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滇西刀事-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在《滇西刀事》即将完成的时候,我开始了这个故事的剧本写作。我没写过剧本,只是按照电视剧的视觉感受完成文字,但我发现,剧本里需要的大量细节会把我的思路搞乱,小说语言和剧本的文字很不一样。我不敢造次,怕耽误了我这部小说的进展和杀青。我把剧本的开头部分放在这里——这些文字已经把我弄得慌张起来了。
群山连绵,雾气。
大片甘蔗林。
天色阴郁。
中景,四个男子在甘蔗林中奔跑,前面不远处一个女子在逃。女子身穿景颇族服装,头饰脱落,长发显露,满脸汗水;四男子便装,人手一把户撒刀,甘蔗挡路时抡刀开路,四人逐渐分散,由同方向追赶变成三个方向追赶女子。
近景。女子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面部已经有血迹,腿亦不灵活。
男人满头大汗,气急败坏地砍着甘蔗。
女子跑出甘蔗林,摔倒,爬着,躲在一簇竹子根下。
两男子追出甘蔗林,在竹子周围绕了一周,没发现有人,再次追进另一片甘蔗林。
女子在草丛中,再次爬向竹子,靠在竹根上,神色紧张。
男子口哨声。四人集合在两片甘蔗林之间的空地上,相对无言,面目沮丧。
不远处,一个由竹子搭起的窝棚悬在离地三尺的空中,一男子半跪半坐在窝棚里看着。他能看见景颇族女子躲藏的位置,也能看到四个男人集合在坝上,然后再次分散,分头走进甘蔗林。
女子听到四个男人走远,松了口气,闭上眼睛,痛苦地摸着手臂上的伤,但睁开眼睛时不由惊叫一声。
四个男人又集中在坝上。
“听到了?”一个问。
“听到了。”三个答。
“没走远。”年龄稍大的男子说,并示意大家分散寻找。他自己抬头看见了不远处的竹窝棚。
“杆子!”他喊。杆子赶忙跟在他身后,两人使了眼色,分两个角度走向竹窝棚。
竹窝棚上站着一个男人,一身军绿色衣服,手里同样拎着一把长刀。
“看见一个女人吗?”杆子问那男子。
男子摇头。
“大哥,周围没有。”几个人都来到窝棚下。
年龄稍大的男子抬头看窝棚上的男子,“兄弟,我们只是找个人,您,行个方便。”他开始向窝棚上爬。看窝棚的男子没动,但手里的刀提了起来。
“大哥”在竹梯子上顿了一下,继续上爬,并把手里的长刀扔在了地上。看窝棚的男子眼睛紧紧盯住上来的男子——络腮胡须,面目镇静,手脚粗壮,腰里还有一把封在竹鞘里的刀,隐隐能看出刀光。
竹子嘎吱作响。“大哥”已经爬上窝棚,定睛看了对方一眼,探头在窝棚内寻找。
窝棚内。昏暗。军用水壶,一顶蚊帐,一床被褥。一本毛选,一本红岩,一盏自制的小油灯。
外面。天边雷声,远处有闪电。
“大哥”回头,再次看了看对方,想说什么,但终没出口,走下窝棚。
“走吧。”“大哥”说。四人在坝上分散,进入甘蔗林。
雷电越来越近。
景颇族女子嘴唇干裂,正在啃一截甘蔗。头上一亮,走下那个穿军绿的男子。男子帮女人砍了一截新鲜甘蔗,递给她。女子紧张地往后躲。
“别怕。”男子说,“我就在这里插队,不是土匪。”
“你放我走吗?”女子说。
“当然。我为什么不放你走?”男子说。
“好,谢谢你救我,不过,你还得帮我。”女子说。
“什么?”
“你把你的刀借给我,我以后还你。”
男子犹豫了一下,把手里的长刀递给女子,女子接过刀时,外面响起一声炸雷。
男子先走出地窖,女人跟在后面。外面倾盆大雨。
“你要去哪里?”男子大声喊。女子已经走出去好几步,回头问男子:“盈城在哪个方向?”
男子用手一指:“那边!还有五十多里呢!”
女子站在原地望着盈城的方向。雨水把她浇得透湿。她转身向盈城相反的方向跑去。
男子站在雨里,发蒙地看着景颇族女人急速地钻进甘蔗林。
一个炸雷,又一个炸雷。
……
想说的是,尝试只是尝试,但尝试,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技巧。
我还想说,把《滇西刀事》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改编成影视作品,是我的心愿。看过我初稿的人都告诉我,这是很好的影视题材。我动心了,尝试了,却觉得我目前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心愿。
△这个小说是以连接多个“第一人称”的叙述展开的,在写到一半的时候,我曾动过按“纪年”形式叙述的念头,但很快被我推翻了。以纪年写这个故事,怕是会削弱麦烨现代观念(或者是一种迷茫)的表现,若故事堆积到最后再来说明麦烨的性格,怕是要占用很大的篇章也未必能引起读者的眼光了。
2004年2月12日 阿 闻 于昆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