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丽血时代-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南来寇抄边境。如果出奇不意,攻其不备,大军猝至,定令其惊骇星散,望尘奔走,可趁其虚敞,一举而灭。正可谓是暂劳永逸,长久之利!”
众人无言以对。魏国大将、重臣,皆随拓跋焘伐柔然。
道士寇谦之和崔浩关系密切,将随皇帝征讨,也怀疑虑,就问:“此次军行,真能打胜吗?”
“必克无疑!但恐诸将猥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可能未必会得全胜。”
一切皆在崔浩意料之中。
公元429年夏天,拓跋焘率魏军大举北伐。柔然“先不设备,民畜布野,惊怖四奔,莫相统摄”。北魏大军分军援讨,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俘获“畜产车庐,弥漫山泽,盖数百万”。原先投附柔然的高车族人也趁机大杀柔然兵将,归降魏国约达三十余万落。
拓跋焘沿弱水(今蒙古境内)西行至涿邪山(今阿尔泰山东南),一路连连克捷,柔然主一路狂逃。但是,北魏诸大将怕深入遇伏,都纷纷劝拓跋焘止兵不要再追。道士寇谦之想起崔浩的原话,劝皇帝穷追。拓跋焘见好就收,不听,满载战利品,徐徐还军。
回军途中,魏军得知:柔然主惊惧生病,身边只有数百从人,躺在车上窜入山中逃亡。其属下残余兵民无人统驭,乱哄哄散行,方圆六十里,兵民相杂。当时,魏军追兵距这些残兵败民才一百八十里路程,忽然停止不追,柔然余众得以逃出生天。不久,来往凉州一带跑买卖的胡人又带来消息证实了上述传言,说魏军“若复前行二日,则尽灭之(柔然余众)矣”。
拓跋焘知此,“深恨之”,后悔得不行。大军还平城,南方的宋国根本没有一兵一卒出击,完全同崔浩所料相符。由此,拓跋焘对崔浩言听计从,并敕令各位尚书大臣:“凡军国大计,卿等不能决,皆先咨询崔浩,然后施行。”
后来,拓跋焘又在公元443年和449年两次亲征柔然,打得柔然节节远遁,基本再不敢主动侵扰魏境。同时,拓跋焘又继续巩固道武帝时代设置的北部镇戍,修筑长城,绵延三千多里,设置六镇,迁柔然、高车降附人民于其中,形成了一整套严备的边戎制度,派出吏员,积极戍守。当然,最后北魏灭亡,也是源起六镇起义。此是后话。
十六国的终结者一统北方的雄霸之主(3)
【赫赫武功之三——击灭北燕】
说起十六国中的几个“燕”国,大家想当然地会认为又是慕容氏的支族当国主。北燕不同,当时的国主姓冯,不是鲜卑族,而是汉人。说起北燕,还有一段有趣的历史要交待。
说北燕,必定得先讲一下后燕的倒霉皇帝慕容宝。
后燕老皇帝慕容垂死后,他不争气的儿子慕容宝就一直被北魏当时的道武帝拓跋珪追着打,狂逃至鲜卑老巢龙城。反反复复多日,后燕宗室自相残杀,慕容宝的舅父兰汗心怀野心,假装救援,迎慕容宝入龙城。慕容宝不疑,入城后即被兰汗谋杀。这位兰汗一不做二不休,又杀掉慕容宝的太子慕容策及宗室、王公大臣一百多人,自己做起了皇帝。
