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楚汉逐鹿人物正解-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怨恨英布,多次派使者前往责备。他还征召英布前来彭城,英布很害怕,不敢前去,双方的关系于是僵化。
随 何 说 布英布与项羽的关系出现这种逆转,没有任何明显的原因。可能的情况是,九江之境本来还包括着今江苏境内的地方,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时把这块地方划归了西楚,因而英布所辖的九江之境是不完整的,他可能因此而暗生怨恨。另外,受封为王后的受尊地位滋生了他自矜自主的心理,他不愿让九江沦落到附庸国的地位,因而连续表达了对项羽的不配合和疏远态度。
刘邦大概是看到了英布与项羽的不正常关系,他在兵败彭城后派臣属随何前去游说英布反楚。随何去九江向英布分析楚汉形势,剖陈利害关系,竟然使英布接受了他的看法,并唆使英布斩杀了项羽派来催促责备的使者,事情已无法挽回,英布乃于前204年下决心起兵攻楚。项羽与部将们合力迎战,数月后击败了英布,英布情急之下,抛开部队,与随何一道偷偷从小路投奔刘邦。
英布到来时,刘邦正踞坐在床上洗脚,叫他进来相见。古人席地而坐,会客一般是两脚向后;踞坐则是臀部着地,两脚向前,这种姿势对客人是极不礼貌的。英布受召入室,见状大怒,他后悔自己反楚投汉,退出来想要自杀。到了自己的客馆,却见日用饮食、随从官员及各种铺设与汉王刘邦的配备完全一样,又大喜过望,于是一心一意地投靠了刘邦。
其时项羽已派项伯收编九江国的部队,并将英布的妻子儿女全部杀掉。英布派人到九江,找到自己的亲近臣属,带领数千人马归附刘邦,刘邦也增拨给他一些兵卒,一道北上招兵,到达成皋,共同对付项羽。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
为配合刘邦的反楚战略,英布一度派人去九江,得到数县的地盘。前202年,英布亲自与刘邦的堂兄刘贾一同去九江,策动楚国主管军事的大司马周殷反叛,周殷调动九江之兵配合汉军,在垓下打败项羽。
英布是从楚国阵营中先期分化出来的实力人物。这一分化,是项羽在与邻关系上霸权主义政策的失误和刘邦统战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使楚汉对峙的力量发生了有利于刘邦的重大变化。没有英布叛楚归汉的转变,项羽可能还会失败,但其失败必然要向后推迟许多年。英布的转化过程中包含着许多他本人不自觉、不得已的环节,他没有想到,这一过程的完结使他避免了最终成为楚国殉葬物的命运。
消灭了项羽后,刘邦为淮南王英布重新划归地盘,剖符示信,表示永不为疑。经过政治立场的重新选择和数年的波折,英布的人生又一次达到了辉煌的顶峰。
第二部分:谋道 天下共逐之吴芮:忠诚仁义 硕果仅存的异姓王
吴芮是从秦朝官吏中分化出来的反秦将领。
吴芮在秦朝时为鄱阳县令,该县治所在今江西鄱阳东。按秦制,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设县长,超过万户者设县令,鄱阳当属秦时大县。吴芮任县令时,甚得江湖间民心,号曰“鄱君”。陈胜起义之后,天下纷纷叛秦。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宁海、天台以南灵江、瓯江、飞云江流域,散居着的所属闽中郡的春秋时越国后裔,由他们的君长驺无诸和驺摇率领,投奔吴芮,吴芮遂率这些越人举兵起义,响应诸侯。骊山刑徒英布逃亡为盗后前来拜见,吴芮收纳并把女儿嫁给他,一度联合行动。吴芮组成了最偏远地区的反秦部队,攻城略地,并派兵支持楚军的军事行动。部将梅所领的部队进军至南阳丹水县(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与西攻入关的刘邦部队相遇,协助刘邦攻降了析(今河南省西峡县)、郦(今南阳市西北)等县,并随从入关。项羽分封诸侯时,吴芮因反秦之功,被封为衡山王,辖地约今湖南省全部、湖北省东部、安徽省西部,建都于邾(今湖北省黄冈县西北)。部将梅也受封十万户,位列侯。
吴芮身为秦朝地方官吏,但对秦王朝并无多大的忠诚。他远居东越之地,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抚育民众,因而甚得民心。吴芮不满秦朝暴政的恶劣和腐朽,他在地方施政上一反其道,这是他的极仁义之处。大泽乡起义点燃了他心中反叛的烈火,越人的归顺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支持,因而义无反顾地与自己所属的政权决裂,慷慨地踏上了反秦之路。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受了黥刑的群盗头目英布,不排除有笼络联合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对反秦事业的热爱和对事业成功的自信。他派部将梅远道援楚,力图把自己在鄱阳的事业自觉融入到天下反秦的巨大洪流之中,这是极有远见的行为。秦灭后他受封为王,反秦之功得到肯定,应当说是位当其功。
