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若有情之大清风云-渺茫的明天-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批阅的一堆文书上投了一眼,轻轻摇头,又一次想着十七年的宵衣旰食都不能挽救国运,竞然亡国,不禁一阵心酸,滚出热泪,随即在心中问道:“今日如何应付?如何应付啊?……”一个太监进来,跪下说:“请皇帝用早膳!”崇祯正在想着今日李自成可能大举攻城,可能城破……所以不但没有听见御前牌子请用早腊的话,甚至没注意这个太监跪在他的面前。等太监第二次请他去用早膳,他才心中明白,摇头说:“免了!”太监一惊,怕自己没有听清,正想再一次请皇上去正殿用膳,但见皇上心情极其烦躁地挥手说:“早膳免了,下去!”崇祯以前的几代皇帝,很少临朝听政,甚至很少同群臣见面。崇祯登极以后,竭力矫正自明朝中叶以来导致“皇纲”不振的积弊,每日宵衣旰食,黎明即起,焚香拜天,然后上朝。像他这样每日上朝的情形,历朝少有,只是从李自成的大军过了宣府以后,他为军事紧急,许多问题需要他随时处理,也需要随时召见少数臣工密商,才将每日早朝的办法停止,改为逢三六九日御门听政。今日不是三六九日,忽然决定上朝,前一日并未传谕,群臣如何能够赶来?当崇祯乘辇离开乾清宫不远,到了建极殿时候,忽然想到自己错了。他后悔自己的“方寸已乱”,在心中叹道:“难道这也是亡国之象?”但是午门上的钟声已经响过一阵,要取消上朝已经晚了。他转念一想,在目前这样时候,纵然在平台只看见几个臣工也是好的,也许会有人想出应急办法,今天倘若吴三桂的救兵不到,“逆贼”破城,这就是他最后一次御门听政了……一阵伤心,使他几乎痛哭。但是平台的丹墀上静鞭已响,他也在右后门的里边落辇了。  
 第六章 皇城危机 
今天,崇祯突然决定临朝,午门上的钟声虽然敲响一阵,但分散住在东西城和北城的官员们多数没有听见,少数听见钟声的也不能赶到。锦衣卫衙门虽然较近,但锦衣卫使吴孟明借口守东直门,正在曹化淳的公馆里密商他们自己的今后“大事”,锦衣力士等都奉命分班在皇城各处巡逻。十七年来,崇祯每次上朝,从来没有像这般朝仪失常,冷冷清清,只有少数太监侍候,而跪在平台上接驾的只有二位大臣:一是都察院左邻御史李邦华,二是兵部情郎协理戎政大臣(又称戎政侍郎)王家彦。李邦华今年七十一岁,白须如银,飘在胸前,王家彦今年五十七岁。崇祯看见离御案几尺外只跪着两个老臣,除这两位老臣外,便只有十几个从乾清宫随驾来侍候的内臣,显得宫院中空空荡荡,不觉落下眼泪。在往日,举行大朝会的热闹和隆重场面不用提了,就以平时常朝来说,一般也有一两百人,按部就班,在面前跪一大片。他不考虑今天是临时鸣钟上朝,所以没有多的朝臣前来,他只想着同往日的常朝情况相比,在心中伤心地叹息说:“唉!亡国之象!”他没法忍受这种不成体统的现象,突然吩咐“退朝”,使左右的太监们和跪在面前的两位大臣吃了一惊。大家的思想上还没有转过弯儿,崇祯已经站起来向后走去。但是刚刚上辇,他就后悔不该突然退朝回宫,心思竟然如此慌乱!他想着王家彦是戎政(兵部)侍郎,职掌守城之责,如今赶来上朝,必有紧要事情陈奏。他应该在平台上当面问明城上守御情况,可是他因为不忍看见上朝时“亡国之象”,什么话也不问就退朝了!