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亦喜亦忧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由此一例,可以推知要扭转三国戏在群众中所培养成的“成见”,确是颇伤
脑筋的事。更何况经过舞台上长期琢磨确有艺术效果的三国戏也会束缚影视
编制人的思路,使人不知不觉地循着折子戏的模式里走,从而损害英雄史诗
的宏大风格呢!当然,这里并没有主张拒绝借鉴舞台的成功经验的意思。
在这两大陷阱面前,看来必须摄制影视片的艺术家和未来的观众互相将
就,彼此谅解,取得最大限度的共识才行。绝对显示真相是不可能的,不管
是三国时的生活真相抑或明朝人心目中的三国真相;而且艺术也不要求那
样。但要处理得合理,看起来是那末一回事,这也很不容易。有些古今情事
的差异,还得向未来的观众疏通疏通,消化一下成见。因就最显而易见的事
例,略叙管见,或可依此类推,扩及其余。
古代男子的须髯
影视艺术首先呈示给观众的是人物的肖像,一出场要让人看上去就像那
个人。林黛玉那样娇嫩怯弱的人扮演胖乎乎的杨贵妃总不是回事。三国英雄
人物经过小说和舞台表演的双重塑造,特别是戏剧脸谱的类型化塑造,先入
之见在群众心目中已相当定型,而且有些型定得并不正确,要纠正一番。
有一些纠正群众是能够接受的,比如,小说形容关羽“面如重枣”,戏
剧据此而给他勾一张大红脸;曹操在小说中是头号奸臣,戏剧根据白色表奸
邪的颜色符号给他涂一张大白脸之类,群众知道那是夸张和象征,不照办没
有问题。然而某些人物的肖像特征小说里没有写清楚,传统戏剧都是按照人
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程式化为生、旦、净、丑的不同角色而化装的。早
期宋、金时期的杂剧、院本、南戏分类简单,只有五种(末泥、净、副末、
装孤、旦),元代逐渐分得细些,如末泥(男角)区分为正末、外末、小末、
冲末等,旦(女角)分为正旦、外旦、小旦、花旦、搽旦等。明清以后的京
昆等剧分得更细,如原来的小末,即小生,就要分成正生、冠生、巾生;旦
角中又添出闺门旦、刺杀旦、彩旦、刀马旦等类。但不论分得怎么细,也只
能如商品的分档,只能以类型来归属,而且角色一定下,人物就不再改动。
《红鬃烈马》里的王宝钏,抛彩球时是正旦,《别窑》时也是正旦,过了十
八年《回窑》时还是正旦。《汾河湾》的柳迎春也是,儿子已经十八岁,她
仍没有变为老旦,青衣唱腔照旧。真是一槌定终身。
以三国戏而言,吕布一经派定为武生,就一辈子不会生胡子了。其实吕
布的年纪比带须口的刘备要大,《三国演义》里他分明是称刘备为“贤弟”
而惹得张飞发火的。周瑜和孙策同年,比孙权大7 岁,诸葛亮比周瑜小6 岁,
可是在舞台上,孙权是一蓬暗红大胡子(小说讲他是“碧眼紫髯”),诸葛
亮是三绺长须,而周瑜则是刮过脸的小青年。如果舞台上要改变一下模样,
给周瑜挂上须口,观众大概也会像看到杨四郎涂上白鼻子那样不顺眼;影视
片中如果照舞台和小说绣像那样办理,就未必适当。这里就得冲破一下成见
造成的心理障碍。囿于现代人习见的仪容,人们不免产生错觉,以为古人也
和现代人一样,七八十岁也可把胡子刮得光光的。其实,古代除了受过宫刑
的太监,即“刑余之人”,或先天(由于内分泌等生理特点)不生须、少须
的男子之外,都是留须的。这倒并非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孝之始也”是写在《孝经》的《开宗明义章》,这才不肯刮掉胡子,更因为
“堂堂须眉”是男子可资夸耀的性征,在男权社会要比“巾帼”高出一头;
连必须剃度得“六根清净”的鲁智深,剃光头发将剃胡子时,也要嚷着“留
了这些还洒家也好”舍不得了。平民之中,只有罪人才被罚剃掉胡须,宋王
键《刑出释名·汉刑》:
二曰耏,谓罪不至髡,完其耐须,止去其颊毛也,二岁役刑。三曰完,谓不加以肉
刑,而髡剃为城旦春,四岁刑也。四曰髡。。
可知刮去鬓髯,剃去胡须只是比全部刮掉须发的髡较轻一等的刑罚,都
是耻辱的象征。有些古代边疆少数民族不留须髯,便被视为“蛮夷异俗”,
如元李京《云南志异·诸夷风俗》所记:“罗罗,即乌蛮也。男子椎髻,摘
去须髯。”当作落后的未开化风习记上一笔。不仅“堂堂须眉”堪夸,而且
须髯还是男性美的条件之一,对异性具有吸引力。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下,
有一条载武则天称帝时,右补阙朱敬则谏武后节纳男宠,谏章中称:
陛下内宠,已有薛怀义、张昌宗、易之,因应足矣。近闻尚食奉御柳模,自言子良
宾洁白、美须眉,。。争欲自进,堪充奉宸内供奉。。。
“美须眉”和“洁白”一样,都是可以取悦女主的条件,怎么肯轻易剃
去呢?
