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权威的称号,便是极其自然和理所应当的了。
莱因斯多夫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指挥大师,他是出生在本世纪早期,
而主要活跃于本世纪中间一段时间的老指挥家中的佼佼者,虽然他的名声并
没有像与他同龄的索尔蒂叫得那样响亮,但从全面的艺术性上来看,他完全
是一个与之处在同一高度上的、倍受人们尊敬的伟大指挥家。{ewc
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152_1。bmp}
融技艺、胆识为一身的天才指挥家——索尔蒂
(Georg Solti,1912—。。 )
如果有人愿意将托斯卡尼尼、富尔特文格勒和瓦尔特等上个世纪末出生
的老一辈指挥大师之后的伟大指挥家——列出的话,那么肯定会得到这样一
张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名单,卡拉扬、索尔蒂、伯斯坦、姆拉文斯基、库贝利
克。。等等。这些有着突出魔力的人物,实际上才应该被称为是20 世纪指挥
艺术中的中坚人物,因为在他们之前的前辈大师们都是处在世纪交替中的人
物,他们的艺术贡献带有着很大的开拓性因素,而在他们之后的下一代指挥
家们,在时间因素上又都属于与下个世纪相衔接的人物了,因此,准确的说,
20 世纪的指挥艺术是属于这样一批中坚人物的。然而在这样一批人物中,最
具代表性的恐怕就要数卡拉扬、索尔蒂和伯恩斯坦了。但在他们三人之间,
索尔蒂是一个很有特殊性的人物。卡拉扬的艺术生涯虽然具有广泛的世界
性,但他始终是在欧洲的艺术领地中开展活动的,并且从来没有担任过美国
乐团的常任指挥。而伯恩斯坦虽然在美国有着十分辉煌的业绩,但他本身就
是一位出生在美国的指挥家,况且伯恩斯坦在欧洲国家的乐团和歌剧院中,
也只担任过客席指挥的职务。这里唯有索尔蒂是一位出生在欧洲,并且在欧
洲国家和美国的交响乐团及歌剧院中都担任过常任指挥的人物。此外,卡拉
扬与伯恩斯坦都先后在自己还在岗位上时就逝世了,唯有索尔蒂在功成名就
时就“告老还乡”式地体面退休了,这一切的一切恐怕也都是索尔蒂一生总
交好运的原故吧。
乔治·索尔蒂于1912 年出生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他在很小的时候,便
已表现出了出众的音乐才能,尤其是他那双灵敏的耳朵,立刻便引起他的父
母的注意,这对夫妇为了培养索尔蒂在音乐方面的天才,便给他买了一架钢
琴,从此,小索尔蒂便和这架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每天刻苦地弹琴,进
步速度之快,使每个熟悉他的人都感到了惊讶,到了12 岁时,他就已经公开
登台演奏了。索尔蒂在13 岁时,进入了匈牙利最著名的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
学院中学习,在这里,他跟随着20 世纪最伟大的匈牙利作曲家多纳伊、柯达
伊和巴托克学习钢琴和作曲。在他14 岁那年,有幸观看了一场由埃里希·克
莱伯指挥的音乐会,在这场音乐会上,他被埃里希·克莱伯那神奇般的指挥
艺术所深深迷住了,从此便产生了要成为一名指挥家的念头,当他于1930
年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就更加坚定了要当指挥家的决心,为此,他曾跑到瑞
士专程向老指挥大师魏因加特纳系统地学习指挥法,1933 年,只有21 岁的
索尔蒂担任了布达佩斯歌剧院的助理指挥,1937 年,他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
上担当了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助手,协助排练了一系列的演出曲目。
但在这几年的时间中,他实际上仍然是以一个见习者的身分来从事指挥活动
的,在这期间,他从未独立地公开指挥过,1938 年3 月11 日,他终于获得
了首次指挥公演的机会,这一天,他指挥布达佩斯歌剧院演出了莫扎特的歌
剧《费加罗的婚礼》。索尔蒂这次指挥演出虽然很成功,但由于当时的希特
勒法西斯正在占领维也纳,与其临近的布达佩斯也陷入到了一种恐惶的气氛
中,索尔蒂本人是犹太血统的音乐家,而犹太人是要遭到希特勒的残酷迫害
的,所以在歌剧演出之后,索尔蒂便怆促收拾行装而逃亡到了瑞士。在这以
后他又加入了英国国籍。1942 年,索尔蒂参加了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音乐比
赛,他以极其出色的能力获得了钢琴比赛的一等奖。但在这以后,索尔蒂并
没有选择职业钢琴家的道路。而是在指挥艺术领域中得到了继续的发展。在
战争结束后的1946 年,索尔蒂受聘担任了慕尼黑国立歌剧院的艺术指导,他
在上任的这一年里,成功地指挥上演了贝多芬的歌剧《菲德里奥》,受到了
人们的一致好评。索尔蒂在慕尼黑歌剧院整整工作了六年,以其杰出的天才,
将这个战后几乎变成废墟的剧院迅速恢复了元气,并且一举成为欧洲的一个
