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关品质-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船上挑逗岸上漂亮女人的曲调,所以其节奏有一定的性感。现在在威尼斯街巷间坐船穿行,已经很难再找到17世纪甚至再以前的那种感觉——尽管美丽的意大利姑娘仍然朝湖上透来炽热的目光,但湖水已经让岁月挑剔成平庸的绿色抹布,即使是一艘只有两人单纯目光相遇的小船,也难觅那只有被风惊醒的涟漪。我的感觉中,船歌当然是一种以水为背景的恋歌——偌大的湖上、整个水天一色只有这样一只小船摇曳,阳光从背后透来、水波推拥着都成为和声。这恋歌的好处是能让你回避冲突,产生凝滞在绿意弥散的夏天的错觉,任小船穿过漫长的时空。
  相比人声,我以为钢琴更能诗意地表现在船上的意境,因为在船上,再伟大的歌词唱出来都是俗的,钢琴则最能表现那静中的温柔,在倾诉中自然就有了深沉。这钢琴曲的Barcarole就是意大利语的“威尼斯船歌”,有特指。但它最早进入古典音乐却不是意大利人,而是法国16世纪的作曲家库普兰(FrancoisCouperin)。这个库普兰是库普兰音乐世家第一代中老三的大儿子,是法国音乐史上基石似的人物之一,拉威尔后来专门有一首作品向他表示致敬。他在1710年作的舞台剧《威尼斯的节日》船夫节场面中第一次将这船歌形式引入,该曲目我至今未听到录音,也无从说起感觉。现在一说起船歌,最著名的除老柴的一首,就是门德尔松的两首与肖邦的一首。门德尔松的两首收于他的抒情钢琴曲集《无词歌》,这部由48首小品组成的曲集其实都是歌曲优美旋律的钢琴演奏版。门德尔松是希特勒当年要消灭的作曲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希特勒认为他的音乐阴柔而又虚弱。他对旋律的钟情使他的情感总是无法深入地来打动你。而肖邦只有一首船歌,却实在令所有船歌都无与比拟(法国还有一个作曲家弗雷一生共作了13首船歌)。这首船歌作于1845至1846年间,他与乔治·桑的关系从1837年开始到1847年结束,他于1839年开始疾病缠身,我因此感觉这首小品中有情感的温馨、苦楚,也有缠绵的病态,由此也就特别给人感动。我读乔治·桑的回忆录,在谈到与肖邦的这十年时,说她当时的生活表面看是充满欢笑,内心深处却痛苦到无以复加,使她痛苦的是“不可能把这种幸福给予别人”,“而他带给我的是无比沉重的忧伤与悲痛”。与那些描述乔治·桑像玩具一样控制着肖邦的庸俗传记比,我宁肯相信乔治·桑这样自己的叙述。因为两人一起过了十年,这十年总是纠葛着两人最值得甜蜜的情感,没有什么能超越肌肤之亲对人的影响。其实,这两位天才都是那样的神经质,是艺术家就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病态。病态之间的碰撞我相信是最丰富的质地。我相信乔治·桑对肖邦的描述——她说他是一个既温存又残酷、有反复无常的心态、不合逻辑的人。他感觉他自己时时淹没在湖水里,沉重而又冰凉的水珠凝在他胸间,而让他真正听到那些水珠确实真实地滴到了房顶上,他却否认他听到了。他安静在他的幻景叠现中,在那里将上帝的泪全部融化到心里,再以钢琴诉说出他触摸的所有美丽。肖邦的一生都生活在钢琴里,或者说他为钢琴而生,钢琴也因为他而格外诗意而深情。乔治·桑说,他冻结在无比绝望的安静里,他安安静静就像处于昏昏欲睡中。正因为这样,我才感到这首船歌我是一辈子永远听不透。船歌都是爱的呻吟,肖邦的明亮与他的悲伤那样无可分离地在一起,一切都是那样不可分割,所以他的船歌内涵也最丰厚。在这首船歌之后,肖邦又作了他最后的两首夜曲,三首小曲都沉浸在苍白的月光下,带着病态的花香。



六月船歌(2)



  必须注意的是,肖邦这首船歌最感人的演奏是法国著名钢琴家科尔托(AlfredCortot)1933年的录音,只有科尔托能真正弹出肖邦的高贵、诗意与丰富病态。上世纪30年代是科尔托的黄金期,他后来遗憾地为艺术而与纳粹合作,1944年又被盟军逮捕,消灭了才华。可见也不能艺术高于一切。
  美丽的东西当然都只在瞬间,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它已经飘散。等你在回味中将一点一滴的美妙精细连接,事实上已经都不是当时的瞬间。我喜欢船歌的原因是因为在这样爱的呻吟荡漾中包容尽人生的悲欢离合,它荡开着波纹,然后越驶越远,消失,淡淡地,只留下惆怅笼罩的湖上风软弱的痕迹。



人民演员常香玉(1)



