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者十年精华-第2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朗费罗的诗更美妙:从来就没有什么死!表面上的死实际是一种过渡;活人生存的世界只是天国的郊野,天国的大门就是我们所谓的死。没有一个活着的人能画出上帝的模样,也没有人能描绘天国的景象。然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流传着上帝和天国的故事,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种流传,因为生命中存在着神秘的死。

  死像一条宽广的河流,缓缓地在大地上流着,在人群中流着,它的浪花每时每刻都在我们周围翻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将无声无息地被它卷走。

  死也像一座沉默的山,生时所有的欢乐痛苦和哭笑喧闹都埋藏在其中。没有人能够越过这座山。

  死是无穷无尽的黑洞,这黑洞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再活泼再美丽再强悍的生命,最终也要被它吸进去,吸得无影无踪。

  死像一朵白色的花,在寂静中不动声色地开放,并且把它的花朵凝固在黑暗里。世界上,只有这样的白色之花是不会凋谢的。

  死,其实是生命在庄重地宣告:请记住,我曾经活过!

  1995年初春于四步斋

 

Number : 9153 

Title :海念

作者 :韩少功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韩少功散文——海念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满目波涛接天而下,扑来潮湿的风和钢蓝色的海腥味;海鸥的哇哇声从梦里惊逃而出,一道道弧音最终没入寂静。老海满身皱纹,默想往日的灾难和织网女人,它的背脊已长出木耳那倾听着千年沉默的巨耳——几片咬住水平线的白帆。

  涨潮啦,千万匹阳光前仆后继地登陆,用粉身碎骨欢庆岸的夜深。

  大海老是及时地来看你。

  大海能使人变得简单。在这里,所有的堕落之举一无所用。只要你把大海静静看上几分钟,一切功名也立刻无谓和多余。海的蓝色漠视你的楚楚衣冠,漠视你的名片和深奥格言。永远的沙岸让你脱去身外之物,把你还原成一个或胖或瘦或笨或巧的肢体,还原成来自父母的赤子,一个原始的人。

  还有蓝色的大心。

  传说人是从鱼变来的,鱼是从海里爬上岸的。亿万年过去,人远远地离开了大海,把自己关进了城市和履历表,听很多奇怪的人语。比方说:“羊毛出在狗身上。”

  这是我的一位同行者说的。这样说,无非是为了钱,为了得到他一直所痛恶的贪污特权。他昨天还在充当沙龙里玩玩血性的演员和票友,今天却为了钱向他最蔑视的庸官下跪。当然也没什么,他不会比满世界那么多体面人干得更多,干得更漂亮。

  你陷入了谣言的重围。谣言使友情业兴盛,是这些业主的享乐。你的所有辩白都是徒劳,都是没收他人享乐的无理要求。他们肮脏或正在筹划肮脏,所以不能让你这么清白地开溜,这不公平。他们擅长安慰甚至拉你去喝酒,时而皱着眉头聆听,时而与服务员逗趣说笑,没有义务一直奉陪你愤怒。或者他们愤怒的对象总是模糊,似乎是酒或者天气,也可能是谣言,使你在失望的同时继续保持着希望。他们终于成了居高临下的仲裁者和救助者,很愿意笑纳你的希望,为了笑纳得更多便当然不能很快地相信一加一等于二。

  你期待民众的公道,期待他们会为他们自己的卫士包扎伤口。不,他们是小人物,惹不起恶棍甚至还企盼着被侥幸地收买。真理一分钟没有与金钱结合,他们便一哄而散。他们不掺和矛盾,不想知道得更多而且恐惧得哆嗦。他们突然减少了对你的眼光和电话甚至不再摸你孩子的头发,退得远远的,看诽谤与权谋从眼前飞过,将你活活射杀在地鲜血冒涌。他们终于鼓动你爬起来重返岗位捍卫他们的小钱——你怎能撒手丢下他们不管?事情就是如此。你为他们出战,就得牺牲,包括理解和成全他们一次次的苟且以及被收买的希望。

  你是不是很生气?

  现在想来有点不好意思。你真生气了,当了几天气急败坏可怜巴巴的乞丐,居然忘记了理想的圣战从来没有贵宾席,没有回报——回报只会使一切沦为交易,心贬值为臭大粪。决心总是指向寒冬。就像驶向大海的一代代男人,远去的背影不再回来,毫不在乎岸边那些没有尸骨的空墓,刻满了文字的残碑。多少年后,一块陌生的腐烂舷木漂到了岸边,供海鸟东张西望地停栖,供夕阳下的孩子们坐在上面敲敲打打,唱一支关于狗的歌。回家罗——他们看见了椰林里的炊烟。

