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敢想敢干 作者:汪洋-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90年前后,张荣坤在江苏创立沸点投资发展公司,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早期主要从事粮食加工、家具制作等行业。此后10多年,逐渐发展成为一家从事实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与管理、风险投资、企业收购与兼并及相关业务咨询服务的民营投资公司,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型投资项目,为自己积累了人生的第一笔财富。
2001年下半年,张荣坤决定把公司从江苏迁入上海,为他积累的财富寻找新出路。在张荣坤眼里,上海作为一个开放型的国际大都市,环境优越,法制规范,政策健全,服务优良,有其他地方难以匹敌的优势,是最适合投资的地方。从他的名言“烂糊泥到上海一包装也能卖钱”中就能看出,他对上海是这么情有独钟。2002年2月,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注册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成为当时浦东注册资金最大的投资公司。
2002年,张荣坤开始介入连锁服务业。上海沸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柯达签订合作协议,沸点公司首期就开设了10家数码冲印店,投资在4000万至5000万元之间,其中包括在浦东的一家占地达180平方米的店面。看到上海日益火爆的会展业带来宣传资料印制商机,张荣坤认为数码冲印店将会成为自己新的甚至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再投几个亿进去都值得。
而在2002年3月底,张荣坤的一次大手笔投资行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此次投资中,福禧公司以32。07亿元从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总公司受让沪杭高速公司上海段运营的99。35%股权,创下了民间资本首次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的纪录。
在张荣坤的计划中,福禧公司今后将把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领域,包括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工程。
虽然个性不喜欢张扬,但张荣坤在基建领域的大动作总是不断留下惊人之举。比如,2002年以32。07亿元,拿下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99。35%的股权;2003年,投资50亿元买下了嘉金高速公路的经营权。
其中,沪杭高速上海段东起上海闵行区莘庄镇,西到金山区枫泾镇,全长超过50公里,是上海去杭州的必经之路,是一条具有高度“垄断性”的收费道路。
此次转让后,福禧投资公司将享有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运营权。
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的竞标,当时共有3家企业参加,而其中只有福禧控股是民营企业。名不见经传的福禧控股和张荣坤何以获得如此回报丰厚的项目?原因很简单,福禧公司开出的价码比别人高出整整4亿元。上海市政府在城建上的资金需求量相当大,出让公路经营权的目的,是为了使原本需要数十年分期收益才能收回投资的资金,可以一次性地全部收回,然后再用这32亿多投资别的城市建设项目。政府从当初投资回报最大化考虑,当然乐意让价高者得。
第四章 善于经营 快速增加财富(8)
而上海市政府出让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30年股权项目,并不保证收益。也就是说,福禧控股其实是冒着比别人更大的风险来运作这个项目。但张荣坤认为,他的判断和决策是理性的:每年2亿元通过公路收费所产生的现金流量,足以为其今后展开其他资本运作打下基础。同时,经缜密的财务测算,在26年投资回收期过后,福禧公司将有4年左右的纯利润产出期。沪杭高速公路目前已经十分拥挤,随着沪浙之间交流更加频繁,公路上的车辆还将大幅增加,若将目前的四车道扩建为六车道,车辆通行费的收入又会增长。而且,高速公路的经营开发还有多种渠道可开辟,除公路收费之外沿线的加油站、服务区、广告及边际延伸均可产生丰厚收益。而全国私人汽车消费的增长都会为今后带来更好的商机。对福禧公司来说,投资的风险非常小,是30年预期收益完全看得见的项目,并不担心回报问题。
福禧控股虽然发展很快,自身的造血能力也很强,但是毕竟福禧控股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基础建设的投资往往动辄10亿,甚至上百亿,光靠自有资本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张荣坤的资金从哪里来?
