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个人的世界-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情报门”一度被闹翻了天,但与布莱尔所遭遇的“凯利门”相比,布什的日子要好过得多,不仅他的部下主动为他分忧,承担责任(前有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尼特,后有副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美军也十分争气,于2003年7月22日在一次突击行动中击毙了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振奋了鹰派和美军的士气。更重要的是,布什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获胜的战争,是一场让大多数美国人快慰的战争,是一场给美国带来巨大战略利益的战争,这种“成功”的形象继续了“9·11”后布什所拥有的这个国家稳定和强大的象征意义。由于有着恐怖主义的持续压力,媒体和民众并不希望“中途换马”,把布什搞下去并非双赢的选择。事实上,布什政府很快便从“情报门”的阴影中解脱了出来,就像此前的安然事件和“预警门”一样。    
    尽管如此,在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美国政府仍将不时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拷问,“WMD在哪”?也许,这便是“先发制人”的一个代价吧。    
    


第六章:核佑美国朝鲜不是伊拉克

    当美国的《核武器态势评估报告》中关于对朝鲜将使用核武器的内容在2002年3月9日公之于世时,平壤的官方媒体于3月15日宣布,如果美国要对朝鲜使用核武器,它将被迫重新考虑和美国所签订的所有协议。同年10月,美朝核武器争执尖锐化,美国停止重燃油的供应,朝鲜能源开发组织决定暂停轻水核反应堆的施工。随后,朝鲜于12月取消与朝鲜能源开发组织的核查协定并驱逐其核查人员,同时开启1994年冻结的石墨型核反应堆及其他核设施,重新运作。    
    2003年1月10日,朝鲜终于宣布正式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次日开始生效,这也意味着1994年签订的美朝“框架协定”全盘瓦解,从此,朝鲜的核问题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也成为了美国在“倒萨”成功后需要优先考虑的防扩散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朝鲜问题上,美国采取了与伊拉克问题不同的策略。尽管美国2002年10月后一度采取了强硬的态势,但在一段时间的心理较量和对地缘政治关系进行一番审时度势之后,还是开始向东北亚各国所普遍希望的和谈方向退去,毕竟,朝鲜不是伊拉克,东北亚不是海湾。    
    朝鲜想要什么?也许没有人可以真的说得清楚,因为国际社会对朝鲜了解得实在是太少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朝鲜要的是“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也包括经济安全。    
    越来越多的国际观察家倾向于同意这样一个观点:朝鲜也许真的需要核武器,以免成为布什总统先发制人、尤其是政权更迭新政策的下一个目标,即便不是真的要发展核武器,朝鲜也还是希望借此来说服国际社会继续向它提供援助和在外交上承认它,而对于美国,朝鲜的要求只有两条:一是互不侵犯条约,二是提供经济援助至少是允许其它国家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对此,在克林顿执政时期制定核不扩散政策的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罗伯特·艾恩霍恩看得很清楚,“你必须和他们接触。我们应该向朝鲜保证,它能够得到它认为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即他们的安全和主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02年2月,危机升级前几个月,朝鲜一名官方发言人指出,“朝鲜无法杀死美国这个重量级冠军。但朝鲜能够毁掉它的一只手或一条腿,这样它就不愿再战斗下去了。这就是朝鲜的逻辑。”其实,平壤并没有兴趣与美国进行直接军事对抗。 它很清楚冲突的代价。    
    现在看来,在第二次核危机出现之前,朝鲜曾表现出惊人的开放姿态和让步:开始开放边境;接待了数百名国际救援机构的代表;加强了地缘经济合作;开始尝试进行经济改革;谋求与日本关系正常化;与美国进行接触;与一些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成功化解与韩国的摩擦,朝韩关系进一步好转;平壤甚至对美军继续驻扎韩国表示同意,并强调说只是在美朝处于敌对状态下,驻韩美军才是危险的存在。但遗憾的是,美国未能抓住机会促成与朝鲜的进一步和解,反而因其傲慢的态度和冷战思维把美朝关系推向了一个异常危险的境地。    
    如此看来,2002年1月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武断地把不同性质的国家(如伊拉克和朝鲜)都划入“邪恶轴心”,是个重大的外交失败。白宫不断在说它不想攻打朝鲜,但“邪恶轴心”的说法削弱了白宫在这个问题上的可信度,并缩小了美国在外交上的回旋余地。德国政治分析家特奥.佐默批评说,“任何一个国家通常不会挑出一些国家,说它们是邪恶的,除非这个国家准备与它们交战。从逻辑上讲,如果一个国家被说成是邪恶的,它会认为自己将遭受打击。”     
