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939-危险的脚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办法,李致新、王勇峰只好硬往上撑。今天他俩之所以感到这么累——一个原因是背的东西比美方队员多,另一个原因是昨晚没睡好。    
    好不容易上到2号营地,他们看到这里有七八顶帐篷。今天雪太大,1、2号营地的人都没动,上来的也只有他们五个人。这里的人看到他们在这样的大雪天里上来,觉得很奇怪,知道他们当天还要返回,更是惊讶不已。    
    中美队员找到个雪坑,把东西埋在里面,插上标志,马上往回返。他们都觉得夜长梦多,必须尽快回到1号营地。所以走得很快,一阵风似的往下跑。    
    路程过半之后,麻烦来了。上山时的脚印被大雪覆盖,只能依靠路标辨别路线。路标50米才有一个,可在这漫天飞雪中只能看出20多米,找路标并不容易。雪花很大,一片一片的,铺天盖地,往哪边看都是一道看不透的雪瀑,那感觉像是被扣在一只大碗里——不知往哪走好。    
    从大本营到4300米的4号营地属于传统路线,是每年登山季节初始,由富有经验的高山向导确定,众多登山者踩出来的一条路。走在这条路上不用担心掉入暗裂缝,但偏离这条路,哪怕只是偏离一点儿,都是很危险的。    
    麦金利雪山裂缝之多是很著名的,许多登山家死在这里的裂缝中,所以,李致新、王勇峰找不到路标时担惊受怕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每一步都是可疑的,脚下可能就是陷阱般的暗裂缝,随时可能掉进无底深渊,所以每一步都充满恐惧。不仅如此,他们总是担心方向错了,已经偏离路线。    
    登山最忌讳迷路,人的体力是有限的,错误的路线走远了,不仅可能遇到各种危险,而且也没有体力再回来。他们今天没带帐篷,如果当天回不到1号营地而在外面过夜的话,很可能会被冻死。惟一的出路就是找到路标,他们为此来来回回走了很多冤枉路,吃尽苦头受够了惊吓。    
    所幸的是,他们最后终于回到1号营地。这时,大雪已使所有的凸凹变为平坦,将一切涂成洁白,1号营地除了一片白色之外,什么都没有了。    
    这里本来住着很多人,但帐篷都搭在雪坑里,被大雪盖住,从远处根本看不见。现在能见度不到30米,看不见四周的山峰,他们没法确定自己帐篷所在的方位,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四处寻找。    
    积雪深到大腿,他们跌跌撞撞找了很久,发现一个地方像是有个雪坑,过去一看,雪坑已快填平,帐篷完全被积雪覆盖,只能看见帐篷两侧的两个布袋状的通风孔,像两只耳朵一样耷拉着。帐篷里面有人说话,这不是他们的帐篷。李致新很想把帐篷里的人叫出来,要点水喝,他渴极了,但犹豫一下,又往前走了。    
    东奔西走找了一个小时,仍没发现自己的帐篷,两个人又累又饿又渴,连空雪撬也拖不动了,傻愣愣地站在漫天大雪之中,像迷路的孩子一样茫然不知所措。    
    突然,王勇峰发现脚上的踏雪板不见了,不知是什么时候丢的。踏雪板有1米长,是绑在登山鞋上的,这样在雪地上走路不会陷得太深。没了踏雪板,以后就没法上山,王勇峰很着急,马上回去找。    
    这么大的踏雪板掉了,王勇峰当时竟没感觉到,简直不可思议。今天他太紧张,只想着别掉进暗裂缝和寻找回来的路,根本没顾上脚上的踏雪板;他也太累了,感觉早已麻木。这时候别说是踏雪板,就是脚丢了都可能发现不了。    
    王勇峰往回走了一阵子,没找到,垂头丧气地回来。他根本不知道丢在哪里,没法找。    
    这时,李致新看到不远处有个小雪坡,猛然想起他们的帐篷就搭在这个小坡之上。上了小坡,果然看到了自己的帐篷,两个人立刻扔下背包和雪橇,爬进帐篷就再也动不了。    
    他俩在帐篷里迷糊了半个小时,美方队员回来了。查克手里提着王勇峰的踏雪板。查克说是在距1号营地很远的地方捡到的。    
    麦克歇了一会儿后,开始做饭。这位51岁的医学博士是个非常勤勉的人,这几天都是他给大家做饭。    
    饭做好了,可李致新、王勇峰累得吃不动,只喝了些水就睡了。他们的鸭绒衣、手套、袜子全湿了,只能放进睡袋里让体温烘干。    
    风把王勇峰像树一样直直地吹倒在地    
    5月13日早晨,李致新、王勇峰爬出帐篷一看,太阳出来了 ,他俩精神为之一振。昨晚睡得很好,把一天的疲劳全睡没了,感到精力充沛,看到别的队伍出发上山,也跃跃欲试。    
    麦克做好简单的早饭,燕麦粥泡葡萄干,还准备了路上吃的中饭,每人两块奶酪、一根香肠、几块巧克力。    
    他们中午11点半出发。虽然积雪有两米厚,但下山的人和早上出发的人们已经把路踩出来了,走起来并不费劲儿,李致新、王勇峰只用三个半小时就赶到了1号营地,比昨天少用一个小时。    