  “人民演员”这个称号现在已经不时髦,但现在也很难再诞生人民演员了。
  我喜欢豫剧,也许就因为上世纪70年代的一种烙印。上世纪70年代我还不到20岁,那时真是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我写一部绝不成熟的长篇小说,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改稿子。现在特别留恋的是上世纪70年代,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旁边的后拐棒胡同,走进去没多远还有上世纪30年代胡同里的那种意境。冬天胡同里静静的,听不到风声,只有路灯孤独地站在那里,黄澄澄似铺满一路,整个胡同都在金黄色的熟睡之中。那时候朝内大街166号院内有一个小院,小院里点着煤炉子,冬天煤烟的气息在小院里充满亲切感地弥漫,床上桌子上都是一层灰。那时在这小院里,大家都把我当孩子宠爱,尊敬的长辈中有《大刀记》的作者郭澄清,有我北大荒最尊敬的老师宗涛与毕方夫妇,还有当时写《红旗渠》长诗的一对河南长辈。遗憾的是两人中我只记得有一位王绶青,个子高高,整天趿拉着个布鞋,高兴时候就唱一段“那个呀嗨咿呀嗨”、“哎嗨呀呵咦呵还嗨”,或者吊着嗓门唱“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我觉得那声音喜兴而又好听。这是《朝阳沟》,豫剧,他告诉我,豫剧皇后不是当时唱《朝阳沟》的魏云,而是常香玉,他说常香玉的声音谁也比不上。这是我最早关于豫剧与常香玉的记忆。
  《朝阳沟》的电影已经是“文革”前的记忆。现在想起来,要是没有《朝阳沟》、《年轻的一代》以及描写新疆建设兵团生活的纪录片《军垦战歌》,就不会有几千万人热血沸腾自觉从城市走向农村,轻松解决了城市压力与几千万人的就业。现在回头,会惊讶于那样简单而概念化的情节,当年怎么会给予那样的感动。《朝阳沟》实际就是一个女知青如何认识到做一个新农民之伟大,而农民们又如何把她与在城里的母亲都改造成新人。典型的卑贱者最聪明。但其中女知青下乡“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与她曾想离开山沟时对下乡后一切景象留恋的唱段,现在听起来也还是那样好听。究其原因,大约还是那种单纯质朴中的美好,在质朴与单纯视野中自然生成的浪漫最具感染力。《朝阳沟》当然不是常香玉演唱的那种豫剧风格,当时她参加过演出,演唱的只是配角栓保娘,而且在电影拍摄中没有选用她。在“文革”前,她显然已是一种老豫剧的代表。值得回味的是,豫剧从常香玉的《花木兰》到现代戏《朝阳沟》,在刚里倒是融进了柔。这一柔,突出了演唱的歌唱性。
  真正属于常香玉的黄金时代应该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现在能看到她的代表作也就是1956年她34岁时拍成电影的《花木兰》。这《木兰辞》最早变成杂剧的大约是明代才子徐文长,他的《雌木兰替父从军》两折,一折替父出征,另一折从沙场征战到还乡,唱词完全是文人腔。豫剧本从京剧本移植,唱词变得更加直接。在我感觉中,花木兰最能代表常香玉的那种高亢激昂,其魅力在高调长腔中游刃有余的婉转及这婉转后的有力顿音,最典型者就是那个《女子们哪一点不如男儿》的核心唱段。我读戏剧史专家周贻白先生的《中国戏剧史长编》,豫剧作为“河南梆子”,如究其源流,梆子也就是各地高腔的一种,实际也就是各地的山声野调。也许正因为戏剧从元到明,完成了从文人到大众的普及,使各地民歌时调与秧歌调都上升到了戏曲。文人的孤芳自赏、摇头晃脑于是被一点点地“农村包围城市”。与文人自足于雅声曼绰,一字可拖长至数字,满足极慢节奏中的精工细腔相对应,从江西的弋阳腔开始,所谓花部诸腔其实都从四面八方星火燎原,将文人拗口的戏文变成当地通俗句子,以震天动地的锣鼓,“字多音少,一泄而尽”,慢节奏变成快节奏。剧场中站着的当然也就比坐着的多起来。中国文化中有意思处,恰恰在民间的雄浑与高昂总是一次次替代阴柔、委婉的文人雅致,在民间的雄浑面前,雅致脆弱得总是不堪一击。细想,华夏文明就在这样的替代中香火相承。以这样看,1949年后,豫剧之所以能在北方剧种中超越地域而脱颖而出,常香玉的偶像意味功不可没。先是以个人名义捐献一架战斗机的代表,再是作为花木兰的形象,在当时所谓帝王将相戏剧中,她以一种英姿飒爽的男性化给演唱赋以一种代表“新中国”的耀亮美感。可悲的是当耀亮成为一种标准,《朝阳沟》里的魏云就一定要替代常香玉,等到常香玉再作为主角回来,她已经变成年近花甲者。1980年她录制《拷红》与《断桥》时已经58岁,《拷红》里她委屈于俏皮机警的红娘,《断桥》中委屈于缠绵悱恻的白素贞,现在看来只能令人辛酸。说实在的,像《断桥》这样的戏本身就应该是夜深人静没人打扰前提下自以为是地品尝的昆剧;它就像博物馆里一件精致文物,闪烁在粉墙枝影之中,本来就不是常香玉这样以满腔热烈之气扭捏的。
  尽管如此,大家一定还是觉得豫剧好听于昆曲。再细想它的好听,除旋律与节奏之外,最主要的还是演唱因为亲切而使我们感动,这也是民间战胜那些自以为是的骚人墨客的前提。亲切来自乡音——以最质朴与真挚唱她心爱的民歌曲调,任何民间曲调都能激起各种不同的乡音,乡音与乡音碰撞就构成乡音共鸣。“农村之所以包围城市”、高傲得不可一世的精英们之所以不堪一击,就因为孤芳独赏永远无法与这样的共鸣匹敌。这里也就能体会那句“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真正含义。



