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者十年精华-第2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短波授时台以24小时的载频交替,为我国的运载火箭、核潜艇、远程战略武器发射、入轨、落区测控等,提供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信号;为侦察卫星、科学实验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等军事和各种应用卫星发射的姿态控制、星载仪器的开关机、动力装置的点火和关闭等,提供准确的标准时刻;为我国国土勘察、军事测绘、地震监测、空间天文、快速数字显示、电力乃至民用报时等应用部门,提供可靠的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时间”不仅是简单的数字组合,而且成了高科技成果的关键“部件”。

  20多年来,授时中心先后完成了发射运载火箭、发射回收卫星、发射“澳星”、“亚星”、核潜艇水下发射等数百次重大任务的配合保障工作,次次做到万无一失。在每一次胜利的鲜花和人潮中,都极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和他们为此而付出的劳动。我国的时间工作者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长年累月战斗在地下和空中,那精确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甚至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凝聚着无数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凝聚着时刻守卫在铁塔下的武警战士的无数汗滴。

  我国的时间工作者耐得寂寞,不图名利,敬业进取,推动了我国时频领域的理论研究和高技术设备的研制开发,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8大先进授时国之一。中央领导人在授时中心视察时高度赞扬:你们是幕后英雄,你们功不可没。

 

Number : 9199 

Title :血色潇洒

作者 :赵国泰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时代青年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屁股一拍,辞职走人,真是潇洒,一种滴血的潇洒!尽管潇洒,但在滴血;尽管滴血,但毕竟潇洒。

  ▲对于我,只有一种职业,就如同穷汉只有一双鞋子。难穿易穿你都得穿,脚痒也只在鞋里蹭。

  哪个行当不腻人? 有道是条条蛇咬人。摆脱了水蛇,说不定碰上竹叶青。

  ▲一个人履历表上单纯,反映了他的人生单调,临了,他得到的悼词之单薄和花圈之单一是不难预料的。

  ▲人是有着特异根须的植物,不然为什么俗语说:“树挪死,人挪活”呢?

  问题在于,只能是人的专业要有根,并且扎根很深;而所从事的职业不必有根,或者即使有根,也不一定非弄得深不可撼。

  专业之根是“人挪活”的前提和保证。

  ▲人才是馅,领导是皮。当有的皮包不下馅时,他就掐掉一些,直到包下为止。

  真正的“大馅”,我劝你去找大皮。

  ▲人用人才,鬼用鬼才。

  鬼喻指卓特之士。人不用鬼,是因为人怕鬼,说到底,是人不懂鬼。

  ▲很强的领导喜欢用不怎么强但听话的人,这种领导傻吗?其实用心深焉。

  不妨比较一番:一只绵羊带领一群狮子和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哪个力量更大?

  ▲苦药加糖还是药,忠言婉达也毕竟逆耳。后者是前者的本质的规定,取消了它也就取消了事物本身。

  在某种意义上讲,谏官的事业,是傻瓜兼干才的事业。尽管他因为犯颜而弄得灰头灰脸,但从中透出的人格光彩却异常夺目。

 

Number : 9200 

Title :科学家学者与法律

作者 :迈克尔·H·哈特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苏军  周宇译

  

  不失风度

  伟大的哲学家培根,在其政治生涯中未能保全晚节。他晚年任英国大法官期间,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被议会议员起诉。培根招供并被判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被罚一笔巨款。

  然则其风度何在?在于东窗事发后,他既不找客观原因,也不狡辩——以培根的口才没准可以找到“堂皇”的理由而逍遥法外,而是老老实实低头认罪。他服罪的话与众不同:“我是这50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200年来议会所做出的最正义的遣责。”

  法律无情

  18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是化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他由于正确地解释了燃烧、列出了单质表、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而被人称为“化学之父”。他年轻时曾学过法律,做过许多行政和法律咨询工作,在1789年法国革命后,被革命政府作为嫌疑犯逮捕并受审,定为死罪。

