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安忧郁-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该怎么办呢?我坐立不安,急中生智,赶快打开冰箱的冷冻库,把头沾水弄湿了,伸进去受寒,希望当场感冒,可以博取妈妈的怜惜。    
    不可思议吧,这竟然就是我的撒娇!    
    爸爸第一次住院开刀,康复返家后,有一天不知道哪根筋不对,跟妈妈说他动了九个小时那么大的手术,割一段小肠,来充当他的食道,身体挖挖补补,一定是我有次无意中看见马路在施工,脱口而出一句成语“惨不忍睹”所带来的诅咒。    
    爸妈从此有意无意裁定我的口凶,厄运会透过我的嘴巴急急如律令降世。    
    有一年农历春节,我自个儿在耍弄双手,斗来斗去,模仿操控布袋戏偶,独语道:“史艳文,你的死期到了!”    
    妈妈听见了,立即冲过来重重掴我两个耳光,怒骂:“囝仔人,讲啥米话!”    
    我捂着胀痛发烫的脸颊,错愕且惊吓,老天,我说错了什么?    
    果然,诅咒成真,爸爸没能熬过那一年,秋天就病逝了。    
    爸爸走了,妈妈有了两个新身份:寡妇,以及跋扈专断的寡母。她的不安全感变本加厉,我尤其受不了她拿藤条打人、像泼妇骂街一样责备我跟姐姐。当她失去理性的时候,言行之粗鄙,彻底粉碎了我一个青春期少年对母亲的完美想象。    
    初中到高中的这六年,正逢我的叛逆期,也是妈妈新寡的阵痛期,我们经常硬碰硬。例如,初中时我会乖乖挨打,升上了高中,再也忍不住她总是胡乱踢垮我的母亲圣殿,我会一把抢过她手中的藤条,奋力掼在地上,大喊:“够了!”    
    有一回,我气到暴跳如雷,既然奈何不了她,我总可以自行了断吧。于是在走投无路之下,高嚷:“我去死给你看!”我正要往厨房走,准备拿刀砍杀自己,妈妈知道我有一次割腕的纪录,虽也在盛怒之中,还是堵在走道,不放我过去。    
    还有一回,姐姐晚回家,被妈妈锁在门外,任凭姐姐如何哀求,都不肯放她进来。甚至后来妈妈越想越气,竟到房内抓了一件姐姐的衣服,在我面前动剪刀,戳毁那些花花绿绿的布料泄愤。    
    我一看,当场怒火狂烧,这是什么样的母亲,怎么可以那般暴力与蛮横?    
    每当她在一条裙子,或一件衣衫上剪穿一个洞时,我都觉得是自己的心被无情捅破。    
    妈妈如一头发狂的母兽,随时会因饿疯了,而咬噬自己的子女似的。    
    我立即扑上去,虽然夺下了她手中的利剪,心里却感到万分苍凉,比一件被剪得零碎的破衣裳好不到哪里去。    
    可是不要弄错,我对妈妈并不是只有怨尤,我十分明白她视我这个独生儿子为心肝肉的事实。但她的爱,总像浮着烈火油渍的清水,我必须先忍受炙热的火灼,才能解渴。    
    大概就像普天下的寡母一样,她不准我骑自行车、摩托车,不准我在外过夜,不准我借钱给朋友,不准我游泳,她把我当做温室里的小花,但多半浇的不是清水,却是热油。    
    妈妈在我十八岁那年过世,我赶不及去证实她是否有忧郁症,但回忆她生前的种种焦烦与失序,我怀疑她就算没有忧郁症,极可能也有其他精神方面的失调。    
    我遗传了爸爸长期失眠的脑神经衰弱,以及妈妈随时易怒的躁郁,着实领了双倍的料。嘿,还真幸运。    
    理查得·欧康纳(Richard O’Connor)博士在所著的《解除忧郁症》(Undoing Depression)中,指出:“小孩无法客观去透视他们的父母,他们经常把父母怎样对待他们,就当做是自己的一部分。”例如一个小孩如果长期被父母视做肮脏,那么他就会自觉肮脏,这种认定将毫无商量、反驳的余地。    
    根据他的分析,男性忧郁症患者有一种相当共通的家庭背景,即拥有一个严厉挑剔、疏远、带有敌意的父亲,以及一个无主见、自恋或自怜的母亲,患者一生中总觉得无法讨好父亲,不能让他满意,也无法引起母亲的兴趣。    
    我很难讲,这套解析是否完全符合我的父母模式,但我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童年阶段我经历了父母那种外冷内热的爱,往往只强烈感受到了所谓的“外冷”,而不是“内热”,以致我的形体虽成长了,内心世界却仍有一个渴望被爱的小男孩,始终没长大。    
    那个即使领到一箩筐奖状,也没有得到父母摸头称赞的小模范生,逐渐长大,老认为“讨好别人”,进而获得肯定,乃人生最大职责,他因此很少快乐过。


第二章嘿,祝我快乐!