他又想到须鬓如银的李邦华是四朝老臣,平生有学问、有操守,刚正不阿,为举朝臣僚所推重;接着想到本月初四日,李邦华同工部尚书兼东宫大学士范景文都建议护送太子去南京。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只因当时有言官反对,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此计未被采纳,可恨!可恨!另外的朝臣建议他自己迁往南京,也未采纳,因循至今,后悔无及!这两件争议,如今像闪电般”出现在他的心头。难道李邦华今日又有什么新的建议不成?……“传李邦华、王家彦到乾清门等候召见!”崇祯向身边的小太监吴祥吩咐一句,声音中带着哽咽。崇祯正在等待李邦华和王家彦来到,同时又奇怪提督京营的心腹太监王承恩何以不见影儿,吴祥进来,躬身禀奏:“李邦华和王家彦已经来到乾清门,候旨召见。”崇祯说道:“叫他们赶快进来!”过了片刻,一个太监掀开帘子,在崇祯的面前叩头。崇祯问道:“王家彦,城上守御如何?逆贼有何动静?”王家彦奏道:“陛下,城上兵力单薄,众心已散。前日在沙河和土城关外防守的三大营兵遇敌即溃,一部分降了敌人,如今在西直门和阜成门外攻城的多是三大营的降兵,真正贼兵反而在后边休息。三大营降兵同守城的军民不断说话,称说逆贼兵力如何强大,包围北京的有二十万精兵,随时可以破城,劝城上人识时务,早一点开门投降,免遭屠戮。城上人听了他们的说话,众心更加瓦解。”“为何不严令禁止城上城下说话?”王家彦痛心地说:“陛下!自从逆贼来到城下,城上人心瓦解,还说什么令行禁止!微臣身为兵部侍郎兼协理戎政大臣,分守安定门,从十六日到昨日上午,竟不能登城巡视,几次登城,都被守城内臣挡回;张缙彦是兵部尚书,为朝廷枢密重臣,值大敌围城之日,竟然亦不能登城视察。自古以来,无此怪事!……”王家彦说不下去,伏地泣不成声。李邦华也默默流泪,悔恨自己一生空有刚正敢言之名,却对南迁之议不敢有坚决主张,遂有今日之祸。崇祯见两位大臣哭,也不禁流泪,恨恨地说:“内臣本是皇家的家奴,不料竟然对守城事如此儿戏!”崇祯顿脚说:“如今后悔已迟,可恨!可恨!”忽然,王承恩不管皇上正在同大臣谈话,神色仓皇地掀帘进来,跪到皇上面前,奏道;“皇爷!奴婢有紧急军情奏闻!”崇祯的脸色突然煞白,一阵心跳,问道:“何事?何事?……快说!”李邦华赶快起身退了出去,崇祯目送李邦华出了暖阁,跟着从御座上突然站起,浑身打颤,“快说!是不是城上有变?”另一边京城郊外,“李灏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在关外做卧底吗?怎么。。。。。”张凡问道,“因为有些事要处理,所以就不得不回来了。”李灏道,“那倩儿还好吗?”“她,她很好啊!怎么想她了。”李灏开起了玩笑道,“去你的,就知道开我玩笑。”张凡道,不一会就到了,可是却看到,“看我不抓到你。”“你抓不到。”李倩儿和冷清铧在嬉闹着,突然冷清铧一个没注意撞到了张凡,“你这个人在怎么站在人前面啊!”冷清铧不悦的道,“对不起,你突然跑来我来不及所以。。。。。。。”张凡一脸抱歉的道,“看我抓不到你。”李倩儿一把抓住了冷清铧,“凡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李倩儿看到张凡一时高兴手一送,把我们可爱的冷清铧给摔了出去,“妈呀,你要我的命啊!”