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读者十年精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棺检验。果然,棺盖一开,一见空气阳光,那老头儿一伸懒腰,在棺中坐了起来,连连叫“好酒”!三碗杜康酒,一醉睡七天,应该多付钱。这样,杜康酒在周、秦、汉三代,就驰名全国了。

  三国时代,魏国建都许昌,在今河南省洛阳县与淮阳县之间。一世之雄魏武帝曹操最爱喝杜康酒。《中国文学史》记载,公元208年11月15日曹操做《杜康酒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比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酒来!)唯有杜康。”此后在文人笔下,杜康竟成了酒的代名词了。

Number : 119 

Title :象的孤儿院和学校

作者 :黄洽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由于人们的猎捕和热带森林的砍伐,世界上的象一天少似一天。有时母象被捕和被杀,幼象便失去了慈母,得不到“抚养”,孤苦零丁地死去。在过去的30年里,亚洲象的头数灾难性地下降,目前只剩下2。8万…4。2万头。据最近的估计,非洲象还有134万多头,但是由于非洲象牙贸易而进行广泛的偷猎,象遭到灭顶之灾,头数急剧地下降。

  现在的亚洲象和非洲象,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23种象中,留存至今的最后的两种了。专家们指出,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本世纪末,象就有可能在地球上绝迹。

  有鉴于此,斯里兰卡远见卓识的动物学家,在1974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象的“孤儿院”,曾饲养12只失去母爱的幼象,使幼象在人们的关心下欢乐地正常生长发育。象的孤儿院的成立,是挽救象减少的有力措施之一,受到人们的颂扬和赞助。

  无独有偶,斯里兰卡的一衣带水的邻邦泰国,引人入胜地开设了一所象的“学校”。

  泰国素有“大象之邦”的称号,是亚洲产象最多的国家。象是泰国文学艺术上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它又是人们的好助手,会替主人细心地看管小孩,会做各种技巧表演,搬桌椅,吹口琴。经过军事训练,还可以成为英勇无畏的“巨大战士”“象军”。据说,在17世纪时,泰国军队中有两万只训练有素的战象,冲锋陷阵,大破敌阵,立下了“汗马功劳”。象又可充当交通和搬运的活工具,泰国的森林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2以上。自古以来,泰国人民就训练象来搬木材,被人们誉称为“活的起重机”。

  1968年,世界上第一所驯象专业中心在泰国北部嗷县的邦拉村建立。人们称它是象的“学校”。象校的“学生”来源,有的是从森林诱捕来的野生小象,有的是象校里“大学生”自生的,也有的是外单位出生的小象送来受训练的。

  小象在学校里,由驯象人和它一起参加训练,驯象人既是“老师”,又是“保姆”。这些小象一个月就能学会26个基本的训令,如鼻子高高举起、大脚轻轻跪下、拖运木头、堆放木材等等。每天上课4小时,第一节课是基本训练课,教育象运用自己的长鼻子堆放小木料,如果是笨重的大木头,又教育它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

  小象生活很有规律,按时作息,天一亮,就开美味的早餐,吃香蕉叶子和茎块。如果小象表现得好,除了受到表扬外,还给以物质鼓励,多吃些分外的甘蔗。对表现不好的小象,也加以处罚。赏罚分明的严格训练,把象驯得俯首贴耳,听从指挥。

  小象在学校里经过7年的学习和训练,身体由小到大,渐渐地是个大象了,力气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大起来,本领也高强了,于是,就可在象校获得“毕业”。然后,由泰国林业部一一把它们分配到全国大约30个林业站去实习和工作了。到目前为止,象校的毕业生已有2700多名分到各地去工作,很有成绩。没有进过象校的象,工作成绩不能同日而语。象的工作年限约50年,以后工作效率就差了,显得“笨鼻笨脚”、“呆头呆脑”,进入退休的年龄,回到学校附近的地区,有人照顾度过安静的“晚年”。

  这所象的学校,不仅办得有特色,而且为泰国林业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不仅如此,它在象的生儿育女、延续种族方面,也做出了成绩。因为象在毕业期间,也就到了性的成熟期,这时可以谈情说爱,自由“结婚”。一旦母象怀孕,还可受到特殊的照顾。小象出生后,和母象同住3年。然后母象产假期满,就分配工作了,小象则留在象校里学习。

Number : 120 

Title :中国的花语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南通市报》

Date :

Nation :海滨

Translator :中国

  花语,是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示人的某种感情或愿望。它由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逐渐形成而为大众所公认。在欧洲人民生活习惯中,送你一技红蔷薇就表示求爱,回你一枝香石竹就表示拒绝。紫藤花是说欢迎你,水仙花是说尊敬你,等等。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与文字运用中也形成了不少花语。