    仿佛有预感长大后我会罹患忧郁症似的,从小我的生日愿望,不求财富,不求健康,总是默默地期许:“祝我快乐。”当时我并非祝祷“希望一直就这样快乐下去”,亦即快乐不是我的现状,而是用祈使句的口气,表示我觉得不快乐,所以才盼望能享受没有的东西。    
    年纪就那么一丁点大,你以为我懂得什么快不快乐呢?那你可就错了!    
    我很早就知道危机感、责任感是什么滋味,可能因为我很乖巧,父母或老师教的道理不敢忘记,其中我记得最清楚、实践得最彻底的,也影响我人生最深的是“未雨绸缪”。    
    大人们都说凡事要预做准备,像蜜蜂在秋天前辛勤做工,到了入冬,天寒地冻的时候,才有口粮。人要向蚂蚁、松鼠学习,千万不要贪玩、偷懒,才有前途。    
    也许我从小起,就集中全力在为“未雨绸缪”这句金玉良言铺路做准备,所以始终不敢放心玩耍,满脑子想的是要有忧患意识,提醒自己:不但不要预支了明日的快乐,也要把今日的快乐储藏起来,以备来日享用。    
    结果,弄到后来,举凡是所有跟快乐有关的感觉,我都照例先搁在一旁,本想慢慢再回过头来享受,等到我开始要享乐时,才发现已逐渐失去了那种能力,我十足成了“严肃有余,轻松不足”的产物,“不及时快乐”竟因此变成我的习惯。    
    在我成长的那个年代,政府提倡“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社会上的娱乐稀少,我们当时的文化似乎有意无意把“快乐”贬低为一种肤浅的知觉,鼓励大家上紧发条,积极务事。    
    我常自嘲,可能由于成长阶段养成的正经八百,很少开心笑,以致我现在虽近中年,却没有半条鱼尾纹,眼角光滑如昔,这也算“因祸得福”了吧。    
    所有的圣贤训示中,还包括“得意忘形”一词,同样颇让我知所警惕,影响深远。在我的身边,常看见一些同学有出色的表现,若是太过喜形于色,通常都会引起旁人的背后议论,甚至渐渐导致人缘不佳。    
    我们的社会一味歌颂默默做事的人,敌视那些自我张扬、过度自信的个性。谁要是太彰显,便有所谓的“集体制裁”,亦即大家都不喜欢他!    
    类似的杀鸡儆猴,我见识多了,自然吓得不敢得意洋洋,尽力保持谦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很难对自己满意,因为每当做出了一点成绩,该满意的时候,我总是害怕别人会批评:“瞧瞧他高兴成那副样子,真恶心!”    
    我唯有行事低调才有安全感,每逢听见人家的赞美,反而躲躲闪闪,仿佛做错了什么。    
    还有一件事影响我一辈子对快乐的观感,就是从念小学开始,我热衷背成语,几乎各种成语故事都读遍了,可以应用自如。    
    我喜欢成语那种千钧一击的力道,平常要用一大堆字眼形容的感受,用成语只要四个字,就可以从容地表达,而且文气更优雅、意思更丰富。    
    在我写作文时,更是充分迷上了成语。从小学五年级,我的作文便常被老师在班上当众宣读。有一次老师在批改作文簿时,还将我叫去,当面查问我其中有一个没有写完全的句子。    
    那是一篇关于远足的作文,我写到沿途山峦起伏,所以用上了一句“千峰竞秀”,可能写太快,漏掉了“秀”字。老师也许觉得一个才十岁出头的孩子,怎么会用这么深奥的成语?为了检查我是否抄袭,还是真的懂得这句成语的含意,他就临时出击考我一考。    
    我当时很骄傲地回答:“老师,那个漏掉的字是秀。”安然过关。    
    可是耽溺于成语,却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遗症。因为成语具有浓缩语言精华的特色,化平凡为神奇,久而久之,它变成我生命哲学的一部分,使我爱上了提炼过的精致东西,平常的一般物事便看不上眼。    
    我觉得快乐也是这样,琐碎的、日常的快乐,我都认为小家子气,没什么了不起。我一心看重的是那些精练的、难得的快乐,非要有那样的力道才过瘾。    
    譬如,和好朋友吃一顿团圆饭,我觉得好虽好,却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快乐。雨过天晴,看到太阳终于露脸了,我也只觉得松一口气,但并不会知足喜乐。    
    就这样,生活里有许多原本可以微笑的机会,都被我辜负掉了。我把快乐的标准定得很高,不及格的通通刷下来,绝不宽贷。    
    我甚至相信,为了一点点小事就高兴成那样,是不成气候的人才会有的行径,没有出息,而极力避免闹同样的笑话。    
    于是,快乐与我渐行渐远,我既然不尊重它,终于它也不再理会我了。    