在银行、金融界建立良好声誉是个极好的办法。一方面,银行目前的低息使融资成本降低;一方面投资基建本身可以和政府建立更流畅的政策信息通道;反过来又可以以此获得银行的可靠信誉。据悉,光工行上海分行就给张荣坤的福禧控股10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贷款。
于是,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2003年初,福禧投资控股公司能以高达51亿元的代价,买下嘉金高速的投融资、建设权以及25年运营权就不足为奇了。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不懂汽车的仰融当年“汇聚全球资源造中华轿车”时曾说过的一句话:“早知道汽车这么复杂,我就不干了。”很多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迷信于资本运作,以为金融融资,圈钱到手就表示成功了。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金融资本运作不等于带动企业长久成为“胜者”,也不能最终带领企业成为“剩者”。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企业,首先面对的就是国外跨国公司,长驱直入,毫无阻挡地进入中国市场,从而使得中国本土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以寻求规模效应,同时企业需要更快的创新速度。由于国际企业经营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也必将走出去参与全球化资源配置和市场共享,向国际市场寻求资金和产业资源整合,同时将产品和服务打入国际市场。
企业的发展仅靠过去的内生资源积累的模式是不够的,而需要通过外部资源整合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如此才能充分抓住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机会,并接受全球化经济的挑战。要做到这一点,资本运作这一课题将成为衡量中国企业经营成绩的关键。可以预见,未来十年里产生和得以延续的领袖企业必将以资本运作经营手段作为成功的点睛之笔。
优化运行机制
明确产权关系,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运行机制。
专业、稳定和高品质的管理,张弛有度的管理架构,不仅能够有效地支持企业“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管理”的基本运作,还能够使股东、员工、客户等各个层面的利益获得根本保障。
特大型工业企业沙钢集团的改制成功,首次将当家人沈文荣的股份明晰化,沈文荣以17。3%的股份成为沙钢第三大股东和股份最多的自然人。从乡镇企业的经营负责人转为股份制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长,沈文荣在完成了向民营企业家转型的同时,也具备了积聚个人财富的资本,从台后走到了聚光灯下。
2000年前后,在整个苏南乡镇企业中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整体再造,这家现名为江苏沙钢集团的企业也进行了改制,当年的小钳工也在这场改制中,成为集团第三大股东和最大的自然人股东。
这位“改制新贵”,就是现任沙钢集团董事长、总裁沈文荣。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形成了乡镇集体经济模式,企业绝大多数归区域政府所有。苏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尤为突出,乡镇企业星罗棋布。沙钢集团所在的张家港市锦丰镇具有两家超大规模的企业,一家是国内三大平板玻璃生产加工基地之一的江苏华润集团,另一家即沙钢集团。在国家优惠政策重点倾斜国有大型企业的钢铁行业,这家镇办企业硬是搏杀出一条“血路”,从“游击队”转为“正规军”,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电炉钢及硬质高线生产基地。“沙钢奇迹”被业界传为佳话。
在沙钢成长壮大的过程中,沈文荣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这个最初从棉花加工学校毕业的中专生,从最底层工人开始,做过钳工、班长、车间主任、厂党委副书记,1984年担任张家港钢铁厂厂长。1996年6月成立了沙钢集团,沈文荣担任总经理。然而与个人创业、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不同,苏南模式中的众多企业家和所处的区域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大多数企业领导是组织任命和管理的,沈文荣也不例外。
虽然苏南较早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此后却没能彻底完成市场经济的建设,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并存的二元格局深深地影响着苏南模式中的企业。政府干预的因素也使这些企业家自身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为了顺应发展,1998年开始,许多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整体改制,沙钢也在2000年进行了改制。
根据沙钢公布的数据,改制前,沙钢资产总额约45亿元,净资产22。03亿元,通过剥离非生产性资产和淘汰陈旧设施,沙钢由原来的股份合作制改造为公司股份制企业。改制后,沙钢的净资产为13。21亿元,注册资本为13。21亿元,其中集体股本3。30亿元,占到25%,职工股本9。9亿元,占到了75%。职工股权设置比例为:自然人52%,职工持股会23%。
第四章 善于经营 快速增加财富(9)
