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解读大秦政坛双星:吕不韦与李斯 作者:孙立群-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而华阳夫人偏偏无子!这样,安国君的其他儿子都可能成为继承人,但是异人由于被受冷落,肯定不在被考虑之列。
  第三,究竟谁为安国君的嫡子没有确定。安国君已看好另一个儿子叫子傒,可能让他成为嫡子,但是他犹犹豫豫,没有最后拍板。
  目前的形势是,如果马上动手,设法让异人成为安国君的继承人,取代子傒,他就可能是未来的秦王,这不就是定国立君吗?这不就是赢利无数倍的买卖吗?千万不能错过机会。
  另外,吕不韦还清醒地分析了战争形势,他判断,秦国日益强盛,东方六国根本无法同秦国相比,秦灭六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打秦国这张牌,胜算的几率很高。(图片:战国形势图)
  吕不韦发现了可以用来进行政治投机的异人,并详细进行了政治投机前的可行性研究,又回家得到了父亲肯定的回答,赢利无数倍的吸引坚定了吕不韦进行政治赌博的决心,他以商人的口气作出了判断,坚定地说:“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奇货”就是异人,这不是一般的货物,故称奇货。“可居”就是可以囤积居奇,以获高利。后来“奇货可居”就成为把东西屯积起来等待时机以牟取独特利润和利益的成语。
  吕不韦决心下定,精心设计了进行政治投机的两步棋。
  第一步:说服异人,拍板成交。
  异人是吕不韦进行政治投机的最重要的棋子。要做成这件事,首先要说服异人,只有异人与他配合,政治投机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这一天,吕不韦来到了异人住的地方。二人见面后,吕不韦先自我介绍,然后对异人说:“吾能大子之门”。大,扩大、光大的意思,这是说,我能光大你的门庭。改变你的处境,使你不再过这种生活。异人对这句话并没在意,他想,你不就是一个商人吗,能有多大本事?这不是说大话吗!
  于是他笑着回敬了一句:“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意思是,你要广大我的门庭?我看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改变一下你自己的处境,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吕不韦不慌不忙,一字一句地回答道:“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意思是,你不懂呀,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异人听了这句有些绕口却意味深长却的话,感到此人一定有来头,于是改变态度,请他坐下,俩人开始了推心置腹地深谈。
  吕不韦说:“你的爷爷(指昭王)已经老啦!”此时秦昭王在位已40多年,年龄应在五六十岁以上。异人也知道爷爷岁数不小了,并没有感到意外。吕不韦接着说:“现在,你的父亲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但是你的母亲并不被宠爱,安国君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可是华阳夫人没有儿子,你知道,按照制度,要继承王位必须立为嫡长子,立谁为嫡长子,只有华阳夫人说了算,华阳夫人和你父亲安国君的关系最好,这是谁也比不了的,她在枕头边上说的每一句话,安国君都不敢不听呀。”
  听到这儿,异人不由得想起被冷落的自己的母亲夏姬,她寂寞地住在深宫,没人陪伴,生活孤单,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楚,险些落泪。
  吕不韦又对异人说:“现在,你的兄弟有20多人,你排行在中间,既不受秦王宠爱,又被派到赵国当人质,即使秦王死去,你也不要指望与你的兄弟们争当太子了!”
  异人对吕不韦的准确的分析不断点头,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唉声叹气。他佩服吕不韦对秦宫廷内部情况了解的准确。虽然内心深处也有当太子进而当秦王的愿望,但以他的处境,这不过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可是,吕不韦的话又点燃了他想当太子的火花,他觉得吕不韦对他讲这些话,似乎预示着某种希望。于是对吕不韦说:“您刚才说得不错,没错,我是不受待见,可是我该怎么办呢?您有什么好办法能改变我的处境呢?您能告诉我吗?”吕不韦早有准备,就等着异人这样问他了。于是不紧不慢地说:“办法是有的,就看你干不干了。”
  异人一听有办法,连忙点头。说:“干!”
  吕不韦说:“眼下你困在邯郸,一定没有钱财献给亲属和交结朋友,而办这种事,没有钱是不行的。”异人听了这话,感到很尴尬,他确实没有多余的钱财。交接应酬朋友。
  吕不韦接着说:“我呢,虽然不算富裕,但愿意拿出千金(指一大笔钱)为你办这件事。我准备去咸阳,说服你的父亲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嫡子,将来由你继承王位,你看如何?”
