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者十年精华-第2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俩各自有一些朋友,如果也能接受对方的朋友,这便是他们共同的家庭的朋友。我作为他们家庭的朋友,看得出谁是家庭的主人。男的说,主人是上世纪的概念。主人只对客人而言。
俩人还各有自己的嗜好。女的嗜烟,男的怕烟。女的上了烟瘾,就到屋外大吸。
男的说,人在社会上,个性很难发挥,惟有在家庭中能体现本色。她爱吸就去吸,何况她尽量不妨碍我,如果相互限制,家庭就毫不可爱了。
女的说,别听他的道理。他吻我时,从来不管烟味儿。
Number : 9286
Title :两只有历史价值的胃
作者 :艾达
出处《读者》 : 总第 179期
Provenance :新民晚报
Date :1996。2。27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以前人们以为,胃是个磨子。古人杀死豺狼虎豹和野鹿、野牛时,常 常发现在它们的胃里,吃进去的肉块、骨头或粮食、草料,都变成了稠粥一样的东西,于是认为是胃把食物磨碎的。
一件意外的事,使人们对胃有了新的认识。1822年6月,有一位法国籍的加拿大皮货商圣马丁,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附近的交易所,被走火的猎枪击中了。陆军医生鲍曼闻讯赶来。经过精心治疗,圣马丁虽然死里逃生,但左腹却留下一个很大的洞,从皮肤、肌肉一直通向胃。平时,圣马丁只能用几层纱布把这个洞口盖起来。后来,鲍曼说服这个皮货商,让他从洞口对胃的活动进行观察。
通过圣马丁的“窗口”,鲍曼看到胃壁能分泌一种消化液,把肉块放到胃里去,两个多小时就被消化了。这个军医用橡皮管吸出胃液,经过化验知道它含有盐酸,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到这时,人们才明白,原来胃是个酸缸。
为了这千载难逢 的研究,鲍曼辞去了军医的职务。最后,他写成一本关于胃液和消化生理的专著,对人体消化生理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谁知圣马丁竟比鲍曼多活了28年。1880年,圣马丁去世了,有人打算用一笔巨款买下这只有历史价值的内脏。可是,圣马丁的妻子拒绝了。她悄悄地把丈夫埋在2。5米深的地下,使这个难得的实物没能保存下来。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15年后竟然又出现了一个“圣马丁”。此事发生在19岁的青年汤姆身上。一天,他把很烫的蚌羹一口气喝下肚去,食道被烫伤和塞住了。医生无法把堵塞的食道打通,只得从腹部开个洞,直接通向胃,让汤姆从那里继续获取食物。在手术时,汤姆突然出现恶化的症状,吓得医生没敢缝合伤口便匆匆离开了。这位年轻人活了下来,他的肚子像圣马丁那样,留下了可以观察胃的“窗口”。
汤姆没有向别人透露这个秘密。他“吃”东西时总是先用嘴嚼碎,然后吐在连接胃的漏斗里。直到1939年他在纽约挖沟,因摩擦引起“窗口”流血不止,到医院求诊时才真相大白。于是,汤姆成了伍甫和沃夫两位医生的研究对象。
医生们发现,胃又是一个“情绪器官”:人颓丧时,胃可以几个小时不消化食物;愤怒或焦虑时,胃液分泌旺盛,消化加快。胃酸过多会腐蚀胃壁,容易引起溃疡病。
Number : 9287
Title :中国的“白痴学者”
作者 :方刚
出处《读者》 : 总第 179期
Provenance :记者写天下
Date :1996。3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130年未解之谜
餐厅里,两盒牙签散落在地上,服务生一个劲儿地说:“对不起。”而他却愣愣地低头看着那满地的牙签,两三秒钟后,脱口而出:“198根。”
弟弟审视地看着他,问服务生:“是198根吗?”