楚汉争霸期间,吴芮地近汉地,没有明显倾向性的政治行为,但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一是曾率众归附吴芮的越人君长驺无诸、驺摇,因为未得王号,怨恨项羽,他们率领越人,帮助刘邦,成为汉军的远方同盟,吴芮部属的行为可能多少反映吴芮的立场。二是身为吴芮女婿的九江王英布背楚投汉,其妻子儿女被项羽之叔项伯杀尽。即使吴芮在楚汉之间表现中立,那在女儿被楚军所杀以后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他在政治上倾向刘邦应是必然的。前202年,刘邦在垓下击败项羽后,吴芮与各地诸侯及汉将相一起拥戴刘邦即皇帝之位,这是吴芮政治立场的最后证实。
刘邦感念当年吴芮派兵助战、相随入关的反秦之功,改封吴芮为长沙王,扩大地盘,让建都临湘(今湖南省长沙市),并颁诏表彰: “故衡山王吴芮与子二人,兄子一人,从百越之兵,以佐诸侯,诛暴秦,有大功。”另外还封越人君长驺无诸为闽越王,驺摇为东海王。在时代政治风浪中,吴芮及其僚属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吴芮在改封为长沙王的第二年离世,谥号“文王”。刘邦非常赞赏吴芮的处世之贤,向御史制诏: “长沙王忠,其定著令。”
吴芮的后代继国承嗣,五世后因无嗣而绝,是汉初八个异姓王中不以罪诛灭而历时最长的王国。班固在评价几个异姓王的政治作为时说道: “惟吴芮之起,不失正道”,认为在朝廷颁发的一等法令上彰显其忠,是当之无愧的。历史对于吴芮事迹的记载并不多,其在秦朝地方官吏的地位上就能赢得民心,并不失时机地与秦政权决裂,坚决地走上反秦之路,的确需要绝大的智慧和绝大的勇气。吴芮正是一个能把握历史方向和行动目标,富有胸怀和远见,能以个人行为赢得上下各方由衷敬佩的非凡人物。
第二部分:谋道 天下共逐之赵佗:保境安民 阻断中原战火
在陈胜起兵、海内大乱之际,处于今湘、赣、粤、桂省区边境的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之南的地区,曾脱离秦政府,出现了一个自守自保的南粤王国,其首领名叫赵佗。该国都城在今广州市,时称番禺。
南粤,也称南越,本为族名,指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秦始皇嬴政于前221年初并天下的同时继续向岭南越人用兵,起先在番禺(今广州市)建南海郡。其后因前方进攻乏力,又征发内地各郡的逃亡者赘婿和商人为兵前往增援。前214年完全平定岭南后,增置了象郡(今广西崇左境)和桂林郡(今广西桂平)。其后又从中原迁徙数十万人与当地越人杂处,荒芜的珠江流域由此得到规模性开发。
赵佗是真定县(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人,嬴政时受派遣率领士卒自中原穿过五岭,参与戍守抚定南越,秦末时为南海郡的龙川(今广东龙川县西北)县令。当时同样来自中原的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死前把赵佗叫来,对他说: “听说陈胜等人在内地作乱,各路豪杰叛秦自立。南海偏僻遥远,恐怕盗贼之军会打到这里。我本想兴兵切断道路,御敌自卫,以待诸侯之变,不巧病重。番禺之地背靠山险,濒临南海,东西延伸数千里,有许多中原人相辅,能成一州之主,可以立国。郡中官吏中没有谁值得同他说这些,因此请你来相告。”任嚣说完后当即假作诏书,颁给赵佗,赵佗就代行南海尉的职务。按秦制,边远蛮夷之地从兵镇抚,不设郡守,郡尉为一郡的最高军事长官。任嚣死后,赵佗便掌握了南海郡的最高权力。
由于地僻道远,加之五岭之隔,任嚣情况不明,对陈胜义举存有不准确的认识,但他对秦朝控制力失落的判断和对南越发展前景的预察还不失其正确性。任嚣从南海郡特定的地理状况出发,在天下大乱伊始的年代,提出了立国称尊、独立发展的战略设想,并为该设想的实施物色了一位自认可靠的领头人。他还假造诏书,任用赵佗,临死前用诡诈的手段实现了郡内最高权力的顺利交接,为南越的发展作了尽可能多的铺垫。如果说赵佗后来立国成功,使他成为后人仰慕的高大之人,那首先因为是任嚣让他站在了自己的肩上。赵佗掌权后,首先按照任嚣关于“兴兵绝道”的嘱咐,派人传递檄文,通知横浦(今广东北江东源浈水)、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东南)、湟溪关(今广东英德县西南连江注入北江处)各处说: “盗匪的军队就要到了,请赶快切断通道,聚兵自守。”这一措施避免了内地战争向岭南的蔓延,保证了郡内的安定。其次,赵佗按照任嚣关于要中原人辅助的提示,渐以刑法杀掉了秦朝所置的官吏,任用自己的亲信党羽为郡县官员或代理官长,不露声色地进行了人事置换,最终控制了郡内的政权组织。两条措施既是任嚣生前的部署,也是赵佗要在岭南立国的必然选择。因为赵佗只有堵防外来冲突,并整肃内部,才能保证自己在境内独立地施行权力。
