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心理学史导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4、复合活动时,正确复述故事项目数目10(相当于单一活动正确复述项目数的32%)。
复合器是一个划分100度的圆刻度盘,盘面上有一根转动的指针。当指针经过某一废度时会响起铃声。要求被试在听到铃声的同时,说出指针的刻度数。通常被试不能说出铃响时的准确度数,而是说出铃响之前或铃响之后准确的度数。这表明,被试的注意先指向于一个刺激物(铃声或指针的位置),而在稍迟一些时间,才指向另一个刺激物。可见,当不同各类的刺激物同时发生作用并需要两个感官去感受时,要适当分配是相当困难的。
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首先,同时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人们对熟练的活动不需要更多的注意,可以将注意集中在比较生疏的活动上。即同时到达的两个信息可能不会超出脑的加工容量,人就能对两者都作出反应。中有这样,注意分配才成为可能。例如,学生上课边听边记,这是因为他们记笔记已经熟练了,把注意中心集中在听课上。其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也很重要。如果它们之间毫无联系,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很困难;如果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某种反应系统,同时进行这些活动就比较容易了。例如,自拉(胡琴)自唱(戏),边歌边舞,将拉和唱,歌和舞形成系统,就有利于注意的分配。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儿童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研究用“注意分配仪”测试注意分配能力,结果表明,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很低,幼儿园大班儿童还不能分配其注意来操作仪器,进入小学阶段,随着有意注意的发展,儿童注意分配能力迅速提高。是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出来的。它对于飞行员、驾驶员、科研工作者、教师和乐队指挥等工作都十分重要。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例如,第一节课上外语课,第二节课上语文课,根据新的任务,注意从这一门课转移到另一个门课,这就是注意的转移。
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如果对原来事物注意紧张度高,新的事物或活动不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也就困难和缓慢。反之,注意的转移就比较容易和迅速。例如,在很有兴趣的电影突然停映后,要求被试做一些并不难的算术题,结果有的人错误较多,有的人错误较少。这表明注意的转移与个体的神经的过程灵活性有关。可见,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伯有:原来注意的强度;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人的注意转移除存在着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着年龄差异。
注意从一个事物转向另一个事物所需的时间,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有些实验表明,当刺激的呈现速度快于每1。5秒一对数字时,由于注意转移过快,被试难以完成任务。因此认为,注意从一种输入转移到另一种输入,约需1~2秒钟。纯音和光点的实验表明,注意转移的时间约为40~60毫秒。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稳定性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注意的稳定性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前面说过,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并不是指注意总是指向同一对象,而是指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在同一活动中,如果没有注意的转移,也就难以保持注意的稳定。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着的。每一次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也必然发生变化。注意一转移,原来注意中心的对象便转移到注意中心之外。而新的对象进入注意中心,整个注意范围的图象便发生变化。因此,每当注意中心的对象转换时,必然出现新的注意分配的情况。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虽然都是注意对象的变换。注意的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地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为另一种活动所代替。注意的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无尖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研究表明,注意转移有完全的转移和不完全的转移。注意不完全转移时,人已进行新的工作,但实际上又没有脱离旧的工作,如根据旧的规则来进行新的工作,便会造成错误。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研究了儿童注意转移的发展。研究发现:中学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已基本成熟,能够根据目的自觉自愿转移注意。注意转移速度是注意转移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林镜秋和杨广兴等人的研究表明,注意转移的综合反应时间随年龄增长而缩短。该项研究说明:小学阶段,儿童的结合反应时间缩短得十分迅速,小学五年级和小学二年级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小学至初中阶段发展较为迅速,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间差异显著。中学阶段则发展较为缓慢。这表明,注意转移速度在小学阶段发展很快,到中学阶段,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已接近成熟,故发展较慢。
许多工作都要求个体在短时期内对新刺激发生反应,因此注意的分配和转移特别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的转移常被看作是注意的分配,其实,严格地说,注意的分配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在多数情况下,它仅仅是注意的迅速转移。但从总体看来,注意的转移常常被人看作注意的分配。如飞行员在起飞和降落的5~6分钟时间内,注意的转移达200多次,如果注意不及时转移,其后果不堪设想。
人的注意特性与先天因素腾,但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以及教育、训练中发展起来的。注意的特性和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密切关系。对注意特性的测定十分重要。因为有些工作要求人们具有较大的注意广度和注意的稳定性;有些工作则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注意分配能力;还有些工作要求人们能够主动、及时、迅速地转移注意。对注意特性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第四节:注意的理论
