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者十年精华-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像卡门那样,大大咧咧地走在街上,或者冲进商店去大闹一通,或者勾引一个有钱人,骗走他的金钱?如今,她是孤独怯弱的,她能到哪里去呢?
一位艺术家很冷淡地说:“再过几十年,吉卜赛人可能就会灭亡。”我不觉一怔。一个民族竟会在地球上消失,这是一件很惊心动魄的事,既不因为战争,也不因为饥荒,而且是在物质文明起来越发达的世界上!我不敢相信他的话,但又不能完全不信。是啊,曾经给世界添加光彩的吉卜赛人,现在已经变成社会黑暗的一角。我不能不相信,这黑暗的一角最终会被淹没的。造成这个民族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他们热爱自由吗?恐怕未必尽然,有人认为:与其说他门宁愿用贫困换取自由,不如说他们用懒惰去敷衍生存。他们不懂得寄生的自由并不自由。他们更不值得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既要生存就必须劳动,必须创造!吉卜资女人还为生存挣扎着,吉卜赛男人却懒惰到这样的程度:终日游手好闲,连讨饭也要女人去干,去养活他们。这样的民族,能有什么希望呢?这也许是确实的吧?!
在一片暮色苍茫中,天空衬出一座神庙遗迹的黑影,像一个巨大的魔鬼蹲在那里。魔鬼下面,有一条东西蠕动了一下,原来是一个古卜赛人盖着一条毯子,蜷缩在地上。我的意大利朋友一看见马上拉着我的手说:“快走!不然他会突然跳起来缠住你不放的。”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看,他并没有追过来。我想,他也懒得跳起来了。这个吉卜赛人大概会一直睡到明天,后天,一直睡下去。他的睡着或起来,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什么区别。
Number : 301
Title :世界各国新年风俗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在欢度新年,把对未来的向往、希望和一切美好的愿望都与新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越南,橘子树被当做是新年树。除夕夜晚人们通常都送给朋友们一些半开放的桃花枝;各个家庭都和朋友们一起坐在火炉旁讲故事,抚今追昔,叙旧迎新。
在蒙古,严寒老人装扮得像古时牧羊人的模样,他穿着毛蓬蓬的皮外套,头戴一顶狐皮帽,手里拿着一根长鞭子,不时地把鞭子在空中抽得啪啪响。
在日本却是另一种情形。除夕午夜时分,全国城乡庙宇里的钟都要敲一百零八响,当然、在二十世纪的今天,这钟声是通过广播电台来传送到全国每一个角落里的。按照习惯,随着最后一声钟响,人们就应该去睡觉,以便新年第一天拂晓起床,走上街头去迎接初升太阳的第一道霞光。谁要是睡过了这一时刻,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不吉利。新年前夕,各家各户都要制作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以便新年节日里放。
伊朗的新年正好是春季到来的节日,隆重的庆祝仪式要持续一周。家长要为全家准备新衣服。在迎接新年的时候,人们总是涌上街头,生起一堆堆的篝火,一个个从篝火上跳来跳去,尽情狂欢。照规矩在除夕夜12点,人们手里要拿一杖银币,同时,伊朗人认为,新年里把自己家里所有的旧陶器统统打破,是一个好的预兆。
缅甸的新年正好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照传统习惯,人们要互相泼水祝福,不论是亲戚、朋友,或者是素不相识的人,谁也不会因全身被泼得透湿而见怪。
自古以来印度就保持着一种习俗: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发脾气。人们认为:新年的第一天过得和睦与否,关系到全年。
新年的第一天,几内亚人按传统习惯都牵着大象在街上走来走去。这时,人们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埃塞俄比亚的新年是9月中旬,正好与收获节碰在一起。这时,人们聚集在城郊或村头,每人都随身带来一捆干树枝,然后,把树枝架在一块点燃,当篝火熊熊燃烧的时候,人们便围着篝火行进、游戏、唱歌跳舞。
意大利人过新年的风俗特别:除夕的夜晚要把自己家里不需要的什物扔到院子里或干脆扔到野外去。据说,这样会在新的一年里给家里带来幸福。此外,人们总是给孩子们讲关于女妖怪的童话故事,说这个女妖怪偷偷地从烟囱钻进屋里,给孩子们送来了一些礼物,放在他们的鞋子里。
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从来就把猪视为成功和幸福的象征。他们新年聚餐一定要吃猪肉。维也纳的国家造币厂在新年前夕制作专门的纪念章,上面对打小孩骑在猪背上的图案。
芬兰的姑娘们总是在除夕夜晚把鞋子向上抛出去,如果鞋子落下时鞋尖朝门,就预示着今年必定要结婚!
