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魑墓娑ǎ骸岸杏蜗返娜ɡ!薄 �
在这个新故事里,匹诺乔因为少不更事、外表与众不同,常常被欺骗,甚至受到歧视,但他非常有自信,坚持在善与正义之路上成长。最后在仙女的帮助下,匹诺乔成为了真正的人。他说,我会长大的,长大后我要娶仙女做我的妻子。你看,这是多么自信、多么可爱的孩子!
创造这位新匹诺乔的奥地利妈妈就是涅斯特林格。同样还是一个成长中的匹诺乔,同样还是那些成长中的奇遇故事,但在具有新观念的人眼里看来,就是不一样。这反映了对孩子的理解和期望的不同:我们是希望孩子们在大人的教诲下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还是希望孩子们充分张扬他们的个性,充满自信地掌握自己的未来?
涅斯特林格是当代奥地利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她至今已经为孩子们写了上百本书,并且在198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我们在后面会详细介绍她的两部名著:《狗来了》和《从罐头盒里出来的孩子》。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在观念上《木偶奇遇记》还带着某种时代的烙印,但这个奇遇的故事仍然创立了一块丰碑,它是那样深深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只要你读过一次,就会终生难忘。后来的人们,在科洛迪镇为匹诺乔竖立了一个铜像,台座上刻着:
献给不朽的匹诺乔
满怀感激心情的四岁到七岁的小读者
第四篇历险、奇遇故事(2)
【小布头奇遇记】
这个奇遇故事恐怕要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在东北有一对小兄弟,弟弟的腿不方便,哥哥每天背弟弟去上学。爸爸把午饭的钱交给哥哥,中午由哥哥去买。这一天,弟弟等了好久才见哥哥回来。他没带什么好吃的,只有一个馒头,还有从地摊上淘来的一本旧书。弟弟指着封面,吃力地认读:“木、偶、奇、遇、记。”
许多年后,这一对小兄弟都成为了鼎鼎大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弟弟叫做孙幼忱,哥哥叫做孙幼军。
《木偶奇遇记》是怎样让他们着迷呢?先读一读这个故事的开头吧:
从前有……
“有一个国王!”我的小读者马上要说了。
不对,小朋友,你们错了。从前有一段木头。
多年之后,孙幼军在他的第一部长篇童话《小布头奇遇记》中是这样开头的:
有那么一个小布头……
小布头?小布头是什么哪?
小布头,嗯——他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布娃娃。
《小布头奇遇记》创作于1961年,它是中国第一部长篇低幼童话,曾经影响了几代的孩子。出版至今,它的销售数量早已超过了百万,而实际的读者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喇叭”节目播放过它的故事连载,每到播出时间,孩子们就搬着小板凳坐到收音机前收听“小布头”的故事。至今还有当年的小朋友惦记着它。
在首次出版时,编辑叶至善先生(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对这本书爱不释手,忍不住效仿孙幼军的风格,写下了这样的内容简介:
这本书讲些什么?
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苹苹。苹苹得到了一个小布娃娃,名字叫“小布头”。
小布娃娃干嘛要叫“小布头”呢?
这……你看了就知道啦!
“小布头”想做一个勇敢的孩子,有一回,他从酱油瓶上跳下来……
干嘛要从酱油瓶上跳下来呢?
这……你看了也会知道的。
“小布头”从酱油瓶上跳下来,碰翻了苹苹的饭碗,把米饭粒撒了一地。苹苹可生气啦,她批评“小布头”不爱惜粮食。
“小布头”也生气啦,他不接受苹苹的批评,从苹苹那儿逃了出来。
以后,“小布头”遇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听他们讲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故事。
这些事情,这些故事,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快自己看吧!
“小布头”后来怎么样了呢?
