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者十年精华-第1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器等具体安排。
到了预定的日子,双方各延聘一名医生连同助手班子来到现场,由事先指定的主持人安排抽签,确定双方的位置。此时,双方的助手班子尚可作最后的努力,敦促双方体面地和解。双方的助手绝对不许参与决斗,但在中世纪,此项规定有时遭到破坏,致使决斗变成一场混战。
一般还规定,年满20岁,不足60岁的人方可参加决斗,近亲之间,当事人的亲朋之间不得决斗。已决斗过一次的对手,如无新的原因,不得再斗。
随着时代的发展,野蛮的决斗之风越来越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1901年,法国出现了反对决斗的组织,此后,西班牙、匈牙利、奥地利、德国、英国等国也相继出现反对决斗的组织,开展反对决斗的运动。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各国政府纷纷立法禁止决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决斗终于在欧洲绝迹。
Number:4776
Title:饮食漫话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古健
远古时代,或许是在原始人刚学会熟吃食物,并发现有可能事先准备许许多多的食物之后不久,就形成了这样的风俗:宴会上应该有丰盛的菜肴。在宴会上,食物多多益善竟成了时髦。饮食过量成了一种社会风俗。由于暴饮暴食使人觉得颇不好受,因此罗马人首创了当时闻名的用一根羽毛搔痒喉咙使自己呕吐的办法,把他们从在漫长的宴会中先吃下去的东西解脱出来,然后从头开始。几个世纪以后,在英国,有风度地暴饮暴食竟成了一种交际方面的风尚。据传当罗夫克公爵进餐时,他从不会露出一点疲乏的神色,但等吃到半夜,他却会突然一下进入梦乡。这对他的四个男仆是一个信号,于是他们就拿来一副担架,把公爵那庞大的躯体从餐桌旁抬走。
在中世纪的欧洲,生活是艰难的。没有电或暖气,冬天更是难熬。使人感到有趣的是烹调和进餐竟成了很重要的事情。活跃的户外生活刺激了胃口,面对着堆积如山的食物,人们从不退缩。据记载,亨利王八世的一次晚餐,从下午五点一直吃到次日凌晨三点。只是在这时,“所有的参加者才觉得就此退席去休息是合适的了。”
在那时的富有者中暴食习惯的客观存在,使教会将其列入七大重罪之一。在英格兰和苏格兰都颁布了法律来禁止这种餐桌上的无度挥霍。一个早期的法律规定:“除在某些节假日允许三个菜以外,任何人都不得在正餐或晚餐时吃两个以上的菜。”但由于对暴食下的定义有较大伸缩性,甚至连教会也未有特殊条款来规定多少才算是过分。
直到伊丽莎白女王时代,人们才明白地认识到暴饮暴食对于健康是一种威胁。托马斯·科甘写道:“定量饮食,方能长寿延年。”我们现在仍面临着这种危险。
在饮食方面最早的一个重大变革是原始人从狩猎转向农业,并开始在肉食之外辅以植物及植物产品。面包的发展就是这些重大成就之一。
人们很快就发现了白面包和黑面包的差别,由于面包竟成了一种社会等级的象征。在《旧约全书》里,就有关于作为教堂贡品的上等面粉(即白面粉)的记载。把白面粉送给客人或是贡献到祭坛上,是尊敬的表示。在罗马,过去总是把白面包放在社会名流的餐桌上。
直到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人的食谱中,仍对各种水果及蔬菜表示怀疑。罗马人也用莲白菜、芦笋和青菜,但量很少,而且主要是作为装饰和调味品。在文艺复兴时期中,这些蔬菜传到了荷兰和英国,结果引起了人们食谱的重大改进。与此同时,来自新大陆(北美及南美)的其他新食物,如玉米、土豆、花生、甘薯、香蕉和稻米,也涌进欧洲,其中特别是土豆,竟被欧洲人近乎狂热地接受下来。当时,约翰·福斯特出版了一本小册子《种植土豆增加了英格兰的幸福》;福斯塔夫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剧中高叫:“让老天下土豆雨吧!”
