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是否太文明了?    
      不会说话的动物的故事    
      关于“动物的故事”这个概念,其实说起来有不少争议。    
      比如说,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寓言,算不算动物的故事呢?《伊索寓言》里想吃葡萄的狐狸,跳了几下够不着,便说那葡萄很可能是酸的。还有我们前面说到的《狐狸列那的故事》也很类似。这类故事,保留了动物的许多特征,但骨子里面是借动物来说人的故事。    
      比如说,虚构的动物生活故事,但动物相互之间居然能开口说话,算不算动物的故事呢?许多动物童话都是这样,兔子彼得的妈妈对孩子们谆谆教诲,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坐在一起高谈阔论,这些倒是典型的童话。还有一位名叫吉卜林的英国作家,写了许多有关印度丛林中动物生活的故事,最有名的是《丛林之书》(又译为“狼孩毛格力”),但在他的故事里,动物也是开口说话的。    
      再比如说,完全真实的、不带虚构色彩的动物生活描述,算不算动物的故事呢?前面提到的小蒂皮和她的动物朋友的故事就是这样。还有一位奥地利的野生动物专家亚当森,她非常忠实地记录了她和丈夫驯养的一只小雌狮的经历,写成《猛狮爱尔莎》和《猛狮爱尔莎回来了》两本书。还有一部科学名著《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观察和分析昆虫生活的详细记录,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样的书,算不算动物的故事呢?    
      我们实在应该庆幸自己不是从事分类研究的专家,只是普通的读者,只是为孩子们寻找有益的、好玩的故事的师长。那些烦心事就留给专家们好了。我在这里把所有与动物沾边的故事都看作“动物的故事”,不过我会把非虚构的故事先放一下,只来说说纯属虚构的故事。    
      我这里的分类只图说起来方便。根据通常的分类法,虚构的不会说话的动物的故事被认为是“动物小说”;动物开口说话,但基本上还保留了动物的生活习性的,被认为是“动物童话”;如果动物开口说人话,而且从生活习性上看已经是人类的,往往只被认为是一般的童话故事。    
      加拿大作家兼画家西顿、波兰裔法国女作家黎达、日本作家椋鸠十等是世界公认的动物小说大师,中国作家沈石溪也是讲动物故事的高手。他们创作了很多让孩子们着迷的动物小说,每个读者的喜好不一样,我只选自己最喜欢的说说吧。    
          
    


第五篇动物故事(2)