  在审判期间,法院收到了一份上诉书,其中引证了拉瓦锡对国家和科学所做出的众多贡献,要求给他免罪。但法官用了一条简洁的评语“共和国不需要天才”而回拒了这一请求。拉瓦锡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

  他的同事、伟大的数学家拉格朗日评论道:“虽然可能100年都不会再出现那样的头脑,但是却在刹那间被砍掉了。”

  三十六计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公元前399年70岁时,被控告为不信上帝和腐蚀雅典青年而遭审讯并判以死刑,在做了一场著名的辩护演说未能改变判决的情况下,他不听朋友要其逃走的劝告,为维护法律,饮鸩自尽。无独有偶,公元前323年,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学生、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雅典占统治地位的反马其顿派别指控犯有“渎神罪”。亚里士多德想起了76年前老师的命运,他毅然逃离雅典,边逃边说:“我不会给雅典第二次机会来犯下攻击哲学的罪行。”

 
Number : 9201 

Title :历史故事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新民晚报、人才管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Date :1995。4

Nation :

Translator :

  

  尖头奴与笔公

  ●司马一勺

  古弼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主政时的大臣。他的脑袋上尖下圆,颇像毛笔的笔尖。太武帝给他的绰号是“笔头”,不高兴时呼他为“尖头奴”,臣僚们则尊称他为“笔公”。

  某日,太武帝赴西河打猎,诏命古弼为随从骑士选送良马,古弼送去的却都是羸弱的瘦马。皇帝怒道:“尖头奴如此不听话,回宫后定要杀掉他!”

  皇帝的话传到古弼那里,部属都很吃惊,担心惹祸。古弼说:“养战马是为了让战士驰骋,以防强敌入侵。皇上行猎,用一些劣马已够了。朝廷有什么责罚,全由我承担。”

  太武帝回宫后,知道了古弼选送劣马的原因,沉吟半晌,叹道:“笔公如此用心,确是国家栋梁!”对古弼慰勉再三。□

  (李宇光摘自《新民晚报》)

  嗜鱼拒鱼

  ●文 水

  两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却正眼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他的弟弟看到那么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蹦乱跳的鱼都被退了回去,甚是可惜,就问他:“哥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也不接受,为何?”

  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

  弟弟的眼睛里带着疑惑不解的神情问:“那是为什么呢?”

  公仪休接着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办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再给我送鱼来,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办事,撤不了职,罢不了官,我爱吃鱼,拿我自己的钱买,这才能长远吃鱼。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呀!”□

  见箸思箕子

  ●杨春蕖

  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纣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认为在这位精明国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会坚如磐石。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箕子见了,劝其收藏起来,而纣王却十分高兴地使用这双象牙筷子就餐。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满朝文武大臣都不以为然,惟独箕子从此忧愁起来。别人莫名其妙,问之。箕子答:“纣王既然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和豆子菜叶煮的汤么?国君的餐桌从此顿顿都要摆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绫罗绸缎,住也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取乐了。想到这样的后果,我感到不寒而栗。”

  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蜕变后的商纣王恣意骄奢,暴虐无道,仅仅5年时间,便断送了商汤绵延500年的江山。□

  (徐 峰摘自《人才管理》)

  如此执法官

     ●王法理

                               清朝时候,张朋瑶依仗着雄厚的家资取得了显赫的官位,但他实际上却是个胸无点墨的庸碌之辈。这一年,张朋瑶被派到某地去当主考官,试卷呈上来左看右看实在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张朋瑶是个虚荣心极强的人,又不愿请别人代阅,怎么办呢?辗转反侧,搜索枯肠,终于想出一个“高招”来:他将试卷一份一份地编上号,卷成长管状,一一插在签筒里摇,像摇卦那样,最先跳出来的便录取为第一名,以后再摇一次取一名,直到取满名额为止。结果,有真才实学的儒生士子往往名落孙山,胡诌乱扯的低能者倒榜上有名。

  这件事传出后,有个考生义愤填膺地在张朋瑶下榻的驿馆大门上贴了一副嵌字对联:

  尔等论命莫论文,碰;

  吾侪用手不用眼,摇!

