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199-暗访淮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淮河流域位于中国东部,西起河南省南部地区的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和皖山余脉、六安至合肥丘陵地带和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与长江流域相毗邻;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为界。行政区划涉及豫、鄂、皖、苏、鲁五省,共40个地区、地级市,163个县,75个市辖县级区。其中湖北只涉及5个大别山区的县区,比重很小。流域内山区仅占10%不到,平原洼地约占67%,低丘与山岗地约占20%。
以黄河夺淮入海的黄河故道为界,即今河南兰考县、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邳县、连云港一线,淮河流域内又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后者主要位于山东与江苏北部。流域面积分别是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有京杭大运河、徐洪河及淮沭新河贯通其间。
沂、沭、泗水系实际上是沂河、沭河和泗河水系的总称,共有12条较大的一级支流和15条自行入海的河流组成。上世纪50年代,人工修建新沂河、新沭河,使该水系有了独立的主要入海通道。
淮河水系从河南桐柏县发源后,流经信阳市,到淮滨县与安徽阜南县交界的洪河入淮河口为上游,长369公里;从洪河口到江苏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76公里;中渡以下则为下游,河长150公里。
淮河发源地以海拔100米到300米山区为主,流域面积66%在海拔10米到100米之间。
河底比地面高是黄河奇观。但下游比上游高是淮河干流的一大特色。洪泽湖底竟比淮河干流蚌埠段河底高出2米。根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淮河干流总落差为200米,其中上游为178米,中下游地区为22米。平原型河流、湖泊型河流、下高中低的河流,是淮河治水、治污所必须考虑的特点。
此为淮河出源头地区20多公里处,小桥下即为淮河
“纳百川而成大海”。任何一条河流,都由众多支流汇聚而成。淮河也不例外。
淮河支流并不多,据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记载,淮河主要支流有25条。在“淮源”桐柏县,从淮河文化陈列馆制作的“走读淮河”模型上可以看到,上游大一点的支流有河,中下游较大的支流还有汝河、颍河、涡河、濉水、泗水、沂沭河等。稍小一点的还有沣河、淝河、淠河等等。淮河的主要支流,如洪汝河、沙颍河、涡河等均在中游。依据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纂的一本《水利手册》,大体得知淮河主要支流情况。
发源于大别山区的伏牛山,历经各代人为改道,变动很大。元初,为免蔡州水患,在郾城截断汝水北部支流,使舞阳以北的汝水上游河水向东由ND938水入颍河。元末,在舞阳再截汝水另一支流——甘江河,使之归澧河。明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汝水在西平附近淤断,汝水南支截流易源。清代把汝水北支改称洪河,新蔡以上汝水改称南汝河。成为今天的洪水支流。
第二部分:浅说淮河——中国第三大河特别的流域(2)
颍河是淮河的主要支流,全长650公里,流域面积4万多平方公里。正源是河南嵩山。由界首市入安徽阜阳地区。周口以上受黄河夺淮影响较小,周口以下颍河干流与古颍水河道大致相似。春秋时代,在周口以东有一颍河分支,到怀远涂山口入淮河干流,名叫沙水。到清代时,这条河流已不存在。现在的颍河以沙河为主源,故统称“沙颍河”。一般在安徽界首市以上称“沙河”,界首以下一般称作“颍河”。沙颍河流经阜阳市并入另一支流泉河,再经颍上县,后注入淮河。
历史上,颍河水流在阜阳西北驻留,形成一湖,名“西湖”。阜阳也因颍河得名,曰“颍州”。阜阳市现有颍州区,全市惟一一份晚报叫《颍州晚报》,很多商铺都以“颍”字命名。据说,唐朝时颍州西湖名气远大于杭州西湖。大文豪欧阳修主政颍州时曾有诗作,比较两“西湖”后说“未觉颍杭谁雌雄”。南宋后由于黄河侵入,淤塞殆尽。现在阜阳很多文化人谈论本地辉煌的历史文化时,仍引用此诗作证。
涡河上游受黄泛影响变迁最大。
涡河发源于开封县郭厂村,上游临近黄河,许多上游支流已到黄河南堤脚下。在黄河泛淮的冲刷、淤积下,支流增多,变化无常。中下游则基本保持原貌。主要由河南鹿邑县进入安徽亳州市。经涡阳、蒙城两县,入蚌埠市怀远县境,注入淮河。
