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向世界说明中国-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年轻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自愿来到中国的美国士兵,他们生前,或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或有一位美丽的女友,如果没有那场战争,本来可以成为一位好父亲或者一名好丈夫。然而,他们凭着对和平和自由的热爱,却选择了为战争作出贡献和牺牲。虽然他们只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却赢得了中国人民,以及美国人民的长久的热爱和尊敬。
近几年,在中国的西藏、云南、广西等地的皑皑雪山、莽莽密林中陆续发现了美国飞机的残骸,中国的老百姓在发现残骸的地方,自发地立了纪念碑。他们用中国的传统方式,像纪念自己的亲人一样,纪念这些为和平牺牲的年轻人。
这个展览是去年10月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展览的继续和扩展。2002年活动之后,我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如老战士道格拉斯·瑞克和中国护士李恰愈、汤领德的故事,也包括在今天的展览中。
在历史上,中美两国人民曾并肩作战。今天,中美两个伟大的民族,一定会携手合作,共创和平、稳定、繁荣的21世纪。
让历史的记忆深植于我们心中,让我们以更加美好的愿望走向未来。
谢谢。
找准对方的兴奋点江伟强
赵启正主任有一个坚定而明确的信念,那就是“只要对中国有益的事,我就愿意去做”。从上海浦东新区创业时期,到主管外宣工作,他一直都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对于“飞虎队”、“驼峰航线”、“东京上空30秒”这类故事,虽然当时还有一些不同意见和看法,但赵启正主任认为完全应该加以发掘,用于促进中美交流和沟通,扩大我在美的声音和影响。另外,由于多年来相关的故事全由对方来讲,实际上只讲了一半,我们有必要主动出击,把故事的另一半也讲出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他的想法获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因而也就有了2002年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举办的“历史的记忆”展览。
这一展览借《中美联合公报》发表30周年之机,为配合江主席访美,营造了有利的气氛。展览期间,还组织了中美退役将军和二战老兵的座谈会,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无名战士纪念碑前悼念在“驼峰航线”中牺牲的1500多名中美两国飞行员,以及为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铜像揭幕等一系列纪念活动。展览在美国社会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各媒体都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
2003年2月,在我驻美使馆的协助下,“历史的记忆”展览在美国参众两院办公大楼展出。这是我外宣项目首次进入美国重要的政治场所。包括参院临时议长史蒂文斯在内的多位美国联邦议员观看了展览,并对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一展览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在于找准了美国受众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他们不是珍惜这一段历史和荣誉吗,我们带来了更为详尽的资料,有围绕这段历史发生的许多感人故事,还有最新发掘出的实物。抓住美国人这种愿望和心态,发掘出他们认为最值得骄傲的故事,并且向中美两国人民介绍,这样的展览就一定会受到美国人民的欢迎,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此次赵启正主任出席的在俄亥俄州代顿市(Dayton;Ohio)美国空军博物馆举办的“历史的记忆”展览,就是自2002年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展览的继续和扩展。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空军博物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航空器博物馆,年参观人数达140万人次。扩充后的展览记载了60多年前中美两国人民共同抗击侵略者的事迹,旨在怀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为援华而牺牲的美国飞行员和舍生忘死营救美国飞行员的中国老百姓。
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由于代顿市位于俄亥俄州西部,交通不是十分便利,即使是在美国国内飞行,也很难找到直达航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幕式上美方政要的出席。赵启正主任在国内准备出发时就得知了这一情况,周围工作人员曾建议他,此次访美,短短几天,日程已经非常紧张,现在既然美方联邦政要可能不能出席,赵主任也就不一定赶到代顿出席了。但赵启正主任对身边同志说,我们这次去又不是和人家比礼宾规格,对方有人不能履约,我们不能也以爽约来赌气。赵主任率团如约前往,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再次体现了赵启正主任的一贯作风和信念,即“只要是对中国有利的事,我就愿意去做”。当晚,虽然个别政界高官未能出席,但军方高度重视,将官如云,宾主畅言,尽欢而散。
第一部分 演讲录第31节 一个伟大的婴儿
(2003年10月21日在纽约“中国文化网”开通仪式上的即席讲话)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中国日报网站与美国X3D公司的合作成功表示热烈的支持和衷心的祝贺!