秦朝灭亡前,赵佗在南海郡的权力已完全巩固,他向桂林郡和象郡用兵,并且兼并了两郡,遂于前206年在岭南建立王国,以“南粤”为名,自立为南粤武王,建都番禺(今广州市)。南粤自此成了与岭北隔绝的独立王国。
刘邦于前202年初定天下后,考虑到中原连年战乱,民众劳苦,因而没有追究赵佗的擅立行为。前196年,刘邦派使者陆贾前往南粤斡旋,汉朝立赵佗为南粤王,赵佗同时承认对于汉朝的臣属关系。双方剖符示信,互通使者。南粤国北边与吴芮为王的长沙国接境,汉朝让其和集各地越民,禁止南边患害。南粤由秦灭时的独立王国又演变成了与中央政府有一定依附关系的诸侯国,而它与汉朝的恩怨纠葛才刚刚开始。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关于天下反秦的议论
秦王朝的黑暗统治终于在大泽乡迸溅出了炽热的星火,并很快在关外形成了燎原之势。由陈胜等人点燃的反秦烈火最终把一个貌似强大的王朝顷刻焚毁。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壮举,代表着公正、民意和人类尊严的胜利。
这场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的胜利是由陈胜和楚怀王熊心两个政权中心推动完成的。以陈胜为首的张楚政权起事半年后即被秦朝的军事反攻所击败,反秦的烈火一时消退,但并未被扑灭,由项梁所扶持建立的楚怀王政权又联络义军,团结各方,互相支持,掀起了更为炽热的反秦浪潮。腐朽透顶、风雨飘摇的秦王朝终究未能逃脱覆亡的命运。
反秦斗争的兴起是秦朝统治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秦王朝残酷压榨天下百姓,把民众逼到了难以求生的死亡绝境,怎能不激起民众的冒死反抗?秦王朝毁灭了六国宗庙,兼并了他们的土地,事隔十余年,六国的贵族宗亲依稀尚在,他们在反秦烈火点燃之时怎能不乘势而起,风助火威?秦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剥夺了本集团内部其他政治势力的预期利益,疯狂迫害士人,后期又大搞邪恶的“督责之术”,怎能在危急时刻防止文臣武将的阵前叛离和中下层官吏的趁火打劫?正是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构成了反秦斗争的浩浩洪流。
由各种社会矛盾汇聚而成的反秦斗争也必然决定了反秦队伍成分的复杂性。有出身佣耕甚或为盗贼刑徒等社会下层的陈胜、吴广、武臣、韩广、吕臣、彭越、英布及其无数的义军兵卒,他们为秦朝的苛政所压榨,举旗反抗,要在灭秦中求得生存,其个人目标随反秦斗争的推进而逐步确立。另有出身于六国贵族的豪杰项梁、熊心、田儋、田荣、魏咎、魏豹、韩成、张良等,他们原有的利益被秦王朝所剥夺,现在要在灭秦中恢复自己失去的利益和地位。还有张耳、陈馀、李良、刘邦、吴芮等人,他们在秦时就有一定的地位,但感觉到了秦王朝的腐朽,宁愿对其保持不合作甚而反对的态度,希望能在反秦斗争中取得更大的政治利益。在这三层人群中,第一层人是反秦斗争的发起人和主力军,但由于他们在斗争进程中目标的游移,以及大部分人政治眼光短浅、社会威望低下,反秦运动的领导权逐步转于后两层人身上。政治目标的不一致隐藏着灭秦之后巨大的利害冲突。
以前207年秦朝灭亡为界,反秦领袖们的政治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在前一阶段,秦王朝对他们构成巨大的生死威胁,他们虽有相互间的猜忌和对立,但基本上能汇集在反秦的旗帜下,为推动反秦斗争的胜利各尽其力;在后一个阶段,秦朝的灭亡使他们政治目标上的分歧公开化,最终演变成以楚汉相争为主要内容的全面冲突,其军事斗争的性质已由反抗暴政而成为争夺天下。楚汉逐鹿的序幕在他们的手头开启,在历史的曲折伸展之路上留下了他们人生活动的壮丽痕迹。
第三部分:寡道 霸王失手作战勇猛 力敌万人(1)
项羽: 以暴易暴——能煮熟鸭子却拿不
到手中项羽(前233~前202),又名项籍,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他是反秦斗争中重要的领军人物,以战功和威武成为秦亡之后天下的政坛霸主。在前206年开始的楚汉战争中,其力量逐渐削弱,前202年被刘邦所消灭。他二十四岁起兵,三年后以强力称霸,并试图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