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诊断学第七版教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情绪如何,对未来、对生活的看法,如疑及抑郁症,应按精神科要求采集病史和作精神
检查。
(三)多话与唠叨
病人不停地讲,医生不易插话及提问,一个问题引出一长串答案。由于时间的限制及
患者的回答未得要领,常使采集病史不顺利。对此,应注意以下技巧:一是提问应限定在
主要问题上;二是根据初步判断,在病人提供不相关的内容时,巧妙地打断;三是让患者
稍休息,同时仔细观察患者有无思维奔逸或混乱的情况,如有,应按精神科要求采集病史
和作精神检查;四是分次进行问诊、告诉患者问诊的内容及时间限制等,但均应有礼貌、
诚恳表述,切勿表现得不耐心而失去患者的信任。
(四)愤怒与敌意
患病和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表现出愤怒和不满,而且有时病人也难说他们为什么愤怒
和愤怒的具体对象,可能指向医生,仅就因为医生在他面前或提醒他想到了自己的不适感
觉,或者他们向医生,尤其是向年轻医生比向更年老的医生表示愤怒更感到安全。如果病
人认为医务人员举止粗鲁、态度生硬或语言冲撞,更可能使病人愤怒或怀有敌意。不管对
以上哪种情况,医生一定不能发怒,也勿认为自己受到侮辱而耿耿于怀,应采取坦然、理
解、不卑不亢的态度,尽量发现患者发怒的原因并予以说明,注意切勿使其迁怒他人或医
院其他部门。提问应该缓慢而清晰,内容主要限于现病史为好,对个人史及家族史或其他
可能比较敏感的问题,询问要十分谨慎,或分次进行,以免触怒病人。
(五)多种症状并存
有的患者多种症状并存,似乎医生问及的所有症状都有,尤其是慢性过程又无侧重
时,应注意在其描述的大量症状中抓住关键、把握实质;另一方面,在注意排除器质性疾
病的同时,亦考虑其可能由精神因素引起,一经核实,不必深究,必要时可建议其作精神
检查。但初学者在判断功能性问题时应特别谨慎。
(六)说谎和对医生不信任
患者有意说谎是少见的,但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看法和他的医学知识会影响他对病史的
叙述,如病人的叔父死于胃癌,那他可能将各种胃病都视为一种致命性疾病,而把病情叙
述得很重。有的患者求医心切可能夸大某些症状,或害怕面对可能的疾病而淡化甚至隐瞒
某些病史。医师应判断和理解这些情况,给予恰当的解释,避免记录下不可靠不准确的病
史资料。
对某些症状和诊断,病人常感到恐惧,恐惧各种有创性检查、恐惧疾病的后果或将来
许多难以预料的情况。恐惧会改变人的行为,一些病人对过去信任的环境也变得不信任。
有时医生能感觉到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和说谎,医生不必强行纠正,但若根据观察、询问
了解有说谎可能时,应认识到它,待病人情绪稳定后再询问病史资料。若有人没病装病或
怀有其他非医学上的目的有意说谎时,医生应根据医学知识综合判断,予以鉴别。
(七)文化程度低下和语言障碍
文化程度低下一般不妨碍其提供适当的病史,但患者理解力及医学知识贫乏可能影响
回答问题及遵从医嘱。问诊时,语言应通俗易懂,减慢提问的速度,注意必要的重复及核
实。患者通常对症状耐受力较强,不易主动陈诉;对医生的尊重及环境生疏,使患者通常
表现得过分顺从,有时对问题回答“是”不过是一种礼貌和理解的表示,实际上,可能并
不理解,也不一定是同意或肯定的回答,对此应特别注意。
语言不通者,最好是找到翻译,并请如实翻译,勿带倾向性,更不应只是解释或总
结。有时通过体语、手势,加上不熟练的语言交流也可抓住主要问题。反复的核实很
首耍。
,£趴歉掣豁荭}。夔黔鲞觏巍翻爨影£。 ,瓢器雾● ..}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蒸
(八)重危和晚期患者
重危患者需要高度浓缩的病史及体格检查,并可将其同时进行。病情重危者反应变
慢,甚至迟钝,不应催促患者,应予理解。经初步处理,病情稳定后,可赢得时间,详细
询问病史。
重症晚期患者可能因治疗无望有拒绝、孤独、违拗、懊丧、抑郁等情绪,应特别关
心,引导其作出反应。对诊断、预后等回答应恰当和力求中肯,避免造成伤害,更不要与
其他医生的回答发生矛盾。如不清楚、不理解,应妥善交代或作出适当许诺,待以后详细
说明。亲切的语言,真诚的关心,表示愿在床旁多待些时间,对患者都是极大的安慰和鼓
励,而有利于获取准确而全面的信息。
(九)残疾患者
残疾患者在接触和提供病史上较其他人更为困难;除了需要更多的同情、关心和耐心
之外,需要花更多时间收集病史。以下技巧有助于采集病史。
对听力损害或聋哑人,相互理解常有困难,可用简单明了的手势或其他体语;谈话清
楚、大声、态度和蔼、友善;请患者亲属、朋友解释或代述,同时注意患者表情。必要时
作书面提问,书面交流。
对盲人,应更多安慰,先向患者自我介绍及介绍现场情况,搀扶患者就座,尽量保证
患者舒适,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获得患者的信任。告诉患者其他现场人员和室内家
具或装置,仔细聆听病史叙述并及时作出语言的应答,更能使患者放心与配合。
(十)老年人
年龄一般不妨碍提供足够的病史,但因体力、视力、听力的减退,部分病人还有反应
缓慢或思维障碍,可能对问诊有一定的影响。应注意以下技巧:先用简单清楚、通俗易懂
的一般性问题提问;减慢问诊进度,使之有足够时间思索、回忆,必要时作适当的重复;
