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像史记-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32年的《东方之鼓》和《上海》;1936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发行的《香港特写》,1937年米高梅公司发行的《香港,东方的枢纽》,以及1938年的《今日中国》等,30年代至少有16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在美国公开放映,是20年代的四倍。 这些影片把中国描绘成一个高度浪漫蒂克的国度,在一些旅行片中通常以这样常用的句子结尾:“就这样,我们只有向这块神奇的土地说声再见了。” 到40年代初,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国际反法西斯阵营的重要一员,美国电影界开始不遗余力地介绍中国。1941年6月,纪录片《中国在反击》详细介绍了中国抗战的历史进程;1942年联美公司的长纪录片《中国的战斗呼声》和1943年的《荒芜的大地》都在美国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纪录短片如《战斗中的中国内幕》(1942年)、《中国坚持下去》(1945年)等都对中国表达了强有力的支持,极力赞扬中国反抗日本侵略的英勇行为。 当时的好莱坞办事处曾经颁发过一个工作手册,其中提出了以下对中国的看法:“最近的民意投票表明,现在大多数美国人都对中国有一种热烈的同情,事实也说明了中国是个重要的世界强国和一个重要的盟邦。从1933年以来,中国就一直和我们并肩作战。中国是一个文明而自由的伟大国家,在未来世界形势中,我们必然要同它发生密切的关系。” 神奇的《大地》 1937年,根据赛珍珠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大地》,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的优秀影片,它提供了一个非西方民族和人民的真实形象,《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的作者认为,《大地》是“好莱坞第一次用现实的收费描写中国的重要而认真的尝试”。而不是用怪诞、神秘和另一个世界的虚构人物来讲中国人的故事。赛珍珠是美国最早以中国为背景进行小说创作的作家。她根据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写就数部描写中国底层农民的小说,并为此而荣获诺贝尔奖。赛珍珠的小说在30年代的美国广为流传,是当时美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来源,其中尤以《大地》最受欢迎,被誉为:“用文字描写中国的一幅最优美的图画。”该小说曾在美国先后发行200万册,而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也极为成功。据统计,电影发行后的一段时间内,大约有2300万美国人看过这部电影,而别的国家观看此片的人数高达4300万。《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的作者认为:这部影片,不仅在美国,也在全世界,比其它任何一本书、一个文件或一部影片,都比较负责地表现了中国的思想和形象。 赛珍珠的小说在美国公众心目中造就了中国底层人物的形象,细致刻画了中国农民恶劣的生活状况,而与此同时又避免卷入任何国家利益的纠纷。电影《大地》在当时的美国取得轰动性成功,扮演女主角阿兰的美国演员露伊丝•;雷纳为此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影片《大地》力求写实,通片用的都是中国音乐。影片中王龙一家的曲折命运,主要人物自然率真、感情真诚的表演,都给美国公众提供了丰富的中国农民形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他们昔日对中国人笼统而模糊的认识,而中国农民的坚毅、勤劳,在天灾面前的无畏,以及在道德方面的判断力给当时的美国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33年,在中国北方的一些村庄里,人们经常看到一个洋疯子在出没,这个人每天一早推着一辆车子出去,车子里装满了家用的新玩意——碗碟、锅盘、油灯等等——在各村转来转去,沿路上把这些新东西送给中国农民,向他们换回那些最古、最旧的同样的东西。他就是米高梅制片公司的道具员,在为电影《大地》收集道具。 米高梅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租下了五百英亩土地,并在那里按中国的山水风景进行了一番布置,甚至筑起了中国的万里长城。还修建了中国的道路,种下了中国的庄稼,打了一口井,装上了从中国搜集的中国井架,造起了中国的农舍,连真正的水牛都从中国运来,让它拉动中国的水车。