  人是从海里爬上岸的鱼,迟早应该回到海里去。海是一切故事最安全的故乡。不再归来的出海人,明白这个道理。

  你也终归要消失于海,你是爬上陆岸的鱼,没有在人世的永久居留权,只有一次性出入境签证和限期往返的旅行车票。归期在一天天迫近,你还有什么事踌躇不决?你又傻又笨连领带也打不好,但如果你的身后有亲情的月色,有友谊的溪流,有辛勤求知和拍案而起,你已经不虚此行。你在遥远山乡的一盏油灯下决定站起来,剩下的事情就很好办。即使所有的人都在权势面前腿软,都认定下跪是时髦的健身操,你也可以站立,这并不特别困难。

  同行者纷纷慌不择路。这些太聪明的体面人,把旅行变成了银行里碌碌的炒汇,商店里大汗淋漓的计较,旅行团里鸡眼相斗怒气冲冲的座位争夺。他们返程的时候,除了沉甸甸的钱以外什么也不曾看到,他们是否觉得生命之旅白白错过?上帝可怜他们。他们也有过梦,但这么早就没有能力正视自己儿时的梦,只得用大叠大叠的钱来裹藏自己的恐惧,只得不断变换名牌衬衫并且对一切人假笑。

  你穿不起名牌,但能辨别什么是用钱胳肢出来的假笑,什么是由衷而自信的笑——这圣战者唯一高贵的勋章,上帝唯一的承诺。

  你背负着火辣辣的夏天,用肩头撞开海面,扑向千万匹奔腾而来的阳光。你吐了一口咸水,吐出了不知今夕何夕的蓝色。有一些小鱼偷偷叮咬着你的双腿。

  这是一个宁静的夏日。海滩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还有人,一只黑影,在小树林里不远不近地监视着你。终于看清了,是一位瘦小干瘪的老太婆,正盯着你的饮料罐头盒耐心等待。旅游者留下的食品或包装,都能成为穷人有用的东西。

  你有点耻辱感地把易拉罐施舍了她。她抽燃一个捡来的烟头,笑了笑:“火巴。”

  你听不懂本地人的话。她在说什么?是不是在说“火”?什么地方有火?她是在忧虑还是在高兴火?这是一句让人费解的谶言。

  她指着那边的海滩又说了一些什么。是说那边有鲨鱼?还是说那边发生过劫案?还是请你到那边去看椰子?你还是没法明白。

  但你看到她笑得天真。大海旁边一切都应该天真。

  你将走回你的履历表去沉默,好像什么也不曾发生,什么也不用说。你拣了几片好看的贝壳,准备回去藏在布狗熊总是变出糖果的衣袋里,让女儿吃一惊。你得骑车去看望一位中学时代的朋友,你忙碌得在他倒霉的时候也不曾去与他聊聊天。你还得去逛逛书店,扫扫楼道,修理一下家里的水龙头——你恼人地没看懂混沌学也没有赢棋甚至摇不动呼啦圈,难道也修整不好水龙头?你不能罢休。

  你总是在海边勃发对水龙头之类的雄心。你相信在海边所有的偏差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一定都是海的馈赠,是海的冥隐之念。

  大海比我们聪明。

  大海蕴藏着对一切谶言的解释,能使我们互相恍然大悟地笑起来。

 

Number : 9154 

Title :买票

作者 :林太乙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海外星云

Date :1994。36

Nation :中国台湾

Translator :

  

  小时候,我和家人住在上海,5岁的时候,第一次和父母亲去看电影。对我来说,那是件大事,因为姐姐已经有资格看电影了,妹妹太小,还不能去看。我不知道看电影是怎么回事,只知道大人认为我可以去看了,所以觉得非常神气。爸爸说,在戏院里我要乖乖的,不许讲话。我答应了。

  到了戏院,爸爸去买票。要入场的时候,我看见每人手里拿一张票,要交给收票的,让他撕一半才能进去。轮到我们的时候,我向爸爸要我的票。他却说:“你不要票就可以进去。”

  我觉得非常不公道。为什么人人都有一张票而我没有?爸爸既然带我来,为什么不给我买票就要拉我进去?“我也要一张票。”我大叫,大哭起来。

  “你这孩子真不讲道理,”爸妈同时说,“你不要票就可以进去,还在吵什么?”

  我继续大哭大闹。我要的只是平等待遇,人人都有票,我也要一张,这有什么不讲道理?我们挡住入口,别人都在看我,很不耐烦,有的摇头,和父母亲一样,说:“这孩子真没有道理。”

  他们愈说我没有道理我愈生气。爸爸拿我没办法,只好买一张票给我。我这才像别人一样,把票规规矩矩地交给收票的,让他撕掉一半,跟父母进了戏院。放的是什么电影我完全没有印象,只在黑漆漆的戏院里静静地流眼泪,情绪还没有平复。

  回家后,父母亲又教训了我一顿,说6岁以下的儿童不必买票,这么不讲道理,以后不带我去看电影。我听了才不在乎。5岁的时候,我对金钱毫无认识,所以对白花钱替我买票也不觉得是冤枉的。一个人,无论是什么年龄,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感觉,只能凭当时的知识。我认为我为自己争取平等待遇,绝对有道理。

  过了这么多年,我没有忘记这件事。现在我对金钱是什么东西多多少少有了认识。我也买过不知道多少张门票。但是我不知道,假使再遇到5岁时同样的情况,以为自己没有受到平等待遇,会不会再冒大不韪,大吵大闹,还是会静静地免费入场?

