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神秘帝国-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这样做的后果和代价。”
三人常常靠通电话解决问题。约翰逊向比塞尔提出问题和难题,经短暂讨论后,再很快告诉他解决的办法。同样的好奇心也吸引比塞尔去研究复杂的经济事务。他们都是比塞尔研究CL…282技术方面的临时老师。工作中,他常向约翰逊、兰德和贝克提问。约翰逊发现比塞尔“很快”在工程学方面就博学多知了。鲍勃·金记得约翰逊和比塞尔曾在一次谈话中,详细讨论过金属钛极强的张力。他说:“比塞尔喜欢这种材料。”
比塞尔还是个诡诈、难应付的上司。他更多的是靠才华而非热情激励下属,虽然他态度优雅,也颇有魅力,但看上去冷漠高傲,同事们和他接触时,还有点尴尬和不自在。“他是位绅士,”鲍勃·金说,“但他极少闲谈,尤其是在工作中,他眼里只有工作。”
比塞尔有6英尺多高,以步履如飞闻名全局,他的助手们不得不一路小跑才能跟上他。尽管幼年时的内斜视已经治愈,但有一只眼球的视力有时仍会比另外一只的要糟糕许多。虽然家境富裕,但他工作间的衣橱里却只有两三件永远皱皱巴巴的套装,而且他的车也破旧不堪。
在零乱的书桌后面,他总是坐不安稳,不断地摆弄裁纸刀和口袋里的手帕。由于患有慢性鼻炎,在深呼吸时,他的鼻子还会时不时发出很大的声响。助手们到他在克里夫兰公园(华盛顿附近一个多树的地方)宽敞的家中,都惊奇地发现家里乱七八糟。同为中情局雇员的鲍勃·金的妻子贝蒂·金记得一个周六到他家吃午餐,发现比塞尔家的狗拴在炉子腿上,好几堆脏衣物摞在楼梯下。安·比塞尔用牛排和腰子馅饼招待大家,那并不是华盛顿人爱吃的。
除了有点古怪和偏执,且难以应付之外,比塞尔在鼓动人方面确实有一套。当然这个项目本身就很诱人,技术是全新的,让美国飞机飞进苏联内陆的想法也颇具吸引力。比塞尔满怀信心地提及横扫一切官僚障碍的总统手谕,也给这个项目增添了一种战无不胜的色彩,极大地激励了全体工作人员。
他还对如何激发凯利·约翰逊拿出最好成果颇有心得。他从不给洛克希德公司下达制造新型飞机的具体技术要求,相反,比塞尔和助手们只是定下大概的指导方针,这就可以让约翰逊完全依照自己独特的直觉去设计。1954年12月,中情局和公司签署了初步协议。经过约翰逊与中情局总顾问劳伦斯·R。休斯顿的几轮谈判之后,洛克希德公司和中情局于1955年3月22日签署了正式合同。合同规定,公司在7月交出第一架飞机。总共20架飞机的费用是2 200万美元,不包括引擎和照相机设备的耗资,它们分别由空军和中情局单独支付。
甚至在合同签署前,比塞尔已开始向洛克希德公司输入资金了,那是两张总值为120万美元的支票。为了保证机密性,也为了不把此费用记入正式账簿,比塞尔是以虚构的公司名义开的这些支票。它们被寄到约翰逊在洛杉矶郊区艾西诺的家里, 约翰逊又把它们存到他为这个子虚乌有的公司开设的当地账户里。到1955年初,CL…282已经在伯班克的飞机装配区渐渐成型了。
第三部分第七章 纸飞机(1)
经华盛顿批准之后,凯利·约翰逊立即着手这个项目。在1954年12月1日,比塞尔给约翰逊打电话确定他可以开始行动之前,这位飞机设计师已经开始组织工程队了。11月26日周五,感恩节后第一天,他就把洛克希德公司五位高级工程师包括爱德华·鲍尔温和埃尔默·伽特,召集到办公室,向他们透漏了这次秘密项目。
已在洛克希德工作四年的热动力学家本·里奇生动地回忆起12月的那一天,他被出乎意料地叫到82号楼——“臭鼬工厂”所在的老旧的轰炸机制造库见约翰逊。里奇的专长是处理高速飞行引起的发热问题,以及改进喷气式发动机进水口和排气管的设计。约翰逊的一个助手告诉里奇,他将要搬到约翰逊的工作区,协助改造一个发动机,以配合一种前所未有的远程高空飞行的新式飞机。
里奇看见约翰逊只穿着衬衫坐在一张大木制桌子后面。“这个项目必须高度保密,”约翰逊对他说,“你的履历里将有一年半的空白,且永远保持空白。”然后,约翰逊又描述道:“我们要制造一架非常特别的飞机,飞行高度至少要比苏联战斗机和导弹高15 000英尺,以保证能飞遍苏联且不被侦察到,它还得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带回美丽的照片。”
