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短篇小说(第二十一辑)-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份资料是《我在中国二十年的生活》,作者名叫江部山树,此人当年曾在
尾崎手下工作,出任丰岩矿工程主任。此书于1965年由东京三和出版社出版。其中
有一段涉及到高田事件。书中这样写道:……进攻五湖的命令是由关东军大本营直
接下达的,其机密程度相当高。等我们这些非军事人员知道这一消息时,进攻已经
开始了。在五湖城外围,中国军队的抵抗很快就被摧毁了,五湖自卫团团长马老五
战死,余部败逃。当时,我们所有人都乐观地认为,胜利将会轻而易举地到来。可
是,在松县我们却遭到了真正顽强的抵抗。驻守在松县的是中国正规军第一五八
师,皇军打得极为艰苦,伤亡甚大……失利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形不熟,为此,尾崎
受到大本营的严厉训斥。他们认为如果尾崎的情报工作稍有建树,结果就会是另外
一个样子。尾崎受到训斥,非常恼火,他把这一切全都归罪于朱四。有一次他对我
说,高田的死肯定是那个姓朱的在捣鬼,他的目的就是要毁灭那些情报。为了泄
愤,尾崎后来下令掘坟(指朱四的坟——引者注)抛尸。
行动是在一天黄昏进行的。执行命令的曹长,是岛根县人,叫什么名字已记不
清了。他们去了没多久,就传回一个消息,说是撬开棺盖后发现,棺木里只有两块
石头,根本没有尸体的影子。尾崎听到这消息极为震惊,当即乘车赶了去。回来
时,我们发现尾崎的脸色很难看,他把颖川找去,大发脾气。
次日早上,我在路上碰见那个曹长,向他问起这件事。他直摇头,说尾崎不让
讲。我估计,他是担心传到上面去对他不利。后来这个消息就在严密封锁下被掩盖
了下去。第二份资料刊载于《五湖文史资料》第六辑。作者就是原五湖县参事兼第
一科长吴仲荣,文章题目是《高田事件琐记》。该文提到这样一件事:
五湖沦陷后,我带着全家避难上海,之后又辗转迁往西南,流落到重庆南面一
个偏远的小镇上,生活拮据。民国三十年,这是抗战爆发的第五个年头了,我接到
一个老友的来信,约我去昆明,说可以帮我找一份工作。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于是
就带上家眷出发了。
那年月火车极不正常,我们在车站等了好几个小时,也没见一辆车来。后来来
了一辆,是开往重庆去的。停靠后,车上的乘客跑下来不少,买吃的,找水喝,乱
糟糟的。忽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人从靠近车头的一节车厢里走下来,站
在月台边抽烟。这是谁呢?我一时想不起来了。这时发车铃响了,就在那人转身上
车时,我突然惊叫起来,天哪,这难道是朱四?我连忙捣了捣站在我身后的太太,
可车子已咣当咣当开动了,我太太没能看清。事后,她说,这不可能,因为朱四早
已死了,但我感到没有错,我对朱四太熟悉了,我相信那人就是朱四。许多年后,
我听说,有人在台湾看到了朱四,不过改了名字,叫什么我已经忘记了。
梦远书城(my285)
回目录
割草的小梅
叶蔚林
一
他说:
你们这个城市,嘈杂得厉害,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互相碰撞、挤压。我知道这
是一种活力的表现,但我感到烦躁,来了之后一直失眠,看来今晚怕也难得见到周
公。忽然十分向往一小块远离尘嚣的僻壤,有阳光、泥土、青草和水浆的气息,风
吹过,树叶儿飘飘坠落。看样子你也睡不着,来,给我一支香烟,听我来讲点陈年
往事吧。
五十年代末,由于一场众所周知的政治误会,我被迫离开大城市,流放到南方
的远山远水。有一段时间,我住在一处叫云湖镇的地方。云湖镇有半截街筒子,几
家商店,是个农村墟场,仍属生产大队建制。这里民风淳朴,人们善良而富于同情