濉水发源于江苏陈留县西浪荡渠,向东到江苏宿迁小河口入泗。在古代淮河,它的位置非常重要,是重要支流之一。
黄河入淮后,濉水在睢宁县以下多次向南改道,现有新、老濉河之分,即因改道而起。现皆由江苏泗洪县入洪泽湖。
泗水
古泗水是淮河下游最大支流。河道深阔,尾闾通畅。沂、沭、汴、濉等都是泗水的支流。南宋时黄河南泛,主要是经古汴水和泗水入淮河,故史书和专业书籍均称历史上黄河南泛为“夺泗入淮”。
明万历年间,泗水筑堤形成固定河槽。徐州至淮阴间泗水被黄河所夺,河床淤高,使沂、沭、濉河下泄通道堵塞。泗水上游来水下泄不畅,在济宁至徐州之间的洼地滞蓄,形成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总称“南四湖”。南四湖以下,泗水河道淤塞,南北航运受阻。为保漕运畅通,明、清两代先后开挖了会通河、中运河等一系列河道,并使原来入泗的支流改道入运河,形成以运河为骨干的排水系统。
在汉代以前,这两条河都是泗水支流,从下邳入泗。北魏到清代1000多年间,沭水多次西泛入沂。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为防沭河侵沂,在郯城禹王台建竹络坝。从此,沭水西支断流,并脱离泗水主干而独立入海。明、清时为保运河而开挖的六塘河,使沂水
脱离泗水,并以六塘河为归海通道。
1950年后,政府组织人力开辟新沭河、新沂河,主要以排洪为目的。从此沂、沭有了新的入海口,并使淮河流域形成相对独立的沂沭泗和淮河两大水系。
淮河支流和流域里的河流都因南北发源地不同,形成两大特点:发源于干流南岸多源于山区,河短流急,季节性强。特别是夏季暴雨,往往山洪势不可挡,破坏性较大。北岸支流众多,大多源远流长。只是水量有限,有些河流已淤塞成沼泽,或已在历史岁月中消失。
淮河属湖泊性河流,流域面积小,低洼积水地多,但出名的湖泊少。仅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等较有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多年,排涝为田,使许多沼泽地成为围堰,移民种粮。如干流中游数十万亩面积的城西湖、城东湖,现都成为人口密集、阡陌相连的农民聚居地了。
在淮河水利,特别是治污方面,洪泽湖、南四湖、骆马湖等,位置非常重要。洪泽湖在江苏境内,面积1960平方公里。隋唐以前,洪泽湖一带地势低洼,有很多小湖泊、洼地。黄河南泛后泥沙淤积,致使淮河尾闾不畅,水面增加,把洪泽湖与小湖洼地连成一片,水面迅速增大。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筑高家堰,明中后期进一步加筑,湖水抬高,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现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
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相连的湖泊合成的“南四湖”,元代前仅为泗水流经的一片洼地。黄河夺泗后,黄水、泗水积淀于此,形成湖泊。昭阳湖形成最早,元时称山阳湖;南阳湖与独山湖为一体,后运河行经湖中央,将该湖一分为二,西北部分仍称南阳湖,东南部
分则称独山湖;微山湖出现于明代,由赤山、微山等几个小湖泊扩展而成。
骆马湖是黄河夺泗入淮后沂、沭、泗河在宿迁(现江苏省县级市)一带形成的湖泊。后又逐渐被淤塞。清初,骆马湖复现,嘉庆年间又逐渐消亡。1950年后,因大修淮河水利,建起大批闸坝与排洪设施,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骆马湖。
骆马湖是人力影响水系的典型之一。现在淮河中游正在兴建一座大型控制洪水工程——临怀岗控制工程。建成后在淮河干流将又会出现一个季节性湖泊。
在古代淮河流域,称为“泽”的湖还有一连串: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大野泽、雷泽以及下游地区的射阳湖、白马湖、博芝湖等。颍水、汝水一带记载有36个湖沼陂塘。而位于河南正阳、息县、新蔡交界处的鸿却陂方圆有400里之广。这里泽、湖、沼、陂、塘有一些在历史上颇为重要。如战国时道家代表列御寇,就在圃田泽隐修,著《列子》一书。这些大大小小的水域,后多因黄河夺淮、历史变迁和人力作用,均已消失。
第二部分:浅说淮河——中国第三大河独特的气候
“桔生淮南为橘,桔生淮北为枳”。古人形象地总结了淮河流域的气候特点。一树同宗,隔河而质变,并非百米宽淮河对气候有多大影响,是因为淮河坐落在看不见的气候分界上。
淮河、秦岭一线被地理教科书称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我在陕西、河南、安徽等地采访时发现,许多农业科研机构都设立在这一条线上。而且,多出成果、出全国影响面大的成果,很多都是这一线的研究机构或专家。深究其因,得知:秦岭、淮河为南北气候交界处,则北方气候有之,南方气候亦有之;北方灾害有之,南方灾害亦有之;北方害虫愉快生长于此,南方害虫同样茁壮成长于此。多数时候,两边气候、灾害、害虫叠加于这一带,让生物一年中受南北两遭磨炼。在此地培养的良种适应南北气候,经受住两重灾害折磨,抵抗住南北敌害侵扰。如此打磨,自然适应性强,成熟度高。也可以推广到其他广大地区。