注意患者的反应,判断其是否听懂,有无思维障碍、精神失常,必要时向家属和朋友收集
补充病史;耐心仔细进行系统回顾,以便发现重要线索;仔细询问过去史及用药史,个人
史中重点询问个人嗜好、生活习惯改变;注意精神状态、外貌言行、与家庭及子女的关系等。
(十一)儿童
小儿多不能自述病史,须由家长或保育人员代述。所提供的病史材料是否可靠,与他
们观察小儿的能力、接触小儿的密切程度有关,对此应予注意并在病历记录中说明。问病
史时应注意态度和蔼,体谅家长因子女患病而引起的焦急心情,认真地对待家长所提供的
每个症状,因家长最了解情况,最能早期发现小儿病情的变化。5~6岁以上的小儿,可
让他补充叙述一些有关病情的细节,但应注意其记忆及表达的准确性。有些患儿由于惧怕
住院、打针等而不肯实说病情,在与他们交谈时仔细观察并全面分析,有助于判断其可
靠性。
(十二)精神疾病患者
自知力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是人们对自我心理、生理状态的认识能力,在医学上表
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能力。对有自知力的精神疾病患者,问诊对象是患者本人。对缺
乏自知力的患者,其病史是从患者的家属或相关人员中获得。由于不是本人的患病经历和
感受,且家属对病情的了解程度不同,有时家属会提供大量而又杂乱无章的资料,医生应
结合医学知识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后记录。对缺乏自知力患者的交谈、询问与观察属于精
神检查的内容,但有时所获得的一些资料可以作为其病史的补充。
(万学红)
第四章 常见症状
程牧(sympto曲是抬惠黄车观惑受§\1禾迄或痛苦桷异靠惑瓷或巢些蓉观病态改曼《症状氧现
赢多聃彤式。南些熬南主观者能惑瓷酗的’如疼赢t眩晕等;奄激既南王观惑瓷,蓉双。猹查乜能
炎现的,如爱热。靠瘟、呼吸强难等;也衣主观毛异嫦惑觉。是通过蓉观检叠方凝现的t如黏嗅
妊缸。肝辑时太等;还布瞧生龠现象友生1曦童焚化t不疋或超过警F如黯许t渭瘦、多艮、少永
等t寓通过蓉观评定右能确是的誊凡妃神聃,广叉上均可视南症状,唧f…叉铺症状i也乜培了_
些俸征,体征(jsign)是糖医蛹或央他人蓉观栓盏熬的改变。|j
痖’状学(symtm茜哂logy)砥莞症状的病圆、茛生机黼、临藤表现及央柱冷颤奇砘诈璃々瘟状…
是医师向患者进行疾病调查的第一步一是问诊的主要内容,是诊断、鉴割诊断的线索和依据,也
是良映斌渍的童要鹣标乏一蕾获病酶症、状穰多,R一获病可奄芥鼠诵症状,苍R的疾病叉可奄莱
。j|蝰枢鼠的症状,强比,柱诊颤疾病畸必须姥各临养甄南资聃誊进行缘合分析t切息率饶巢…〃…l'&
个症状赫散啦姥误的诊断;
临藤症状很多,。苯章仅蟪啦养土较为靠见确瘟状加以阚i龟驻 i j
第一节 发 热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
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
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左右,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
略有差异,且常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在24小时内下午体温较早晨稍高,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升高,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月经前及妊
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老年人因代谢率偏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另外,在高温环境下
体温也可稍升高。
【发生机制】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产
热增加或散热减少,则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外源性致热源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
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
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④某些类固醇物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原胆烷醇
酮(etiocholanolone);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外源性致热源多
为大分子物质,特别是细菌内毒素分子量非常大,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
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
