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532-中国电影幕后故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影厂知名演员夏天,一向以扮演反派角色著称,在这部影片也不例外,他出演的主要角色马老板,是一个阴险、狠毒、狡猾的特务头目。夏天赋予这个人物既有外貌的凶恶嘴脸,又有内心的色厉内荏。上影厂知名演员韩涛,在此片扮演主要人物陈柏之医生这个角色,是因曾出任国民党军医而被敌特强行拉拢的充满痛苦、矛盾的人物。影片中扮演“船员”特务的是上影厂的蓝谷;凌云扮演的特务“小神仙”,已与冯在《胜利重逢》、《淮上人家》后三次会面。除了这些特务群角在影片中占很大的戏分外,上影厂的另外三位知名演员宏霞、于飞、李浣青,则分别扮演了公安侦察员梁英、侦察处长和陈柏之医生的爱人李秀英的角色。    
    影片在广州实地拍摄。此次广州一行,不由得使冯自然联想到1948年的年底,由此转道香港,1949年下半年,又从广州回到上海,并在广州慰问解放军的往日情景。此时的旧地重返,真是别有一番感叹。


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昼与夜  沉与浮

    ——影坛盛典:建国    
    十周年大庆献礼片的缘起    
    在新中国的电影战线上,1959年是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以向建国10周年献礼为契机,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广大电影工作者,纠正了在创作思路上的偏差,一鼓作气,共推出了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18部国产故事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然而,检索历史,我们发现,这次高峰的形成,还不能不从极“左”思潮泛滥的1957年说起……    
    反“右”运动中《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两个月后的6月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猖狂进攻的指示》,同一天,《人民日报》配合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全国由此开展了大规模的反“右派”斗争。    
    风云乍起,群起响应。1957年的8、9月,电影界“反右”斗争进入高潮。中国影联在北京召开了15次批判钟惦的大会,上海、长春和北京等电影制片厂,也先后多次召开批判本厂“右派言论”的大会。11月,中共中央发出《划分“右派分子”标准的通知》,由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电影界的许多前辈、领导和著名演员都在一夜之间,成了与人民为敌的“右派分子”,钟惦、沙蒙、郭维、吕班、王震之、吴永刚、石挥、方化、白沉、吴茵、项、戴浩、李景波、郭允泰等被划为“右派”、著名的剧作家吴祖光、白桦、沈默君、张弦等人,还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们受到批判和冲击。    
    为了紧跟时代,电影艺术担负起历史承重点的神圣使命,上影厂在1958年年初,开拍并完成了以反“右派”为中心内容的故事片,它也是新中国影坛唯一一部以反“右派”为主题的影片,由上海天马厂摄制的《大风浪里的小故事》。这部影片分为三个小故事,即由3个短片组成:《此路不通》、《旧恨新仇》、《疾风劲草》,一看片名便可知晓,均是旗帜鲜明的反“右派”主题。《此路不通》反映资本家王和兴企图实行“定期20年”和取消“公方代表”,在反“右”斗争中受到严肃批判。编导为桑弧,演员有李守成、蒋天流、张雁、于飞、张辉等;《旧恨新仇》描写“右派分子”张东羲向党进攻,先进工作者赵玉山控诉张在解放前杀父的罪行。原著:刘沧浪,改编、导演:叶明,主要演员有冯、李明、束夷、郑敏、杨梦昶等人;《疾风劲草》讲述的是华东大学学生秦兆龙等利用整风运动向党进攻,共青团员杨文英与其坚决作斗争。编导为谢晋,参加拍摄有殷帷慧、杨在葆、焦晃、李家耀、齐衡、高博、程之等演员。这仅此一部的反“右”主题的影片,匆匆上场,应景形势;也是草草收场,无疾而终。    
    “大跃进”运动中特有的“艺术性纪录片”    
    1958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全国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浪潮。    
    同年的3月9日,文化部召开有1800余人参加的电影工作者“全面跃进大会”。5月1日,周恩来总理召集电影局及各制片厂负责人开会,指示迅速组织创作人员到“大跃进”的火热斗争中去深入生活,并提出要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以“艺术性纪录片”的形式尽快出片,以迅速反映新的形势下的跃进凯歌。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届二次会议制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并提出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5月9日至19日,文化部电影局在长春召开了长影厂、北影厂和八一厂创作思想跃进会议,会议认为1957年摄制的许多影片暴露了严重的资产阶级倾向,提出要在电影战线开展“拔白旗”的运动。与此同时,上海也召开了相同内容的会议,对上海的电影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检查和批判。5月25日至31日,文化部召开“全国电影事业跃进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电影事业的跃进目标是“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并决定各省、市、自治区年内均开始生产影片,以实际行动体现“电影跃进”。一时间,全国各地方电影制片厂遍地开花。    
    1958年6月,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水库上的歌声》,被评为将纪录片与故事片题材很好结合的“大跃进”中的“新典型”、“新样式”,受到大力提倡,以这部影片开始,随后这类影片被正式定名为“艺术性纪录片”,一时间蜂拥而起,泛滥成灾。当年9月,上影天马厂拍摄的《黄宝妹》完成并公映,被影界称之为“艺术性纪录片”的代表作。一时间,上影厂、八一厂、北影厂和后来居上的长影厂“四大厂”,纷纷竞拍起此类“艺术性纪录片”,形成了1958年至1959年上半年全国影坛凯歌高奏的“主旋律”,占全国故事片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59年9月前后,被庆祝建国十周年的18部优秀献礼片和35部“新片展览月”所取代。