    【西顿的动物小说】    
      E。T。西顿(Ernest Thompson Seton,1860…1946),可能是一位注定要为动物们写传记的作家。我们大概只听说过人有传记,没听说过动物也能有传记。但是西顿真的是这样做的,而且做得棒极了。于是后人称他为“动物文学之父”。    
      西顿(Seton)这个姓氏对我们没有多少意义,但如果放到苏格兰,那可是一个响当当的姓氏。它来自苏格兰的一个名门望族,“西顿”的名号可以追溯到11世纪,而他们的祖先中最显赫的要属查理曼大帝(742…814)。家族历史还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E。T。西顿的曾祖父是苏格兰的伯爵,著名的猎狼英雄。他的祖辈为僭君而战,后来不得不离开了苏格兰。前面我们提到那位奥台尔,因为有个写历史小说的祖先司各特,从小就立志要成为历史小说家。这位西顿的显赫祖先们,又会给小西顿怎样的影响呢?    
      西顿的父亲是伦敦一个造船厂主,他有十个孩子,小西顿排行第八。由于生意上的失败,老西顿不得不举家离开英国,移民到加拿大多伦多附近开了一个农场,那一年小西顿只有6岁。老西顿是个糟糕的农场主,不过农场生活却给小西顿带来了无限遐想的童年。    
      那是一个开拓的年代,人迹所到之处,大自然仍处于半开化阶段。小西顿醉心于享受半原始状态下的大自然,他在树林里搭建小树屋,在自然界中长时间独自观察、绘画、遐想。小西顿不擅长与人交往,常常忘情地融入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动物们自然地结交。对于这位少年,自然世界的生活比城镇里的生活更真实、更富有意义。    
      西顿在绘画方面的天才和对动物执着的热爱,使他在求艺、求学和职业的道路上都得到高人指点、提携,很快在绘画界和动物科学界小有名气。他深知动物习性,熟谙动物解剖学,所以年纪轻轻就受聘于美国一家著名的出版社,为世界自然百科全书绘制上千幅动物图画。这不但使他有了相当好的收入,而且使他有机会周游加拿大、美国,观察各种野生动物的生态,搜集关于它们的故事。    
      西顿写动物们的故事,并不是抱着那种猎奇的心理,而是以一个传记家的严谨态度,带有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在他的一本故事集《我所知道的的野生动物》的前言中,他写道:“这些故事都是真的。虽然在多处地方,我并没有严格遵循历史线索的真实性,但本书中提到的动物们都是真实的。它们曾经像我描述的那样生活过,并且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英雄主义气概,虽然在我无力的笔下,表现得是如此苍白。”    
      《狼王罗伯》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故事。罗伯是从1889年开始在卡兰波高原(美国新墨西哥西南部)威名显赫的狼王,它的王朝终于1894年,准确地说,它死于1894年1月31日。    
      初次听说罗伯的故事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个被神话了的传奇。一匹强悍的狼,前所未有的凶猛、强壮,而且出奇的凶恶、狡诈。与别的狼王不同,它的部下只有5名,它们个个都是非比寻常的猛狼,而其中一匹白母狼美丽无比,牧人们叫它“布兰佳”,它可能是罗伯的太太。    
      这只十分精悍的罗伯队伍无恶不作,它们平均每天杀死一头肥美的小母牛,几年下来,至少让卡兰波高原的牧民损失了2000多头。更可恶的是,它们虽然不屑于吃羊肉,却时不时为了消遣而杀死羊群,最高纪录是一晚上杀死1000只羊。牧民们对它们恨之入骨,用尽毒饵、陷阱、捕兽夹、追踪围猎等办法,都伤不到它们一丝毫毛。于是他们悬赏1000美元要罗伯的狼头。    
      各地的捕猎好手闻讯纷纷赶来,开始了空前的大捕猎。可是他们一个个都铩羽而归。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名叫塔纳里的猎狼高手,他带着两匹心爱的猎犬,以前从未失手过。可是经过数次较量,塔纳里损失了自己的爱犬、爱马,只能伤心离去。    
      故事中的“我”是一位技艺奇高的猎人,极擅使用毒饵和捕兽夹战术。“我”选择了与罗伯进行智斗。“我”使用了一系列最精妙的毒饵技术,可都被罗伯看穿,还故意把毒饵集中在一起,嘲笑人类的弱智。“我”又使用了最复杂的捕兽夹战术,甚至还针对罗伯的习性,摆了一个绝无可能逃脱的阵形,可罗伯似乎有天赋的直觉,躲过了这致命的陷阱。显然一切办法都是徒劳!    
      就在无计可施之时,“我”突然产生了一个灵感——以罗伯的部下为突破口。在这里,西顿以历史学家的高度写道:    
      “历史上有很多英雄,在他们的一生中往往过得显赫、得意,从来没有失败过,却因为他的朋友或是部下的轻举妄动而受到连累。罗伯也遭到和这些英雄同样的命运。”    
      “我”猜测由于特殊的身份,布兰佳是罗伯队伍中最不受约束的部下,于是针对这个特点,布下迷阵,设下一个很容易被罗伯识破的毒饵陷阱,却在周围设置一个针对不安分部下的更隐蔽的捕兽夹陷阱。果然,罗伯轻易摆脱了毒饵陷阱,布兰佳却落入了圈套。猎人们首战成功,用极残忍的方式杀死了那匹美丽的母狼。    
      高原上日夜响起了罗伯的悲嚎,这位不可一世的狼王英雄,痛不欲生,它在高原上游走,到猎人居住的营地冒险探视,希望能再次找到自己的爱侣。他的悲嚎是那样令人恐惧,也使人心碎。    
      猎人们拖着布兰佳的尸体,用上千个捕兽夹,又设下一个天罗地网。心迷意乱的罗伯,闻着布兰佳的气味,寻踪而来,终于落入了猎人的圈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它仍然发出令人毛发尽立的狂吼,与猎人们进行顽强的搏斗。当它知道一切都已经失去时,只是静静地远望那片高原,那曾经是它的王国,在悲恸中静默死去。    
      好一个威严的狼王!猎人把它和布兰佳的尸体并排放在一起,对它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西顿笔下的动物,就像人类一样,它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也有生命的骄傲与尊严。当它们为了生存而顽强地抗拒人类文明的生存法则时,在伟大的较量中,它们不得不接受失败的命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最高法则。但是这并不能阻止它们,为了生存和自由,顽强地与人类进行几乎绝望的抗争,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发出狂野的怒吼。这是怎样的悲壮啊!    
      你可曾记得,有一部曾经获得奥斯卡大奖的电影《勇敢的心》(Brave Heart,又译为“惊世未了情”),讲述的就是十三世纪苏格兰人民为独立而进行的近乎绝望的战斗。主人公威廉·华莱士是个不可战胜的勇士,却同样因为爱情的缘故而堕入了敌人的圈套。在最后被处死的那一刻,他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怒吼——“自由”(Freedom)。那悲壮的场面同样也令人久久难忘!    
      在大自然的法则下,动物与人类的命运何其相似。西顿,这位苏格兰显赫家族的后裔,他写的动物英雄的传奇,难道仅仅是动物的故事吗?    
      我再来讲一个《春田狐》的故事:    
      春田村的鲁达家,接二连三丢失了母鸡。经过分析,他们认为是狐狸所为。鲁达是一位有心的小伙子,他经过追踪,在村旁发现了一个狐狸窝,一对狐狸带着四只出生不久的小狐狸。鲁达醉心地观察母狐狸与小狐狸的活动,竟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些狐狸。他回家谎称什么也没有看到。    
      不甘心的村民们组织起来进行围猎,终于枪杀了狐狸爸爸“疤脸”。狐狸妈妈没有放弃,继续运用高超的技巧偷盗母鸡。被激怒的村民寻踪赶来,虽然抓不到狐狸妈妈,却铲平了狐狸窝,用铁铲砸死了三只小狐狸。鲁达救下一只小狐狸,用链条拴在院子里圈养。    
      村民们离开后,狐狸妈妈挖出几只小狐狸的尸体,悲痛欲绝。她寻声来到鲁达家,准备营救幸存的最后一个孩子。连续三个晚上,她躲过猎人的枪、猎狗的追杀和毒饵陷阱,继续捕杀母鸡喂养自己被俘的孩子。她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解救被链条锁住的孩子。就在第四个晚上,她又来了。    
      “如影子一般,母狐狸偷偷地到来,一刹那间又消失了。它好像丢下什么东西在地上,小狐狸立刻扑上去,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过了一会儿,小狐狸突然开始抽搐、呻吟,接着就倒下去,在地上挣扎了一阵子,终于不动了。”    
      原来,她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了毒饵!“不自由,毋宁死”——这是她给孩子上的最后一课。从此,母狐狸从春田村消失了。她也许到远方去了,也许在过度悲恸中用相同的方法自尽了。    
      你能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吗?是的——西顿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他写道:“这些故事是真实的,这也就是它们都是悲剧的原因。一个野生动物的一生,往往以悲剧而告终。”    
      西顿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大自然和野生动物,他在纽约附近专门购置了一片有森林、山丘和河流的土地,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一个童子军基地。1930年,他在新墨西哥州买下一大片土地,创立“西顿村”,吸纳“4岁至94岁”的人,免费到这里来观察和研究大自然。这片堪称“自然博物馆”的基地保留至今。    
      今天,人类的文明版图已经扩张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西顿写下的许多动物传记已经成为真正的历史。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段不应该成为历史的历史,想一想西顿在许多年前表达的愿望:    
      “人类常以开发文明为借口,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甚至肆意杀害野生动物;而我始终想赋予它们安宁、平静的生活。使人类停止虐待野生动物,是我最大的愿望。”    
      