各种关于食品与健康的早期著作,对水果狐疑不决,它们建议人们应少吃水果。一位作者写道:“吃水果确会使人心情不好,而且常常是斑疹伤寒的起因。”当认识到水果成熟季节也正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就不难理解这种看法的根源了。只是在近代,水果的营养价值才得到了正确评价。但在世界许多地方,水果仍然被看作是非正式的食物。
餐具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各种礼仪活动中使用的酒杯,类似汤匙的东西,在相当早期就出现了。中国人早在公元前就使用筷子了。但餐叉在英国出现却只是三、四世纪前的事。当餐叉刚传入英国时,曾遭到传教士们的反对。他们认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避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
伊丽莎白女王一世是用手指进餐,但这有一套极严格的规矩。据斯塔肯记载,食物“应该用三只指头拿起”,“舔吮或是在衣服上擦油腻的手指是不雅的举止”。毛巾和洗手碟是必备之物。在罗马时代,每位客人都带着自己的毛巾。餐巾的使用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当时很快就成为餐桌布置的一部分。很得查利王二世之宠的御厨盖尔·罗斯在他的著作《烹调指导大全》一书中,叙述了多种折叠餐巾的方法。
供个人使用的餐盘出现在“垫盘”之后。“垫盘”实则是一片面包,先让它吸透放在其上的肉的汁水,然后吃掉。
人们对肉类食品总有各种偏见。对某些人来说,烤狗肉是一种美味,而其他人则讨厌它;青蛙腿肉在有些地方被当作是佳品,而在另一些地方则对其感到可怕;鹿肉为常备之好菜,马肉却不然。
欧美人的祖先并不总是把鱼归入肉类。当时据教会规定,在星期五和斋戒日时用鱼代肉。十六世纪时,英国政府意识到,为发展海军和造船业,需要在渔民和海员中开展一次大竞赛,因此建议每周定两天为“吃鱼日”一方面使更多人到海上工作,另一方面也可降低肉价。但此计划明显难以推行,故终被放弃。
两个世纪后,乔治王三世改善道路的计划取得部分成功,但这成功却要归功于鱼。鱼很易变质,当其腐烂时发出的令人恶心的气味曾被怀疑是产生瘟疫的原因之一。当时的道路质量很差,因此把鱼运往市场的速度慢得可怜。主要是为了把鱼尽快运到目的地,道路才因此而得到改善。
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对吃昆虫所具有的偏见厉害得叫人吃惊。不过蝗虫、毛虫和白蚁仍常被作为食物。罗马人却认为昆虫的幼虫是第一流的佳肴;在中东地区,油煎蝗虫或是烤蝗虫十分受人喜爱(据说它们尝起来象鸡肉)。实际上,昆虫确为一种高蛋白食品。为把它们引入我们的食谱,人们做过很多尝试。
也许是由于牛奶难于保鲜,瑞士人首创了“冻乳脂”。十六世纪时法国人和意大利人改进了此方法,通过放入白糖或蜂蜜使其变甜。这种配方传到了美国,1777年纽约城一个糖果商宣布,他把这种几乎每天都可以吃的东西称为“冰淇淋”。
我们的祖先相信人的性格及气质与食品有直接关系。因此他们吃那些最凶猛的野兽的肉,用战败者的尸体大摆酒宴,以此增加他们的精力和勇气。
对于饮食与种族特性的关系,也有一些推测。几十年前,一位著名的生物学家把世界上的民族分为肉食性民族,或叫好战民族,和素食性民族,或叫爱好和平的民族。他把欧洲的吃肉者列入好战民族之中,而东方的素食者则属爱好和平民族之列。
饮食习俗不断变化着。然而使人脸上无光的是其中的新花样却少得可怜。这种改变是循环的,今天流行的东西可能在几年之后消失,但几乎可以肯定它们将重新出现。菠菜曾是西方人喜吃的蔬菜,现在看来有些过时了。但不要耽心,它会回来的。
Number:4777
Title:严禁偶像的国家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沙特阿拉伯严禁一切偶像。工艺品中的人物塑像,儿童玩具“洋囡囡”,以及商店橱窗中的模特儿等等,都在禁例。他们认为这类偶像都是为了顶礼膜拜而造,而崇拜偶像是与伊斯兰教的戒律背道而驰的。所以任何人不得携带人物雕塑、洋囡囡等入境。如果发现敢于私自夹带者,则人犯正法,偶像砸碎。商店中的模特儿都是无头之鬼,儿童玩具娃娃“洋”得出奇,都是有身无头。据说,学校中上图画课画人是绝对禁止的。曾见过十字路口特设的交通牌上,画着几个无头行人,还写了一行大字:“横穿马路,注意车辆!”随着时代的发展,近年来这种状况在逐渐改变。政府对玩具和艺术品人物雕像的限制也在不断放宽,只要不是为了膜拜而造,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了。
Number:4778
Title:机器人竞选总统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今年,是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年。一架机器人正忙着准备参加总统选举。这架机器人名叫“莉贝卡”,是美国莉贝卡机器人公司的产品。现在,它受到一个称为“女界企业”的机构的支持。这个机构郑重其事地向华盛顿的联邦选举署要求办理提名手续,替机器人发表了候选资格的声明。