19世纪末期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促进了人们对注意的重视;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当作知觉的一个基本方面加以研究。发表了许多有关注意的论著铁钦纳(E。B。TICHENER)把注意的概念称为〃全部心理学概念系统的生命的神经中枢〃。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强调了注意的选择性功能。构造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构成集中和形成感觉清晰度的意识状态。20世纪初,行为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派兴起,从理论上排队了对注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只应该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而注意是一个表明内部心理活动的概念,在心理学中不应占有地位。格式塔心理学用神经系统内部固有的“场”的作用,来取代对注意的研究。
本世纪50~60年代,注意又重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与注意有关的问题;认知心理学的兴起重新肯定了意识活动,并强调认知过程的主动性。使注意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信息处理的观点在注意中占有统治地位,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信息处理模型;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对注意的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的著作《知觉和通讯》一书出版后,注意又重新回到了西方实验心理学中。
卡尔曼(D。KAHNEMAN)的《注意和努力》,以及拉贝直(D。LABERGE)等人的《认知心理学》都把注意看作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注意的有限能量,为人加工有限信息。认知心理学也提出了多种注意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注意的过滤器学说
布鲁千本特是过滤器学说的主要代表。他在1957年提出了过滤器模型,这是描述选择性注意的最著名模型。他认为,人类面临着大量的信息,但个体的神经系统在同一时间内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是极有限的,需要过滤器调节,从而使中枢神经系统不致负担过重。过滤器相当于一个开关,它按照“全或无”原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则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且迅速衰退。在这个模型中,通道只能接通一个,魏尔福特把它称为单通道模型。
1954年布鲁德本特的双耳分听实验可以作为过滤器学说的实验依据。他对被试两只耳朵同时呈现现刺激。例如,对一只耳朵呈现数字,呈现后要求被试再现数字。结果表明,大部分被试是以耳朵为单位分别再现各个耳朵所接受的信息,如327。493。戚里(CHERRY)的实验也支持这种理论。他的实验表明,被试能很好地报告了追随耳的项目,对非追随耳除能觉察出刺激的一些物理特性外,几乎不能报告出其它任何东西。
新异的、强烈的刺激、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微弱的、缺乏新异性的刺激则容易被过滤掉。此外,布熏德本特重视人的期待作用,即人所期待的信息,容易通过过滤器而被注意到。
二、注意的衰减学说
叛国心理学家特瑞斯曼(A。M。TREISMAN)是注意的衰减学说的主要代表。她在1960年提出衰减模型来修正布鲁德本特的过滤器模型。过滤器说和衰减器说都把注意看作是一个控制系统,负责对一定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但是,衰减说认为,没有集中注意而设想被关闭的通道,事实上没有完全被阻断,而只是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的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1967年特瑞斯曼和格芬(G。GEFFEN)对这种学说提出了实验证明。他们的双耳听音实验表明:被试能觉察出追随耳中的87%的词;而只能觉察出非追随耳中的8%的词。特瑞斯曼曾要求被试双耳听两个材料。
追随耳听,THEREISAHOUSEUNDERSTANDTHEWORD。
非追随耳听KNOWLEDGEOFONAHILL
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被试是:THEREISAHOUSEONAHILL。而且他们声称信息是来自一个耳朵。
这些实验表明,被试并非只注意追随耳中的信息,也注意了另一只耳朵中的重要信息。这只有在两个通道都接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这样对布鲁德本特的单通道模型提出了质疑。
特瑞斯曼还将阈限概念引入高级分析水平。追随耻中的信息由于没有被衰减,因此能够顺利地被激活而得到识别。非追随耳中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常常不能被激活,因此不能被识别。但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值较低就能被激活而被识别。他们指出,项目的意义、熟悉程度、上下文和批示词以及人的个性倾向都是影响阈限的因素。从此可以看出,追随耳和非追随耳的信号都能过物理特性分析和过滤器,但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并未被衰减,可以顺利地被激活,得到识别;非追随耳的信号通过过滤器时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一般不能被激活,也就不能识别。但如果已经储存的特别有意义的项目,由于激活阈值较低,可以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1971年,布鲁德本特接受了特瑞斯曼的修正。因此现在一般把这种理论称为布鲁德本特——特瑞斯曼过滤衰减模型(BROAD…BENT…TREISMANFILTERATTENUATIONMODEL)。
三、注意的完全加工说
注意的完全加工说认为,对信息的选择是发生在模式识别之后。人们能够不受限制或很少受限制地同时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而人类信息加工受教育受阻则在于个人不具备记住这种分析结果的能力。因此,堵塞是一种记忆堵塞,而不是对信息加工的堵塞。1974年希夫令(R。M。SHIFFRIN)和皮索尼(D。B。PISONI)等人做了如下的实验:在白噪音的背景上被试呈现车间,要求被试指出他是否听到一特殊的辅音。实验时,控制辅音呈现方式,以便被试知道辅音来自哪一只耳朵或不知道出现在哪一只耳朵中,如果被试不通道辅音会出现在哪只耳朵,他便不得不加工来自两耳的信息。而在单耳的条件下,他只需加工一半信息。根据注意的衰减说,这项实验的结果应该是单耳比双耳条件下要好。而注意的完全加工说则认为在这两种条件下效果是相等的,因为两只耳朵对信息的分析是自动而完全的。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觉察辅音的能力与他们正在收听的信息量无关。实验支持了完全加工说。
为了调和衰减说和完全加工说的矛盾,有人提出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说。
四、注意的资料限制和智源限制说
注意的智源限制任务是指,注意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所以执行这项任务分配给较多的资源,这项作业便得到改善。但干另一项任务时就会受到智源的限制,资料限制任务是指,当执行某些任务的作业时不是受智源的限制,而是由资料的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如果输入的资料较差,即使再加上一些智源,也不能改善作业成绩。例如,要被试在有噪音的房间里觉察一种音调,这就是资料限制任务。如果给被试以最低限度的智源,要求他觉察该音调便依赖于资料的质量。如果对象与背景很难区分,那么即使增加被试的心理智源也无用。心理学家用这种学说来解释衰减说和完全加工说之间的矛盾。在衰减说中由于一只追随耳的信息使用了大量的智源,受智源限制。非追随耳的信息只使用了少量的智源,因此完成任务的水平是差的。在完全加工说中,只要求被试对某些听觉信息进行加工,而不是像衰减说的研究中那样要求被试加工语义信息,这项任务只需要较少的智源就能做好,因此在完全加工说的实验中,两只耳朵都能很好地觉察辅音。
第五章 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例如,面前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