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20世纪世界指挥大师的风采-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但仍然在有限的时间里,创作出了两部交响曲,一部《C 大调弥撒曲》
和许多的歌曲。此外作为马勒过去的助手和其音乐的主要解释者之一,他还
曾撰写过一本关于马勒情况的极有价值的论著——《回忆马勒》。

克列姆佩勒是一位威望很高的老艺术家,他对世界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


了很大的贡献,1932 年,他曾经获得了象征着很高荣誉的哥德奖章,还曾被
颇具权威性的柏林艺术研究院选为院士。

克列姆佩勒作为一个著名指挥家,曾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唱片,这
其中许多都是他与长期和他合作的伦敦爱乐管弦乐团一起录制的。他所录制
的著名唱片有贝多芬的歌剧《菲德里奥》、门德尔松的《第三交响曲》(苏
格兰)以及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浪漫)、《第七交响曲》等作品,
这些唱片在今天看来具有着比当时更高的价值,随着岁月的不断推移,它们
的价值还会随着克列姆佩勒名声的不断增长而变得更高,因为克列姆佩勒的

确是那种永远会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伟大指挥家。{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044_1。bmp} 


主观即兴风格的伟大体现者——富尔特文格勒

(Wilihelm Furtwangler,1886—1954)


翻开20 世纪的指挥艺术史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定是两个人,即托
斯卡尼尼和富尔特文格勒。托斯卡尼尼作为现代指挥艺术的伟大开拓者和客
观主义指挥风格的杰出体现者,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死后,都已受尽了人们
对他的崇敬和赞扬。然而作为另一巨头的富尔特文格勒,相比之下似乎显得
有些黯然失色,其实,这里的原因许多都是由于历史的误解和富尔特文格勒
本人纤弱的性格所造成的,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客观地了解了富尔
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终于发现了在那本来就有的巨大成就之后所蕴藏着的
更为丰富的艺术潜力。事实上,从1954 年富尔特文格勒逝世以后,他的名声
就一直在不断的上升着,他那精湛的、魅力无穷的指挥艺术,强烈地感化着
一代代的人们,使人们一次次的加深了对他的再认识。如今,他已被世界所
公认为与托斯卡尼尼并列的、20 世纪指挥史上两大不同流派之一的杰出代表
人物。

威廉·富尔特文格勒于1886 年出生在德国的柏林。他的父亲是一位考古
学家,母亲则是一位画家。富尔特文格勒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教育,责任
心极强的父母希望他成为一个艺术上的全才人物,于是便给他请来了各种各
样的老师来教育他,使他受到了十分广泛而扎实的艺术教育。然而在学习多
种艺术课程时,富尔特文格勒唯独对音乐最感兴趣,于是他便逐渐放弃了对
其它艺术门类的追求而专攻音乐了。

富尔特文格勒很早就显露出了与众不同的音乐才华,他七岁开始作曲10
岁时就创作出了《小提琴奏鸣曲》《F 大调钢琴三重奏》、《第一弦乐四重
奏》和《钢琴奏鸣曲》等作品,到了17 岁时,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就问世了。
由此可以看出,青年时代的富尔特文格勒是以成为作曲家为目标而奋斗的。

富尔特文格勒正式涉猎指挥艺术是在他年满20 岁以后,说起来还是从一
个偶然的事件开始的,1903 年,富尔特文格勒创作的《D 大调交响曲》得到
了公演,然而演出的结果却糟透了,作品遭到了惨痛的失败,这使得一心想
成为大作曲家的富尔特文格勒沮丧到了极点,出于全面的考虑,他决定将目
标转移到指挥艺术上来,这样对他在艺术上和生活上的需求都有着极为重要
的实际意义。于是他便先在布雷斯劳国家歌剧院中担任了三年的指挥助理,
这期间他努力学习了大量的指挥技巧并掌握了一定的经验。 1906 年,他在
慕尼黑指挥凯姆乐团举行了首场演出,虽然当时他只有20 岁,但在指挥曲目
上却出现了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这样的艰难作品。这次首演成功以后,
富尔特文格勒便正式走上了指挥家的道路。在这期间,他开始广泛的开展指
挥活动,先后担任了苏黎士歌剧院、慕尼黑歌剧院和斯特拉斯堡歌剧院的副
指挥。通过大量的实践,他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并开始渐渐地引起
人们的关注。到了1911 年,富尔特文格勒已经担任了很有影响的德国吕贝克
歌剧院的指挥。四年之后,他又顺利地登上了曼海姆歌剧院的指挥台。 1919 
年,他又担任了维也纳音乐家管弦乐团的指挥。 1922 年,著名的莱比锡格
万特豪森管弦乐团也将常任指挥的职务交给了他。此外,在这段时间里,他
还经常指挥大名鼎鼎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同时还担任了多届
拜罗伊特音乐节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音乐指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富尔
特文格勒于1947 年重返乐坛,并于1952 年担任了柏林爱乐乐团的终身指挥。