  吕不韦的话,真像一声炸雷,让异人猛然醒悟,他感到遇到了大救星、大恩人,自己可能有出头之日了!连忙跪在地上不停地对吕不韦叩头,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意思是,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当上了秦国的国王,秦国一定归我们两人共有!异人的许诺,使吕不韦感到自己要赢无数利的设想有可能实现了。
  吕不韦以自己准确的判断和透彻的分析说服了异人,让异人看到了希望,吕不韦的第一步棋成功了,他做成了一笔最大的生意。接着,吕不韦准备走第二步棋。

  吕不韦是秦始皇的生父吗

  一
  吕不韦在咸阳进行政治投机,通过阳泉君和华阳夫人的姐姐说通了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子,华阳夫人又说通了异人的父亲安国君,安国君也答应了这件事,决定立异人为嫡子,将来接安国君的班。在中国历史上,吕不韦作为一个无职无权的商人竟有如此大的能量和本事,实在是少见。以钱开路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吕不韦周密安排,摸清情况,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利用矛盾,晓以利害,显示了他特有的精明。
  不过,定国立君这件事非同小可,到目前还只是意向,因为还没有具体实施。而且真正做成这件事也的确不那么容易。起码还要走以下两步:
  第一步,吕不韦和异人要从邯郸回到咸阳,在咸阳站住脚,此事才有可能开始运作。
  第二步,异人能够做秦王还要等他爷爷和父亲死了才行。首先是爷爷昭王死;昭王死后,他的父亲安国君即位称王,其次再等父亲安国君死了,异人才能登基,可以想,这一过程需要两个人(爷爷昭王、父亲安国君)先后死掉,这两个人都死了究竟需要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这一过程肯定会有许多曲折和不可预料性。
  可以想象,吕不韦的从政之路,就像在高空走钢丝一样,充满了风险,稍有不慎,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输。
  果然,就在吕不韦回到邯郸,好不容易说服了赵王,请赵王放行,打点行囊,准备和异人一起回咸阳时。不料就在这关键时刻发生了一件大事,使他们的行程受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大事就是秦赵之间发生的“长平之战”。异人作为人质,赵国自然不会放他回国的。
  长平之战与吕不韦有关系吗?没有直接关系。吕不韦不是长平之战的策划者、参加者。但是,他目睹了这次战争的全过程,这次战争给他极大地震撼,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什么印象呢?就是这场战争太惨了。秦国杀人太多了,太不人道了。以至于对他后来在秦国执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战国的战争大大小小不计其数,长平之战最令人瞩目。这是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这场战争,不仅在战国,甚至在中国古代,也是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
  先说这场战争的起因。
  在秦国东面的几个国家中,赵国是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赵国为什么强大?有两个原因,第一,在赵武灵王时期,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搞改革,实行“胡服骑射”。
  什么是胡服骑射呢?
  战国时期的赵国地处偏北,北方邻国大多是胡人部落,他们和赵国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长袍,甲胄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
  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图片:赵武灵王墓)
  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
  第二,赵国有几位著名军事将领,如赵奢、廉颇等,能征善战,秦国不敢贸然打赵国。从秦送异人为质子也可看出秦不愿意和赵的关系搞坏。
  秦国不敢轻易打赵国,但是它要扩张势力,从哪个国家下手呢?