    2号营地风很大、浮雪旋转着乱飞,打得人睁不开眼睛喘不上气。昨天埋东西的雪坑四周有道一米高的雪墙,现在,迎风面的积雪已堆得和墙一样高。雪坑早被填平。李致新、王勇峰放下背包开始清理雪坑里的积雪,干了两个小时,直到美方队员上来才干完。    
    中美队员的两顶帐篷口对口搭在雪坑里。风太大,只能在帐篷里做饭。这回李致新当厨师:煮方便面加鸡肉罐头。麦克坐在中方队员的帐篷口上,给另一顶帐篷里的查克和马克递饭,一不小心,满满一碗面条全洒在帐篷里了。李致新、王勇峰全愣在那里不知怎么办好,麦克并不在意。耸耸肩笑笑,慢慢把面条一根根拣到碗里,自己吃了。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重新烧水煮面还需一个小时。    
    两顶帐篷的出口经常打开进出,雪往里猛灌,地上积了厚厚一层。吃完饭后,帐篷里的雪先化成水,然后冻成了冰。    
    查克拿出高度计一看,这里的高度是2850米。李致新对这个高度非常失望,走了四天,才上升 750米,离 6194米的顶峰太遥远了,而原计划是一个星期登上顶峰的。    
    “熬吧,登顶的日子会来到的。”王勇峰不紧不慢地说。    
    5月14日的任务是把一半的东西运往3号营地。    
    三名美方队员都是业余登山爱好者,每年利用假期登两三次山,他们的年纪又大,马克36岁,查克31岁,和以登山为职业的李致新、王勇峰相比,体力和技术都要差一些。因此,每次上山都是李致新、王勇峰走在前面,背的东西也最多。攀登雪山走在前面和走在后面很不一样,后面的人可以踩着前面人的脚印走,危险小也省体力。    
    途中,起风了,很大,王勇峰估计有8级以上。风吹浮雪遮天蔽日,能见度转瞬间降到十几米。不过,今天有好几个队走在前面,脚印不会马上消失,不用担心迷路。他们上山已经五天,对山上的情况心里有了底儿,并不紧张。只是顶着大风走路很费劲,风夹着雪粒打在脸上,刀割似的疼。    
    爬一个大坡时——一阵大风吹来,王勇峰没防备,像棵树一样被吹倒在地。这个坡并不陡,不用担心滑下去,而且,雪很深,即使滑下去也不会有太大危险,但王勇峰是训练有素的职业登山家,他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迅速侧身把冰镐劈入雪中,防止下滑,反应非常快。如果在危险的陡壁上遇到这种情况而没能迅速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后果无疑是粉身碎骨。    
    生死一瞬间,这样的经验1988年在珠峰南侧他就有体会了。    
    这时,和王勇峰相距20米的李致新早已将冰镐的尖把深深插入雪中,全身压在上面。他和王勇峰是用结组绳连在一起的,如果王勇峰没能保护住自己往下滑的话,李致新采取这种措施就能把他拖住,否则的话,王勇峰会把他也拖下去。    
    王勇峰在雪地上趴了半天才缓过神来。他背着沉重的大背包,费了很大的劲才站起来。他很狼狈,嘴里嘟嘟囔囔不知在说什么。这时,一阵大风又把他吹了个仰面朝天。    
    这样的大风中坡上站不住人,一抬腿就会被吹倒。他俩不敢再动,直到风小了些才小心翼翼地往上走。    
    到了3400米的3号营地,他们看到许多刚从4号营地下来的人,一个个神情颓丧疲惫不堪,有几个人鼻子都冻黑了,这说明冻伤的肉已坏死,需要做切除手术。这些人说:“上面风太大,无法登顶。我们的食品、燃料已用完,不得不下撤。希望你们的运气能比我们好。”    
    看到他们这种狼狈相,大家的心情很沉重,有种兔死狐悲之感。这些人失败了,很轻易地被暴风雪打垮。人在雪山上太渺小太脆弱,成功与失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气的好坏。    
    中美联合登山队的队员倒还能找出理由安慰自己,他们相互说的都是这样一句话:“等我们上去时,天气可能会转好。”    
    没有哪个登山家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只要他们还活着,总觉得上帝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这可以说是登山者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他们所有的冒险都是以此作为后盾的。缺少这种精神支柱的人,是绝对不敢攀登雪山的。    
    下山时,风停了,他们很顺利地回到了2号营地。被凛冽的寒风吹了一天,李致新脸疼得睡不着觉;王勇峰更惨,上下嘴唇全冻裂了,疼得要命,一晚上唉声叹气。    
    


1992年·麦金利·危险的脚步1992年 麦金利·危险的脚步(4)

    风,喊着叫着,堵在帐篷门口,人出不去,只有想出各种花样做好吃的    