今年2月份,X3D的创建者ArmandRousso(阿曼德·鲁梭)先生访问了我的办公室,当时我就判断X3D将是我们的优秀合作伙伴。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地球上各处的人们较从前更需要彼此了解,彼此了解的必经之路是文化的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当代文化不独属于该民族,也属于世界人民,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中国要了解世界文化,世界要了解中国文化。科技的进步为这种相互了解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今天,中国日报网站和X3D公司的合作,就是架起了这个独特的桥梁。
美国X3D公司具有很好的高科技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平面的影像变成立体的和动态的表现形式,使人如同身临其境,而且不借助任何工具就可以轻松观看,这是世界最新的尖端技术。中国日报是中国最主要的国家级英文日报,也是中国第一家建立网络版的媒体。目前,中国日报网站在国内外网民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双方合作,强强联手,共同推出X3D网站,利用三维立体技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为五千年的文明财富赋予有生命力的视觉冲击效果,确实是可喜可贺,为中国网民和世界网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以往的平面表现形式中,往往不能尽显其本色。比如著名的中国苏州“双面绣”,如果不是立体效果,很难看到两面分毫不差的绝顶刺绣技巧。北京的紫禁城、长城、西安的兵马俑等等都是十分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借助三维的表现形式,世界各地的网民,就向亲自体验大大迈进了一步。一个更加鲜活的、更易感知的中国,即将通过这友谊网络的高速公路走向世界。
X3D网站的推出,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合作,而且具有文化传播国际化的先锋意义。我希望合作双方着眼于未来,优势互补,取得公认的成功。
今天这个仪式之后X3D网站才算诞生。可是,它诞生之前,几个知名网站就进行了报道。“X3dchina”真是个伟大的婴儿!让我们大家都帮助他,他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英俊的青年!
谢谢大家!
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日报网总裁张平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0月21日(北京时间10月22日),中国日报网站与美国X3D技术公司(X3DTechnologiesCorp。)合作推出的3D中国文化网(x3dchina)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行了盛大的开通仪式。《一个伟大的婴儿》是赵启正同志在开通仪式上的致辞。
所谓X3D的技术,就是把平面的素材,通过高科技技术,用立体的、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3D中国文化网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技术,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文化宝藏能够更加生动地、活灵活现地在互联网上展现,从而令全世界的网民都可以更加感性、更加真实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日报网站与美国X3D技术公司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02年11月,当时在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的引见下,双方进行了初次会面。此后总领馆又多次协助安排双方的深入磋商,加强了解;从而促进合作成功。
赵启正同志一直很支持建设这个中国文化网站,他在讲话中提到:今年(2003年)2月,X3D的创建者ArmandRousso访问了他的办公室,凭着多年来与外商接触的经验,以及对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坚实基础;他当时就判断出这将是一次成功的合作;出于一个外宣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他对中国文化与高科技技术及互联网联姻十分敏感,于是他抓住契机,积极促进合作;使得3D中国文化网——一个由中国网络媒体和国外高科技公司合作在境外创办的、介绍中国文化的网站得以诞生。
在网站的开通仪式上,除中国官方多位高级代表到场以外,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的特别代表肯尼斯·波兹巴先生也出席了开通仪式。此外,参加开通仪式的还有许多国际知名公司和银行官员,包括英特尔、西门子、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等。全球40多家著名媒体到场对此进行报道,如美联社、CNN、美国广播公司、《财富杂志》和《新闻周刊》等。
“正确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应该是对外传播工作多年来的宗旨,赵启正同志大力支持这项合作和他的整个讲话的基本出发点也正是为此。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丰富和绚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过去若干年来更多的宣传途径是图片,由于手段单一,有许多东西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比如演讲中提到的精彩绝伦的双面绣如果不是“用立体的形式展示它两面分毫不差的刺绣技术”,又怎能体现其艺术的精湛呢?