完全再造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农村。1937年2月15日的《时代》周刊这样报道电影《大地》: 拍摄时间一共花了一年五个月,雇用了5500名临时演员。《大地》的摄影师在中国用了十万尺胶片,在美国用了二十五万尺。最后的成品只用了一万四千尺。全部成本据报道达到二百五十万美元。还有两件最特别的事:保罗•;茂尼的九种各不相同的化妆要花上两个或一个半小时;露易丝•;蕾娜穿的衣衫,只花了1。89美元,是好莱坞第一流女演员所穿的空前便宜的一件衣服……为了有一个宏伟的结局,电影剧本第一次撇开了赛珍珠,布置了惊人的蝗灾。灭蝗的斗争可以说是为话剧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王龙和他的乡亲,脚陷在蝗虫堆里,用火烧、滚打 、脚踩跟蝗虫展开大战,这些蝗虫盖满了山谷,也遮黑了半边天。有些难以置信的场面是在中国拍摄的。
《影像史记》 遥远的目光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形象(6)(图)
这部影片在精神上、情节上和表演上完全忠实于原著,是一部真正史诗式的作品。 电影《大地》的确堪称是好莱坞电影中一部表现人性美的杰作。它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非西方民族的真实可信的形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种族、族裔和文化的差异,展示了人类的生存困境、意志与情感。但是,赛珍珠的小说及电影也在无意中制造了新的刻板形象。中国底层大众始终挣扎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用原始的生存手段延续着生命,土地与他们终日相伴。正如1937年》2月3日《纽约先驱论坛报》所评论的:“在一个纯朴的农民的故事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中国民族的心灵。”《纽约每日新闻》则这样评论:“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有说服力的写实镜头,中华民族的心灵活跃在它每一人的勇敢与力量之中,我们也看到了它在经受遗留下来的赤贫的压迫。现在,通过它的两个最底层的儿女的经历,这个人口众多的东方共和国的丰富生活就展现在银幕上,从而构成了一部深刻动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影剧。” 赛珍珠始终选取中国底层大众的命运沉浮作为小说创作的题材,这中间不乏女作家对中国农民深深的同情与热爱,但同时也渗透着她从家庭获得的强烈的传教士心态。在美国公众看来,中国普通百姓始终是需要保护和拯救的。这很自然地会引导他们以救世主身份自居,饱含怜悯地看待这些在宗教信仰上“未开化”的人们,引导观众将其与统治他们的政府作尖锐对立。事实上,赛珍珠的小说及后来改编的电影成为之后美国人想象共产党统治下中国百姓生存状况的重要资源。《纽约太阳报》的评论非常有代表性:“这部影片把土地跟农民间应有的关系真实而有力地表达了出来。是土地主宰着这些男女的生命。干旱年代,土地龟裂,寸草不生,驱使他们逃往南方。霖雨使他们生活殷实,而蝗灾又造成了荒年。一个中国农村中安详、可爱、沉默的农民就在这片主要背景上表现出来。”而《洛杉矶时报》则赞扬这部影片“有着高度感动人心的调子”。 《大地》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票房上,都是一个成功。借着这种成功,好莱坞曾将赛珍珠的其它小说陆续搬上银幕,如摄制于1944年的《龙种》等。赛珍珠的中国系列小说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文化时尚。《大地》公演期间恰值中日战争,大量关于日军在华暴行的报道也纷纷传回美国,激起美国人对侵略者的义愤和对抗日民众的同情。随后,美国与日本的军事冲突也逐步升级,最终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可以说,当时的政治氛围是像《大地》这样的电影所以流行的重要原因。 1955年陶乐赛•;琼斯的这本小册子《美国银幕上的中国和中国人》迄今已发表整整50年,在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年的日子里,我细读这本书仍然颇多感慨,这种来自遥远国度的目光如此炯炯有神,足以照亮许多我们难以释怀的误区。当每年一定数量的美国大片作为必须引进的项目,走进我们的视野的时候,需要我们反思和总结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毕竟,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而已。
《影像史记》 瞬息风华摩登岁月:上海滩的声色记忆(1)(图)