约翰逊要求里奇解决发动机入水口问题,并开始考虑舱内加热制冷及水力和燃料的控制问题。里奇被安排到已有六位工程师的二楼办公室。他们的窗户和飞机库一样都被封死,灯火也受到管制,以确保安全保密。几乎每个人都吸烟,所以办公室的空气永远都是烟雾缭绕的。里奇强烈希望待在这里不超过六个月。然而他却一直在“臭鼬工厂”待了36年。1975年,约翰逊退休后,由他接管该处工作。
里奇只是迅速扩大的团队中的一分子。圣诞节前,约翰逊就已经聚集了25名工程师。不久,他们就开始一周65个小时的工作,遵守严格指示,对任何人包括家人都守口如瓶。约翰逊在日志中写道:“跟参与计划的每个人谈话,让他们牢记高度保密的必要性。但此时,要把这些工程师从其他项目中抽调出来,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我还不能告诉他们确切的原因。”
关于项目,事无巨细都要求保密。飞机零件被运载到圣凡南多山谷——与洛克希德公司无明显联系的另一个基地。“臭鼬工厂”员工出差时,要奉命使用化名。如果供应商们提出与这些特殊命令有关的问题,他们很快就会受到中情局秘密官员的造访。当考尔曼仪表公司对高度计的刻度标到8万英尺的指令表示疑惑时,就受到了这样的拜访。正常最大高度是45 000英尺。受中情局吩咐,考尔曼主管们对外回答与高度计相关问题时,都说那是为一架试验性的火箭飞机特制的。
他们还摒弃了传统保密手段,这个项目的工程图和其他文件都没有标上“保密”二字,因此,即使被外人看到也不会引起注意。
当他们努力把约翰逊的设计转变成一架实实在在的飞机,然后让它通过各种飞行试验时,“臭鼬工厂”的工作人员和诸多签约公司面临着里程碑式的挑战。由于该机设定的操作高度太高,几乎所有的零件都必须经过特别加固,才能在接近外太空边缘的稀薄空气中运作。负责制造J…57引擎的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为适应高空操作,改造了多种零件,包括交流发电机、冷油器和液压泵。即使这样,当年晚些时候,在对第一架可操作飞机作一系列飞行试验时,在太空流层中,第一批引擎的性能还是极不可靠。飞行员们从57 000英尺高空最后一次上升时,引擎总是“砰”的一声巨响,然后熄火了,就像汽车发动机停转了一样。飞行员们把这个未知的上升区叫做“带状地”或“烟囱”,当飞机失去动力时,飞行员们被迫滑落到35 000英尺高空左右重新发动。试飞中的这种情况常令人灰心丧气,如果是发生在苏联领空,那么,在飞机下降时肯定无法躲过攻击。1956年,在进入苏联首航之前,普拉特&惠特尼最终用一种功率更大、更可靠的发动机取代了它们。
燃料是另一大障碍。在7万英尺高空,正常的喷气燃料会因气压过低而脱浆或蒸发。约翰逊必须让人设计并生产出一种新燃料。他向退休的詹姆斯·杜里特将军寻求帮助,他于1955年任壳牌石油公司的副总裁,且是基利安委员会的成员。壳牌公司生产出一种名为“LF…1A”的低挥发性、低气压的煤油燃料。在海平面上它的沸点是300度,性能极稳定,火柴都无法点燃,此燃料是由好几种石油副产品合成的,其中几种都是一种名为“Flit”的极便宜的杀虫剂产品的成分,因而,公司不得不削减杀虫剂的生产。1955年,全国的消费者都在疑惑为什么货架上的“Flit”总是缺货时,他们根本想像不到,原来竟是被秘密侦察机项目占用了。
飞机上的供油系统又是另外一个难题。由于此飞行高度的低气压,燃油很可能从J…57发动机上密封的接口处渗漏出来,腐蚀机舱的空调和除雾装置。长时间飞行的话,将会漏掉整整64夸脱的储油,即便不致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慢慢渗漏进除雾系统的燃油也会给坐舱罩覆上一层油膜。在1956年引进新发动机解决此问题之前,约翰逊就让飞行员们披上一块尿布,再带上一根长棍,用来清除挡风玻璃上的尘雾。另一种临时但也无效的补救措施是给除雾器接上一个临时过滤器,那个过滤器是一个小金属盒,装满卫生棉。
约翰逊的设计要求机身很大——机舱、机翼和机尾部分,以保证远程高空飞行。每增重一磅,就得降低一英尺。飞机的各个角落都尽可能用铝一类的轻型材料。约翰逊的工作人员开始组装这架飞机时,都惊诧于机身的脆弱。工人们开玩笑说这架飞机是“铝箔纸”做的。
超长机翼的重量保持在每平方英尺4磅,这是非常非常低的数字。该机飞行员之一的鲍勃·艾里克森不能相信机翼看上去那么像薄纸。他回忆说:“你提起机翼它就卷了,而且像要冒烟似的,你知道,这玩意儿是用手纸做的。”