人民演员常香玉(2)



  常香玉最值得慰藉的是,有那么多人在看到《艺术人生》对她的采访,再找来其演唱后给予了那么多的泪水。大家被感动的是只有那样的质朴中才有那样气息浓郁的亲切。那是那样一种的“人民”,大家都紧挨在一起,有福同享有难共担。这样的艺术家,还比如说单口相声的马三立,比如现在还在说书的单田方。但这些人一个接一个地老去,不会再有后人。在常香玉之后,我们每年春节还都能看到小香玉艺术团对豫剧的热闹继承,但那个常香玉其实早就去了,他们那个时代已经结束。豫剧、京剧、评剧、越剧与昆剧一样,无可逃脱文物被把玩的命运,因为一个时代总是覆盖另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毕竟又轻描淡写地翻了过去。
  我总不明白,为什么音乐总比文字有更深的震撼力。



槐花似水香如海(1)



  邹静之的电视剧,从《铁齿铜牙纪晓岚》到《五月槐花香》,一个槐花意象,一首片尾曲,多了一种欲悲不能的感觉。徐沛东那首看似简单的曲子,就能整个儿改变一个歌星的演唱。说起来不相信,我对这部电视剧的感觉都始于这首伤情的片尾曲。“一个太阳漫天亮,五月里来槐花香。槐花香柳丝长,思念的人儿在何方;槐花香柳丝长,思念的人你在何方。明月东升照西墙,满心的话儿对谁讲。对谁讲,泪成行,离别的歌儿口难张。五月里来槐花香,思念的人儿梦成双,花开花落谁家去,一片一片情意长。”诗意似箭,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穿透时空。
  从“纪晓岚”到“槐花香”,邹静之将电视剧写成诗。我喜欢“纪晓岚”,是因为邹静之们能将张国立、王刚与张铁林组织成一个雅俗共赏的三重奏,凭邹静之对音乐表达的体会,能将三人调遣成三声部趣味十足的分分合合。电视剧这种大众消费形式里于是既有了当年天桥的对口相声,有了传统戏剧里的末、净、生、旦、丑,又有了欧洲宫廷中佐餐的器乐挑逗与烛光抒情。三个男角配俩女角,在这里怂恿成大众娱乐的刺激者;情节成为满足插科打诨三重奏的工具,女角在其间穿梭;诗词赋曲这些老祖宗的宝贝既为细节,又融汇成横贯东西之气。这三重奏整个指向是喜兴中的妙趣横生,三位只要凑在一起,就是“逗闷子”的一台戏。我由此曾认为这是传统与现代消费方式成功作了嫁接,使角儿的娱乐有了新含义。从“纪晓岚”到“槐花香”,还是三男两女五个角为主,实际三重奏变成五重奏,那四个都委屈地环绕了张国立这一个声音。邹静之说这是他的一个台阶,我感觉他许是戏说玩腻了,就想着悲剧的伟大,骨子里还是个诗人。诗这东西是张开翅膀飞翔的舞蹈,在扶摇而舒展的翅膀上,又最能感觉脚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之壮阔。邹静之于是才真挚地说他“想落到地上”——诗人的本质使他以浪漫而迷恋写实的悲剧,悲剧其实也就是最恢弘地要诗的欲望。
  邹静之不是北京人,却从小在北京的大院里长大,北京人那点臭毛病一点不少。他的本质愿望大概还是想做一个大诗圣。早些年,他作为一个青年诗人在《诗刊》混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人民文学》杂乱的办公室里相见。他在《人民文学》与《诗刊》发表的诗,至今已憾难再忆痕迹。记得的是他有一篇散文,写北大荒的菜窖,一对知青恋人冬天到那里幽会,菜窖里有炉子,两人赤身裸体在里面变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坟场。尸体从冰冷的蔬菜之间拖出来,白色的身体铺在雪中,黑发散在白雪上,只有微小茸毛在风中摇着。还有一篇写春茶,说春芽那娇嫩的齿形边缘连接着春天的一个早晨与采茶女的指尖。这是典型青年诗人的标识——浪漫都在对颜色的捕捉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