重要的音乐中心。索尔蒂在担任慕尼黑歌剧院指挥期间,还同时担任诸如萨
尔茨堡音乐节以及欧洲一些其它乐团的客席指挥,并且在1947 年到1951 年
之间,兼任了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的职务。 1952 年,
索尔蒂辞去了慕尼黑国立歌剧院指挥的职务,担任了法兰克福歌剧院的音乐
指导。1961 年到1971 年,他又在著名的英国皇家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担任了
十年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
索尔蒂谋求在美国的发展开始得很早。早在1954 年,他就在美国与芝加
哥交响乐团合作过,以后他便每年都到美国来指挥演出。 1969 年,索尔蒂
正式接任了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职务,而这时的他还没有
和科文特花园歌剧院解除合同,他只好坐着飞机来往于欧美两地,然而他好
像并不感到繁忙,1973 年他又兼任了法国巴黎管弦乐团及巴黎歌剧院的音乐
指导职务,1979 年,他又将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的席位拿到了手中,这种
全球性的活动能力简直是幻想中的超人才能够具备的。
索尔蒂的指挥艺术生涯中最辉煌的阶段,就是他后期担任芝加哥交响乐
团常任指挥的时期。当时的芝加哥交响乐团,正值与法国指挥家马蒂农的一
段不太和谐的合作之后,乐团的状况略有下降的趋势,正是在这种关键的时
刻,索尔蒂走马上任,挑起了重振芝加哥交响乐团雄风的重担,他上任以后,
狠抓了乐团的训练和改革,增大了乐团演奏曲目的范围,并且首创了巡回演
出的制度,他确信艺术的进步离不开交流,因此他屡次率团出访欧洲等地,
把一个崭新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形象树立在了世人的面前,除此之外,他还
以其过人的天才和高超的技艺,将芝加哥交响乐团训练成了举世公认的超级
乐团,在索尔蒂任职期间,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几次全美的民意测验中均排在
第一位,这的确不能不说是索尔蒂所立下的汗马功劳,而人们后来每当议论
起芝加哥交响乐团那无比辉煌的音响时,都将它称为充满魅力的“索尔蒂音
色”,芝加哥交响乐团正是带着这种“索尔蒂音色”而演遍全世界的,因此
可以说,索尔蒂是为芝加哥交响乐团赢来第二个“黄金时期”的重要功臣。
索尔蒂是一位技艺十分全面的双料指挥大师,在他漫长而又辉煌的指挥
生涯中,无论是对于歌剧还是交响乐,他都有着极为精湛的演释能力,而且
作品的范围涉及得非常广泛。他在指挥歌剧方面的贡献,完全可以同卡拉扬
相比较,面对于德国歌剧作品,他的解释可以说是更加得心应手、锦上添花
的,几十年来,他在欧洲和美国担任各大歌剧院的常任指挥时,(如科文特
花园歌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慕尼黑歌剧院和旧金山歌剧院等等)曾经指
挥上演了大量的歌剧作品,这其中不仅包括欧洲的古典歌剧,也包括像勋伯
格那样的现代派作曲家的作品,他还指挥首演过许多英国作曲家的作品,为
此,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还因他为英国音乐艺术所做出的贡献而在1972
年加封他为爵士,这种极高的荣誉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索尔蒂在指挥交响音乐方面的贡献同样是十分巨大的,首先他与卡拉扬
一样,是一位作品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指挥家,可以说,任何时代、任何国
家和任何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他几乎都曾涉猎过。在指挥交响音乐时,他
能够很好地发挥管弦乐队的气势和效果,那种千姿万态的细微变化,在他的
手中显得是那样的易如反掌。他的指挥风格是直率、鲜明和全面,在处理音
乐时,既有着热情豪放的宏大规模和精密严整的结构,又有着激动的抒情性
和丰富的色彩性。他在指挥时十分注重于作品的整体结构感,对于音乐的旋
律线条、节奏特点、和声框架和对位手法等诸方面的织体因素,都安排处理
得异常合理巧妙,能够使人产生出一种十分舒适而和谐的立体感。他对于音
乐色彩上的变化及戏剧性般的矛盾性,有着一种天生的特殊驾驭能力,而在
对于音乐情感的控制方面,他又有着极为恰当的控制能力。这也正如勋伯格
当年在纽约的《时代周刊》上发表的评论中所说的那样:“他对音乐有着一
种非常直接的概念,特别是那种有血有肉的音乐,这是他的艺术倾向的所在。
他从不追求过分的精细,也不以故弄玄虚的效果来哗众取宠,他指挥的音乐
具有一种直接而又清晰的线条。”
谈到涉猎作品的广泛,索尔蒂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一生
中指挥过无数的作曲家的作品,这一点仅从他指挥录制的唱片的类别和数量