第五篇动物故事(3)

    【椋鸠十的动物小说】    
      有的人天生就适合做一件事,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椋鸠十就是这样,他好像生来就是要写动物小说的。用作家高洪波的话来说:“动物小说之于椋鸠十,相当于童话之于安徒生,诗歌之于普希金,是两相寻找的一种文学结果。”    
      椋鸠十(1905…1987),原名久保田彦穗,出生在日本长野县赤石山脉的主峰——鬼面山山脚下的乔木村。赤石山脉,山势汹涌,诸峰重叠,怪石嶙峋,奇峭峻绝,被誉为日本境内的“欧洲南阿尔卑斯大山脉”。小时候,他经常随经营农场的父亲去打猎,一有空闲,便缠着父亲和其他打猎好手给自己讲狩猎故事和饲养野生动物的经历。他还经常潜心观察、悉心揣摩野生动物和家畜的行动规律、生活习性等,如痴如迷。在小朋友们当中,他是讲故事的高手;上学后,他酷爱文学,热衷于写诗。这一切条件,似乎都在为我们造就着一个讲动物故事的高手。    
      不过,椋鸠十自己并没有这种意识。大学毕业后,他一边教书,一边潜心于山民小说的创作,专门描写在深山河滩以编竹器及狩猎为生的山窝游民生活。他的处女作《山窝调》,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特别是一位少年杂志的主编须藤宪三。这位主编先生确信,椋鸠十是一位能创作伟大动物小说的天才作家,因此热情地向他约稿。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