给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还有一层更深的意义,就是要采用国际范围的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摈弃古板的说教和僵化的灌输模式。在这一点上,赵启正同志堪称是一个典范,我们从文章的题目《一个伟大的婴儿》就能体会出来,这是一个多么人性化而又有亲和力的题目啊。如果这篇讲演的题目是“预祝合作成功”或“努力宣传中国文化”之类,其魅力必定要大打折扣。把这一刚起步的合作项目比作摇篮中的婴儿,唤起了人们对它的无限关爱和希望;对于直接参与该项目的工作人员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鞭策和鼓舞。其实,这也正体现了讲演者的人格魅力。
不仅如此,在这篇讲演中,我们随处可见作者的眼光实际是超越了“婴儿诞生”本身的范畴。
他首先提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单单属于该民族,也属于世界人民,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于是我们就读出了这样的含义:这个“婴儿”将是造福于全人类的,他因此而“伟大”。
接着,他指出了科技进步为世界与中国的相互了解“架起了独特的桥梁”。于是我们读出了:中国日报网站与美国X3D技术公司的合作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我们将迎来更多的此类合作,这个“婴儿”起到了表率的作用。
最后他更加明确地指出:“X3D网站的推出,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合作,而是具有文化传播国际化的意义。”于是我们读出了这句话背后的深远含义:不仅中国文化本身,而且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也在走向国际,也在与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接轨,这是多么可喜可贺!我们怎能不和作者一同感叹: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婴儿!
第一部分 演讲录第32节 上海的角色
(2004年7月2日在巴黎工商总会总部的演讲)
尊敬的巴黎工商总会会长米歇尔·朗福先生,尊敬的阿尔卡特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谢瑞克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很荣幸参加这个会议,与大家一起讨论上海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环境。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先生将向大家介绍上海发展的一系列新成就和诱人的数字,并会告诉法国企业家,如何登上上海经济发展的高速列车。(掌声)
我曾在上海生活24年,其中一半多的时间在上海市领导班子工作,到中央政府工作已经6年多了。法国朋友与上海人打交道时,会发现他们与巴黎人类似的某种聪颖和志在必得的信心。(笑声、掌声)这种意识有时会被外地人误会为是一种太爱上海的偏执。我在中央政府工作后就力图避免这种误解,于是用心研究上海在中国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在国际对话中,政治对话当然是在首都之间进行的,而经济对话则主要是在经济中心城市之间进行的,这样的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和东京等等。在中国则是上海,虽然她尚不如上列几个城市强大,但她确实有资格代表中国进行国际经济对话。中国政府在90年代初确定上海的发展方向,就是建成包括外贸、金融和高科技产业的中国经济中心。为此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就是进行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浦东新区的开发成功,使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标志。
由于中国政府对上海的信心,1996年允许上海率先对外资银行开放部分人民币业务,如今,在上海取得成功之后已推广到全国的外资银行。
上海对外资的合作能力和容量都是可称道的。今天将有几位法国大企业家给大家讲一些引人注目的案例。1992年,法国达能总裁在上海的一个由我主持的研讨会上发言,谈到食品品味的国际化问题时,与会者感到难以理解,今天,达能的产品已经列入了上海人的食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外国快餐都受到欢迎。上海当初拥有德国大众和美国通用两个合资汽车厂,也曾有人预言,这恐怕是个风险太大的决策。如今,上海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产量最大的集团,是迎接中国轿车消费浪潮的主力。至于阿尔卡特的上海贝尔公司,我曾陪同俄国前总统叶利钦去参观,他感慨地说,上海浦东开发的决策是英明的,规划是周密的,办法是聪明的。(掌声)1997年5月17日希拉克总统在浦东演讲时说得更富有诗意:我喜欢在这个地方发表演说,因为这是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掌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