慕容宝有个庶长子慕容盛,闻听父亲被害,竟然敢只身返回龙城为父吊丧。兰汗的女儿是慕容盛之妻,老丈人乍见这个女婿也吓一跳,兰汗的诸弟皆劝说要杀掉慕容盛。兰汗的老婆,女人当然持相反意见,大哭大闹。想来想去,枕边风硬,爱女心切,加之刚刚杀掉人家的皇帝老子,兰汗就没好意思再杀掉儿子——怎么讲也是自己的亲女婿,就任慕容盛为侍中,当作亲信加以使用。
慕容家族是有名的狼性基因,隐忍刚毅。慕容盛为了活命,假装谦恭,暗中一直准备复仇。他先是联系兰汗的一名外孙、自己的堂侄慕容奇作内应,又拉拢宫中卫士,暗中积聚力量。同时,他不断挑拨兰汗与两个兄弟兰堤、兰难的关系,使几个人反目成仇。
兰汗兄弟相攻,慕容盛自然一马当先,把兰堤、兰难打得逃出龙城。兰汗大喜,庆功宴上饮酒大醉。慕容盛立刻下手,斩杀了兰汗父子。接着,他又派兵四出追捕,击斩外逃的兰汗二弟,终于为父报仇成功。堂侄慕容奇本来被派出外结丁零诸族进讨兰汗。听说兰汗已死,慕容奇又想自立,在外拒兵,最终也被慕容盛杀掉,毕竟这小子身上流着兰汗的鲜血。
慕容盛称帝后,竟也气象一新,把常常袭扰的高丽和库莫奚打得大败。但是,这位新帝治下过严,严刑峻法,惹得已故丁太后的侄子段玑等人密结宗亲,率禁卫兵趁夜谋反。政变虽失败,慕容盛却伤重身死,年仅二十九岁,在位三年。死前,他召叔父慕容熙入朝,托以后事。
慕容熙是慕容垂最小的儿子,辈份虽高,却比刚刚死去的侄子皇帝慕容盛还小十二岁,时年十七。当朝的丁太后(慕容全之妻)一直与小伙儿慕容熙通奸,便下令废掉慕容盛的太子慕容定,立慕容熙为帝。慕容熙一即位,马上杀掉慕容盛的弟弟慕容元(年纪比他自己还长的“侄子”),清除了当时不愿意立自己为帝的朝中大臣。
转年,慕容熙娶苻氏二女为妃,夜夜流连。丁太后(也就三十岁左右)醋得不行,又与娘家侄子丁信密谋,想废慕容熙另立他人。慕容熙得知消息,杀掉丁信等人,逼老情人丁太后自杀。
苻氏二妃是前秦宗室之女,美貌绝伦。大姐名狨嫦,小妹名训英。慕容熙对二美女爱宠得不行,役使数万人,建造花园宫殿,劳民伤财,耗损国力。苻氏二女福薄。大姐狨嫦病死不久,小妹训英又患病而死。慕容熙痛得不行,竟哭绝于地,太医抢救了半天才把这位皇上小伙儿救回来。“大殓既迄,复启其棺,而已交接。”皇帝奸尸,慕容熙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时,他严命大臣哭临,无泪者处斩。当时还没有辣椒传入中国,大臣们都以大蒜等辛辣物抹眼,以使自己“泪如雨下”。
慕容熙又为爱妃建造方圆数里的坟陵。为使巨大的灵车出城,他又下令拆毁城门。待他哭天抢地护送灵车出城,禁卫军统领冯跋等人便关闭大门,拥立慕容宝的义子慕容云为主。
慕容熙带兵反攻龙城,不克,逃跑途中被抓,押回城内,被慕容云杀掉,时年二十三,在位五年多。后燕至此才最终完全亡掉,时为东晋安帝义熙三年(407)。
慕容云称帝,也称燕国,但历史上称为北燕,已经不是后燕了。
慕容云原姓高,是高丽人。慕容宝当太子时喜他武艺高强,收为义子。他当皇帝后,复姓高氏,自称大燕天王。
高云自以为高丽庶种,虽被拥为帝,内心极其自卑。他天天大开府库,赏赐众位文臣武将,收买人心,想拿金银财宝买“支持”。
冯跋兄弟拥立高云,高云却对冯氏兄弟疑惧提防,便养了一帮壮士在身边,与自己天天“同卧起”,吃饭、穿衣皆与自己同等对待,天天赐以金宝“以慰其心”。这帮贴身侍卫的头目,是离班和桃仁(姓名殊为古怪,也许是高丽或别的种族)。天知道离班、桃仁两个莽夫是怎么想的,好吃好喝皇帝哥们儿一般的待遇,仍不满足,趁议事之机,两个人竟把高云当场刺死于御座上。至此,高云在位三年,死年大概三十六岁。
