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心理学史导论-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疾病的出现

    应激能引起“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发生。这种症状:一般分三个阶段:(1)惊觉阶段。应激初期,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上升,血糖和胃酸增加,机体处于适应性防御状态。(2)阻抗阶段。有机体提高代谢水平,动员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3)衰竭阶段。紧张持续,有机体的适应性贮存全部耗尽。这时机体被自身防御作用损害,导致适应性疾病。可见,对应激的控制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第四节: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感反映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人类较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这种道德规范的要求,则产生肯定的道德体验,心安理得或产生尊敬感。反之,则产生否定的道德体验,如愧疚、痛苦或蔑视。

    产生道德感的基础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道德认识,缺乏这种认识,道德感就无法产生。道德规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时代、民族、文化环境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热爱祖国和人民、助人为乐等是这个社会崇尚的道德规范。

    道德情感在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论理性的道德感三大类。

    (一)直觉的道德感

    直觉的道德感是由对某种情境的直觉感知引起的,具有迅速而突然的特点,对道德行为有迅速定向的作用。如,一种突如其来的自尊感激起某人大胆果断的行动;突然产生的不安和内疚感阻止某人做不合道德要求的事。

    直觉的道德感通常缺乏明确的自学意识,但仍然与个体过去的经验有关。在经验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舆论及个体对它们的态度。舆论反映人们对事物的态度,影响个体道德观念的形成,也为道德标准打上了情感的烙印。良好的舆论有利于正确道德感的唤起,而不良好、错误的舆论则引导人们产生不道德的行为。

    (二)形象性的道德感

    形象性的道德感是通过形象思维发生作用的道德情感。人在社会环境中接触到各种各样与道德有关的人和事,伴随着道德规范的形成,这些具体的人和事也印入脑海。符合或不符合道德标准的人与事成为构成道德体系的形象内容。在一定的时候,这些形象被重新唤起,帮助人们进行道德判断。榜样就是一种按照一定道德规范行动的典型人物形象,它对青少年道德感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青少年期,个体的情感更容易与具体的形象相联系。他们容易被英雄人物的品质和事迹所激励,产生道德感。

    (三)论理性的道德感

    论理性的道德感是在认识道德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学的、概括性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在青年期(14、15~24、25岁)才开始产生并发挥作用。从青年期开始,个体开始意识到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及广泛流行的社会观念,对人生理想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世界观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概括的道德标准和观念,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并且产生了深挚而概括的道德感。例如,人们按理想产生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就会产生自重感、自豪感和自尊心。论理性的道德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具有动力作用,能增强人们对道德行为的控制力。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如,人们在探索真理时会产生求知欲,了解和认识未知事物时有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疑难问题时会出现迟疑、惊讶和焦躁,问题解决后产生强烈的喜悦和快慰;在坚持自己观点时有强烈的热情;由于违背了事实而感到羞愧等,都是理智感的体现。

    理智感是高级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好奇心是探求趔的源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并由此引发许多对人类文明有重要影响的发明。

    理智感是个体良好精神境界的体现,是追求真理的推动作用发挥得怎样与个体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有关,也与世界观、理想等有关。

    三、美感

    美感是对事物美的体验。它是人们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的审美标准对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二是一咎有倾向性的体验。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客观事物(包括其内容和形式)中凡是符合个人审美标准的,就能引起美感体验。美感常常是在人们欣赏艺术品、自然景物和社会上的和谐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时个体人的心情是自由、愉快和轻松的。虽然美感具有快感体验,但它比快感更高级、更丰富。

    同道德感一样,美感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美感的这些特性主要通过审美标准来体现。审美标准体现了人们对美的需要。社会环境、风俗习惯、文化z背景乃至气候条件的差异均会导致美感的差异,同一社会中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也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美感。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美感从物质的、外表的审美需要发展到精神的、内在的审美需要,美感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事物的外表形式对美感有很大的影响,但美感同时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事物内容的美赋予美感以更丰富的内涵。内在美是外在美的源泉。对内在美的追求是由更深刻的审美需要所引起的。

    第五节:情绪的理论

    情感体验同时伴有生理和心理两种过程,情绪的理论企图对情绪的生理、心理过程以及它们的关系作出系统的解释。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和心理学家对情绪的产生和理解有不同的角度和研究方法,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进而形成了各种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士——兰格理论

    情绪往往伴随着一定的身体变化,如血液循环、肌肉、呼吸、腺体分泌的变化。1884年和1885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先后提出出相似的情绪理论:情绪产生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他们把情绪的产生归因于身体外周活动的变化,如哭泣是产生悲伤的原因,惧怕产生于颤抖等,所以这种理论又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人们习惯地认为,先受到某种刺激,产生了某种情绪,才会引发机体变化和反应。但是,詹姆士和兰格认为“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其原因纯粹是身体的”,“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当一个情绪刺激物作用于感官时,引起个体生理上的某种变化和反应,并激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情绪。

    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密切关系,但又片面地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这种最早的情绪理论引起了生理学和心理学家的长期争论,促进了情绪理论的发展。