冷清铧哭丧着脸道,“我一时高兴忘记了,对不起啊!”李倩儿道,“你高兴!要是哪天你更高兴还不把我扔天上去。”冷清铧没给她好脸色的道,“我已经向你道歉了,你还想怎么样?”李倩儿道,“呃,要不这样你‘啵’我一下。”冷清铧道,“‘啵’你一下,不明白?”李倩儿道,“就是亲我一下拉。”说着在李倩儿的小脸上一摸,“你,看我不把你打的满地找牙。”说着就追着冷清铧打了起来。“李灏,那人是谁?”张凡酸酸的道,“哦,他叫惊云是我的朋友,不用管他们。”他可不想告张凡他是大清的小王爷,要不冷清铧不被杀了才怪,麻烦啊想要他命的人还真是多。此时的京城,已经是危机重重了,当听到王承恩的奏报后,崇祯浑身一颤霎时说不出话来。崇祯恨恨地叹一口气,顿脚说道:“想不到守城的内臣和军民竟如此不肯为国家效力,白白地放过闯贼!”王承恩说道:“皇上,城头上人心已变,大势十分不妙,如今皇上生气也是无用。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想鼓舞守城人心,恐怕非立刻用银子厚赏不可。”“唉,国库如洗,从哪儿筹措银子!”崇祯没有主意,默默流泪。王承恩也知道确实国库如洗,跪地上不敢仰视,陪主子默默流泪。过了一阵,崇祯忽然生出了一线希望,说:“承恩,你速去传旨,传公、侯、怕都到朝阳门楼上会商救急之策,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倘若他们能率领家丁守城,再献出几万两银子作奖励士气之用,既是保国,也是保家。一旦国不能保,他们的富贵也就完了。你去,火速传旨,不可有误!”王承恩心中明白,要公、侯、伯们为国家出钱出力,等于妄想,但又不能不遵旨去办,也许会有一线希望。于是磕了个头,站起来说道:“奴婢遵旨!”赶快退出去了。崇祯发呆地坐在御案旁边,很明白大势已去,守城的内臣和军民随时可能打开城门,迎接“贼兵”进城,而没有人能挽救他的亡国,此时,“皇上,杜勋求见。”一个小太监道,后来二人议论许久。而此时在城楼的曹化淳却是另一个想法。杜勋前脚出了北京城,后脚守彰义门的太监和百姓将城门打开了,西便门也跟着打开了。几千大顺军整队进入外城,占领了各处十字路口和重要街道,其他外城诸门也都随着开了。杜勋到了军师府,中军”进去片刻,杜勋立刻被带去内院的花厅中。宋献策同刘宗敏、李岩正在围着一张八仙桌商议事情。桌上摊着一张木版印的京师地图,几乎有半张桌面大,这种地图在当时京师的坊间买到不难,但这是大顺军从西安带来的。宋献策的面前如何能摊着这样的地图,却使杜勋不能不感到吃惊。杜勋因刘宗敏和宋献策在新朝地位崇高,刘宗敏被永昌皇帝封为汝侯,所以一进来就赶快跪下叩头。刘宗敏微微一笑,没有做声。宋献策放下来笔,欠身拱手,笑着说:“请坐下说话,不必多礼。”等杜勋在离八仙桌几尺远的一把椅子上坐下后,他随即问道:“你见到崇祯了么?”杜勋起立回答:“回军师大人,我已经见到崇祯了。”“他肯让出江山么?”“他还指望吴三桂赶来救驾,不肯让位。”刘宗敏用鼻孔冷笑一声,说:“哼,白日做梦!他派的两个人送手诏给吴三桂,催吴三桂火速来京,在通州境内给我军抓到了,哼!不管他崇祯肯不肯让出江山,我们按时进北京!你进城的时候,我就对圣上说:目前大事已定,差杜勋去劝崇祯让江山么,其实是六指儿抓痒,多一道子!崇祯没杀你,你带着脑袋回来就好,赶快歇息去吧。”