虽然改制完毕,仍然感到政府因素的深刻影响。集团总部大门前的宣传栏中,张贴着多张国家和省市级领导视察沙钢的照片,工厂内,苏州市和张家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匾额也张挂在显眼之处。另外,从改制后的股本结构中可以看出,集体股占到总股本的四分之一,据了解沙钢股份改制过程的人士透露,这部分集体股归张家港市市属工业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所有,而现任张家港市市长的曹福龙曾经担任过该公司的法人。据了解,至今沙钢的高层领导任免仍然由市委组织部确定。可见政府因素并未完全退出,企业的改制也并不十分彻底。
尽管如此,沈文荣作为改制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以17。3%的股份成为沙钢第三大股东和股份最多的自然人。据了解,沙钢其余的自然人股东持股均未超过3%。沙钢的这一转制首次将其股份明晰化,而沈文荣也从乡镇企业的经营负责人转为股份制公司大股东和董事长。完成了向民营企业家转型的同时,也具备了积聚个人财富的资本。沈文荣从台后走到了聚光灯下。
虽然沈文荣的改制并不彻底,但是他的改制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一波经济发展高潮正在酝酿,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年轻的创业人士应该以崭新的态势迎接机遇与挑战,采用高度严密的管理,为自己创造更大的辉煌!
*行动指南,财富之路
1.刘永好说,资本经营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有效手段。正是在资本运作层次上,新希望的动作让人惊叹,尤其是这样一种转变来自一个饲料企业。
2.刘永行发现掌握经营窍门,必须心胸坦荡,不能为个人的得失、情感、欲望所左右。这样,就能够听进他人的意见。如果学识浅薄却自以为是,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当然也就不能很快地领悟经营窍门。
3.刘永行强调,经营者应从事经营者的活动,倘若不熟知问题、环境,以及可能的结果,便不能委任以这方面的职责。
4.楼忠福指出,经营企业也可能不顺利或赔本,只要改变经营方针,一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第五章 不断创新 积极开发财富(1)
追求科技进步,一方面是进行科技开发,另一方面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同时也包括一些先进的科学的经营制度和理念。
一.紧紧跟随科技脚步
■创新为富豪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他们迅速积累起巨额的社会财富。
■当代的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学会创新和利用高科技。
■可以说,21世界的财富,绝大程度上是依靠科技创新来获取的。
科技积累财富
追求科技进步,一方面是进行科技开发,另一方面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同时也包括一些先进的科学经营制度与理念。
100位富豪都不是保守的人,尤其是在自己产品的技术开发上,他们都是紧紧跟随科技脚步的,抢占高新技术阵地,是他们能在商海的惊风骇浪中身经百战而百战不殆的重要原因。追求科技进步,一方面是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科技开发,另一方面是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投入生产,同时也包括一些先进的科学的经营制度与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直接创造出了巨大财富,也使企业充满竞争活力。创新为富豪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他们迅速积累起巨额的社会财富。因为通过科技创新生产的产品能带来更大的利润,可以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许多富豪都是通过技术创新来积累财富的。
当代的世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想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学会创新、利用高科技。
任何一种财富的积累,都比不上科技积累的魅力,科技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说,21世界的财富,绝大程度上是依靠科技创新来获取的。
科技带来了“希望”
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科技是改变生活的主要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既是知识经济的入口,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创新则是高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的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于知识的不断创新、快速传播、及时汲取和有效应用,产品和服务中蕴涵的知识量成为竞争的重要基础,知识资源的快速扩张则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和刘永好兄弟本来都在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当时农村正在进行改革,刘氏兄弟这些从农村出来的人,觉得应该投身到这场改革中去,千年不遇的大好时机,趁着年轻,趁着他们还有一股子拼劲,有不算笨的脑子,大干一场吧,可不能错过了这个好机会啊!心有灵犀一点通,四兄弟想到一起了。这样的果敢决断,是需要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