那些给飞机增加升力,并运载超远程飞行燃料的狭长机翼是这架飞机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最引起争议的部分。翼展约有70英尺,装在一架44英尺长的飞机上显得尤其庞大。当爱德华·鲍尔温依约翰逊之令,把机翼设计画在制图板上时,他不相信上司需要这么个又长又薄的东西。
“你确定要这样的机翼吗?”鲍尔温问约翰逊。
“正是。”约翰逊答。
然后,鲍尔温告诉他,制图板不足以摊开全部长度的草稿纸。
“就把一些纸接到上面来演示吧,”约翰逊说,“不过,你还是得重画,因为制图机处理不了超过42英寸宽的东西。”
机翼太长,以至于两端都垂到跑道上,滑行或起飞时都必须由有轮的支柱从中间撑起,飞机升空后这些支柱再自行脱落。在洛克希德公司,这些装置都被叫做“弹簧单高跷”。若飞行员未能按下卸载开关,或附加的自动控制功能失灵了,飞机就不能安全飞行。在一次飞行实验中,飞行员绕着跑道往回飞准备卸掉悬挂的单高跷时,飞机熄火了,该飞行员在飞机坠落时丧生。
机翼处还装了一组油箱,总容量是1 350加仑特制的壳牌混合油。人人都清楚,空气湍流,尤其是在低海拔处气压更强时,就会引起机翼的自然摇摆,油箱有可能从飞机上掉下来。为减少这种危险,约翰逊安装了水平平衡器和辅助翼,那是控制飞机翻滚和倾斜的翼瓣,这样,飞机飞行时,它的前端会微微上扬,以减少狂风引起的压力的影响。
当时,约翰逊向空军妥协,放弃了让飞机腹部着陆以取代传统起落装置的想法。不过他仍然想要采用尽可能轻的起落系统。他的解决方法是在飞机前部安两个轻便的轮子,在机尾下面安两个小滑轮。这些装置一前一后和“单高跷”一起,共同保持起飞时机身的平衡。但后来人们发现飞机下降、减速着陆时,却容易歪向一边。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在翼尖加了小的降落橇,飞机要停时,有一个机翼将保持倾斜,直到降落橇接触到停机坪。这样虽不雅观,但却很管用。
约翰逊及同事面临的最让人望而生畏的挑战是为飞行员创造维持生命的环境。这问题说来简单却难以做到:在65 000英尺高空,人类必死无疑。那里没有足够的氧气维持生命,气温是零下70摄氏度。而且,因无足够气压,人体内的液体包括血液都会汽化。必须为飞行员提供生存环境,这不只是要保证能驾驶飞机远程飞越苏联领土,还要保证万一飞机失灵或遭到苏军的空防攻击,他们要能应付突然减压,在高空紧急跳伞逃命。约翰逊需要一个可靠的增压舱和氧气呼吸系统,以在超远程飞行中维持生命,并且还需要特制的增压服使飞行员经得住突如其来的减压。
这也就是说,必须解决这样一个根本问题:如何保持人体内与外界压强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彻底改变了,其后果将是致命的。当外部压强大大超过内部时——这是水底深处的典型情况,无任何保护的身体将会被压碎。在高空,当外界气压减弱,飞行员被迫吸入大量罐装氧气时,相反的危险就出现了,在极限条件下(像CL…282经常遭遇的那些),未经防护的身体将会膨胀甚至爆炸。
当然,在海平面上,正常情况下,压强都是平衡的,无人会去想这个问题。在现代,即使飞机在35 000英尺到4万英尺的高度飞行,商业喷气飞机舱内压强依然可以保持8 000英尺的舒适度。氧气被混合在舱内空气中,乘客与机组成员体内并无明显的压强变化。但在更高空驾驶高性能飞机时,压强并不容易解决。在喷气式飞机仍是新鲜事物的50年代早期,尤其难以克服CL…282在极高空飞行时人体所能承受的压力问题。
在那时,为CL…282设计一个在65 000英尺飞行时,机舱内能保持丹弗式条件的增压舱虽说不是不可能,但也是极难办到的。约翰逊搞定了能在28 000英尺(几乎是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模拟此环境的机舱。在此高度,飞行员需要有持续的纯氧气以供呼吸,这可通过头上的圆形头盔实现,为保证飞行员能吸入足够的氧气,头盔内的气压必须稍高于海平面正常气压。只要舱内气压能保持在海拔28 000英尺高度时的强度,头盔内增加的压强就不会造成危险,因为在那样的条件下,飞行员身体不会膨胀。但约翰逊也很清楚,如果飞机飞到5万英尺时,舱内气压不足,内外压强将失去平衡,舱内气压将下降,流入飞行员头盔中的氧气会自动急剧增加,迫使飞行员吸入更大量的氧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