杜勋原以为他冒死进城去劝崇祯让江山,不管成不成,必会受到大顺皇爷和大臣们的赏识,没料到既不能进行宫向新主面奏,也不能得到位居大顺朝文武群臣之首的刘宗敏温语褒奖,他的心头猛然凉了。但是恰在这时,有军师府的一位中军副将匆匆进来,禀报彰义门和西便门相继大开,大顺军步骑兵整队入城,两座城门内的居民夹道欢迎。刘宗敏、宋献策和李岩从椅子上一跃而起。刘宗敏快活地大声说道:“军师!你算得真准,果然是十八日申时进入外城!”此时军师府的中军陪着行宫中的宣诏官来到院中,声音洪亮地说道:“有旨!”宋献策、刘宗敏和李岩赶快从书房走出,。“圣上口谕:北京外城已破,大军分路入城,务须军纪严明,秋毫勿犯,使四民安堵如常,方好使内城不攻自破,开门迎降。特谕刘宗敏立即差得力将领去外城内巡视,不可有误。遇有骚扰百姓的,就地袅首示众!”“遵旨!”刘宗敏声音洪亮地回答。  
 第七章 缘定今生 
 “爹和娘呢?”张凡没看到天香公主和张绍民就问,“哦,可能是和我爹他们出去了,我们等等吧。”李灏道。另一边,“你唱的真好听。”李倩儿陶醉的说,“是吗?呵呵。”冷清铧道,“哎,你哥哥叫什么总不至于我总是小桂子、小桂子的叫吧!”冷清铧接着道,“他呀,他叫李灏。”李倩儿道,“李灏,名字不错嘛,你会不会弹琴。”冷清铧问道,“会啊,怎么拉?”李倩儿意外的道,“你教我好吗?”冷清铧道,“你不会?”“废话我会的话还要你教,你到是教不教,不教算了。”冷清铧道,“教也可以,先叫声师傅来听听。”李倩儿道,“好,师傅你可以教了吧!”这两人越打越开心。“倩儿好象和云兄很投缘。”张凡道,“谁叫你不早和我妹妹说清楚去,好了现在。。。。。。你自己看着办吧!”李灏道,“我。。。。。”张凡只能呆呆的站在那里。“凡儿。”“冯姑姑。”张凡看到冯美女出来叫道,“姻缘天注定,但是有时也要靠人力,你明白吗?”冯美女道”“姑姑的意思是说让我对倩儿表白。”张凡道,“孺子可教,希望你成功。”冯美女道,可是却用另一种眼神看了看正在练琴的两人。“喂,你笨死了。”李倩儿训斥冷清铧道,“什么喂不喂的,我有名字的你可以叫我清铧,不要总是喂来喂去的。”冷清铧道, “呵,我为什么一定要叫你清铧啊!我难道就不能叫你惊云吗?而且我就是要叫你惊云,你能把我怎么样?”李倩儿趾高气昂的道,“是我不能把你怎么招,第一你会武功我不会,第二本人是个路痴我怕你把我给扔了,那样我会找不到回来的路的。”冷清铧嬉皮笑脸的道。“倩儿,我有点话想和你说。”张凡出现道,“哦,哎大笨蛋你先练着,要是我发现你偷懒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李倩儿道。其实不是冷清铧笨,她一个现代人那里去学古筝啊!不会弹很正常,而且从读书开始她最不擅长的就是音律,但是却偏偏让她是个喜欢古乐的人,哎无奈啊!“张大哥你找我什么事?”李倩儿道,“倩儿我。。。。。。。。。”张凡吞吞吐吐的,“你怎么拉,说啊!”李倩儿道,“凡儿,你回来了。”天香看到自己的儿子平安的回来了,“娘,我回来了。”张凡叫着天香道,“凡儿过来让我好好看看。”于是来不及说话的张凡就被他老妈给拉走了,“哎,母亲啊!”张绍民无奈的看了看李兆庭,“爹,你们去那了。”李倩儿问道,“我们去打听了一下京城的局势。”李兆庭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