    (二)坎农——巴德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首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质疑:(1)在各种情绪状态下机体的生理变化差异较小,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绪作出区分;(2)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的机体生理变化较迟缓,与情绪丰富变化无法适应;(3)机体的生理变化可由药物引起,但药物只能激活一定的生理状态,不能造出某一特定的情绪。

    在对詹姆士——兰格的情绪理论提出批评的同时,歇逐及其追随者巴德(P。BARD)阐述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这种后来被称为坎农——巴德理论的学说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当丘脑过程被唤起时,情绪的特殊性质就附加于简单的感觉之上。

    外界刺激引起感官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由丘脑进行信息加工后,分别传送到大脑皮层和机体的其它部分。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传送到内脏和骨骼肌激活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生理反应同时发生。

    坎农——巴德情绪理论重视情绪中枢性生理机制的研究,相对于詹姆士——兰格理论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它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以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而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以下介绍的扬(P,T。YONG)的理论、利珀(R。W。LEEPER)的理论和汤姆金斯(S。S。TOMKINS)的理论属于编者按动机——唤醒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情绪是唤醒、激活动机的一种持续状态,将情绪与动机相提并论。

    (一)扬的理论

    1961年美国心理学家扬通过实验研究指出,情感过程与感知过程的不同就在于它产生动机作用并影响了行为。他认为情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激活诱发行为;(2)维持并结束行为;(3)调整行为,决定其是否继续与发展;(4)组织行为,决定神经活动模型的形式。扬的理论着重于情绪的动机作用,大量引用了唤醒概念,将情感看成愉快——不愉快两极之间的享乐序列,享乐程度不同其唤醒功能也不同,对行为施加了不同的影响。

    虽然扬对情绪的动机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与其它心理学家不同的是,他更多地看到了情绪的破坏性。他认为情绪的唤醒作用干扰作为正常和有秩地进行。扬在《动机与情绪》(1961年)一书中写着:“当人们被周围情绪(即情绪性地)激励到他的大脑控制减弱或失去的地步……那么,这个人就有了情绪。:扬的理论夸大了情绪的破坏性。忽视了情绪的适应性,因为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二)利珀的理论

    利珀也从动机唤醒的角度来理解情绪,但强烈地反对那种认为情绪对行为具有瓦解作用的观点,他主张情绪是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利珀看来,情绪具有破坏性的观点是对当情绪状态干扰或使期望的行为瓦解时更容易引起人们注意的事实的一种误解。

    利珀认为,情绪起着动机的作用,它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温和的激活状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控制着主体的行为,指示着行为的方向。例如,情绪促使我们决定采取什么方式去应付当前的局面。情绪的动机功能的基础是生理性动机,但可由社会信号所激发,“情绪机制”像反射一样进行活动。

    (三)汤姆金斯的动机理论

    汤姆金斯1962年提出了一个独创性的情绪理论。他更多地使用感情一词而不是情绪。他认为,感情系统是原始的,它具有先天决定作用,与后天形成的驱力系统相互影响并为之提供能量。感情不受时间和强度的限制,因而具有多变的特点。感情是最基本的动机系统,它的作用是激活、唤醒或放大内驱力,成为行为的动力。

    汤姆金斯认为感情交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来完成,对面部线索的分析有助于确定个体的感情状态。

    一、精神分析和体验的理论

    这种理论用意识、意愿等术语对情绪作了理论解释。萨特(J。P。SARTE)这该理论的代表人们。

    萨特用存在主义的观点解释情绪。(1)情绪的主体和客体密不可分,情绪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2)情绪包含着对世界的改变。如果达到某种目标时遇到挫折,那么主体就会试着改变它,使它容易应付。这种在意识指导下的情绪性改变,想象有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一个人对黑暗感到害怕,他就会试着逃离这个环境,甚至想象离开这个环境的益处,从而免于加深恐惧感。(3)简单的行为反应不是情绪,真正的情绪必须有情绪体验,这种体验不是按意愿而能任意罅的。如,一俱人虽然停止逃跑,却不能停止颤栗。(4)并非所有的情绪都是完全清晰可辩的。朦胧的直觉是潜在的情绪,它使人对灾祸或喜事产生模糊预感。

    萨特对情绪抽象、描述性的观点,以及对情绪模糊性、主观作用的阐述引起了心理学界的重视,但他将情绪视作本能的、不可驾驭的难以观察的论点缺乏科学依据。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现代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和评价理论

    早期的情绪理论将重点放在对情绪的生理变化和生理唤醒的解释,而以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倡导的认知评价理论则将情绪的产生同认知活动联系起来,使情绪理论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

    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该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1、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

    阿诺德认为,同样的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估量和评价不同,个体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对以往经验的记忆存贮和通过表象达到的唤起,在认知评价中起关键作用。考虑是让人恐惧的,但关在动物园的老虎与山林中的老虎不一样,它不会引起人的恐惧。因为经验告诉人们被铁笼牢牢围住的老虎无法对人构成威胁,这种认知评价决定了个体对笼中老虎没有恐惧情绪,更多地是好奇与欣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