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机制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又称白细胞致热源(1eukocytic pyrogrn),
如白介素(IL一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使调定点(温阈)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
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并通过垂体内分泌因素使代谢增加或通过运动神经使骨骼肌阵
募四蕈靠j觅.症牧
缩(临床表现为寒战),使产热增多;另一方面可通过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
停止排汗,散热减少。这一综合调节作用使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如颅脑外伤、出血、炎症等。
(2)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3)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如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
【病因与分类】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
多见。
1.感染性发热(in{ective fever)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
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不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均可出
现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1aonin{ective fever)主要有下列几类原因:
(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由于组织细胞坏死、组织蛋白分解及组织坏死产物的吸
收,所致的无菌性炎症,常可引起发热,亦称为吸收热(atisorption fever)。常见于:
①机械性、物理或化学性损害,如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大面积烧伤等;
②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③组织坏死与细
胞破坏,如癌、白血病、淋巴瘤、溶血反应等。
(2)抗原一抗体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重度脱水等。
(4)皮肤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癣及慢性心力衰竭等而引起发热,一般为
低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有些致热因素不通过内源性致热源而直接损害体温调节
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后发出调节冲动,造成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称为中枢性发
热(centris fever)。常见于:①物理性:如中暑;②化学性:如重度安眠药中毒;③机械
性:如脑出血、脑震荡、颅骨骨折等。上述各种原因可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致使其功
能失常而引起发热,高热无汗是这类发热的特点。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正常的体温调节过程,使产热
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多为低热,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其他表现,属功能性发热范
畴。常见的功能性低热有:①原发性低热: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体温调节障碍或
体质异常,低热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之久,热型较规则,体温波动范围较小,多在O.5℃
以内。②感染后低热:由于病毒、细菌、原虫等感染致发热后,低热不退,而原有感染已
愈。此系体温调节功能仍未恢复正常所致,但必须与因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潜在的病灶
(如结核)活动或其他新感染所致的发热相区别。③夏季低热:低热仅发生于夏季,秋凉
后自行退热,每年如此反复出现,连续数年后多可自愈。多见于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
能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