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建国十周年庆典的18部国产献礼片(1)

    1958年11月1日至7日,国家文化部在北京召开了各电影制片厂厂长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下达的专项任务,安排、制定了拍摄十周年大庆献礼片的具体计划。文化部部长周扬在会上对献礼片提出了“三好”(即“内容好、风格好、声光好”)的严格要求。    
    1959年1月,文化部电影局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指出“大跃进”中存在着缺乏科学精神、发展比例失调、影片粗制滥造、管理制度混乱等问题。周恩来总理也在会上指出:“我们要的是‘纪录性艺术片’,而不是‘艺术性纪录片’”。    
    同年2月,中宣部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批评“大跃进”中文艺工作存在的过热、浮夸和偏向等问题。文化部党组的检查指出,电影方面存在影片宣传“浮夸风”、电影事业发展中头脑发热等缺点。3月27日,文化部党组向中共中央呈报《关于各地电影制片厂的建设方针的请示报告》,建议采取坚决措施,制止各地新建故事片厂。4月2日至5日,根据中共八届七中全会精神纠正“高指标”、“共产风”等错误。4月23日,周总理在医院接见陈荒煤、张瑞芳、郑君里等电影界人士,在谈话中指出:“国庆献礼片不要贪多,要注意在人力、物力上留有余地,注意劳逸结合。”同时,他还提醒创作人员要“加强业余学习,提高艺术素质。”此外,周总理还特别强调:“只要年底以前生产的好片子,都应该算是献礼片。”5月3日,周恩来总理在部分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发表了《关于文化艺术工作“两条腿”走路的问题》的讲话。7月11日至28日,文化部召开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重点讨论献礼片生产以及如何提高影片质量和加强艺术领导等问题。夏衍在讲话中提出要突破老一套“革命经”、“战争道”,思想要解放,题材要宽广,有意识地增加新品种。陈荒煤批判了“强调政治忽视艺术”等“左”的错误,呼吁要“出大师”、“出流派”。7月19日,文化部党组向中共中央呈报《关于提高艺术质量的报告》,指出1958年的艺术生产中,违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数量、忽视质量等现象十分严重,并提出了将艺术片年产量降到70部左右,鼓励题材、风格、样式多样化等多项改进措施。面对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拍摄的“艺术性纪录片”的“冒进”和“过多”、“过剩”,周恩来总理和党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早就公开指出:“我们至少要拍出7部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平的彩色故事影片来,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年大庆隆重献礼。”    
    我们的电影工作者正是在这种正确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不负众望,以自己的出众才华和对党和人民的无限深情,通过深入生活的扎实底蕴,在建国十周年来临之际,相继拍摄出来许多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好影片。1959年,共生产故事影片(含戏曲片)82部,虽然产量比上一年有较大下降,但整体艺术质量却明显上升。通过政审,电影局领导和权威人士普遍认为,达到一定艺术创作水准的大约有30余部,占全年总产量的1/3以上,其中彩色片的生产占45%,无论是数量,还是在总产量中的比重,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年。经过文化部精挑细选,首次大规模推出了18部优秀国产佳作。同时,当年的9月25日至10月24日,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影片展览活动,共展出影片35部,其中故事影片17部,有《风从东方来》、《钢铁世家》、《换了人间》、《绿洲凯歌》、《战火中的青春》、《沙漠追匪记》、《今天我休息》、《金玉姬》、《飞越天险》、《江山多娇》、《烈火真金》、《试航》、《无名岛》、《矿灯》、《黄浦江的故事》、《地下航线》、《前哨》等优秀作品担纲“挂帅”,另外尚有新闻纪录片7部,科教片6部,美术片4部。    
