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康乾盛世-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同年七月,新任命的河道总督(原任安徽巡抚)靳辅对修治黄河、运河提出了调查报告:“河道敝坏已极,修治刻不容缓!”他分为八疏,条奏治理措施,请示圣祖批准。圣祖以事关重大,命议政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掌印不掌印各官一起“周详”而深入地加以讨论。几乎动员了朝中所有大小官员、各机构会同讨论靳辅的治河报告,规模之大,人数之多,以往并不多见。可见,修治黄河及运河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正如他们一致认识:“黄河关系运道民生,固应急为修理。”然而,他们又为经费问题所困扰:“目今需饷维殷”,按靳辅的计划,每天需夫役12万有余,负担不起这笔浩大的经费开支。如从山东、河南等省招募民夫,这些穷困贫民远道而来,途中食用无资,还担心一些贪官污吏“借端扰民”,为害更大。他们提出:“应先将紧要之处,酌量修筑,俟事平之日,再照该督所题,大为修治。”圣祖即指示:“河道关系重大,应否缓修”,再由总督靳辅重新考虑,拿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清圣祖实录》,卷68,6~7页。    
    诸臣提到“需饷维殷”、“事平之日”大修,指的是吴三桂发动叛乱,朝廷平叛,正是用军饷的紧张时刻,所谓“事平”即指平息三藩之乱。进入康熙十七年(1678年),平叛的军事形势逐渐朝着有利于清军的方向发展,开始变被动为主动,在西北和东南二翼战线都取得了胜利,只剩湖南中路吴三桂叛军,势单力孤,已经陷入困境。参见拙著《吴三桂大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随着形势的好转,全面治河也从这年正月开始。以新任命的河道总督靳辅为总指挥,实施治河的最新计划《清圣祖实录》,卷77,17页。,圣祖批准拨经费250万两白银,作为治河的费用《清圣祖实录》,卷71,7~9页。。    
    靳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始于顺治九年出仕为官,考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内阁中书等多种职务,最高职务做到安徽巡抚,再升任河道总督。他治河的指导思想,亦如他所说:黄河与运河应为一体治理。运河漕运受阻,大多都是河道变迁造成的后果。他批评历代治河的人,多尽力于漕运船经行之地,其他决口,则认为无关运道而加以忽视,以致黄河河道日坏,运河之道因之日梗。因此,黄、运相关之处,断不容忽视。概括他的治黄思想: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清史稿》,“河渠二”,卷127,3770~3771页。,也是朝廷的基本目标。    
    在靳辅主持治河,“各工并举”之时,清军平叛节节胜利,自康熙十八年展开总反攻,至二十年冬攻占昆明,八年内战宣告结束。紧接着,二十二年(1682年),进军台湾,郑克塽降清。圣祖对此十分欣慰,对朝廷诸臣说:“今四海太平,最重者治河一事。”《圣祖仁皇帝祖训》,“治河一”,卷33。展开了大规模的治河。他说到做到,即于康熙二十三年九月,离京首次南巡,亲临治黄工地,阅视河工。这三件大事,具有象征意义:以平叛胜利、收降台湾为标志,自明末以来的全国大乱至此告终,正式开始了由大乱转为大治的历史进程,换言之,两大战争的相继胜利,为“盛世”的到来举行了一次威武雄壮的奠基礼,而圣祖首次南巡,旨在向全国臣民宣布,自此国家全面转入经济建设,大治天下,即从“治黄导运”入手,兴利除害,确保中原及江南重点农业区风调雨顺,免受黄河之害,漕运畅通,所赖南方财富源源北上,以足国家财赋的收入。这一战略的实施,实质也就是治国的开始,为实现“盛世”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继首次南巡之后,圣祖分别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一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四十六年(1707年)南巡。他一生中共六次南巡,都为巡视堤工,亲临工地指导治河而来。