  树中的银杏,代表古老文明,称为国树。花中的牡丹,代表繁荣富强,称为国花。草中的兰花,代表正气所宗,称为国香。这些堪称中国园林三宝。

  用花来寄托爱情:玫瑰表示初恋,蔷薇表示恋爱,秋海棠表示苦恋,并蒂莲表示夫妇恩爱。

  用花来表达某种情操,松柏表示坚强伟大,竹子表示虚心正直,山丹表示坚持斗争,红枫表示革命真心,茶花表示战斗;铁树表示庄严,含羞草表示知耻,木棉(攀枝花)代表英雄,桃花表示淑女,荷花表示纯洁,菊花表示高洁,梅花表示清高,木芙蓉傲占秋红故叫拒霜花,金银花不畏风雪故叫忍冬藤。

  用花来表达某种感情:橄揽枝是和平之希望;黄月季是和平之胜利。紫荆表示兄弟团结;茑萝表示亲戚相依。合欢消忿;萱草忘忧。椿萱是父母代号,表示祝父母健康。杜鹃花是怀念家园或是盼望解放;水仙花是避邪除秽,给家庭带来吉祥如意。凤仙花是说此人碍不得,红豆树是说使人最相思。木槿花早开暮落,表示荣华不久;凌霄花朝花暮憔,表示人贵自立。

  中国花语也有些是从生活习俗礼尚往来中形成的。当送亲人远行,两人分手时赠一枝芍药,表示惜别,这个惜别中含有前程远大之意;如赠一枝杨柳,也是表示惜别,这个惜别中却是含着依依不舍、黯然神伤之情。为老年人祝寿,送一盆虎刺(又名寿星草)表示敬祝长青不老,送拘杞桩头盆景(又名王母杖)表示敬祝轻身延年;赠送一盘鲜桃子,一盆常春花(又名金盏菊),也都表示祝贺长寿。在喜庆吉日的礼品中,万年青是祝愿情谊常存,吉祥草是祝愿鸿运祥瑞,百合是希望百事合心、团结友好,枣儿、桂圆(龙眼)是愿你早生贵子,石榴是愿你子孙繁昌。

Number : 121 

Title :朋友冤家挚友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外写作拾趣》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列夫·托尔斯泰与屠格涅夫都是俄国文豪,他们有一段曲折动人的友谊。

  1855年,托尔斯泰在彼得堡认识了比他大10岁的屠格涅夫。尽管屠格涅夫感到这个新朋友脾气大、倔强和甚至有时粗野,但对他却从心眼儿里喜欢,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

  1861年,屠格涅夫的《父与子》脱稿,邀请托尔斯泰到自己的新庄园,把稿子给他看。午餐后,托尔斯泰拿起稿子躺在客厅的沙发上看,越看越感到兴趣索然,渐渐抛卷入梦。当他醒来时,发现屠格涅夫刚背过身子走出门,再也没有进来。

  第二天,两人到诗人费特家做客。席中,屠格涅夫对教育自己女儿的英国女教师赞不绝口,因为她教导女儿为穷人缝补衣服,在慈善事业上捐款……屠格涅夫认为,这样会使女儿渐渐接近穷人。不料,托尔斯泰很不以为然,带着讥讽的口吻说:“我设想一位穿着华贵的小姐,膝上放着穷人又脏又臭的破烂衣服,在表演一幕不真实的舞台闹刷。”顿时,惹得屠格涅夫怒不可遏,大声咆哮:“这么说,是我把女儿教坏了?!”托尔斯泰也不示弱,两人在客厅里互相揪发抓头,乒乒乓乓大打出手,终致绝交。

  两位作家就为区区一件小事,关系中断了17年。这段时间,两人都深感内疚和不安。

  1878年,托尔斯泰采取主动,写信向屠格涅夫道歉:“伊凡·谢尔盖耶维奇!近日想起了我同您的关系,我又惊又喜。我对于您没有任何敌意,谢谢上帝,但愿您也这样,我知道您是善良的,我确信,您对我的敌对感情已经在我之先早就抛掉了……请您永远原谅我的一切,在您面前,我是有罪的。”

  屠格涅夫立即写了回信:“收到您的信我深受感动,我对您没有敌对情感,假如说过去有过,那么早已消除只剩下一个对于您的怀念。您曾经是我真心眷恋的人,您,作为一个作家最初的一步得到了我最先的祝贺……”