后来,“小布头”懂得了为什么要爱惜粮食的道理。他变成了一个真正勇敢的小布娃娃。当然喽,他又回到了苹苹的身边。
这段内容简介,不但清晰地交代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和主旨,而且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孙幼军在整部童话中所使用的语言风格。
“小布头”的故事在没有出版前,就已经深深打动了一个相关的人群——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两位著名编辑叶至善与李庚老师特别喜欢这部作品——为了测试孩子的接受状况,叶至善先生还请上五年级的女儿小沫先读一遍,10万字的故事,小沫几乎一口气读完,还大声念出来,听来有滋有味儿;正在准备结婚的画家沈培先生也被这个故事迷住了,他以旺盛的创作激情绘制了一百七八十幅图画,用画笔创造了苹苹、小布头、小老鼠们等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童话形象。他们的辛勤劳动也是使这部童话获得成功的一部分。
甚至文稿交给编辑前,“小布头”的故事就已经打动了一群孩子。在创作“小布头”时,作者还是一个刚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员,他还没有正式发表过作品,正在默默地创作着一部大学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他是一位好客的叔叔,而且讲故事的本领棒极了,几乎每天都有一群孩子到他的宿舍去听他讲故事,他们兴高采烈地听着“小布头”的故事,每次故事告一段落时,孩子们都热切地问“后来怎么样了”。他们不知道,这位可爱的叔叔,小时候就极擅长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而且他是读着不少优秀的中外童话长大的,他也读过几乎所有能遇到的武侠小说和新文艺作品。这个超级书虫和故事迷,几乎注定要成为一位专门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孩子王”。
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孩子再阅读“小布头”的故事,似乎会遇到一道时代鸿沟的阻隔,故事中的教训色彩、频繁出现的政治口号和那个时代一些特定的名词(如“人民公社”、“生产队”之类),看来已经不容易被孩子们理解了,但那些东西在那个时代是真实的。把它们搁在一边,这个故事仍然是一个好玩的故事。
许多过去的小读者,至今还记得故事中那五只被认为是“坏典型”的小老鼠,它们本来是偷吃粮食的坏蛋,但在故事里被描写得活灵活现。不少读者还能背下关于它们的打油诗:
鼠老五,鼠老五,
溜出洞来散散步。
最好找块甜点心,
外加一个烤白薯。
在这五只老鼠的身上,孙幼军非常自然娴熟地使用上讲童话故事的高招,轻快的几笔就勾出了它们的形象,童稚天然的语言牢牢吸引住小读者的兴趣,曲折的情节设计把故事引向高潮。童趣、幽默、好玩,在与“小老鼠”相关的篇章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插曲,已经成为能唤起永恒回忆的篇章。看来是一个意外,但仔细想想,一点儿也不意外。
1990年,孙幼军先生获得了国际安徒生文学奖的提名,同时,《小布头奇遇记》也获得了安徒生奖“作品荣誉证书”。这对于中国儿童文学作家与儿童文学作品都是第一次。但获奖并没有减轻作者自己对这部作品的遗憾。他在1993年的一个修订重印本的后记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获奖和孩子喜爱并不等于说这本书就是‘成功之作’。事实上,在我这本‘处女作’里,主人公小布头被我当作所谓‘反映现实’的工具。我精心安排的不是主人公个性的发展,而是那背景。好比拍摄人物像,我把焦距对准人物身后的建筑物。结果是,背景是清晰的,人物面目却模模糊糊。听到赞扬的话越多,我越觉得它不该有这样严重的缺陷。”
《小布头奇遇记》是诞生于一个几乎不能容忍童话的时代的童话。也就是在那个时代,因为它的一些超越自身时代的永恒的东西,征服了不计其数的孩子们。它的奇遇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教益的童话,这个童话告诉我们:孩子们有他们自己的内心渴求,每个时代的孩子都一样。
2003年,孙幼军爷爷创作了《小布头新奇遇记》,并特意邀请现定居于香港的画家沈培爷爷再次合作,为这个新奇遇插图。故事接着上次奇遇中的“后来呢”继续发展:
小布头几经辗转,成为了男孩子朵朵的知心伙伴,他甚至坐飞机去了美国,陪伴朵朵度过了一个不那么平静(甚至可以说有些眼花缭乱)却也很温馨的幼年时光。
小布头的新奇遇更像是一部温馨的家庭故事。在孩子好奇的眼中和脆弱的心灵里,大人世界的纷扰和无奈,引起了种种不安和疑惧。年届古稀的怪老头儿在故事里对孩子注入了深厚的同情和无尽的慈爱,他指派小布头代替自己给孩子最大可能的慰藉。
如果说42年前的小布头充当了一个为孩子现身说法的榜样,那么这个新小布头却是孩子的玩伴和代言人,他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请大人们好好看看自己和孩子。
“嗒—嘀—嗒—,嗒—嘀—嗒—”。小布头迷们,还等什么呢?