    事实上,自从布什轻蔑地朝鲜列入他所谓的“邪恶轴心”,朝鲜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就在成倍增加,而随着美国打击伊拉克一步步即成事实,朝鲜开始担心,在美国成功“倒萨”之后,它将成为下一只“羔羊”,这也正是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所担心的事情,在他的“阳光政策”刚刚在韩朝之间搭建起信任和友善的桥梁时,华盛顿的一系列威胁性举动无异于毁掉韩朝的“和平长城”。而事实上,布什政府中的一些鹰派高员从来都不曾掩饰他们对金大中及其阳光政策的不屑一顾,这种对阳光政策的轻视,也加深了朝鲜的疑虑。    
    在2002年10月凯利傲慢地离开朝鲜之后,朝鲜方面已然断定,只有让布什担心他们已经拥有核武器,才能阻止美国在短期内对朝鲜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与满脑子“先发制人”的强权国家打交道,核威慑力量是必不可少的。朝鲜《劳动新闻》10月12日发表社论的《以猛击对强迫、以惩罚对“惩治”》引用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话说,“以善意对善意,以超强硬对强硬,是我们不变的立场。”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在朝鲜抛出核武问题后,本来就不喜欢金正日的布什,更是愤恨不已,这等于是同时给美国出了两道难题,一是如何同时解决朝鲜和伊拉克两大问题?二是应否对朝鲜和伊拉克“一视同仁”?在这里,布什的先发制人理论遇到了真正的麻烦:“如果布什因为萨达姆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想对伊拉克动武,他为什么会容忍朝鲜更公然的挑衅行为?”但在事实上,美国相信它可以进攻并战胜伊拉克,但它却无法在不给韩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情况下进攻并战胜朝鲜。    
    美国方面并非没有考虑过武力解决,但很快就发现这样做的灾难性后果。一是韩国将首先成为“陪葬”。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朝鲜可能拥有一两枚核弹,同时可能还有大量化学武器,包括作用持久的神经性毒气,此外还拥有数千枚炸弹、炮弹和多管火箭筒弹头,这些化学武器能够轻而易举地袭击汉城和韩国的主要工业基地。    
    二是朝鲜的军事能力很强,与之交火将损失惨重。据悉,朝鲜的特种部队战斗力很强,特别善于进行秘密袭击,有着8。8万特种兵的朝鲜军队,在进行秘密和不对称战争方面,鲜有对手。一旦战事开启。即便美军能够在宁边的两座大型核反应堆建成之前摧毁它们,但朝鲜的反击却会在朝鲜半岛引发全面战争,可能会有几十万人丧生,包括成千上万名美国军人。    
    美国在伊拉克遇到的困难也将削弱政府中“超级鹰派”的阵地,而军人的分量则在增强,他们提醒总统,美国暂时没有、数年后也不会有能够穿透山区隧道的核弹。     
    朝鲜战争也是笼罩在美国人心头的一大阴影。在总结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人意识到,中、苏(俄)两个大国是不会允许在其邻国发生战争的。在告别越南战争之后,美国更是深切反省到:不可再在中、苏(俄)两个大国的邻国发动战争,以免引发大国之间的对抗。虽然如今的世界形势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已大不相同,但中、俄两国不允许美国在他们的邻国发动战争的立场基本没有改变。    
    即便是美国的盟国韩国和日本,也因为血亲和安全威胁的诸多原因不大可能像半个世纪前那样无条件支持美国。特别是在卢武铉上台后,韩国明确表示,不可能支持美国屠杀自己的朝鲜同胞以及间接伤害韩国国民,第二次朝鲜战争是不可想象的。更何况,袭击拥有8000根废燃料棒的工厂可能会引起致命的放射性污染,这对远隔重洋的美国也许没什么,但韩国、中国和日本却很难置身事外。    
    动武的前景是暗淡的,而经济制裁也不得人心,剩下的就只有接触与和谈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较量之后,美国及其盟友开始考虑起和谈的可能性与方案来,2003年4月的北京三方会谈和8月的北京六方会谈就是例证。正如美国学者迈克尔·奥汉隆所言,问题的关键在于,和谈及相应的方案要向朝鲜指明一条前程来取代它最近选择的道路,其中应当包括激励措施,但也应当包括对金正日政权的严格要求,比如在核危机、导弹出口、被绑架的日本人以及朝鲜半岛常规力量等问题上。 这种策略类似于20世纪80年代罗纳德·里根对苏联采取的强硬谈判路线及其“信任,但要核实”的理念。    
    看得出来,消除美朝两国之间的彼此不信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这种不信任首先表现在互不侵犯条约问题上。朝鲜要求与美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指的是完全的体制保证,包括撤出驻韩美军和把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除名等广泛的要求。但美国却显然不会答应签订朝美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2003年10月10日,鲍威尔表示,为了消除朝鲜的安全顾虑,美国方面正在考虑提出一项由多方参加、向朝鲜提供安全保证的正式书面协定。    
    