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然而索尔蒂指挥的最为拿手的作品,还是要数瓦格纳
的歌剧作品,在这方面,他的独特造诣是相当深厚的。在20 世纪的指挥艺术
史上,索尔蒂是最著名的瓦格纳专家之一,他指挥的瓦格纳的作品,能够给
人们带来一种深刻的、富有哲理性的美感,他能够通过指挥瓦格纳的歌剧,
将瓦格纳内心丰富的思想性极其完美地传达给听众。他在指挥瓦格纳的作品
时,从不拘泥于表面化的处理,对于作品中各种技术上的因素(如声乐与乐
队之间的关系以及主导动机的合理呈示等方面)他都能够以十分恰当的方法
进行很有说服力的表现。瓦格纳著名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是索尔
蒂指挥得最精彩的作品,这部巨著他曾在50 年代末期就将其录制成了唱片,
并且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之后,已经成为带有经典性的、被其它指挥家尊为楷
模的版本了。除此之外,索尔蒂指挥的其它瓦格纳的作品,如《特里斯坦与
伊索尔德》等等,也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演释。除了瓦格纳的歌剧以外,
索尔蒂对其它德奥歌剧的演释,都有着异常精彩和耀眼的业绩,早在他担任
英国科文特花园歌剧院的音乐指导时,就曾指挥上演过全部莫扎特歌剧和贝
多芬的《菲德里奥》等歌剧。另外,他还曾指挥上演过一度被人们遗忘了的
格鲁克的许多歌剧。
索尔蒂在交响音乐作品的指挥范围上和他在歌剧指挥范围方面的情况很
相似,也同样具有着既深又广的特点,他除了对于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古典
作曲家的作品极为精通以外,还是一位著名的马勒作品指挥专家,他指挥芝
加哥交响乐团录制的马勒交响曲的唱片,在世界上是享有着很高的地位的。
除此之外,他对于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交响乐作品,也有着准确而精彩的演
释。
索尔蒂是一位谦虚和蔼的人,面对着自己艺术上的巨大成功和人们对他
的敬仰,他总是十分客观地冷静对待着,当人们赞叹他给芝加哥交响乐团带
来的辉煌音响和高巧的艺术技能时,他也总是强调乐队集体的作用而很少提
及自己。然而,他所做出的伟大业绩是谁也抹杀不掉的,这种伟大的业绩,
必将作为时代的杰出典范而永载在世界指挥艺术史册中。{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158_1。bmp}
前苏联指挥界中的一颗国际巨星——康德拉申
(KiriI Kondrashin, 1914—1981)
在前苏联众多的指挥大师中间,康德拉申是一位很别致的人物,之所以
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前苏联的优秀指挥家中,是一位与西方音乐界接触得异
常频繁的指挥家,而且后来干脆移居到国外而担任西方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了。当然,在他之前和之后,也有着相当数量的前苏联音乐家移居到了西方,
如早期的库谢维茨基和后来的罗斯特罗波维奇、阿什肯那齐和罗杰斯特文斯
基等人,但康德拉申仍然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早在50 年代末期,他就成
了第一个登上美国音乐舞台的前苏联指挥家,后来,特别是在东西方冷战时
期,他在这方面的活动就显得更加活跃了,以致于后来他便成为在西方最知
名的前苏联指挥大师之一了。
基里尔·康德拉申于1914 年出生在莫斯科,他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音乐
家庭,父母都是当时的莫斯科第一交响乐团中的演奏家,康德拉申就这样生
长在一个整天音乐声不断的家庭中。他六岁时开始学习弹钢琴,然而据他自
己说是在他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学习的,他当时觉得音乐课程很使他反感,小
时候练琴时总是被人逼迫而进行的。然而有趣的是,第一次使他对音乐发生
兴趣,恰恰是从他认识了指挥专业后开始的,他曾在自传中回忆到小时父母
带他去看管弦乐队排练以及交响乐和歌剧的演出,他当时对管弦乐队所产生
的大幅度的音响和丰富的色彩变化一下子着了迷,从此便立志长大后当一名
指挥家。 1932 年,18 岁的康德拉申进入了著名的莫斯科音乐学院,在这里,
他跟随前苏联指挥界中德高望重的老指挥家鲍里斯·海金学习指挥,在学习
期间他还在当时的丹钦科剧院中担任副指挥。1936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莫斯
科音乐学院中毕业,并于第二年开始担任了前列宁格勒小剧院的指挥,这个
剧院原来是由前苏联最富盛名的老指挥大师姆拉文斯基担任常任指挥的,由
于姆拉文斯基开始担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