    另外确定18部的献礼片,从当年的金秋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春天,其显著而突出的特点:一是影片均为进口“伊斯曼”彩色胶片拍摄完成;二是各厂指标分配比例恰当,题材多样化,形式艺术化;三是在摄影、录音和洗印等高难度的技术方面均有重大攻关和突破;四是这些影片均由当红影星和新中国重点培养的青年新秀领衔主演,阵容强大。    
    这18部归类到“献礼片”行列的故事片是:上影厂(6部)《林则徐》、《聂耳》、《春满人间》、《万紫千红总是春》、《老兵新传》(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影片)、《宝莲灯》(舞台艺术片);北影厂(4部)《青春之歌》、《风暴》、《林家铺子》、《水上春秋》;长影厂(4部)《五朵金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冰上姐妹》、《笑逐颜开》;八一厂(4部)《海鹰》、《万水千山》、《回民支队》、《战上海》。    
    综观以上18部国产献礼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些影片无论是题材筛选,还是演职员阵容,无论是创作方向,还是艺术价值,均代表当时中国电影的最高成就,其中大多数影片已经成为不朽的中国经典名片。但由于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出来的艺术品,一些影片的选材尽管在突出和强调多样化方面精挑细选,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这些银幕胶片渐渐失去了原来应有的光泽。比如《万紫千红总是春》一片,因为把其政治背景尽可能地推到后台,而着重描写几个家庭和妇女生活的关联,而在众多泛滥成灾的“大跃进”片中脱颖而出,把本来定下的同样是彩色片的《钢铁世家》给替换下来,当时围绕着究竟是上《万紫千红总是春》还是轻喜剧风格的《今天我休息》而在上影厂领导班子中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因为同样是以“大跃进”为背景但在全片几乎是看不到这种浓烈的政治运动的氛围,而且是以喜剧色彩的笑料和爱情的主线来贯穿全片,来热情赞扬好人好事的社会新风尚,雅俗共赏的通俗化套路,更能贴近普通老百姓对传统电影形式和情节发展的欣赏习惯,而由于后来明文指出要求上报的“献礼片”必须是彩色片,这样,《万紫千红总是春》就占了一个大便宜,这样的例子同样也发生在长影厂拍摄颇受圈内人器重和一致看好的《战火中的青春》的身上,无论是从艺术成就还是题材故事都比之逊色的《笑逐颜开》鉴于抢选一步的彩色胶片,意外入选献礼片的行列。


第一部分:险象环生的“广州第一大案”建国十周年庆典的18部国产献礼片(2)

    至于被称为中国电影农村题材的扛鼎之作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在献礼片中的独占鳌头,也有一段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当时在1958年“大跃进”风头正猛的时候,苏里导演看中了山西著名作家马烽写的这个本子,几番游说推荐厂里能够开拍,但考虑到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农村题材,厂领导并不看好,只是被苏里的执着精神所感动,再加上他执导的《平原游击队》名声在外,确实给厂里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同年他已经完成的《红孩子》在审看后也反响不俗,于是便勉强同意,但当时彩色胶片的指标已经用完,苏里自从执导影片以来,还从来没有导演一部彩色片,所以,他想方设法又一心想拍摄个带“色”的来,最后只好用已经完成的其他彩色片的剩余胶片来完成,但全部样片洗印出来送审后,得到电影局领导的一致叫好,但由于“伊斯曼”和“阿克法”两种不同的彩色胶片,完成后的样片偏色厉害,色差严重,直接影响质量,电影局明确指示,此片可做国庆十周年献礼片的备选节目,为了保质保量,影片有过半镜头需要进行重新补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