心,知足常乐,安于田园。这里的大队干部颇有人情味,并不像后来许多小说描写
的那样作威作福,作奸犯科。对于本地管辖的“分子”,他们眼睁眼闭。应付上面
的办法是外紧内松,阳奉阴违。因此,有那么大半年时间,他们为了“保护”我,
“勒令”我去镇外河那边的沼泽地割草。于是我便认识了一个长年在那里割草的女
孩子。她叫小梅——极普通的名字,姓沈。
二
出云湖镇东头,有条不大不小的河,叫谷河。沿谷河上行五六里,便看见一棵
缠绕寄生藤蔓的老樟树,浓荫荫着一个渡口。渡口宽两丈有余,五级埠头一色长条
麻石砌成。虽说有些石块已破损移位,石缝间生了狼筋草,但仍见棱见角。据说这
渡口旧时颇为繁忙,后来上游20里处建起一座水泥大桥,有汽车往来,这渡口便基
本荒废了。如今除了偶尔有入过河打柴割草,三日两日难得有人喊渡。一条破渡船
似乎永远靠在对岸。艄公是个天生聋哑人,你喊是喊不应的。喊不应不要紧,樟树
干上靠有一根长竹竿,竹竿顶端系块白布。你举起竹竿大幅度左右招展,那边渡船
便依哑桨动了。倒是风雨无阻,召之即来。
这是公渡,不收渡钱。
对岸渡口自然就极冷落了。没有埠头,一脉河滩,杂草夹卵石。河坡灌木荆棘
丛生,向外一递递倾斜,连接两山之间一大片灰苍苍的沼泽地——据说原来是个
湖。远望沼泽地,雾霭沉沉,面目模糊,晨昏有一群群乌鸦临空徘徊寻觅,夏日则
有一种说不出的气息四溢,仿佛是酒糟、泔水和粪便的混合。
灌木荆棘包围中有两间小屋:一间土墙瓦屋,一间蔑箔草棚。
土屋住着小梅和她的父亲。
草棚住着聋哑摆渡人旺古。
可以肯定,许多年以来,河岸上下十几里内只住着这三个人了。不,起先是有
第四个人的,那是小梅的母亲。可是小梅八岁上,母亲去沼泽割草,就死在沼泽深
处。好久以后才发现她的尸体,那已是一把皮肉零落的枯骨。小梅的母亲倒在一激
死水的边缘,水面不宽,布满开紫花的水浮莲,野芋与荷叶杂生其间,荷箭高高支
起,清新挺拔,鹤立鸡群。死者的姿态依然明显,下身齐胸陷入泥淖,上身前倾,
右臂竭力伸出,直探荷箭。小梅母亲死于夏末,其时荷花正盛开。母亲是想采技荷
花,带回小屋,让寂寞的小梅高兴一阵吗?人们猜测;是的,小梅坚信。小梅不放声
号哭,只是默默流泪。没有了母亲,以后谁给她梳小辫呢?谁给她讲故事呢?谁教她
识字读书呢?谁给她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欢乐呢?没有了,一切只能靠自己了,小梅
想。母亲就埋在屋旁豆梨子树下,坟包和小梅睡觉的地方只一墙之隔。静夜梦醒,
风在枝叶间走过,小梅仿佛听见母亲的呼吸,以及她偶尔叹息一声两声。
小梅爹本来话贵,喜欢独坐冥想。母亲死后,爹更难得掏一句话。爹和旺古邀
伙在河坡上开垦荒地,种苞谷、种粟子、种茄子辣椒。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歇息
时两人像木菩萨,你望我,我望你。爹的目光藏在眼镜片深处,时时关注小梅,目
光贮满慈爱也浸透湿淋淋的哀伤。哀伤催他衰老,才40岁出头的人,须发花白,咳
嗽连连,腰背迅速弯勾下去,像风吹草茎,像火烤蜡烛。
白日里河水潺潺,鸟雀啁啾,蚱猛子在草丛间蹦来跳去。到了夜间,沼泽时不
时传来莫名的种种声响,唧卿哝哝,如话如诉,叮叮咚咚,如磐如罄。有了这些声
响,河岸越发显得死寂。
三
在云湖镇好些人心目中,小梅是个不幸的孩子,生不逢时错投胎,不该在土地
改革正热闹时,降生沈家大屋。捞出脚盆,裹成蜡烛包的当儿,她爹正跪在河边旷
地的土台子上挨斗。接着,小梅便随同父母被逐出云湖镇,逐出沈家大屋,逐进谷
河那边的土屋里。亏了沈家祖上积德,举办义渡的同时,一并盖了那间土屋,为的
是让艄公有个遮阳避雨所在,也便于渡客打尖小憩。何曾料到如今却庇荫了后人。
否则这一家被扫地出门,何处去安身?这就是命啦!命是一根绳,是长是短,或粗或
细,前世结就,可遇不可求,能认不能改啊。所以富贵者不必骄人,贫贱者无须自
艾。若小梅早生十年八载,岂不是金包银裹的沈家小姐?