    5月15日上午,呼呼的风声把王勇峰从睡梦中吵醒,他看到帐篷如打摆子的病人一样抖个不停,帐篷外的积雪已堆得很高,只有帐篷的尖顶还露在雪外,积雪把帐篷挤压得小了很多。王勇峰费了半天劲才把堆在帐篷出口前的积雪扒开,钻了出去。天昏地暗,狂风呼啸,浮雪上下翻飞,冰冷的雪粒直往脖子里灌。王勇峰心里想,今天肯定没法行动,不知美方队员怎么想。他缩头缩脑走到美方队员的帐篷前,听到里面有说话声,他们也醒了。王勇峰大声问:“麦克,今天怎么办?”麦克打开帐篷出口,伸出头来说:“今天这样的天气……”    
    一阵狂风吹来,一股浮雪如同被狼追急了的兔子,猛地扑向帐篷口,麦克的下半句话被呛了回去。他赶紧一缩头,把帐篷口拉了起来,待这阵风吹过去之后,重新露出头说:“我看除了休息之外什么也干不了。”    
    “今天改善伙食,做美国小面饼。”查克在帐篷里说。    
    所谓美国小面饼,实际上和北京大街上卖的煎饼差不多。他们把不锈钢套碗的盖子放在汽油炉上当饼铛,用黄油一抹,把面浆倒上去,哧地一股白烟, 一张小饼就烙好了。    
    大家边烙饼边聊天,那气氛像大年三十全家人一起包饺子一样。一会儿,话题转向美国政治,王勇峰问查克:“你认为布什总统怎么样?”    
    “不太好,但也不太坏。”查克说。    
    “今年的大选你还投他的票吗?”    
    “我想我还是会选他的,因为没别的人可选。选布什只会丢掉一只脚,选别人就要两只脚一块丢了。”查克耸耸肩,一脸无可奈何。    
    王勇峰、李致新大笑起来。    
    “真希望你两只脚都别丢,否则,我们没法一起登山了。”    
    查克放声大笑。    
    查克23岁开始登山,到现在已登过大大小小100座山。    
    查克说他也许会结婚的,但不会要孩子。他笑着说麦克有件T恤衫上印着这样一句话:“登山很难,但抚养孩子更难。”    
    麦克老头41岁时才开始登山。那时,他作为心脏外科专家在非洲讲学,假期时,他突发奇想,和妻子一起去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雪山。这座山并不难登,和他以后攀登的许多十分危险的雪山不可同日而语,可他没能登顶。虽然如此,乞力马扎罗雪山的优美、宁静和雄壮的气势使他发现了一个充满魅力、令人激动不已的新天地。回到美国后,他马上到一所登山学校学习,一年之后正式开始了他的登山生涯。    
    开始几年,他攀登了几座小雪山以积累经验,很快便雄心勃勃地向世界七大洲最高峰进军。他利用假期,每年两次到三次去世界各地登山。这些年来,先后登上了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峰,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峰,亚洲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他上到了8100米的高度。    
    麦克很典型地代表了美国人的热情、勤劳和责任感。在山上,每天早晨5点多,他总是最先起来清理积雪;上山时他背的背包总是最沉的。麦克在美国属于上流社会,事业成功,很有钱,但他仍然非常勤奋,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0点,每周平均做三个大手术。他说,在美国要得到幸福的生活,必须勤奋地工作。    
    李致新、王勇峰对麦克有种特别的亲近感,这有个特殊原因,麦克的妻子是位华人。    
    做好小面饼后,他们又把午餐肉切成一片一片的,用黄油煎得焦黄。大家用小面饼夹着午餐肉,吃得津津有味。    
    饭后,两名美方队员回到他们自己的帐篷看小说去了。经常登山的人都知道在山上会有许多时间无事可干。只能窝在帐篷里消磨时光,所以,很多人都带着小说。    
    窝在帐篷里的李致新、王勇峰也找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他们在带上山的一盘流行歌曲磁带里发现了一首喜欢的歌曲:《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便开始学唱。李致新边听边记歌词,然后一遍一遍地唱,两个人整整唱了一下午。随身听没有喇叭,他们俩一人一个耳机,靠在一起,伸着脖子,大声唱着,歌声冲出帐篷,卷进暴风雪,他们用力地唱着,仿佛在唱给眼前的亲人。“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这是他们那时候最想和亲人说的话。    
    进山前,李致新刚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没等孩子满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