  在东方六国中,韩国相对较弱,又与秦接壤,秦国决定先打韩国。公元前262年,秦发兵攻克了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和韩国都城南郑(今河南新郑)的联系。新郑在郑州南,上党在新郑西北。
  上党郡太守冯亭见与韩国失去了联系,就与百姓商议说:现在我们和国都联系的通道已经被秦国断绝了,而秦军又不断进逼,韩国已没有办法解救我们,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觉得,我们倒不如归附赵国吧,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的归附,必然激怒秦国,秦军肯定打赵国,赵国为抗秦,必然和韩国联合。韩赵两国合起来,一定打败秦国。
  上党百姓都知道秦国军队的厉害,害怕秦国,不愿意投降,于是同意冯亭的主意。冯亭马上派人与赵国联系,赵国君见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上党郡,很高兴,决定接受。这一下可惹怒了秦国,秦国的目标本来是要占领上党,怎能容忍赵国中间插手,坐收渔人利?于是决定进攻赵国。显然,赵国如果不接受上党,秦还没有打赵国的计划。
  面对秦国的进攻,赵国只好迎战,派老将廉颇率兵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阻止秦军。长平是从上党通往邯郸的咽喉之地,守住长平,就可以保证邯郸的安全。
  廉颇是著名的军事将领,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他到达前线后,观察了地形,分析了秦赵双方的形势,他认为,秦军虽然势头凶猛,锐不可当,但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困难。于是决定采取以逸待劳的战术,占据有利地形,坚壁固守,不轻易与秦军交战,用拖的办法削弱秦军力量。(图片:廉颇像)
  赵国坚守不出的战术使秦军一时没有好招术对付,于是秦与赵军从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对恃将近三年,双方不决胜负。秦军多次挑战,赵国死守,不出兵迎战。赵王为此屡次责备廉颇。廉颇仍没有改变战术。
  秦赵的这种对恃显然对秦不利,怎么能让赵国改变作战方针,迅速解决战斗呢?秦国采取了离间赵国君臣关系的计谋。他们派人到邯郸散布谣言,说秦军其实并不怕廉颇,因为廉颇与秦军相勾结,不想和秦军作战。秦军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
  这些不着边际的谣言传到赵国国君耳朵里,他想到在此以前他几次让廉颇出击,廉颇都没有答应,现在又传说和秦军勾结,想来想去他竟然相信了传言!于是下令撤换廉颇,任命赵括取而代之。(图片:赵括像)
  秦王得知赵军易将,马上任白起为大上将军,到长平指挥作战,并下令有泄漏白起为将者斩首。秦国为什么任命白起为将?
  白起(?—前257年)是秦国著名军事将领,能征善战,他指挥的战斗屡战屡胜。白起打仗非常凶狠,对战败的一方经常斩尽杀绝,据统计,白起一生共歼灭六国军队165万。是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战争狂。
  再说赵括。赵括原本将门之子,他的父亲赵奢是赵国名将。赵括受父亲影响,自幼学习兵法,讲起兵法时条条是道,口若悬河,自以为非人莫比。其实他只会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可是赵国国君听信谣言,执意派赵括统帅军队抗击秦军,为赵军失败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赵括到达前线后,一反廉颇的战术部署,想急于取胜,由坚守不出变为主动出击,这正中秦军计谋。
  白起面对赵括鲁莽轻敌,决定采取假装后退,引诱赵军追击,然后分割围歼的战术。公元前260年八月,赵括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冒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暗中令两翼奇兵迅速出击,将赵军截为三段。赵军首尾分离,陷入重围。
  到了公元前260年九月,赵兵已被包围了46天,没有粮食吃,士兵饥饿不堪,吃光了所有能吃的东西,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人吃人的惨状。赵括走投无路,决心做最后一拼,亲率精兵出战,结果被秦军射杀而死。赵军大败,40万士兵投降。(图片:长平之战示意图)
  怎样处置这40万降军?白起对身边的将领说:“先前我军已攻克上党,上党的百姓不愿归附秦国却归顺了赵国。赵国士兵反复无常,不全部杀掉,恐怕日后会成为灾乱。”于是使诈,把赵降卒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小兵回赵国报信。实际是震慑赵国。秦军在长平之战中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共四十五万人,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杀人之最。 (图片:长平之战古战场遗址)
  长平之战虽然过去两千多年了,但留给后人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
  第一个问题是,长平之战究竟多少人被杀?目前几乎所有的教科书和论著提到长平之战都说秦杀赵国降军40万。其中《史记》有近十处记载40万;三处记载45万,如果相信司马迁写书态度是认真的,而且不是一处写到赵军有40万或45万被杀,这个数字似乎可以接受。可以这样理解:长平之战决战被杀40万,三年算下来损失45万。
  但结合战国实际人口数字考虑,又使人生疑——赵国有这么多的军队吗?战国总人口大约两千多万,估计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