在保加利亚,随着宣告新年到来的午夜钟声的最后一响,屋里顿时灯火通明。这时人们互相祝福、拥抱、接吻,庆贺新年的到来。家庭主妇在新年馅饼上烤上一些小巧的庆祝新年的图样,谁要是有幸吃到新年馅饼上的“铜币”,就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他要发财致富;谁要是吃到“玫瑰花”,就象征着他会得到爱情的幸福。
通常英国人都不以举行庆祝集会的方式来迎接新年的到来。他们过新年的方式特别,谁也不邀请谁。但是,却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即在新年的晚上或除夕夜里,每一个人都可以不经任何人邀请到任何一家屋里去祝贺节日,即使是你不认识的人家里也可以去,主人总是高高兴兴、热情地接待。不过照规矩,客人要随身带哪怕是一小块煤,把它扔到主人家的火炉里,祝福他家在新的一年里炉火越烧越旺,永远不会熄灭。
Number : 302
Title :高台跳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期
Provenance :国家地理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张其亮
我全神贯注地看着海亚一步步地攀上高耸入云的藤树塔。在蔚蓝色天幕的背景上,衬托出他那矫健的身影。
在我的周围,岛上的男女老少,一边唱着慷慨激昂的歌曲,一边合着节拍,跳起了有节奏的舞蹈,在松软的土地上踩起一团团尘灰。
海亚抬起脚,跨过横杆,走到了跳板的边缘。他的两只脚踝都系着藤条。他两眼注视着地面,从腰带上摘下几片巴豆叶,从半空中撒了下来。不一会他举起一只手,在空中一挥,做了个要发表“演说”的手势,人们的歌声、舞蹈嘎然而止。
海亚在“演说”中说了些他最近以昂贵的价格买进了一头野猪的事。我是个外乡人,对这些话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是在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屿上,当地居民却很想听到这些话:因为在那里野猪是吉祥和富裕的象征。
当他刚说完,人们又兴高采烈地唱起歌,跳起舞。他们目不转睛地抬头望着海亚,一起来回蹦跳了3下。这时,海亚慢慢地举起双手,在头顶上方击掌3次。然后,他用脚趾夹住跳板,伸出双臂,闭上眼,握紧拳、挺起胸,身体渐渐地向前倾斜……
突然,他脚底朝天头朝下“忽”地一下来了个倒栽葱,藤条一头系着他的两只脚踝,一头绑在跳板上在微风中飘动,像是有人在跳台顶上拉了一下似的,海亚的头刚触到地上松软的土层,那两根藤条“嘣”地一声拉紧了,精确的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6个男人立即奔了过去,替他解开藤条,两个人把他抱了起来。不一会,海亚跳下地,走了几步,以告诉别人他没有受伤,同时脸上露出了骄傲的喜悦。
离澳大利亚以东大约1300海里,有一个新赫布里底群岛,上述精彩的表演就发生在其中一个有130名居民的奔莱岛上。我和我的3个朋友不久前来到这儿。我们教岛民们识字,给他们放电影,和他们同吃甘薯夹螳螂(这种数英尺来长的螳螂,吃起来味道还不坏,只要你不去想正在吃什么),终于获准参加他们这种神密的庆典。
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看着他们一层一层地把一座27米高的藤树塔搭了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可真算得上是建筑史的奇迹了。他们不用一钉一铆,不用一丝一线,拿高大粗壮的榕树做支柱,用2。2万英尺长的藤条把100根树干和粗枝绑在一起。
在这期间,妇女一律不准到现场去,为此,还专门为她们新辟了一条道路。在架子上,每一个将要表演的人都自己扎一个小跳板,并亲自选择用来保护自己的藤条。每天夜里,男人们轮流守护在跳台边,以防止传说中的“恶人”来破坏。
庆典的那一天终于来到了。天没亮,男人们就来到海边,举行了洗澡仪式。然后他们用椰油涂身,并戴上弯曲的公猪牙,象征着勇敢和财富。女子则换上新的草裙。当她们来到跳台旁的空地时,男人们一下子从躲藏的树林中涌出,呐喊着,挥舞着战斗用的棍棒和标枪,和妇女们一起跳起舞来。接着,表演者就开始登台了。
关于高台“跳水”的来源,还有一个传奇般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塔玛勒的男人,他一直欺凌自己的妻子。有一天他的妻子实在受不了,便逃出门外,爬上一棵高大的榕树。他发现后也跟着爬了上去。他的妻子已经用蔓藤系住了两脚。正当塔玛勒伸手去抓她时,她一纵身跳了下去,他也跟着跳下去。蔓藤救了他的妻子,可是他却不幸死了。这件事极大地损伤了男人的自尊心。他们开始学那女人的样,练起了陆地“跳水”,决心不再受女人的欺骗了。