  这一年,在托尔斯泰盛情邀请下,60岁的屠格涅夫到波良纳庄园作客。

  等待屠格涅夫的时候,一家人都很激动。托尔斯泰把同旧友的和解称为“精神上的诞生”。

  那几天,托尔斯泰一个字也没写过,寸步不离地陪着朋友。在家宴中,屠格涅夫还高兴地跳起古老的康康舞。这一天中午,托尔斯泰的妻子把大家叫到客厅,屠格涅夫在那里念了短篇小说《狗》。这回,托尔斯泰托着下巴,不时点着头,甚至为其中精彩的章节叫好。这次见面,虽然两人都有些拘谨,主人客客气气,客人小心翼翼,但总算言归于好了。

  两年后,屠格涅夫又到庄园做客,那是阳光灿烂的5月。

  托尔斯泰请客人郊游,两人还带着枪去打鸟。“砰砰”几枪,托尔斯泰打下了两只山鹬,屠格涅夫没有得手,一个劲儿地羡慕主人的运气。

  夜幕悄悄降临,终于有一只山鹬向他飞来,枪响了。

  “打死了吗?”主人站在原地喊道。

  “啪一声掉下去了,您快让狗去捡。”屠格涅夫回答。

  托尔斯泰让孩子们牵着狗跑过去,却一无所获。

  “说不定只受了伤。”托尔斯泰奇怪地说,“狗找不到是不可能的。”

  “不对,我看得清清楚楚,啪一声掉下去,不是受伤,是一下子死了。”他坚持着说。

  “但是为什么狗找不到它呢?不可能的。”

  “我没有撒谎,它是啪一声掉下去了。”屠格涅夫没法解释,只有再三重复原先的话。

  虽然没有争吵,但鸟儿失踪给两人留下不快之感,仿佛他们之中有一个是说了错话。

  这回由于大家都不愿意重复过去不愉快的经历,便把这个争议搁下了。尽是在愉快的消遣中打发时间。

  晚上,托尔斯泰悄悄吩咐儿子,第二天早点起来,去仔细找一找。

  事情终于清楚了:山鹬被打了下来,正好卡在白杨树梢的枝桠上。

  当孩子们郑重其事地把猎物带回家时,简直成了一件大事。两位老朋友的高兴劲更是无法形容,因为这次的枝节分歧没有产生裂痕,互谅互让使双方产生更深厚的友谊。

  1882年9月3日,屠格涅夫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托尔斯泰悲痛欲绝,到处打听挚友患病和逝世的各种详情。他曾写信给妻子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说:“我总是怀念着屠格涅夫,我深爱着他,我想把他的作品都读一遍……”

Number : 122 

Title :爱因斯坦在日本

作者 :岗本一平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黄金时代》

Date :1982。5

Nation :日本

Translator :陈乃良

    肖像和题辞

  在去松岛的火车上,爱知博士对爱因斯坦说:“岗本一平在演讲大厅给你画了像。”说罢我的画本立刻被传览开了,大家议论那幅画得最像。这当儿我即席速写了博士的侧面像,请他签名题字。画中的博士鼻子向外伸开,被大大夸张了。爱因斯坦签上名,画了一个箭头指向画像,表示画的是他。下面写了一行德文字,意思是:思索在鼻子中进行声音像坦克,深邃如水库。通常思想是在头脑中发生的,这幅肖像中一切思想移交给鼻子,这是思维的坦克,思想的宝库,爱因斯坦是个值得称赞的幽默家,在我的余生中,我将永远珍藏这幅经过他题辞的速写。

  钟底听钟

  京都的知恩寺有个大钟,通常不为任何人敲,这次却为爱因斯坦敲响了。

  博士听钟的办法顶别致,他爬上去,来到钟下,直接钻到钟底的中央,检验大钟鸣响时,站在里面却听不到声音的讲法是否正确。

  僧人只知道另一个世界的玄虚,这件事倒给他们一点人间的物理学常识。而人们从表面看,会觉得爱因斯坦的行为是令人费解的。

         “夜莺漫步”

  在知恩寺,爱因斯坦站在一个叫做“夜莺漫步”的名船的走廊上。

  他给吱吱的响声迷惑住了。这是有人踏着走廊木地板散播出来的声音。令人难以置信,这种优美的声音,竟是由于一块木板摩擦另一块而产生的。他像个小孩子那样在走廊蹒跚地来回走着,石原博士一本正经地陪着他。

  玩赏够了自己踏出来的这种夜莺叫声以后,爱因斯坦博士转过身来对石原博士说:“关于声音的频率,众所周知,K1K2是……”他又在思索他的相对论或诸如此类的事了。即使在极短的旅途中,他也不能丢下他的研究不管。

Number : 123 

Title :维也纳送葬队及其他

作者 :韦明铧 韦光华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美育》

Date :1982。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一个晴朗的日子。在维也纳近郊的一条路上。

  耳聋的贝多芬踽踽独行,交响乐在他的宇宙中轰鸣。突然,他跪下来,伏在膝上急急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