  我希望我还有那股蛮劲。

 

Number : 9155 

Title :文学家轶事

作者 :盛子潮

出处《读者》 : 总第 175期

Provenance :火花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娜拉引出的人间恩怨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最早译介到中国的西方戏剧之一,在“五四”时期曾引起过巨大的轰动,许多青年女性都是在娜拉的影响下,离开家庭,摆脱束缚,走上自立自强之路的。但人们一定想象不到,作为娜拉形象原型的劳拉·基勒,却因此剧而遭受了莫大的委屈,这里面的恩恩怨怨,倒是别有兴味的。

  劳拉·基勒是挪威的一位女作家,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据她后来回忆说:“我从小就认识易卜生……当他的《布朗德》出版时,我亲眼看到它在当地像挪威的其他地方一样发生了很大影响,它使得许多人变得疯狂了。那时候我虽然只有18岁,竟然写了一本书,叫作《布朗德的女儿》,较详尽地讨论了《布朗德》中的宗教问题。我将这本书献给了易卜生,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开始。”

  1874年夏天,易卜生约劳拉到丹麦去,在首都哥本哈根见面。易卜生原以为劳拉是个渊博的女学者,见面才知道她不过是个20岁的姑娘,很是惊喜,还给她起个绰号“小鸟”,鼓励她从事创作。后来劳拉与丹麦人基勒结合。基勒是个学监,为人善良正派,但脾气有些古板,遇事总爱认死理。

  新婚后的生活非常美满,易卜生还去看过他们。但基勒不幸患上了疾病,医生告诉劳拉,如果不去瑞士或意大利疗养的话,病情可能会加重。劳拉后来回忆道:“我的经历和娜拉的经历是很相像的。我丈夫病了,我为了救他的命,瞒着他私自去借了一笔债。”她把借的债说成是她的稿费,陪她丈夫去养病。疗养结束后,他们曾去慕尼黑看望易卜生。劳拉将私自借债的事向易卜生说了,他劝她不要保守秘密,应该告诉丈夫,可劳拉没有听从。债务终于到期了,捱到无法拖延的时候,她一时着急,竟在票据上签了假名,但劳拉没敢把假票据用出去,很快就将之撕掉了。可事情最终还是没瞒过去,丈夫知道了这事,社会舆论也哗然。其实,劳拉并不是存心作假,债主知情后也表示不再追究,但基勒先生认为这是奇耻大辱,盛怒之下,他痛骂劳拉并提出离婚,劳拉也同意了。

  易卜生据此写出了《玩偶之家》,上演后引起轰动。劳拉当然也去看了。尽管易卜生在剧中是把娜拉作为正面形象处理的,但由于事情本身给劳拉的伤害很深,她对这个剧仍感到痛心,特别是剧中的海尔茂对娜拉父亲的攻击和指责,会使人误解她父亲。从此,劳拉愤然与易卜生绝交了,一对忘年知交反目成了仇人。一直到易卜生死前的三四年,两个人才抛却前嫌,恢复了友谊。当易卜生得知《玩偶之家》竟给劳拉带来莫大的痛苦时,竟感动得哭了。从此以后,易卜生就像父亲爱女儿一样关怀劳拉,似乎是藉此来补救自己无意中造成的伤害。

  奇恋创造的奇迹

  1954年,法国政府邀请巴黎的市民参加一次隆重的国葬,悼念一位女作家——高烈特。她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得此殊荣的女作家。

  高烈特是法国现代文坛的一个奇迹。她是一个南方农村出身的姑娘。偶然跨入文坛,一跃成为著名作家,最后担任雨果文学院的院长。她在晚年病魔缠身,瘫痪在床的情况下,由于爱情的力量,写下了不朽的名著《姬姬》,创造出文学的奇迹。

  高烈特1873年出生于离巴黎约100里的勃根底村,她的血液里有黑人的成分,她的外祖父是黑人混血儿。她在乡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高烈特的父亲是法国地理学会的会员,因而与顾特拉尔维拉斯父子印刷公司有关系。印刷公司的少爷威利结识了高烈特后,被18岁的南方农村少女高烈特迷住了,他因此抛弃了独身的志向,于1893年与高烈特结婚。

  婚后,高烈特随威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