与此同时,他还曾兼任过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米兰斯卡拉
歌剧院和英国伦敦爱乐乐团的指挥。

富尔特文格勒作为20 世纪指挥艺术的巨头,他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主
观即兴风格的淋漓尽至的体现,在这方面他与托斯卡尼尼极其客观的指挥风
格大相径庭,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富尔特文格勒在指挥时,往往不甚关注于
乐谱上的各种记号和要求,而凭着自己的主观艺术想象来解释乐曲,有人曾
评价说到:“富尔特文格勒指挥时没有一次是墨守成规而不加变化的。”从
这一点可以看出,富尔特文格勒是一个十分善于挖掘作品内在潜力的指挥
家,而这方面的特点,恐怕与他是一位小有成就的作曲家这一点分不开的,
正因为他是一位作曲家,所以他在指挥乐曲时总是从一种作曲家的心态和角
度来出发,从而更加表现出创作者的意愿和精神,这些特殊的因素,应该说
是与他的主观即兴性极相吻合的。然而,富尔特文格勒的主观即兴风格并非
达到绝对的程度,如果是那样的话,他的风格也就不能成其为一种成功的风
格了,可贵之处在于,富尔特文格勒总是能将这种自己擅长的主观性与原作
基本风格的客观性达成一种巧妙的平衡,使之在一种有机的统一下形成一个
整体,这种能力和技艺,是绝非一般人所能为之的,它的确体现出了一种稀
有的大师风范。

富尔特文格勒是一位具有神奇般魔力的天才指挥家,他有着精湛的指挥
技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高雅的艺术气质。其实,从专业指挥技艺上来说,
富尔特文格勒并非是那种手势极清楚、指挥棒技巧极高的指挥家,(与尼基
什相比)甚至有时还有些使人担心,然而他却有着一种非常富于灵感的,磁
石般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则能对乐队产生一种神奇的效果和力量,关于
这一切,英国指挥家布尔特曾有过明确的阐述,他认为富尔特文格勒身上有
着一种调动乐队队员精力和紧张感的聚精会神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则是富尔
特文格勒指挥魅力的真正作用所在。富尔特文格勒的精湛指挥技艺还体现在
他那丰富的乐队知识和对各声部乐器性能的掌握上,在这方面,他甚至能够
回答和解决一些专业性极强的问题。

人们总是说富尔特文格勒是一个艺术修养丰富的艺术大师,这一点的确
是十分准确的,从他在对不同时代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深刻理解上,便可极
为清晰地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了。在现代指挥艺术史上,他是一位不可多得
的“全能型”指挥家,纵观他长达几十年的指挥艺术生涯,无论是歌剧、交
响乐、协奏曲、大合唱,几乎所有体裁的音乐作品,他都涉猎到了,而且每
一种体裁的作品,他都给人们留下了准确的,具有经典性的解释,尤其是对
于德奥体系作曲家的作品,他的诠释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的,在这方面最有
突出意义的是他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布鲁克纳等人的交响乐作品
和莫扎特、贝多芬,特别是瓦格纳的歌剧作品的精彩演释。

富尔特文格勒在今天看来是一位极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指挥大师,尤其
是对于后代专业指挥家,他的影响力甚至比托斯卡尼尼还要广泛,当今世界
上的许多著名指挥家,都把富尔特文格勒树为揩模,比如阿巴多、巴伦鲍伊
姆和穆蒂等人,尤其是阿巴多,他是富尔特文格勒的忠实崇拜者,在他看来,
对于纯德奥式的作品,从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到瓦格纳、理查·施
特劳斯以及布鲁克纳等人的作品,富尔特文格勒的演释是无与伦比的。他在
评述这位大师时说到:“他是一位真正能够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紧张感’
的,造诣最深的艺术家”。至于其他的后代指挥家们,恐怕许多都可以被称