“每盒100根,应该是200根。”服务生答道。
“198根。”他对旁人睬也不睬,继续重复着自己认准的数字。弟弟不屑地一笑,想拉他走。
“等一等,”服务生突然说,“对不起,应该是198根,这里还有两根。”在他的手里,一个牙签盒里有两根未掉落的牙签……
这是美国影片《雨人》中的一个场面,那位仅两三秒钟便能准确“数”出散落一地的牙签的奇人叫雷蒙。
影片的主人公雷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低智能与特殊才能共存的病例:一方面,他的智商低于常人,属于弱智,或者是自闭症者;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具有常人无法企及的“天才”,如计算、记忆和视觉判断能力。精神医学中将雷蒙这种现象称为白痴学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病例。它也被称为白痴天才、单一学者、专家综合症、才艺并发症,等等。
真正的白痴学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他们是真正的弱智者或自闭症者;第二,他们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而且这种特长是与他们同龄的正常人所无法企及的;第三,他们获得这些特长不是得益于接受教育与训练,而是某种神秘的天赋的力量。
精神医学界总结的临床特点是:在智力普遍低下的背景下,表现出个别突出的、远远超过一般水平的孤立才能。更有学者称,这些典型极端的白痴学者,如果不是精神发育迟缓,那么在他们的技能范围内他们都是天才。
世界上第一对白痴学者双生子的发现者、精神医学家霍维茨下过一个定义:“智力低于正常而在其他心理功能方面有高度发展者,可称为白痴学者。”说他们是天才,他们却愚鲁、智商低下;说他们是白痴,他们又专长独具,禀赋过人。截然相悖的两极,竟奇妙地统一在一个生命体内,让人类奇怪了许多年,也就不足为怪了。
目前可以查到的人类关于白痴学者的最早记载来自于130年前的英国,一位叫塞格威的学者在1866年发现了白痴学者现象,这位有据可查的最早的白痴学者就是一个推算日期的天才。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知道的白痴学者除了在推算日期、计算方面表现出特殊才能外,还在音乐、绘画、雕塑、查阅字典、下象棋、背诵、辨色彩、赌博,甚至经商及其它许多专业知识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白痴学者”在中国悄然登场
1978年初春的一天,一位母亲带着自己8岁的儿子,找到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杨晓玲医生:“他可能是天才。”做母亲的说这话时眼里有一丝期待。
“有一天,我和他爸爸闲聊,说哪天该发工资了。他在旁边听到了,立即插话说:‘那天是星期四。’我们一看日历,果然是星期四,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却说不出来。”孩子的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我们便接着考他,看着日历问他某月某日星期几,他竟能对答如流,您说这奇不奇?”
果然很奇。杨晓玲问:“他平时常看日历吗?”
“从没见他看过。”年轻的母亲说。
杨晓玲拿出一张年历卡,现场测试。果然如孩子的母亲所说,杨晓玲报出一个日期,孩子立即说出那个日子是星期几。而相对应的,孩子的文字能力极差,他甚至不能完成简单的造句。
杨晓玲不能不感到困惑。当时中国的医生还没有听说过“白痴学者”的概念,这位男孩子作为一例特殊病人被记录在案。
两年之后,也就是1980年,杨晓玲医生对这个男孩进行了一次家访,男孩在计算上表现出的超常能力引起了她的高度注意。
那时中国大陆市场已经有了那种可以拿在手掌上的小型计算器,杨晓玲拿着那样的计算器对男孩进行了一系列程度越来越深的计算测验。
杨晓玲吃惊地发现,每次当她报题目的话音刚落,男孩的答案就已经脱口而出了。他仿佛不是在用头脑计算,也不是按着那些速算教材上指导的方法进行快速演算,而完全是条件反射似的,似乎那些答案早已经在他头脑里了,而那多位数的复杂演算题不过是提示他取出自己口袋里早已准备好的某件物品而已。而杨晓玲手中的计算器还要比男孩的计算慢上半秒钟。
不要忘了,这只是一个年仅10岁、正读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子!