离班、桃仁两个武夫与高云在堂上推搡耍刀子时,冯跋也在殿中。他并没有上前护驾,反而跑到殿中高处,静观高云被杀。接着,他马上率兵,仗剑入殿,立斩离班、桃仁两个莽汉。这两个人真正是死催,各种史书都没讲两人弑君的因由,也不是冯跋安排的阴谋,让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他俩为什么要弑对待自己那么好的皇帝。
冯跋为众人所推,即天王位,仍不改国号,因此,从他开始,这北燕便姓冯了。冯跋是汉族人,籍贯信都(今河北枣强)。
冯跋在位二十二年,是十六国中比较少见的仁德君主。他轻徭薄赋,崇尚儒学,劝民农桑、息兵止武,使北燕境内人民享受了少有的乱世粗安。
公元430年秋,冯跋病危,以太子冯翼监摄国事。冯跋宠妃宋氏有儿名叫冯受居,很想立己子为王,便矫诏禁止太子入内侍病。太监胡福与冯跋之弟冯弘要好,忙把宋氏要谋篡的消息向冯弘汇报。冯弘立刻率兵冲入皇宫,幽囚宋氏母子。眼见乱兵突入寝宫,弥留之际的冯跋惊吓而死。
冯弘自立为天王,废杀太子冯翼。最最过分的,冯弘又把大哥冯跋多年来与嫔妃所生的儿子一百多人悉数杀死。冯大哥真能生,冯老弟真能杀,古来兄弟相篡杀戮之事不少,但一气杀掉一百多个侄子,且大多是怀抱小儿或十几岁的少年,这样凶残的叔父,中国历史上就这么一个。
杀掉众侄,冯弘见宋氏貌美,便又把嫂子给办了,奸夫淫妇,正好配对。
冯弘即位后,众叛亲离,其长子冯崇等数个儿子都惧祸,奔亡北魏。
太武帝拓跋焘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停地发兵,想一举击灭这个卧榻旁的“外人”。连战连败之余,北燕十多个大郡均为北魏攻陷吞并。
无奈之余,冯弘舍近求远,向南朝宋文帝求援,遣使称藩。宋文帝当然高兴,封冯弘为“黄龙国主”,并答应出兵助北燕。说归说,大老远的地方,宋军一时还真去不了。自延和二年(433)起,冯弘做皇帝后没过几天好日子。最后,北魏四万大军兵临城下,冯弘只得送子为质,献上美女多人,北魏这才撤兵,临走掳走数千北燕士女。
想来想去,冯弘总觉得称臣当孙子的日子不好过,竟然突发奇想,又密派人向自己的附庸高丽求援,得到高丽王允诺后,他于436年6月率宗族、后宫以及龙城百姓,连夜向高丽国境内逃窜。临行,这位北燕主还下令焚城,把宫殿烧个干净。至此,在北魏连连进逼下,北燕灭亡,共三主(算高云),二十九年。
冯弘窜至高丽,被高丽王安置在北丰(今辽宁兴宾县)。寄人篱下,装装孙子当一小城城主就算了,但他“素侮高丽,政刑赏罚,犹如其国”,俨然是高丽的王上王。高丽王大怒,尽驱冯弘侍卫,并把他的太子抓走当人质。一来二去,冯弘才感受到了“残酷的现实”,就派人偷往建康,求宋文帝派人把自己接往建康。
当时,高丽也向宋国称臣,听说宋文帝派数千军队来迎冯弘,很没面子,就派兵一举包围了冯弘营地,把冯三爷全家老小以及近侍,统统杀掉,一个不留,之后随便挖个大坑埋掉,其时为宋文帝元嘉十四年 (437)四月。
冯氏北燕虽灭,事情却没完。冯弘的一位孙女,就是北魏日后大名鼎鼎的冯太后。这位太后智勇过人,多权略,性残忍,毒死继子北魏献文帝,又躬养献文帝儿子孝文帝,在北魏历史上赫赫有名。暂且不表。
