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宰相与帝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李严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意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罢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234年)十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口),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令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当孙权得知魏主的意图后,认为已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
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54岁。在病重之际,诸葛亮还心系国家大事,他上奏后主,将朝中后事托付给蒋琬。将军中大事托付给姜维和杨仪,授予退军密计。诸葛亮去世后,姜、杨遵嘱密不发丧,有组织地整军而退,兵队追军做出反击行动。等蜀军退到安全地带后,才正式发丧,从容退入汉中。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上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不怠懈其职守,鞠躬尽瘁地辅佐刘禅,他虽然有取代刘禅而自立的实力,却丝毫不生取代之心,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中国历史上,无德无才或年幼无知的君王,最终被辅臣取代的不在少数,如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就是被其辅臣司马氏家族取而代之的。但是这种行为历来被后世所唾弃,被看成是大逆不道。这种行为与中国为政者的传统政治理想相悖逆,所以,历来的杰出辅臣们都不屑于此。诸葛亮不怠泄其职守,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且丝毫不生取代之心,也正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
第二部分:女人身上的权力阴谋魏征与唐太宗:开辟鸿蒙,谁为谏臣(1)
绝大多数帝王都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亿兆之首,他的话就是金科玉言,一言既出,万万不能更改;帝王办事,即使有错,也容不得臣子说三道四,否则便是对上不敬,冒犯天威。犯颜直谏的臣子往往不会有好下场,但并不是所有的臣子都下场可悲,其中也有例外。
进谏,就是下属向君王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处理意见或见解。这种职业,听起来光荣,干起来凶险无比。因为说服别人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面对的天威难测的“帝王”。
古代,一旦臣子进谏时忤逆了帝王,就有被赐死的危险。所以一些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臣子在进言时总是小心翼翼,甚至根本就不说话。
还有一些臣子,当君王不肯采纳自己的献策或学说时,就赶紧在自己陷入困境之前挂冠而去。因此,孙子说:假如帝王在采用献策必胜,不采用献策必败的情形下却不接受献策,这时候屈居幕下的献策者就要自动离去,免遭不测之祸。
然而,有许多人却认为,作为臣子,向帝王进谏是忠诚的表现,纵使有生命危险,也要尽自己的忠心和义务。历史上有许多忠义之臣就是这样做的。
当中,唐朝的魏征算是极突出的一位。魏征起先是太子建成的幕属,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唐太宗。魏征自然成了阶下囚,凭着他在建成幕府中的良好声誉,李世民很快就放了他,并且提拔为谏议大夫。魏征也就自然而然地担起了重任,成为了谏官。
有一次,唐太宗把别人送的一只猎鹰放在手臂上欣赏,见魏征走过来,紧忙把猎鹰藏在怀里。魏征假装没看见,交谈时却故意拖延时间。唐太宗很着急,但又不好意思说出来,等魏征走了以后,猎鹰早已被闷死了。对此,唐太宗很是生气,拍着栏杆恨恨地说:“朕就知道他不会善罢甘休,他是成心的,这个乡巴佬。”