    以上种种牵扯,都是我人生快乐不起来的主因,尽管在我身上,绑了这么多的包袱,逼迫自己远离快乐,但是我的内心深处,始终向往快乐的滋味。因此,我最期待过生日,至少在那一天,寿星是有绝对权利快乐的。    
    可惜,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念小学时甚至算得上清苦,我从小就没有真正过生日。一直到了我升上大学,当了家教,有自己的零用钱,而且好朋友也多起来,可以呼朋引伴,我就开始筹备自己的生日派对。    
    我们的民族性格有时假假的,例如明明喜欢被人重视,期待亲友相聚庆祝生日,表面上却又诌出“避寿”这样的伪装行为,说什么不愿劳师动众,还在祝贺的亲友面前假装生气。    
    我可管不了这些,既然喜欢被人重视、祝福的快乐,又何必装模作样呢?于是,我成了最奇特的寿星,每次到了生日前,我总会出面设计邀请卡、筹办聚会,甚至好几次还想出表演节目,让好朋友有个好名目同聚一堂。    
    同学们常常笑着说,从没有看过像我这样积极、不避嫌的寿星,一手包办自己的寿宴。    
    后来,在不过生日时,我连一般日子都会买生日蛋糕回家,在花花绿绿的奶油上插一根大蜡烛,静静看着摇曳的烛光,然后切蛋糕自行大快朵颐。    
    姐姐说我很奇怪,又没有人过生日,干嘛吃蛋糕?    
    她不会了解我的内心如何渴望快乐,我像个溺水者,紧抱一条浮木,即使吃一小块生日蛋糕,我都深盼感染一点点快乐的余味。


第二章两个极端绑在一块儿

    在我发病的这些日子里,有几个亲近的人被我整惨了,他们纷纷被迫更换角色,挑起了生平前所未有的吃重戏份。    
    譬如,有好友充当救火队员,几乎二十四小时轮流在电话旁边,紧急待命,一会儿看我要跳楼了,一会儿看我又要跳机了,而他们还有自己的事情,只能以电话遥控,真是急得鸡飞狗跳。    
    姐姐则扮演厨师,每天下班后绕到我家,煮一顿饭,陪着我吃,并察看我的生活起居,看我浑身上下勉强有点人气了,又叮咛半晌,才打道回府。    
    算起来,我是一名幸运的忧郁症患者了,有朋友支援的全天候热线,还有姐姐供应的热厨专案,因为并非所有忧郁症发作的可怜虫,身旁都有这么体贴的待命者。然而,亲情就像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这层道理,对于忧郁症患者的家人关系来讲,体认尤深。    
    自从父母过世后,我和姐姐可以说是唯一的血缘亲人了,按照常理,我们俩应该十分亲近。但可惜,她和我虽同处一室,却像是给放在两条完全反方向的成长路上,各自匍匐前进,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结果是,她到了她的南极,我到了我的北极,遥遥相望,这时风雪漫漫,已经看不见接通的路了,以致心灵各据一方,难有往来。    
    姐姐是我们家从小家境清苦的受害者,身为长女的她,及早放弃了童话,必须硬着头,牺牲两只细皮嫩肉的手掌,去帮父母扛得摇摇摆摆的沉重家务。    
    我因为小她六岁,是家中的独子,便似乎理所当然拥有了特权,可以一直躲在父母以及她的身影后方,没有遭受到现实风雨的侵袭。我被保护得好好的,在舒适的屏障后,得以继续编织我的人生美梦。    
    但是姐姐则不然,她几乎没有所谓的少女时期,永远需要自行睁亮眼,不必等到爸妈开口,她就要先想到能为这个家庭如何分忧解劳。    
    我还记得姐姐省吃俭用,生平第一次攒下来的钱,最后变成了我的第一辆自行车。    
    姐姐曾眼睁睁目睹老实的爸爸与友人合伙做生意,因为不谙提防,导致血本无归,朋友跑了,爸爸还负了一身债。从小时候起,姐姐就老看见表情凶、口气坏的叔叔们上门讨债,认清了人生的险恶。    
    日复一日,姐姐久经磨练,养成了现实主义的心性,一把算盘打得精,在人生曲曲折折的风险路上,总能靠着精打细算逢凶化吉。    
    而我,却因此站在厚厚的布幔后,垫着小凳子,站在上头剪贴一些红红绿绿的图案,什么东西都弄得可爱、小巧,还自以为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一帆风顺!    
    可以想见,南极与北极,日益疏离。    
    由于心虚,我很不愿意跟姐姐亲近,因为她老会数落我“跟老爸一样老实”,甚至“这年头老实人最没用啦”。我觉得自己宛如在观看万花筒一般的做梦人生,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