北燕之灭,实是冯弘自找,天怨神怒,不得不亡。无论如何,也是亡于北魏之手。
十六国的终结者一统北方的雄霸之主(4)
【赫赫武功之四——灭北凉一统北方】
拓跋焘英雄顾盼之时,气势正雄,北方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北凉国主沮渠牧健自触霉头,往其妻吃食里下毒,差点毒死这位王妃——这位姑奶奶不是别人,乃太武帝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
北凉这个“国家”,其实是十六国中辖区最小的,只有甘肃中西部、青海北部那么巴掌大一点的“国土”。北凉国主沮渠蒙逊是匈奴别种,本是后凉吕光的手下大将。后来,他背叛吕光,拥后凉大臣段业为“凉王”,史称北凉。
沮渠蒙逊为人阴狠毒辣,为了干掉段业,不惜牺牲兄长沮渠男成的性命,诱使段业杀掉男成,然后借“报仇”名义率部众又杀掉段业,自为北凉之主(401)。
其后,这位沮渠蒙逊左蹿右跳,见后秦灭后凉,大惧之下称臣,不久又反悔,结交南凉,向秃发氏称臣,一起进攻后秦。而后,蒙逊又与南凉翻脸,但被秃发氏打得大败,只得送质子求和。其后,沮渠蒙逊又附后秦,但只被封为西海侯。消停了一阵,他又带兵攻打秃发辱檀的南凉,最终占据了姑臧(今甘肃武威),并迁都于此。又过些时日,蒙逊又和西秦乞伏氏交战,竟也大胜,夺了好几个城镇。当时的夏主赫连勃勃听闻蒙逊厉害,也派使与之修好,互结婚姻。眼见结亲有利,沮渠蒙逊又与西秦和好,建立姻亲关系。公元420年,穷兵黩武的蒙逊竟也攻入酒泉,灭掉了西凉李氏,尽有凉州之地。最牛逼的时候,西域诸小国均向沮渠蒙逊称臣纳贡。
但小牛逼遇上大牛逼,沮渠蒙逊就软了。他派太子沮渠政德攻打柔然,大败而归,政德也被杀。不久,北魏越来越强,蒙逊就又向北魏称臣。拓跋焘待他不薄,封他为凉王,并可以“建天子旌旗”。老坏蛋东征西杀了三十多年,又当上了大魏的凉王,终于病死,其子沮渠牧犍袭位。
沮渠牧犍向南朝宋国和北朝魏国均遣使报丧,同时,送其妹兴平公主于魏国,被拓跋焘纳为右昭仪,魏国也加封他为“河西王”。南朝宋文帝也厚报其使,也加封他为“河西王”。
沮渠牧犍自小左右多儒生,深知臣藩之礼,同时孝敬南北两朝。继位之初,也谦恭下士,留心朝政。但这小伙子是匈奴人体格,荷尔蒙分泌旺盛,好色喜淫,恰恰是这么一个君王“小节”,导致了北凉最终的灭亡。
北魏太武帝为巩固邦交,出于好心,把妹妹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惧于强势,牧犍只得把发妻、从前西凉国主李暠之女安置于酒泉,以拓跋氏为正妻。估计拓跋焘的妹妹长相一般,牧犍娶回来,只当“菩萨”一样礼敬着,天天与他貌美如花的寡嫂李氏奸通,大乱人伦。
李氏这女人色胆也不小,为了长期和沮渠牧犍过小日子,竟派人往武威公主的吃食中下毒,北魏皇帝派御用“专车”载御医疾驰而至,才捡回妹妹一命,但已经落下了不小的残疾。大怒之下,拓跋焘要沮渠牧犍交出李氏,牧犍舍不得,送李氏于酒泉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