非但如此,须髯还被作为辨别面貌的主要标志,尤其是后人分辨前人遗
像真伪的重要根据。宋彭乘《墨客挥犀》有一则云:
世人画韩退之,小面而美髯,着纱帽,此乃江南韩熙载耳。。。熙载谥文靖,江南
人谓之“韩文公”,因此遂谬以为退之。退之肥而寡髯。元丰中以退之从享文宣王庙,郡
县所画皆是熙载,后世不可复明,退之遂为熙载矣。
把少须的韩愈误作多须的韩熙载,反正都是死人,问题不大。活人还有
因没有胡子而遭殃的。事情正出在东汉末,《后汉书·窦何列传》记大将军
何进被宦官杀害后,袁绍去杀灭宦官的一幕:
绍遂闭北宫门,勒兵捕宦者,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至自发露然后得
免。
太监被宫后是无须的,一些并非太监而因先天体质无须的,也连带遭殃;
只有“自发露”,即脱下裤子呈示了“那话儿”才能逃命(《三国演义》第
三回写了这事,但没有写无须被误杀的事)。谁肯不留须呢?英武的“人中
吕布”和“羽扇纶巾”的周郎肯定也有漂亮的胡子。
长兵器和古代的战斗
《三国演义》是战争小说,战争就离不开兵器。几个有名的战将中,张
飞用丈八蛇矛,这没有问题;吕布用方天画戟,就要打问号了;关羽用重82
斤别号“冷艳锯”的青龙偃月刀,舞台上和各地关帝庙中的关王刀那样的玩
意,就完全是《三国演义》里的虚构了。
古代的长兵器有蟊矟,《艺文类聚》引《通俗文》曰:“矛丈八者为之
矟”。矟即长矛的别称,也称槊,即曹操“横槊赋诗”所执的那一种。有殳,
《考工记》注:“殳长丈二。”马缟《中华古今注》:“戈戟:鲁阳以长戈
指日,日为之退舍。戈,由(犹)殳也。”又云:“戟,以木为之。。。矛,
亦楯也。殳亦戟之象也。《诗》云:‘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其器也。”
有枪,马鉴《续事始》:“枪,黄帝与蚩尤战即有其制。诸葛亮置木作枪,
长二丈五尺,以铁为头。见《二仪实录》。”二丈五尺的长枪使用不便,看
来是应用于特种用途的。枪也有纯铁的,五代后梁悍将王彦章就被称为“王
铁枪”,见《五代史》本传,可知用的是纯铁枪。此外还有戟,据上引《中
华古今注》是殳类;马鉴《续事始》则谓“如枪,两歧置刃,谓之戟。今为
门戟,亲王(宅)加朱架之,谓之棨。”也就是《后汉书·舆服志》“公以
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悬长二人,皆带剑持棨戟为前
列”的仪仗性的武器;用作门戟,就是程大昌《演繁露》中引《通典·卫尉
公车令》条所说的:“胡广曰:诸门部各陈屯夹道,其旁设兵,以示威武,
交节立戟,以呵遮出入”的那种王公贵官宅第的示威性的摆设。其作用和执
金吾手中的金吾(棒)大致相近。以理言之,吕布刺杀董卓用戟是很合于当
时的情况的,但战场上用戟就未必,最多只适应某些战斗场合。题诸葛亮《新
书·地势第三十六》(此书虽未必是诸葛亮所著,但纵使伪托,也合于古代
作战实况)云:
夫地势者,兵之助也;不知战地而求胜者,未之有也。山林土陵丘阜大川,此步兵
之地;土高山狭,蔓衍相属,此车骑之地;依山附涧,高林深谷,此弓弩之地;草浅土平,
可前可后,此长戟之地;芦苇相参,竹树交映,此枪矛之地也。
这里提到旷地宜用长戟,这“长戟”恐怕是泛指特别长的兵器,未必专
指戟。而且中古时代的战争,并不重视长兵器。长兵器通常只有在双方将领
骑马决斗拚杀时使用。人们在小说、戏剧中看惯了两将对阵决定胜负的表演,
以为战局完全取决于将帅的勇猛和武艺,取决于将帅的决斗。当然,在古代
实战中,将帅的勇怯和武艺的高下,作用不小,影响着两军的士气;决斗中
斩将夺旗,也对战局关系至为重要;但在战斗中,主要还依靠将帅的组织力
和应变力,平时对士卒的训练和感召,依赖智甚于依赖勇。项羽所谓“剑,
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史记·项羽本纪》)。所谓万人敌,就是
兵法和驾驭士卒的能耐。在真正的实战中,两将对垒的机会并不多。讲究的
是战术。同上引书《战道第四十二》云:
夫林战之道,昼广旌旗,夜多金鼓,利用短兵,巧在设伏,或攻于前,或发于后。
丛战之道,利用剑楯,将欲图之,先度其路,十里一场,五里一应,偃戢旌旗,特严金鼓,
令贼人无措手足。谷战之道,巧于设伏,利以勇斗,轻(劲)足之士凌其高,必死之士殿
其后,列强弩而冲之,持短兵而继之。。。水战之道,利在舟楫,练习士卒以乘之,多张
旗帜以惑之,严弓弩以中之,持短兵以捍之,设坚栅以卫之,顺其流而击之。。。
以上就是古代各种战斗环境中的战术原则,同书《择材第十三》规定了
