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者十年精华-第1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他们自己雄心壮志的满足。在这座神殿里,另外还有许多人是为了纯粹功利的目的而把他们的脑力产物奉献到祭坛上的。如果上帝的一位天使跑来把所有属于这两类的人都赶出神殿,那么集结在那里的人数就会大大减少,但是,仍然会有一些人留在里面,其中有古人,也有今人,我们的普朗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也就是我们所以爱戴他的原因。

  我很明白在刚才的想象中被轻易逐出的人里面也有许多卓越的人物,他们在建筑科学神殿中做出过很大的也许是主要的贡献;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的天使也会觉得难以决定谁该不该被赶走。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如果神殿里只有被驱逐的那两类人,那么这座神殿决不会存在,正如只有蔓草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样。因为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碰上机会,任何人类活动的领域都是合适的:他们究竟成为工程师、官吏、商人还是科学家,完全取决于环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那些得到天使宠爱而留下来的人吧。

  他们大多数是沉默寡言的、相当怪僻和孤独的人,但尽管有这些共同特点,他们之间却不像那些被赶走的一群那样彼此相似。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引到这座神殿中来的呢?这是一个难题,不能笼统地用一句话来回答。首先我同意叔本华所说的,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由变化不定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这种愿望好比城市里的人渴望逃避熙来攘往的环境,而到高山上享受幽寂的生活。在那里透过清净纯洁的空气,可以自由地眺望、沉醉地欣赏那似乎是为永恒而设计的宁静景色。

  除了这种消极的动机外,还有一种积极的动机。人们总想以最适合于他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的和可理解的世界图像,然后他就试图用他的这种世界体系来代替经验的世界,并征服后者。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各人把世界体系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以便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不能找到的宁静和安定。

  在所有可能的图像中,理论物理学家的世界图像占有什么地位呢?在描述各种关系时,它要求严密的精确性达到那种只有用数学语言才能达到的最高的标准。另一方面,物理学家必须极其严格地控制他的主题范围,必须满足于描述我们经验领域里的最简单事件。对于一切更为复杂的事件企图以理论物理学家所要求的精密性和逻辑上的完备性把它们重演出来,这就超出了人类理智所能及的范围。高度的纯粹性、明晰性和确定性要以完整性为代价。但是当人们胆小谨慎地把一切比较复杂而难以捉摸的东西都撇开不管时,那么能吸引我们去认识自然界的这一渺小部分的,究竟又是什么呢?难道这种谨小慎微的努力结果也够得上宇宙理论的美名吗?

  我认为,够得上的。因为,作为理论物理学结构基础的普遍定律,应当对任何自然现象都有效。有了它们,就有可能借助于单纯的演绎得出一切自然过程(包括生命过程)的描述,也就是它们的理论,只要这种演绎过程并不超出人类理智能力太多。因此,物理学家放弃他的世界体系的完整性,倒不是一个什么根本原则问题。

  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单纯的演绎法建立起来。要通向这些定律,没有逻辑推理的途径,只有通过建立在经验的同感的理解之上的那种直觉。由于这种方法论上的不确定性,人们将认为这样就会有多种可能同样适用的理论物理学体系,这个看法在理论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物理学的发展表明,在某一时期里,在所有可想到的解释中,总有一个比其他的一些都高明得多。凡是真正深入研究过这一问题的人,都不会否认唯一决定理论体系的实际上是现象世界,尽管在现象和他们的理论原理之间并没有逻辑的桥梁;这就是莱布尼茨非常中肯地表述过的“先天的和谐”。物理学家往往责备研究认识论的人没有足够注意这个事实。我认为,几年前马赫和普朗克的论战,根源就在这里。

  渴望看到这种先天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我们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专心致志于这门科学中的最普遍的问题,而不是使自己分心于比较愉快的和容易达到的目标上去的人。我常常听说,同事们试图把他的这种态度归因于非凡的意志和修养,但我认为这是错误的。促使人们去做这种工作的精神状态,是同宗教信奉者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日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我们敬爱的普朗克今天就坐在这里,内心在笑我像孩子一样提着第欧根尼的风灯闹着玩。我们对他的爱戴不需要作老生常谈的说明,我们但愿他对科学的热爱将继续照亮他未来的道路,并引导他去解决今天理论物理学的最重要的问题。这问题是他自己提出来的,并且为了解决这问题他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祝他成功地把量子论同电动力学、力学统一于一个单一的逻辑体系里。