过去的真实图景掠眼而过,逝水华年只有在意识的瞬间以影像呈现, 随即便踪影全无。 --本雅明 《论历史哲学》 声光化电 在所有影像资料中,关于上海的最多,这不但是因为上海是一个得现代化风气之先的城市,而且,也因为上海是一个政治避难之地,新闻业极其发达。电影业也是起步最早的。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是十分时髦的娱乐。自一九零三年西班牙人雷玛斯开始在上海放映电影起,这光影构筑的奇幻世界,即毫不费力地取得上海市民的欢心。根据“专家部电影主任致美国商业部”的报告,1927年全中国共有影院106家,其中单在上海就有26家。光陆、兰心、新光、大光明、南京、国泰,都是当时著名的第一流豪华电影院,放映首轮的好莱坞电影。同年,上海的首轮影院开始播映有声片,只比好莱坞迟了一年。李欧梵曾这样形容当时电影观众的心态: 对于当时的中国电影观众来说,花几小时看场好莱坞的电影,即意味着双重享受:一边让自己沉浸在奇幻的异域世界里,一边也觉得合乎自己的口味,这口味是被无数流行的浪漫传奇和豪侠故事(包括那些被译成文言的读本)培养出来,经电影这种新的传媒而得到强化的。 就是这样,电影作为新兴的视觉媒介,伴随着摄影和印刷品,成为了上海市民物质生活的一部份。从1921年2月上海诞生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丛报》之后,同年上海的《影戏杂志》到以后的《电影月报》、《明星半月刊》、《新华画报》、《联华画报》、《青青电影》等都有对西方电影和中国早期电影的译介和评论 人们熟知的“新感觉文学团体”就是一个电影爱好者的圈子。根据施蛰存的回忆,一九二八年暑假,他们几个朋友在刘呐鸥家中作客,平日除了看书、写文章外,看电影和跳舞是日常的晚间娱乐: 最初,大家都感到无聊得很,没有事做。每天上午,大家都耽在屋里,聊天,看书,各人写文章,译书。午饭后,睡一觉。三点钟,到虹口游泳池去游泳。在四川路底一家日本人开的店里饮冰。回家晚餐。晚饭后,到北四川路一带看电影,或跳舞。一般总是先看七点钟一场的电影,看过电影,再进舞场,玩到半夜才回家。这就是当时一天的生活。(施蛰存《沙上的足迹》) 正是在这个悠闲的假期,施蛰存等人蕴酿出开书店、办刊物的念头。于是刘呐鸥拿出资本,跟施蛰存和戴望舒合作开设“第一线书店”及出版文学刊物《无轨列车》。不过四个月后书店即因“宣传赤化”之嫌被迫停业。次年,他们再办水沫书店和《新文艺》月刊,并结织了穆时英。由于通晓日语,见识比较广博,刘呐鸥对当时外国新派文学及电影风尚十分熟悉,且极为热衷,并最终自己也拿起了摄影机。 一九九八年,“第一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双年展”在台湾举行,首次展出了刘呐鸥所拍摄的两卷纪录片《人间卷》、《游行卷》。经过数年的努力,台湾电影资料馆复修了刘呐鸥外孙林建享先生提供的刘呐鸥纪录片五卷,包括《人间卷》、《游行卷》、《风景卷》、《广东卷》和《东京卷》,现俱列为该馆馆藏。首两卷纪录片,大概摄于一九三三至一九三四年。 这几部纪录片除了《游行篇》及《东京卷》较具“公众”意味外,其它大部份都是刘氏及其亲友的活动纪录。若从类型上来说,它们应属于家庭纪录片,带有私人性质,主要供个人纪念及小型放映之用。其实,当时在上海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里摄影机已经是时髦的大件,纷纷回国的青年人给家族带回了摄影机,家庭录像也就一度盛行。
《影像史记》 瞬息风华摩登岁月:上海滩的声色记忆(2)(图)
从我收集到的影像来看,属于这种个人录像式的纪录片段,占了相当的比重。诸如上海各式舞会、跑马场、泳池、游乐场及为数众多的街道繁荣世象的图景,都不大像专业摄影师所为。尽管如此,这些影像资料还是能让我们领略大上海的摩登岁月。参考唐振常编《近代上海繁华录》(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 1930…1945》(北大出版社2001年);吴亮著《老上海:已逝的时光》(南京江苏美术1998)等著作,我们大体上可以描述出大上海的影像风貌。 “东方巴黎”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只见她,笑脸迎,谁知她内心苦闷。夜生活,都为了衣食居行。酒不醉人人自醉,胡天胡地蹉跎了青春。晓色朦胧,睡眼惺忪。大家归去,心灵儿随着车轮转动,换一换新天地,别有一个新环境;回味着,夜生活,如梦出醒。 这是1930年代的上海流行甚广的一首歌,30年代的上海确实已是一个繁忙的国际大都会—世界第大五大城市,她又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和通商口岸,一个国际传奇,号称“东方巴黎”,一个与传统中国其它地区截然不同的充满现代魅力的世界。唐振常编的《近代上海繁华录》中记载,“1865年上海已有煤气,1881年设立了最早的电话局,1882年起有了电灯,1884年开始供应自来水。1901年,汽车首先由匈牙利人李恩时(Laniz)输入上海。到二十世纪初年,上海的现代化设施大体上与世界先进城市同步” 。 上海,作为中国开风气之先的都市,一方面是因为其交通要衢的地理位置,新生事务容易汇聚,一方面是因许多洋务机构设立于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