魏征对唐太宗常常是面折廷诤,有时弄得他面红耳赤,甚至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太宗曾余怒未息地说:“等有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不难看出,魏征的犯颜真谏,往往是一针见血,甚至到了太宗难以忍受的地方。
除了军国大事外,魏征对太宗的一些不合义理的做法也能提出善意的批评。原隋朝通事舍人郑仁基的女儿既漂亮又有才华,皇后把她召进宫里收为充华(九嫔之一),唐太宗册封诏书已经写好了,就等着宣旨。魏征听说这个女子早已许配给陆家了,于是,找到太宗后进谏说:“皇上作为天下百姓的父母,应该忧民所忧,乐民所乐。住在宫殿楼阁当中,就应该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吃着精美的食物,就应该希望百姓吃得饱吃得好;左右有那么多嫔妃,就应该希望百姓及时得到婚配。现在,郑仁基的女儿已经和别家订了婚,皇上却硬要把她夺过来,这难道符合作为百姓父母的心意吗?”唐太宗一听,深深地责备自己,立即下令停止册封的事。
贞观三年(629年),西域高昌王鞠文泰要来拜见唐太宗,许多邻国也借机遣使向唐朝进贡。太宗命令文泰使者厌怛纥千去迎接邻国使臣。魏征进谏说:“昔日文泰来拜见,所经地方已经接待不起了,现在又加上这么多邻国,一定会有很多边疆州县因为供应不够而得罪他们。如果让他们作为商人来往,边境百姓当然可以得到利益;如果把他们当成宾客招待,朝廷财富消耗可就太厉害了。东汉光武的时候,西域各国都请求在内地设置都护,并且愿意把儿子送来侍卫皇上,光武帝(刘秀)却没有答应。原因是他不愿让西域少数民族消耗朝廷财力!”唐太宗觉得有道理,于是派人劝回诸使者。
有一次,唐太宗去九成宫避暑,随从宫女住在围川(今陕西扶风县)的官舍中。仆射李靖,侍中王珪随后也来了,地方官员就让宫女移住它处,把官舍腾给李靖、王珪住。
太宗知道这件事后,生气地说:“为什么轻视我的宫女,真是没把我放在眼里!”下令要处罚地方官员。这是刚好魏征就在身旁,他连忙对唐太宗说:“李靖、王珪是朝廷大臣,宫女只不过是在后宫服侍的仆人。大臣们为皇上办事,地方官员要来请教朝廷的法令和制度;大臣们回到朝廷以后,皇上也听他们禀报民间的情况。官舍本来就是李靖他们接见官吏的地方,官员们也不得不去参见。而那些宫女除了料理生活外,并不接待来访者,如果因这个原因处罚地方官员,将来会让天下人都感到很惊讶的。”唐太宗明白过来,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第二部分:女人身上的权力阴谋魏征与唐太宗:开辟鸿蒙,谁为谏臣(2)
贞观十六年(642年),西域高昌国平定以后,唐太宗在两仪殿设宴庆祝。太宗感叹道:“高昌国的帝王如果没有失去道义,怎么会亡国呢?我们也应该警惕自己,不要以小人之言去议论君子,这样才能获得安宁。”魏征说:“以前齐桓公和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一起喝酒。齐桓公对鲍叔牙说:‘你为什么不起来为我祝福?’鲍叔牙捧着酒杯站起来说:‘希望你不要忘了在莒县逃亡的时候。管仲不要忘了被囚禁在鲁国的时候;宁戚不要忘了在车下喂牛的时候。’齐桓公听了回答说:‘我和两位大夫如果能够牢记你的话,朝廷就没有危险了。’”唐太宗听了,庄重地说:“我没有忘了你,你也不要忘了鲍叔牙的为人!”
他们君臣就是这样互相勉励、相得益彰、同心协力治理国家,被后代的人们称赞。当时向唐太宗提意见的很多,有些意见并不是很对,唐太宗想对这些人加以惩罚。魏征说:“古代国君建立谤木,想用这个提醒自己犯过的错误。现在的花梯,就是谤木留下来的风气啊!皇上要了解政治上的正确和错误,就应该让人说出心里话。说对了,对朝廷有好处;说错了,也没有什么害处。”从此以后,对上书奏事的人,唐太宗都加以慰勉。
魏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自始至终地坚持进谏。有些大臣像房玄龄,一开始的时候还敢于进谏,但年老后,胆子越来越小,遇事没有主见,生怕冒犯皇上招来祸患。
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背着大臣在皇宫北门建房。丞相房玄龄和高士廉在路上遇见了少府监窦德素,问他北门在建造什么,窦德素把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训斥房玄龄和高士廉说:“你只要管好南衙门的事就行了,北门建造什么关你什么事?”房玄龄和高士廉吓得连连认错。魏征进谏说:“我不懂皇上为什么要责备房玄龄、高士廉。我也不懂他们为什么要认错。既然他们是大臣,北门建造什么,为什么不让他们知道?如果工程有利,人工安排合理,他应当帮助皇上去完成;如果工程是不利的,即使已经动工也有权要求停下。这是帝王使用大臣,大臣侍奉帝王的道理啊!”唐太宗听完后感到很惭愧,也就停止了修建工程。魏征就是这样,敢于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随时纠正唐太宗的过失。