Number:5268

Title:为了遥无的红杉林

作者:基诺娜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解放日报》

Date:1994。11。22

Nation:法国

Translator:郁文

  古老的制盐技术加上最新的工艺,仰仗于阳光和风,法国布列塔尼的吉拉德盐滩年年丰收。这里高质量的盐还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每位吉拉德人都为他们的“白色金子”而感到自豪。

  1987年6月,艾尔伦却陷入了苦苦思索之中。原来,一位在国外的朋友告诉他,西非的盐产地贝宁正在遭到严重的生态破坏。贝宁的制盐人正以每年消耗2万立方米的当地红杉来提炼盐。“他们为什么不能改用我们的方式生产盐呢?”艾尔伦自问,“可以不用烧红杉的,贝宁不同样拥有大海、太阳和风?”1988年2月,这位制盐人带着热情和决心,跨越5000公里海程抵达贝宁达荷美港。

  艾尔伦到达贝宁的第一个早晨,就租了辆两用车出发去咸水湖盐滩附近的一个小村庄。村落首领邀请艾尔伦去丰收了的盐场参观。只见布条系在腰中的村民,用一把弯锄挖那些富含盐分的土壤,然后用咸水湖的水搅拌这些泥土,再用粗编的篮子过滤,结果这些盐的颜色是浑浊暗淡的。随后在专门提炼精盐的小茅屋,艾尔伦亲眼看见,红杉正熊熊地燃烧着,最后变成一股浓烟冉冉升起。这位头领解释说,提取275磅白色的精盐,需消耗1。3立方米的木材。

  此刻,艾尔伦深信:“应当把吉拉德的制盐工艺介绍给这里,应当挽救红杉林!”

  第二年夏天,艾尔伦在吉拉德的制盐贸易会议上,提出了援助贝宁同行的计划,得到大多数代表的同意。吉拉德的制盐义务工作组带着神圣的使命抵达贝宁。他们不仅要承担对咸水湖周边150个制盐点的调查勘探,还要在几个月时间里安装产盐设备。

  土洋结合的技术改造收到成效。第一批采用日光晒出而不是用燃烧红杉提炼的精盐在贝宁西部一个叫兰洪的小村落获得成功。在一帮妇女、儿童的簇拥下,村落首领和艾尔伦来到堆满银白色结晶体的盐池边,首领弯腰抓起一把晶体颗粒大声说:“太阳和风的产物!红杉得救了。”

Number:5269

Title:三颗桃核

作者:罗·邓肯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20世纪英文观止》

Date:

Nation:美国

Translator:陶洁

  仔细观察一个小孩,随便哪个孩子都行,你会看到,他每天都会发现一两件令他快乐的事情,尽管过一会儿他可能会哭哭啼啼。再看看一个大人,我们中间任何人都行,你会发现,一周复一周,一月又一月,他总是以无可奈何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以温文尔雅、满不在乎的心情忍受这一天的消逝。确实,大多数人都跟罪人一样苦恼难受,尽管他们太百无聊赖,连罪恶都不犯也许他们的冷漠就是他们的罪孽。真的,他们难得一笑。如果他们偶尔笑了,我们会认不出他们的容貌,他们的脸会扭曲走样,不再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固定不变的面具。即使在笑的时候,大人也不会像小孩儿那样,小孩儿用眼睛表示笑意,大人只用嘴唇。这实际上不是笑,只是咧咧嘴,表示一种心情,但跟快乐无关。不过,人人都能发现,人到了一定地步(有谁能解释这是什么地步呢?),成了老人,就又会笑了。

  看起来,幸福同纯真的赤子之心有关系,幸福是一种能从最简单的事物里譬如说桃核汲取快乐的能力。

  幸福显然同成功毫不相干,因为亨利·斯图亚特爵士当然是个十分成功的人。20年前,他从伦敦来到我们的村子,买了好几座旧房屋,推倒后建了一所大房子。他把这所房子当作度周末的场所。他是位律师。我们村里的人带着一种几近父辈的骄傲心情追随他那辉煌的业绩。

  我记得,大约10年前他被任命为王室法律顾问,阿莫斯和我看见他走下从伦敦开来的火车,便上前去表示祝贺。我们高兴地笑着,而他的表情却跟接到判刑通知一样悲惨,他受封当爵士时也是如此,他甚至不屑于在蓝狐狸酒馆请我们大家喝杯酒。他对待成功就像小孩吃药一样,任何一项成就都未能使他疲惫的眼睛里露出一丝笑意。