这样的表演,他们每年要举行一次,人们逐渐地借用这个场合来祈祷主食品甘薯大丰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样的表演又包含了其他几层意思:它给男人们提供了一个机会显示自己的勇敢;在女人面前炫耀一番,或者给大伙讲讲心里的烦恼。有些男人在跳板上倾诉自己婚姻的苦衷,这时他们的妻子必须站在那儿,洗耳恭听。
Number : 303
Title :咖啡史话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7期
Provenance :全国地理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陈文娟 贺西安
咖啡原产非洲。相传公元9世纪,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牧羊人发现,羊群吃了酱红色的咖啡果后欢跳不已。他也摘了些吃,即跟着羊群欢跳起来。原来咖啡果里的两粒种子,含有使中枢神经兴奋的咖啡因。咖啡遂成为非洲某些部落的食品。
用咖啡煮汤喝是也门人的创举。阿拉伯盛行伊斯兰教,该教仪式频繁,小礼拜每日5次,中礼拜每周两次,大礼拜每年1次。阿訇和教徒们常通宵达旦地做礼拜。咖啡汤有助于他们熬夜。于是,咖啡成为伊斯兰教徒的必需品,并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而风行阿拉伯世界及土耳其。公元1000年左右,土耳其的法律规定丈夫若不能灌满家中的咖啡壶,妻子可以提出离婚。
1615年,威尼斯商人首次从君士坦丁堡将咖啡运到意大利。到1750年,咖啡的足迹已遍布欧洲各地。虔诚的基督教徒曾一度对它怀有戒心,但罗马教皇克里门在准备贬之为“异教徒之饮料”前,亲自尝了一杯,据说他立即改变了主意,给咖啡“洗”了“礼”,使之皈依基督教了。
17世纪后半叶,咖啡馆遍布英伦岛,成为英国人高谈阔论时政或炫耀个人聪明才智的地方。据说现代的各种俱乐部就是在咖啡馆的这种作用上逐步演变而来的。咖啡风行英国与英国清教徒的兴起也有关。清教徒标榜勤俭清洁,戒酒戒烟。由于咖啡不在戒之列,便成了清教徒唯一可以纵欲的天堂。
咖啡从亚洲移植到拉美,有一段传奇性的经历。17世纪后半叶,荷兰人看到经营咖啡可以赚大钱,就移植到他们的热带殖民地爪哇岛。到18世纪,印尼的咖啡就源源不断地输向欧洲了。1706年,荷兰人把一棵爪哇咖啡树运到本国展览,繁殖了一棵新树,8年后被运到巴黎,送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那里。西印度群岛中的法属马丁尼亚克岛的军事总督此时正在巴黎休假,他偷偷地从这棵树上掰下了一小枝,培养起来。在他回加勒比的途中,船遇了险,他用自己分配到的水养活了这枝珍贵的咖啡枝。
荷兰和法国在拉美的殖民地先后种上了咖啡。后来荷属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发生矛盾,中立的葡萄牙从它的殖民地巴西派去一位使者进行调解。这位使者运用了美男子计,把自己“调解”给了一个法国官员的妻子。在情人的帮助下,他偷带了几粒咖啡籽回巴西。从此,咖啡在拉美赤道两侧蓬勃发展起来。现在仅巴西一国的产量就占世界产量的1/3。
18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界的许多巨子把咖啡看做是点燃自己创造力的不灭的星火。伏尔泰一天喝50杯,巴尔扎克写作前,要用咖啡“添加燃料”,音乐家巴赫谱写了一首完整的大合唱,嘲笑企图压制咖啡饮料的人,塔利兰德则为咖啡写下了赞美诗:“像魔鬼一样黑,像地狱一样热,像天使一样完美,像爱情一样甜蜜。”
如今,咖啡已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饮料之一。目前有50个国家主要靠咖啡换取外汇,有2500多万人主要靠咖啡谋生。在天然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咖啡的贸易额仅次于石油,居第二位。
咖啡以其色、香、味及提神的功效,征服了许多国家。连历来以茶为饮料的日本,咖啡也已十分普及。东京郊区甚至设了一个奇特的“咖啡浴室”,用价值1万美元的13吨湿润的咖啡粉将浴者埋入其中,只露头部,然后用菠萝果浆催化,使咖啡粉发酵生热至60℃,将浴者“蒸”半个小时。据说这有解毒作用。
咖啡是否真有解毒作用,尚未见医学界的正式论证。但对于饮用大量咖啡因(每杯约含75~155毫克)是否有害,有人有怀疑。据说每天喝5杯以上浓咖啡的妇女易生畸形儿。这些都是尚无定论的。但价格昂贵则是事实。咖啡从亚洲流传欧洲的“桥梁”国土耳其,现在禁止进口咖啡。17世纪咖啡曾使英国人神魂颠倒,现在英国却成了世界最大的茶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