这一下可难倒了联邦选举署的官员。有的官员说,让机器人参加竞选,简直是在开法律的玩笑。
然而,莉贝卡机器人公司的发言人对此作了反驳,并举例说,美国《时代周刊》就把机器人选为“1983年度风云人物。”
据说,支持机器人竞选的人们正在帮“莉贝卡”草拟演说词。
Number:4779
Title:土豆“击沉”潜艇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驱逐舰奥班农号曾因击沉一艘日本潜艇而被国防部授予一枚纪念章。今年一月中旬,美国的通讯社披露了击沉日潜艇的经过。
当时,这艘军舰正在所罗门群岛附近海域巡逻,突然发现一艘日本潜艇露出水面换气。同时,对方也发现了“奥班农”号。这一突然的遭遇,使双方都惊慌失措。日本潜艇本来是装有鱼雷的,但因大部分人员已爬上甲板“换气”,来不及拖延了;“奥班农”号虽然抢先向潜艇指挥塔开了火,但在慌乱之际,竟无一命中目标。日本潜艇迅速掉转头向“奥班农”号冲过来,很快便接近“奥班农”号舰炮的射击死角,使它的舰炮火力无法发挥作用。舰上的美国士兵由于猝乱的变化,来不及拿出轻武器,便赶忙抓起储存在甲板小舱里当莱吃的土豆,向潜艇打去。顿时,土豆如雨点般落在潜艇上。潜艇上的日本士兵以为美国人向他们投来的是水雷,便惊恐万状,连滚带爬地往艇内钻。
日本潜艇一面迅速下沉,一面加足马力仓惶逃遁,结果撞在海底暗礁上而葬身海底。
Number:4780
Title:点滴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4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科威特,人们打电话是免费的。
世界上每年用于广告的费用估计至少达1;110亿美元。美国最高,平均每人约236美元。埃塞俄比亚是广告费花得最少的国家,平均每年每人连10美分都不到。
西班牙是外国游客去得最多的国家,每年超过4;000万。
最不拥挤的飞机场在波斯湾国家卡塔尔,那里仅有一个机场,而且只有一架民航机。
美国每年拍摄的影片数量仅次于印度而居世界第二位。
世界之大,无巧不有。那种用双手手指作穿绳绷线的游戏,不论是新西兰的毛利族人,北美的印地安人,还是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及非洲人,其玩法竟完全一样。
Number:4781
Title:重整旗鼓的日本女排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34期
Provenance:环球
Date:1984。2
Nation:
Translator: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日本国内,女排按实力就分成两大派:一个是基地设在大阪的贝家派;另一个是东京的属于日立电器公司的日立派。贝家队是六十年代初主张“跟我来”的著名教练“魔鬼”大松博文训练的队伍,曾连续获得1962年、1966年两次世界锦标赛和1964年奥运会的冠军,在日本国内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身材矮小的“东洋魔女”取得的成就震动了世界排坛,大松博文本人也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并于1967年当选为国会参议员。大松离队后,由贝家派的嫡系小岛孝治继续担任教练,贝家队也改名为尤尼奇卡(大阪一个商业集团的名字),日本国家女排仍多次以她们为主组成。可惜,自1968年至1973年的6年时间里,日本女排又参加了两次奥运会,一次世界杯赛,一次世界锦标赛,但这4次大赛的冠军却都被苏联队夺走。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排协才决定由担任日立队总教练多年的山田重雄出任国家队主教练。山田重雄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他的风格和“魔鬼”大松迥然不同,指导思想和训练方法也不一样,他主张启发并尊重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从不大声呵叱或惩罚运动员。山田上任后,率领以日立队和尤尼奇卡队为主组成的日本女排,传奇式地接连夺取了1974年世界锦标赛、1976年奥运会和1977年世界杯赛的“三连霸”冠军,开创了日本女排历史上又一个辉煌时期。此后,山田重雄重返日立公司任职。日本国家女排主力队员中虽然日立队、尤尼奇卡队各半,主教练仍由小岛孝治担任,但成绩却一直不理想。
到1982年在秘鲁举行的世界锦标赛上,20年来始终保持世界前两名的日本女排竟被挤出前3名之外,日本排坛朝野上下为之哗然。这时,日本排协才决定撤换小岛,并破天荒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