这个男孩一直跟姥姥在一起生活,这位老太太无意中发现了外孙的另一个非凡之处,他竟然对北京各条马路、每条胡同如数家珍,能够清楚地说出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应该坐几路车,再换几路车,即使中间要换三四次车,他也能清晰地报出来。而他只去过北京城很少的地方。杨晓玲对男孩这项新发现的功能做了测验,她随便报出两个地点,男孩立即清楚地告诉她应该怎么走,坐什么车。即使杨晓玲选择了最偏僻的胡同,男孩仍然能立即反应过来,仿佛他的头脑里有一张地图,不,仿佛他自己就是一张活地图、一部道路查询电脑。
对男孩的最后一次回访是在他21岁的时候,那时,包括杨晓玲在内的医生们对于孤独症儿童、白痴学者都已经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而北医大的智商测验设备和水平也都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曾经在8岁时接受过智商测验的这个男孩在他21岁这年再次被检验了智商,这次得出一个准确的数字:73。73属于正常人的下限水平。
其他的医生也在发现着新的病例。
在北京,安定医院儿科5年前接待过一位来自武汉的男孩子,智商50,除弱智外还有抽动症,就是鼻子、眼睛、嘴、眉毛经常胡乱挤动。安定医院的张世杰医生诊断后,建议其住院治疗,治疗的重点在于抽动症。
安定医院对于住院的儿童,除进行药物治疗外,还辅以“工娱治疗”和心理治疗。工娱治疗顾名思义是工作和娱乐相结合的治疗,由专门的工娱医生教导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折纸盒、缝网兜,甚至学习唱歌,等等。男孩子的特长便是由辅导音乐的老师(医生)发现的。
与武汉男孩儿一同接受工娱治疗的有七八个男孩子,但这位音乐老师发现,当她教给孩子们一首歌后,武汉男孩儿总是最先学会。即使对于智力正常的孩子,学习一首儿童歌曲的演唱往往也要一小节一小节地进行,而且要在重复五六遍甚至更多的遍数后才可以顺利、完整、准确地唱出来,但是武汉男孩儿却不需要这些,这个智商只有50的男孩子在老师演唱两三遍后就可以把一首歌从头到尾掌握得很好,使他的同伴们望尘莫及。
音乐教师让他坐到最前面的位置上,时刻观察他的表现。男孩子在音乐上的敏感很快得到证实,当钢琴被弹奏起来的时候,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教师的手指,全部身心都投在那上面。他的乐感很强,一首歌听过两遍之后就能够唱下来。
又过了约一个星期,一次课堂上,教师有点特殊的事情离开教室不到5分钟,当她再回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却惊异地听到里面有人在弹奏钢琴。那正是她今天刚刚教授的一首儿童歌曲,那演奏声虽然时断时续,却很准确地弹奏着每一个音符。谁在弹琴呢?
教师迟疑地推开教室门,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个只有12岁的武汉男孩子正坐在琴凳上,很认真地敲打着琴键!男孩子对于弹奏的指法显然一无所知,他只是让10个手指随意地寻找着琴键,敲出那支曲子。这就使得有些时候在节奏上要慢半拍,但男孩子竟然能准确地弹奏出那支教师当天只演奏了两三遍的曲子,他的面前没有曲谱,即使有恐怕他也看不懂,他完全是凭着对教师刚才演奏的记忆来进行自己的弹奏,而且,他竟然能准确地找出哪个琴键表示哪个音。
儿科主任张世杰闻讯后立即看望了武汉男孩子,一次现场测试也在当天进行。
教师开始边弹琴边唱一首从来没教过孩子们的新歌,武汉男孩儿大睁着眼睛紧紧地盯着教师。教师弹唱了一遍、两遍,然后停下来,看男孩子的反应。男孩子开始哼唱,一字不差,只是吐字不清,像他平时说话一样。教师离开钢琴,男孩子立即坐到了琴凳上,又开始用他那10个小手指去寻找琴键,显得有些忙乱。音乐响起来了,教师认真地听着,男孩子竟又准确地再现了她刚才的演奏!
在天津,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陈仲舜教授也无意间接触到了一名白痴学者。
男孩子的智商达到了65,智商70以下算愚笨,可见男孩子愚笨的程度并不深。
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中国历史》,那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原始社会、北京周口店人讲起。历史教师最先发现了这个男孩子的专注,这个看起来多少有些痴痴呆呆的男孩子上课的时候全神贯注。他坐在那里,眼睛瞪得大大的,身体向前倾着,整堂课可以一动不动地盯着教师,似乎在把教师讲的每一个字都吸进自己的体内。而遇到教师提问的时候,往往是问题刚说出来,别的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男孩子已经坐在座位上脱口而出了。更惊奇的是,此后不久,这个男孩子开始接下茬了。教师刚说出年代,他立即把这个年代里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而且准确无误,几乎与历史课本上的叙述一字不差。下课后,男孩子会缠住教师问这问那,所提的问题也越来越高深,弄得教师也时常应接不暇。
教师决定借给这个孩子一些历史书看看,不管怎么说,他对于学习表现出的这种极度热情是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太让她感动了。
男孩子捧着教师给他的那些高年级历史课本爱不释手,如获至宝,一本书通常只读一个晚上,第二天上学时就还给教师,以换另一本历史书。两个星期下来,他已经读完了从初中到高中的全部历史课本,中国史和世界史。教师的书架上有一本本厚厚的历史参考书,男孩子的目光又盯在了那里……
一学期之后,男孩子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才能:不论是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随便说出一个人名,他能立即讲出这个人物的生卒年代,主要经历;说出一个日期,他能立即说出这个日期历史上发生了什么,甚至同时说出世界史和中国史上在这一天各发生的事件;随便说出一个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