  他退休以后也常在花园里随便走走,干些轻松的闲活。有一天,我问他一个问题;一个人实现了一切雄心壮志是什么滋味?他低头看着玫瑰花,浇他的水。过了一会儿,他说:“实现雄心壮志的唯一价值是你发现它们都不值得追求。”他立刻改变话题讨论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我们很快谈论起万无一失的天气问题。这是两年前的事。

  我想起这件事情,因为昨天我经过他家,把大车停在他花园的院墙外边。我从大路把车赶到他花园外边是为了给一辆公共汽车让路。我坐在车上装烟斗时忽然听见院墙里面传来一声欣喜若狂的欢呼。

  我向墙内张望,里面是亨利爵士,他欢蹦乱跳,像在跳部落出征的舞蹈,表现出毫无顾忌的真正的快乐。他发现了我在墙头张望的迷惑不解的面孔,他似乎毫不生气,也不感到窘迫,而是大声呼喊叫我爬过墙去。

  “快来看,杰,看呀!我终于成功了!我终于做成功了!”

  他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小盒土。我发现土里有三棵小芽。

  “就只有三个!”他眉开眼笑地说。

  “三个什么东西?”我问。

  “桃核。”他回答道,“我一直想种桃核,从小就想,当时我参加晚会后老把桃核带回家,后来长大成人参加宴会后也这样。我以前常常种桃核,可是过后就忘了我种在什么地方,现在,我总算成功了。还有,我只有三颗桃核。你瞧,一、二、三棵芽。”他数着说。

  亨利爵士跑了起来,叫他的妻子来看他的成功之作他的单纯淳朴的成功之作。

Number:5270

Title:报酬

作者:迈克尔·多瑞斯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解放日报》

Date:1994。11。20

Nation:美国

Translator:放心

  为路易斯维尔城的街坊修整草坪,是我14岁那年暑假里的一条生财之道。不过,不同的主人向我付酬的方式各有不同。就说巴罗先生,该他掏钱的时候,不是说身边没有比50美元再小的票子,就是说手头的支票本暂时用光了,要不,索性好几天不见他人影儿。

  一天傍晚,我路过他家时被他热情地叫住了,他让我进屋子去坐坐。他说:“我应该……不过……”

  “没关系的。”

  “银行在我的帐上出了点小差错,不久就会搞清楚的。呃,我想,你也许愿意在我这里挑一两本书看看,作为一种补偿?”

  我环顾一下,他屋里几乎到处是书,真像个图书馆。

  “自己挑吧,要借,要读,要拿,都行,你喜欢什么书?”他对我说。

  “我说不上来。”真的,平时我从不好好看书,让我正经从书架上找一本喜欢的书,实在还是第一遭。我既惶惑,又钦佩:“您真的读过这么多书?”

  巴罗先生点了点头:“这些还只是我保留下来的、值得读第二遍的书。”他沉吟了一下,对着我仔细看了许久,然后说:“那么我来为你挑一本吧。”说着,他找出了封面为红黑两色的一本厚书。

  “《正义永存》,巴特著它怎么样?”我问道。

  “哦,这该由你告诉我了。下星期,好吗?”他说。

  那天一回家,我就开始读这本《正义永存》。才翻过几页,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捧着它读了个通宵。

  一个星期后,我来到巴罗先生的住处,一个劲地说那是一本好书。“那就送给你了吧。我再给你找一本别的。”这次,他递给我的是玛格丽特的一本关于人类学的经典之作。

  殊不知,这本书竟使我迷上了人类学!35年后的今天,当我在达特茅斯学院讲授人类学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年夏天,巴罗先生实在是给了我最高的报酬要是他也和别的人家一样只为我的劳动付几个小钱,那么我的人生历程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Number:5271

Title:一个农家大学生的经济帐

作者:刘俊彦

出处《读者》:总第164期

Provenance:《中国青年报》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儿子在北京上大学,农民父亲的脸上很光彩,连自己节衣缩食也成了一种快乐。前几天父亲给我来了一封信,像年终总结似的,把家里一年的收支列了出来

  收入:棉花1028元,小麦刨去提留得120元,做泥瓦活300元;总计1448元。

  支出:化肥276元,农药213元,薄膜70元,浇地110元,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