 

Number : 9202 

Title :哲理故事

作者 :威尔伦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青年月刊、青年参考

Date :1995。11

Nation :法国

Translator :星子译

  

   木筏的故事

  ●佚 名

  旅人遇到一大片水域。他在这边岸上充满了危机,而对岸则安全无险。令人苦恼的是,两岸之间既没桥梁,也无舟船可渡。旅人自语道:“此水甚大,而此岸危机四伏,走为上着。但对岸迢迢,既无船可渡,亦无桥梁,我不如采集草木枝叶,造一只木筏,当可安登彼岸。只须胼手胝足自己努力,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于是旅人立即行动起来,采集草木枝叶,造了一只木筏,安然渡到彼岸。

  旅人想:“此筏对我大有助益。由于它的帮助,我才到达彼岸。我不妨将此筏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随我所之。”

  旅人此一处置,当然是极不当,无异是自我背上沉重的包袱。

  佛觉得最好的处理办法应是这样的:

  “这筏对我大有助益。由于它的帮助,我只靠自己手足之力,安然抵达此岸。我不妨将筏拖到岸上来,或停泊某处,由它浮着,然后继续我的旅程,不再思之。”

  不懂得割舍的人,只有自讨苦吃。

  蚂蚁人生

  ●〔法〕威尔伦 ○星 子译

  鳏夫布奇今年90岁了,而且看样子,他至少还有20个年头好活。

  布奇从来不谈论自己的长寿之道。这也难怪,他平时就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嘛!

  布奇虽然不爱说话,却很乐于帮助别人。这一点使他赢得了不少莫逆之交。据他的朋友说,他母亲生他时难产死了。5岁那年,他家乡闹水灾,大水一直漫到天边。他坐在一块木板上,他的父亲和几个哥哥扶着木板在水里游着。他眼看着一个个浪头卷走他的生命之舟旁的几个哥哥,当他看到陆地的时候,父亲的力气也用完了。他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他活泼的眼神从此变得呆滞了,他的眼前似乎总是弥漫着一片茫茫大水。

  布奇结了婚,美丽的妻子为他生了5个可爱的孩子。3个男孩,两个女孩,布奇的眼睛又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他渐渐忘记了过去的痛苦,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们全家出去郊游,布奇雇了一辆汽车,可是汽车不够宽敞,他只好骑着自行车兴致勃勃地跟在后面。这时车祸发生了。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又变得像木头一样呆滞。布奇又成了孤身一人。

  此后,鳏夫布奇再也没结过婚。他当过兵,出过海。他没日没夜地跟苦难的朋友们呆在一起,倾尽全力帮别人的忙,也经历了数不清的大风大浪。然而,死神逼近的时候,老像没看见他似的,总是拥抱别的灵魂。

  90岁的布奇不知什么时候站在我们身后,他苍凉的声音像远古时期的洪荒冲击着每一个人:

  “一窝蚂蚁抱成足球那么大的一团,漂浮在离我10米远近的水面上。每一秒钟都有蚂蚁被洪水冲出这个球。当这窝蚂蚁跟5岁的我一起登上陆地时,它们竟还有网球那般大小。”

 

Number : 9203 

Title :捕捉闪电

作者 :莫小米

出处《读者》 : 总第 176期

Provenance :新民晚报

Date :1995。10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捕捉闪电

  ●莫小米

  有位摄影师,他不摄别的,光摄闪电。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他必须在暴风雨之前,别人都躲到屋里去的时候出门,背着高速相机,在昏天黑地中奔走于旷野;他必须忘却自身的危险,专注地寻找、等待、捕捉那惊心动魂、壮丽夺目的瞬间。他的作品获得巨大成功。人们惊叹:他的目光竟比闪电还快。

  有位女人被他与他的闪电作品所吸引,她曾无畏地做他的助手,他们曾一同在龙卷风袭来之时死里逃生,他们曾彼此深深相爱。可是他俩终因种种原因分了手,他们都为此而痛不欲生。

  一个捕捉闪电的高手却没能捕捉住将要到手的幸福,他只能说——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