作“富尔特文格勒迷”的。

富尔特文格勒在20 世纪的指挥史上还是一位奇特而有争议的人物,而这
种奇特和争议则主要体现在他与政治事件的牵连上,众所周知,富尔特文格
勒曾参加过纳粹统治下的文化工作,而且在后期还加入了纳粹党,为此,他
曾在战后遭到美国军事当局的审查。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也曾公开发表
过言论,激烈地谴责富尔特文格勒的作法,他曾说过:“在作为艺术家的富
尔特文格勒面前我愿意脱帽,但在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富尔特文格勒面前,我
要戴上两顶帽子”。然而,富尔特文格勒真的是那种政治上的反动者吗?其
实这是并不尽然的。富尔特文格勒本人实际上是一个唯艺术主义者,他始终
坚持艺术与政治截然分开的主张,而这也正是他在纳粹统治时期仍不愿离开
德国和奥地利的原因,在他看来,德国和奥地利的音乐艺术基础是那样的优
越和牢固,这对于他所从事的音乐事业来说是极其有益的,至于政治上的事
情,他认为与艺术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关系。此外,他本人的优柔寡断的性格
也和刚烈性格的托斯卡尼尼不同,所以也就很容易受到纳粹的欺骗。当然,
从这方面来看,托斯卡尼尼所持有的立场鲜明的态度,是具有更加伟大的意
义的,诚然,富尔特文格勒确实表现出过软弱和动摇的态度,但他所具有的
艺术良心还是促使他做出了一些有益的事的,众所周知的“亨德米特事件”,
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当时,著名作曲家亨德米特的歌剧《画家马
蒂斯》,由于不合纳粹统治者的意而被禁演,亨德米特本人也因此而遭到迫
害,这时,富尔特文格勒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坚决地站在了亨德米特一边,
以一个音乐艺术权威的身分向纳粹当局提出了强烈的抗议,这使得纳粹头目
恼羞成怒,下令解除了他的一切职务,直到1935 年才慑于他的威望而恢复了
他的职务。此外,富尔特文格勒还曾在许多方面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他当时
曾拒绝和抵制过许多纳粹文化头目的指令,并积极地帮助过遭到纳粹迫害和
解雇的犹太音乐家们,这其中包括著名的指挥大师布鲁诺·瓦尔特和克列姆
佩勒。然而,富尔特文格勒在以后为纳粹文化事业服务这件事上,的确不得
不承认是他一生中走过的一条十分令人遗憾的弯路。所幸的是他并没有做过
什么危害人民的事,因此在1947 年11 月,美国军事当局终于结束了对他的
调查,并且宣布了给他的免罪处理,这样才使得他这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
挥大师得以重返乐坛,而且在后来的艺术生涯中,又创造出了更加辉煌灿烂
的艺术业绩。

富尔特文格勒是20 世纪指挥艺术中最为璀璨的巨星之一,这一点不但早
已被世界所公认,而且在本世纪的一些伟大的音乐家的心中,他也是一位最
受人们钦佩的人物,指挥泰斗托斯卡尼尼虽然生前与富尔特文格勒有着十分
不睦的关系,但仍承认在当时只有富尔特文格勒与布鲁诺·瓦尔特是和自己
旗鼓相当的对手。而著名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则更是对富尔特文格勒
的指挥艺术赞叹不已,他曾感概地说到:“听富尔特文格勒指挥演奏的音乐,
能够给人一种既宏大又富有韵律的感觉,那种印象的确是引人入胜的。”梅
纽因不但热心地推崇富尔特文格勒的指挥艺术,而且还在艺术上热心的与他
合作,比如他俩合作于本世纪早期灌录的贝多芬《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
唱片,就是一张非常有名的唱片,据梅纽因本人认为,那是他一生中无数次
演奏和灌录这首协奏曲中的最优秀的一次,这无疑是与富尔特文格勒和他的
成功合作分不开的。

富尔特文格勒是20 世纪音乐艺术中出类拨萃的人物,因为他的指挥艺术


是属于那种永保青春式的艺术,人们现在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甚至到了下
一个世纪,他那迷人的指挥艺术仍能在世界乐坛上继续发放光彩。{ewcMVIMAGE;MVIMAGE; !14800230_0050_1。bmp} 


闻名于世的“严厉派”大师——赖纳

(Fritz Reiner,1888—1963)


在当今世界上,如果人们在议论著名的交响乐团时,芝加哥交响乐团那
响当当的名字是肯定会名列前芽的,它如今已成为人类音乐文化事业上引以
为骄傲和自豪的、出类拨萃的音乐艺术团体。多年来,这个乐团以其整齐化
一的群体感、丰富细腻的音乐变化和绚丽多彩的风格及音响,强烈地吸引和
感化着人们,并以其自身货真价实的实力,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它作为世界超
级交响乐团所拥有的雄厚基础,然而这种雄厚的基础却绝不是凭空而来的,
翻开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史册,人们可以看到几代世界著名指挥大师为它的发
展所做出的贡献,而在这一系列著名的大师中间,被世界公认为对芝加哥交
响乐团的成长贡献最大的、为其打下牢固基础的人物,就是本文的主角——
菲里茨·赖纳。

菲里茨·赖纳是20 世纪著名的匈牙利指挥家。他于1888 年出生在匈牙
利的首都布达佩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