临阵选择将士的标准,以“好斗乐战、独取强敌”者为“报国之士”;“气
冠三军、才力勇捷”者为“突阵之士”;“劲足善步、走如奔马”者为“搴
旗之士”;“骑射若飞、发无不中”者为“争锋之士”;“有射必中、中必
死”者为“飞驰之士”;“善发强弩、远而必中”者为“摧锋之士”,都要
“各因其能而用之”。所谓“万夫不当之勇”并非一个将军本人真能以一摧
万,而是善于把这些力量组织起来运用得宜,而且在上述六个方面都能成为
表率而已。古代各种兵法书中所论述的战斗原则大致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兵法书中所提到的武器主要是弓弩和短兵器,可知阵前
两将马上以长兵器决斗并非经常之事,也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条件。小说中
为了要夸张英雄人物,戏剧中要突出主要角色,而且阵法和部队调度之类的
活动在舞台上也没法表演,所以小说只能作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或大战几百
回合的夸张描写,舞台上也只能以大刀长矛来表演特技性的武功。令人觉得
古代战争正如现代的拳击一样,只是一对一的决斗了。
关王刀
刀是中古战争最普遍使用的“常规武器”之一。除了生产和生活中使用
的各式刀具外,作为武器的刀,当时的形制和剑相似,是短兵器。五代蜀马
鉴《续事始》引《二仪实录》曰:
刀之制有四:阵之刀,起自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即有。陌刀,军阵用之。又阵障刀,
侍从障卫则用之;代张耳又有长刀,即卤簿千刀将军执之。又仪刀,即武臣佩之。。今之
衙刀也。
这段文字很不清楚,“阵之刀”和“军阵用之”的“陌刀”很难分别;
西汉初赵王张耳的“长刀”究竟有多长也没有个数,然而用于卤簿,总也是
仪仗性质,并非用于作战。梁陶弘景《刀剑录》著录刘宋以前的刀品最为详
尽,记的当然都是有名的刀,但也可以概见当时的刀制,选录其记有尺寸的
各条如下:
吴王孙权以黄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
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小篆书。长四尺。
宋明帝鸾以建武五年造一刀,铭曰“朝仪”,长四尺。
前赵刘渊以元熙二年造一刀,长三尺九寸。
后赵石勒以建平二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
石季龙(虎)以建武十四年造一刀,长五尺。
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
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二刀,铭曰“中山”。长三尺七寸。
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背为“中山”。长三尺七寸。
夏州赫连勃勃以龙升二年造五口刀。。长三尺九寸。
邓艾年十二,曾读陈太丘(寔)碑。碑下掘得一刀,黑如漆,长三尺。
以上记有长度的刀,通常只有四尺左右。其中大部分显然是佩刀,所以
长度与剑略同。但孙权一造就是一万口,足足可武装整支军队,也只有三尺
九寸长,可见这是通常打仗所用的刀的标准长度。只有慕容垂的最长,有七
尺,可说是特殊的刀。七尺刀也不仅这一孤例。前赵末主刘曜的叛将陈安,
上阵也用七尺大刀。《晋书·刘曜载记》云:
安与壮士十余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
发,辄害五六。。。及其死,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
士同心肝。■骢父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此曲《乐府诗集》也选入,当据《晋书》。陈安右手持矛,左手执刀,
可见刀是副武器。汉晋时尺的长度约为今公制的23 厘米,七尺为一米六左
右,其长度约等于现在中下等身材的男子的高度,如今女性选配偶要求身材
高大的,征婚广告上动辄要求一米八以上,一米六的男子被称为“二等残废”。
七尺长的刀比起矛、枪来,也只能算中武器。比京戏里要周仓掮的那种大刀
要短半截。而关于关羽用的刀,陶弘景《刀剑录》里恰好就有一条:
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