谷河是天然的隔离带。小梅的母亲至死未返云湖镇。小梅的父亲则不得不来应
卯,向大队干部汇报思想或出席“分子”会。但他即来即去,从不逗留,影子一般
出没。旺古倒是隔三差五常来云湖镇,买盐、买煤油、买火柴以及其他生活必需。
但旺古是聋哑人,不便沟通信息。一晃七八年,云湖的人差不多将沈家夫妇遗忘,
对小梅更是毫无印象。小梅母亲的死,自然也曾引起云湖人们一阵议论、喟叹唏
嘘,但很快也就淡然了。
母亲死后第二年,小梅有生以来头回去云湖镇,倒真是引起一阵小小骚动。那
天正逢农历初一,云湖镇开墟。街上人头涌涌。从广西那边来了耍猴戏的江湖班
子,河边旷地上,锣鼓响得风风雨雨。小梅怯怯地跟在旺古身后。小梅对眼前所见
都感到新奇,但并不特别兴奋。小梅最感兴趣的不是别的东西,是人。小梅不能想
象: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怎么可能聚集起那么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着
打扮不同,走路姿态不同,讲话声调不同。小梅时不时站下来看人,嗅着人体散发
出来的气息。小梅心里好感动,忽然想哭,但忍住了。
云湖镇的居民们终于发现跟着旺古的小梅了,并且一下就注意到小姑娘有点说
不出的特点。她黑黑瘦瘦,并不打眼漂亮,但五宫搭配得十分周正、整齐、干净利
索,好象经过能工巧匠冥思苦想设计制造出来。一双眼睛又深又亮,眸子静静转
动,里面似乎藏有许多神秘的念头。
“这是谁家的小女子呀,好乖雅呢。 ”
旺古出手出脚比划一番,人们终于明白这就是当年降生沈家大屋的女孩了。
“哎,怪不得,十足像她娘呢。那么懂事的样款。”
“可怜小小年纪就没了娘。”
“快长大吧,长大嫁户好人家就跳出苦海啦。”
妇女们一边议论,一边摸摸捏捏小梅,心肠软的,眼眶就潮红了。小梅抬眼望
着众人,眼神温婉,天真无邪。她爱听人们说话的音调,至于说什么与她无关,她
不感到自己身世的不幸,这样就越发使人倍加同情和怜悯了。
旺古是划渡船直接来镇上的,现在也划船返回。上船之前,旺古给小梅买了一
串糖油炸糍粑,一串四只,焦黄油亮,糖香四溢。小梅一下子就坐到船头,背对旺
古,双脚垂向河面。小梅有点害羞,不愿让旺古看见自己的食相。五月里的天气很
好,阳光灿烂,松软的河风溶着土气草息,阵阵迎面敷过来。两岸自毛草参差排
列,摇曳欢欣。洋姜花盛开,簇簇倒垂,如金耳环悬吊,黄得不能再黄了。船头逆
水,偶尔碰溅起一片两片浪花,打湿小梅的赤脚板,小腿肚,凉丝丝好惬意。小梅
是头回吃糖油糍粑,她审视糍粑如审视珠宝,心里思谋应该怎么个吃法。小梅先伸
出舌尖舔舔粑上的糖浆,尽量让糖浆浸润整个舌面,然后慢慢咽下去。糖浆舔尽,
小梅绷紧嘴唇,上下两排牙齿对齐,小口小口噬那雪白粘软的粉团。每噬一口,她
都将粉团从左颊移到右颊,再从右颊移回左颊,细细嚼烂,与唾液充分搅拌,感觉
着怎样滑下喉管,进入胃囊。由此而产生无限享受、绵绵幸福,只有小梅自己才能
体会。这样直到船靠岸,小梅才吃去两只糍粑。剩下两只留给父亲;不是吃不完,
是小梅一开始就盘算好了的。
四
小梅从小就渴望到沼泽去,独自一个人去。夏秋两季,云雾较少,远眺沼泽,
浓绿一片,淡绿一片,其间点缀好些野花组成的色斑。不规则的水洼,这儿那儿在
阳光下闪亮,犹如镜子碎块,随便抛掷。这时沼泽上空瓦蓝纯净,好像水洗过的大
磁盘;总有一只两只老鹰,风筝似的慢吞吞左移右移;叫天子则动作急躁,骤起骤
落,起落叫声不绝,如箭如丸……可是父母从来不让小梅到沼泽去,哪怕只离小屋
十几步,父母就急切加以制止。母亲去沼泽割草,更不肯让小梅相跟。倘若小梅痴
缠,母亲就急得发脾气,毫不容情地将小梅关进小屋,板门倒扣。临了,等母亲走
远,父亲才将她解救出来。父亲对小梅说:“小梅乖,不跟妈去。那里日头晒,有
蛇、有毒虫咬人啊。”
小梅不信父亲的话。事实上,母亲每回割草回来,从不曾被蛇虫咬伤过。母亲
从沼泽回来,总少不了给小梅带回好吃好玩的东西,比如黑的酸草莓,比如白的芦
根;或者火柴盒装几只花斑的小甲虫,头帕兜几只鹌鹑蛋。母亲死前不久,曾给小
梅逮回一只小野兔,赭黄皮毛夹白条纹,眼睛像红宝石,耳朵尖长,竖起像两面小
旗,可爱极了。小梅掐来鲜草嫩叶喂它,逗它玩,抱它睡,乐趣无穷。可是不几天
小野兔到底还是跑了,跑回沼泽地去了。小梅想,小野兔为什么要跑呢,必定是沼
泽地比任何地方都要好吧。
母亲的死,自然使小梅悲伤。但悲伤缓解后,小梅并不感到沼泽可怖,并不以
为母亲的死与沼泽有必然的联系,她那童稚的心反而想象更多,欲望强烈。小梅听
说母亲死在沼泽某处一泓水边,那里荷花朵朵,荷叶田田。小梅渴望看见那些荷
花,究竟以怎样的美丽诱惑了她的母亲。还有那跑了的小野兔,如今它藏在沼泽哪
个角落?
在小梅心目中,沼泽永远是美丽神奇的所在,生灵活跃的世界。事实上,那里
也是她唯一可以向往并到达的地方了。面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