第四篇历险、奇遇故事(3)
【洋葱头历险记】
洋葱头是老洋葱的儿子。他有七个弟弟:洋葱老二,洋葱老三,洋葱老四,洋葱老五,等等等等。洋葱家嘛,自然就该叫这些名字。他们是好人,可我必须马上说,他们的日子过得太不幸了。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哪家有洋葱,哪家就有眼泪。
洋葱头的爸爸老洋葱因无意中踩了柠檬王一脚被关进监狱,洋葱头探监时,老洋葱告诉他监狱里关的都是正直的人,而强盗、杀人犯却在柠檬王的宫中养着。
洋葱头决心救出监狱里的人。但是,正当他准备营救南瓜老大爷和村民时,却被番茄骑士投入了黑牢。在田鼠、小樱桃和小草莓的帮助下,他才被救出来。后来由于青豆律师的背叛,他又落入番茄骑士之手,关进老洋葱所在的监狱里。田鼠把洞打到监狱,救出了他和所有的囚犯,柠檬兵纷纷放下武器,大家共同推翻了柠檬王的统治,获得了自由。
这是一部非常幽默的童话,同时也是一部具有非常明显的现实讽喻色彩的童话。有人能接受这类童话,也有人对这类童话明显表示反感。因此,在被广泛接受的经典童话中,这种讽喻现实主题的童话比较罕见。张天翼先生写于1932年的《大林和小林》也属于这类童话。
不过,《洋葱头历险记》的确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童话,它是意大利童话大师罗大里先生的代表作,罗大里本人曾于1970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而这部作品被译为100多种文字出版,受到世界各地孩子们的欢迎。
洋葱头的历险故事,具有怎样的魔力呢?
经典童话中,多有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但这部历险记的主角,居然是一些家常的蔬菜水果,而且人物的性格与蔬菜水果的特征相合。这种源于生活却出人意表的想像,本身就让孩子们觉得特别好玩。比如:洋葱特别容易让人流泪,小洋葱头便以此为武器,几次打败了耀武扬威的番茄骑士,最后一次刺激得番茄骑士直流眼泪,眼泪差点儿把武士自己给淹死;青豆律师是一个奴颜媚骨的家伙,他弯腰鞠躬很困难,为了表示礼貌,不得不干脆翻个跟斗;南瓜是个勤劳善良的老大爷,他辛辛苦苦给自己盖了一个小房子,圆滚滚的身材只能恰巧挤在小房子里;柠檬王是个作威作福的国王,他闻到穷苦人的异味就命令士兵洒香水,后来在逃跑中却一头扎在粪肥中;橘子男爵好吃懒做,大腹便便;蜜柑公爵衣着奢侈,除了打扮自己,什么也不做。还有长须的小葱大叔、密斯脱胡萝卜、家庭教师芹菜先生,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童话形象。
洋葱头是一个孩子的形象,他善良、机智、勇敢,在一次次与柠檬王、番茄骑士、樱桃女伯爵的斗争中,渐渐成长起来。他为了救自己的父亲,历尽艰辛,最终获得成功。
在父亲入狱时,他教导洋葱头要周游世界,好好学习。学习就是“研究一样东西:坏人。碰到一个就停下来好好研究研究他。”在最后把柠檬王和樱桃女伯爵赶走后,他告诉洋葱头还要继续学习,“因为世界上坏人还多着呢,就是咱们赶走了的那些也会卷土重来。”
读洋葱头的历险故事,你一定要记得,那是写于1951年意大利的故事。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久,意大利刚刚从一个荒谬的旧世界中走过来,旧秩序和法西斯的阴影并没有被完全驱散,一个新世界正等着意大利人民来建设。罗大里用一个极尽幽默夸张的寓言,告诉孩子们,不要忘记那个荒谬的旧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他试图告诉孩子们,在新世界的建设中,他们不但有权力、而且有能力成为其中的主力军。这是在过去所有的童话中,你都见不到的东西。
罗大里(Gianni Rodari,1920…1980),出生于一个意大利小镇奥梅尼亚的穷人家庭,早年丧父,母亲只好去当女佣,他从17岁开始独立谋生,做一个小学教员。这段经历对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自认为不是一个好小学教员,却是一个“快活的教师”,“我向小朋友们讲各种滑稽的故事,荒唐的故事,越是荒唐,小朋友们就越是哈哈大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积极参加反法西斯的抵抗运动,1944年他参加了意大利共产党,并在战后长期担任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