第六章:核佑美国在美国看来,这已是很大的让步了

    与满足朝鲜“安全关切”相关的是能否坚持“同时原则”。在2003年8月底的北京六方会谈中,朝鲜坚持主张“同时原则”,即如果朝鲜采取了某种行动,美国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也许是说,如果朝鲜宣布放弃核计划,美国必须保证不会侵犯朝鲜。中国和韩国也认为,要想取得进展,“同时原则”是必要的。但美国却更希望朝鲜先采取行动,在朝鲜方面没有实际行动的情况下,美国很难仅凭借朝方的口头保证就恢复提供重油和粮食援助。可以预见,朝鲜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与解决伊拉克问题不同的是,美国在朝鲜问题上将会倾向于多边路线和对话机制。    
    其实,在《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战略》报告中,布什已经提到,“由于这些政权(扩散者)当中每个都不同,所以我们将寻求针对具体国家的具体战略。这些战略使我们和我们的友邦及盟国能够最好地预防、威慑和抵御来自其中每个国家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导弹的威胁。这些战略还必须考虑到扩散国家之间的越来越多的合作——所谓的二级扩散。这种扩散考验着我们,看我们是否敢于就针对具体国家的战略,采取新的思维方式。”    
    这已经暗示了在伊拉克和朝鲜问题上,美国并不排除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案”。至于最终会形成什么样的方案,还要看双方的碰撞、交流和周边国家的斡旋强度和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问题促使美国考虑组建防扩散安全行动组织,它将布什政府先发制人的战略方针与较为传统的世界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担忧结合起来,当情况需要实用的多边主义时,它还会将效果良好的老式联盟责任分担机制和针对安全挑战的多边反应机制结合起来。    
    2003年5月31日,布什总统宣布了“防扩散安全行动计划”(简称PSI),力求促成国际社会达成协议,赋予美国及其它国家截获涉嫌携带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导弹及其相关装备技术的飞机和船只的权利。与现有的国家出口管制不同,该计划的目的是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可能扩散武器的国家(如朝鲜和伊朗)之间直接交易。有11个国家参加了这个组织,他们是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波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美国。    
    6月12日在马德里举行首次会议上,该组织开始启动。7月9日至10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会议上,与会政府强调各国当局之间必须实行有效的信息共享,并同意进行一系列由民用机构及空中和海上力量参加的拦截训练演习。第一次演习在9月进行。    
    对于PSI,美国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布什政府先发制人战略的最新演绎,这个尚未受到普遍的国际关注的组织被认为是众多不同元素组成的非凡综合体,而且该组织独立于联合国行事。尽管布什倡导的“防扩散安全行动计划”目前并不力求修改国际法,但由于武器扩散者顺理成章地肯定会寻找绕过防扩散安全行动计划参与国的领土的中转路线,所以终有一天成员国也许必须考虑修改国际法和国际惯例。 从这个角度看,美国的防扩散行动将很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国际法和国际惯例,同时推动全球和地区外交努力,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有效制裁并在“必要情况下”先发制人地采取军事行动。而最先面临这一系列压力的,很可能不是朝鲜,而是伊朗。    
    


第六章:核佑美国雾锁德黑兰

    “距离拥有核武器仅有一步之遥。”“必须同意无条件接受核查。”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前反复对伊拉克说的话,如今又在大声对伊朗说。    
    其实,早在伊拉克战争开始之前,美国的一些鹰派人物就把伊朗列为下一个猎物,只是出于战略需要才按捺住了“斗争”的热情。随着萨达姆政权的垮台,美国在西亚和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在不断增强,而这一地区的另一个“邪恶轴心国”伊朗也就很自然地被视为美国的心腹之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