的积极分子,他在尝过枪击滋味后仍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4月22日,即里根总统离开医院后11天,他在接见记者时说,他仍然反对实行枪支管制。他认为,枪支并没有杀人,是人们自己在互相残杀。许多人认为买卖枪支的立法会给他们购买枪支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太不方便。
萨拉不这么认为,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她说:“我知道购枪者会说,等待时间这么久,真是太不方便了。可我想问:难道我丈夫每天在轮椅上的生活就方便吗?一个人不能仅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应关注全社会的权益。”
在詹姆士和萨拉的积极奔走和努力下,1993年11月30日,在克林顿总统即将离职的时候,国会终于将布莱迪法案写进了宪法。
克林顿总统在他的离职演讲中这样评价詹姆士夫妇所做的一切:“在我离职的时候,有60多万罪犯和在逃犯人。法律规定,他们都没有权利购买枪支。这都应该归功于詹姆士和萨拉。想想看,今天有多少人因为詹姆士和萨拉而活了下来?”
詹姆士夫妇的工作仍在继续。虽然今天布莱迪法案已写进了宪法,但美国50个州中,只有包括纽约州在内的8个州,有较严格的法律规定,即必须持有许可证,才能购买枪支。现在美国每天仍然有十多个孩子被枪支所伤。一项调查表明,当孩子们被问到最怕的是什么,86%的9~11岁儿童回答说:是枪和暴力。
“世界上很少有我们这样充满枪支和暴力的国家,所以说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 詹姆士夫妇对于这项事业永不满足。只要还有枪击案件发生,他们就不会停止战斗。
华盛顿·欧文曾经说过:“有些人在各种不利的处境下,仍然可以创造自我,绝地重生,独立而坚强地越过无数障碍——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我们十大生存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仅用顽强的努力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更以实际行动为他人送去生活的希望。他们是与命运抗争的勇者,也是普通人学习的楷模。
第三章 十大终极纪录最惊险的空中特技
除去努力、牺牲,以及身体能够承受痛苦,他们的成功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个条件,那就是——梦想!是的,梦想,每一个世界纪录的背后都有一个追求梦想的神奇故事。如果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还谈什么实现梦想呢?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人类的潜能被不断地挖掘出来,使得他们梦想成真呢?
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吧。让我们一起向那些取得了非凡成就的人们致敬,是他们一次次地将“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我们的故事从一位高空摄影家说起,他能拍下人们一般看不见的高空飞行的情景,因而位居世界纪录的第十名。
他名叫乔·简宁斯,在设计和拍摄惊险刺激的空中特技方面,他被公认为是一流的好手。
简宁斯从小就喜爱天空,那蔚蓝的天幕,变幻的云层,总能带给他无尽的快乐与想像。他觉得,天空是一片最神奇的领域,仰躺在屋外的草地上,他经常梦想着自己能长出翅膀,在空中翱翔……
就这样,在飞翔之梦中,简宁斯一天天长大了。
1985年,简宁斯进行了他实现梦想的首次尝试,不过,他不仅仅是要飞翔,他还要记录下一切!在这次从空中降落的过程中,简宁斯怀里抱着录音机对着它大声尖叫,回到地面以后,他反反复复地给朋友们听他录音机里的尖叫声,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们炫耀,“这是我在几千米高的地方录下来的声音。”
后来,简宁斯又进行过5000多次高空下跳,现在,他早已不是抱着录音机尖叫的毛头小子,而是一个利用现代化设备来对高空中下降的物体进行生动“描述”的摄影师。
经常地,简宁斯把一个20磅重的摄像机固定在头顶,而且,为了拍摄以120英里时速下降的目标,他还穿着一件肥大的、带有头盔的高科技摄像服。最令简宁斯高兴的是这件衣服上有对特殊的“翅膀”。
这对“翅膀”的作用是当他在空中追逐拍摄目标时给他提供很多动力。简宁斯的飞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和喷气式飞机十分相像,“翅膀”能让简宁斯靠近拍摄目标,也能让他及时停住,并且围着目标移动却不至于撞上目标,这样,他就能主动地追逐拍摄目标,就像喷气式飞机寻找它的目标一样。
虽然这对“翅膀”是为工作方便而设计的,但简宁斯更愿意把它和自己童年时的飞翔之梦联系起来。他总喜欢拍打双臂,模仿着鸟的动作。
对简宁斯来说,简单地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是远远不够的。他要向人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优美的飞行动作——这些大家早都见过多次了,他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刺激!
在几千米的高空,简宁斯拍摄那些用各种工具进行空中表演的人们:
一个人骑在自行车上飞出舱门……
一个人坐在热水器背后飞出舱门……
一个人坐在沙发里飞出舱门……
一个人坐在躺椅上飞出舱门……
天哪,甚至还有高尔夫车!
他镜头下的纪录令人不知不觉被吸引,令人不由自主地尖叫,简宁斯要的就是这效果。
当然,勇气并不是冒失。尽管人和物体降落的过程只有几分钟,但每一次空中特技表演都要准备几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简宁斯和他的伙伴们要为从飞机上扔下去的汽车和其他东西做大量的、细致的准备。他们要把车门和其他零部件都绑结实,因为空中时速120英里的强风真的会把车子撕得四分五裂。这对车里的人而言,是巨大的危险,如果他因紧张而不敢动,就不能及时地从汽车中跳出来,那样就很可能受伤,甚至会丢掉性命。而即使从车里跳出,在空中飞舞的汽车零件也十分危险,它们就像一颗颗子弹,随时可能击中人的身体。
简宁斯可以用任何东西表演高空特技,但到目前为止,最新奇、创纪录的是他在1999年和一个客厅以100多英里的时速一起从高空向着地面轰然坠落。
那是个完整的客厅,有咖啡桌、电话、装电池的台灯、电视机,还有沙发,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两个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简宁斯和特技飞行员卡尔·耐斯波力。
真是不可思议的降落!这个自由下落的客厅一下子囊括了许多世界纪录——自由下落最快的灯,自由下落最快的电视机,还有两个坐在自由下落的沙发里看自由下落电视的飞行员,这些都是从没有人尝试过的。
就这样,由于在空中的惊险特技创下了新的纪录,还有在新的高度从事的高空摄影,简宁斯和他的空中特技队的伙伴们,被排在了我们的世界终极纪录的第十名。
第三章 十大终极纪录最长的康加舞队
大部分的世界纪录都是个人所取得的成绩,但集体也同样可以在这里争取一席之地,第九大世界终极纪录就将向你展现集体的力量——拉丁乐超级明星格劳利亚·爱斯蒂芬和几十万狂欢者聚集在阳光明媚的迈阿密,试想,那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