单就淮河流域而言,也有人用“三个结合部”来概括淮河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方多雨气候和北方干旱气候的结合部;北半球亚热带和温带的结合部;沿海和内地的结合部。有关专家经过大量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类似结合部是典型的孕灾地带。
在淮河水利委员会采访时,专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用气象学专业术语描述:以淮河干流和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北部属温带半湿润区,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区。影响本流域的天气系统众多,既有北方的西风槽和冷涡,又有热带的台风和东风波,还有本地产生的江淮切变线气旋波。东南亚季风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由于是多种气候交汇区,多变是一大特色。不同地区、季节、年份,降水量极不均匀。南部大别山,最大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而同时北部平原区可能只有200多毫米;全流域的年降水量虽有800多毫米,但降雨比较集中,5月至8月的汛期3个月就通常降下五六百毫米;丰水年和贫水年的降水量平均相差四五倍。碰上特殊年份,如1954的水年和1978的旱年相比,降水量悬殊竟高达三四十倍。
特殊的气候,加上特殊的地形,便有了淮河特殊的灾害。专家对淮河流域近530年的灾害历史研究发现,较大范围的水旱灾害平均3年2次,其中流域性洪涝灾害131次,干旱97次。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洪涝集中发生在18世纪,干旱主要集中在16世纪、20世纪。
淮河流域旱涝周期明晰,一般为11年。但百天大洪大涝,继而百天大枯大旱现象,亦屡见不鲜。
淮河流域洪涝主要由暴雨所致。6月、7月,江、淮地区特有的梅雨季节,降雨可持续一二个月。范围之大,可覆盖全流域。
最为惨重的一例是1975年8月,受台风影响,洪汝河流域突降暴雨。暴雨中心汝河板桥水库以上流域,平均降雨量达1028。5毫米,最大入库流量达每秒1。3万立方米,创世界同流域面积入库量最高纪录。导致8月1日水库水位超过坝顶,水库溃决。洪水以每秒6米的速度冲向下游,6小时倾泻7亿立方米。洪水出库时形成高30米、宽12公里到15公里的水流,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建筑物、道路等荡然无存。京广铁路距大坝下游50公里,有31公里被冲毁,铁轨被扭成麻花状。洪水再往下,直接致使洪河石漫滩水库溃决,王老坡滞洪区冲决。
据统计,这次虽是小流域洪灾,但导致2。6万人失去生命,1130万人受灾,33万头大牲畜死亡,冲毁房屋625万间,水毁耕地2000万亩。
上世纪以来,1931年、1954年、1963年、1991年和2003年淮河流域大洪水,亦举世瞩目。
“非涝即旱”是淮河流域灾害的重要特点。由于淮河流域降雨集中,年际变化太大,水资源很难利用,农业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这使得淮河流域农业非常容易出现大面积干旱灾害。祸不单行,在旧中国,淮河流域的干旱往往还伴随蝗灾、干热风灾害等。近530年,发生流域性旱灾193次,蝗灾103次。
灾害频仍使以农业为主的淮河流域农民深受其苦。历史上农民起义频发是民不聊生的典型标志;而邪教横生,反映了沿淮人民在现实中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只能在虚妄中寻找寄托。另一方面,淮河流域居民外出乞讨似乎成为中国社会一种独特的现象,群体性移居也较为多见。现居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河南籍人士就非常之多,几乎每问三个人即有其一。历史上还出现了以乞讨出名的凤阳县,民歌“十年倒有九年荒”、“身背花鼓走四方”唱遍全国。直到现在,沿海和大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夜市里卖花的小女孩,相当比重的人员来自淮河流域。
当代最为严重的灾害应是上世纪60年代初发生的,当时我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