魏征向唐太宗进谏,除了直接用语言来进谏外,还很注意间接地采用“身谏”,就是时时处处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劝谏太宗。这是另外的一种用肢体语言来进谏的方法。长孙皇后长得美丽,聪明贤慧,识大体,帮了唐太宗很多忙,确实是一位贤内助,死后埋葬在昭陵。唐太宗十分想念她,就在御花园建了一座高楼,以便登上高楼就可以看见昭陵。
有一次,唐太宗带魏征一起上楼。魏征故意说眼睛模糊看不见。唐太宗就指给他看,魏征说:“那不是昭陵吗?我还以为皇上在看高祖的献陵呢。如果是昭陵的话我早就着见了。”唐太宗细细体味,知道魏征的意思是劝谏自己重妻轻父是不合礼义的,不禁惭愧地流下眼泪,随后下令把这座楼拆掉了。
魏征年迈,皇太子承乾和弟弟魏王关系不好,大臣们看见魏王受到唐太宗的宠爱,都议论纷纷,人心浮动。唐太宗说:“目前,忠心正直而且有威望的大臣,没有谁能超过魏征。我派魏征当皇太子的师傅,让天下人的期望都集中在太子一人身上。这样,太子的地位就稳固了!”遂任命魏征为太子师。魏征因病想推掉,唐太宗说:“汉高祖的太子有‘商山四皓’辅佐。你虽然有病,但你的名气和威望仍然可以成全他。”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怀疑太子的地位会不稳了,浮动的心都渐渐的沉静了下来。
第二年,魏征死了,终年64岁。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貌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后来,太宗还亲自参加魏征的丧礼,并赠魏征司空、相州都督的职位和“文贞”的谥号,把他葬于昭陵,并亲自作了碑文。
应该说唐太宗能够取得“贞观之治”这样的业绩,魏征是功不可没的。魏征开始应该说是唐太宗的“敌人”,面对生死考验,如果魏征的性格不够刚直,而是稍带圆滑,对唐太宗奉迎,那么很难说唐太宗是否会把他这个“仇家”留下并且任其为相,中国历史上是否会有魏征这样一位名相也就不得而知了。但魏征生为魏征,活得就是刚直,唐太宗看重的也是他性格中的这种特点,最终,两人的搭配成就了历史上一段进谏与纳谏的佳话。
第三部分:不懂权力潜规则的代价商鞅与秦惠王:改革者的汗水与鲜血(1)
中国的政治传统,就是建立在权力均衡机制上的潜规则,并根据这种规则,为政治生活服务,权力潜规则是一个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东西,稍有不慎,就会犯了忌讳。一旦犯忌,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轻则官位不保,重则性命堪忧。
中国专制体制下的帝王,是世界上危险感最大的人。坐在权力巅峰上的帝王大多难以摆脱郁结在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因为他拥有太多、太广,所以他的担忧也最沉、最重,这就像叫化子无论躺倒在哪里都能鼾睡,而腰缠万贯的富翁则一定要雇佣保镖才能入眠的道理一样。
帝王怀有太多的猜疑感,怕受人欺骗,怕被人架空,怕遭人暗害,怕别人取代,怕让人推翻,怕被人诽谤,怕被人轻视等等。为了驱逐这种“怕”的主观心理状态,他们费尽心机为自己构起最严密的安全机制:高大厚实的宫墙,绕护三匝的警卫,严禁官员携带兵器进宫,级别再高的官员若要上殿接近“陛下”之身,都得由武士夹持,两把戟剑呈交叉状搁在其脖子前……
帝王怀有的猜疑感是显而易见的,可是偏偏有那么一臣子看不到这点,或有意或无意地来拨动帝王的这一敏感神经心弦,其结果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改革性的领导人,然而,他们最后的结局无一不是悲惨的。这也说明中国人受“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传统观念影响的深厚,传统守旧势力的强大。可是也正是由此,要成为一位改革性的领导人,非得拿出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才行。
在古代社会里,改革者似乎总没有好下场。
何以会如此呢?有些人把古代中国难行改革的原因归结为老百姓不愿改革,其实,这很不公平。
古代中国的改革,往往是由当权者首先推行的,同样,也是由当权者首先阻止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不管老百姓是否愿意,是否给老百姓带来了好处,老百姓都要被动执行。
当然,好的改革措施会受到百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