他首次南巡,途次郯城(今山东郯城县),即向漕运总督邵甘、河道总督靳辅阐明此意:“黄河屡次冲决,久为民害,朕欲亲至其地,相度形势,察视堤工。”《清圣祖实录》,卷117,6页。几天后,到达桃源县众兴集(今江苏泗阳),巡视黄河北岸诸险工,察看后,对靳辅说:像萧家渡、九里冈、崔家镇、徐升坝、七里沟、黄家嘴、新庄一带都是紧要之处,甚为危险,所筑长堤与逼水坝,须时加防护。看来运道之患在黄河,防御河患全凭堤岸,一定要有南北岸两堤,修筑坚固,可免决口。今诸处堤防,虽经整治,还须加厚增高,以防未然。他又说,如宿迁、桃源、清河上下,旧设减水坝,意欲分流,泄其水势,使堤岸免被冲决,又使下游疏泄,不改淮弱黄强,清河喷沙的忧虑。但需筹划精详,措置得当,“使黄河之水,顺势东下,水行沙涮,就永远不会雍塞决口,一劳永逸,河工可告成也。”《清圣祖实录》,卷117,7~8页。他继续南行,经天妃阁(清和县属)、高邮湖、淮安等,直抵南京。沿途有河工处,必亲自视察,经高邮湖,看到民间田庐多在水中,即登岸,沿堤畔步行十余里,召见当地贫民,询问受灾的原因,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北返时,舟泊江都县邵伯镇,命吏部尚书伊桑阿、工部尚书萨穆哈“往视海口”。他指示说:高宝等处,湖水下流,原有海口,因年久沙淤,以致壅塞。今将入海故道疏通,可免水患。又经天妃闸时,于黎明时舍舟登岸,视察高家堰堤工。他看了看地形,对靳辅说:此段地势高于宝应、高邮诸河数倍,前人已于此筑石堤拦水外溢,关系最为重要,须年年防护,不可轻视。经清口、桃源县北关、宿迁等处,圣祖必亲自阅视,提出他的建议,嘱以应做之事。《清圣祖实录》,卷117,8~21页。


第四部分治河安邦治国(4)

    时节已是阴历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按阳历算,已到了12月初,天气寒冷,圣祖不避寒风,走一处,看一处,征询当地人意见,随时同靳辅交换意见,发出指示。在以后的五次南巡中,他都是亲自做调查,甚至自行测量工程质量,所提的意见,治河的办法,无不切中实际和要害,常常使治水专家靳辅惊讶和信服。圣祖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做到这种程度,今人也不能不表示钦佩。他这种孜孜求治、不辞劳苦的实践务实精神,不厌其烦地向治河大臣们阐述他的治河见解,是十分可贵的。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也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圣祖对治河的情况了若指掌,尤其精通治河的技术,他如何得到的?他对靳辅说出了这个秘密。他说:“朕向来留心河务,每在宫中,细览河防诸书及尔屡年所进河图,与险工决口诸地名,时加探讨。虽知险工修筑之难,未曾身历河工,其河势之汹涌患漫,堤岸之远近、高下,不能了然,今详勘地势,相度情形”,就都明白了。《清圣祖实录》,卷117,7页。在此后二十多年的治河中,虽说有靳辅、王新命、于成龙、董安国、张鹏翮等相继担任治河工程的一线总指挥,但治河的总方针、总原则、指导思想,以及具体办法、措施,甚至一些细枝末节,都由圣祖同他们研讨,作出决策,有些是他们提出来的治理办法,亦由圣祖反复考虑后,予以批准。同时,还经常纠正他们计划的不足或失误。在治河长达30年的岁月里,圣祖亲自视察六次,完全掌握实际情况,因而有发言权。实际上,圣祖做了治河的总指挥。康熙二十一年,当开始大举治河时,圣祖参酌古今,就提出了他独到的治河指导思想。他说:“古者治黄河者,惟在去其害而止,今则不特去其害,并欲资其力,以俛运漕粮,较古更难。”《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一年五月十八日。他把兴利与除害结合起来,因而正确地指导治河,当黄河治理成功之日,也是为国为民大兴其利之时。后来的事实完全证实圣祖的指导思想是非常正确的。    
    在圣祖这次南巡前夕,靳辅主持的治河第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据内阁学士席柱报告,他曾亲见治河的实况,认为“河道颇好,漕运无阻”,他回来时,“见宿迁地方,将水分排筑堤,共计五堤,其二堤已完,三堤正在修筑。水盛时,开闸以杀其势,令其循堤四散分流,无冲决之患。”给予了高度评价。    
    圣祖说:“今河工已成,水归故道,有裨漕运商民。”他提到四年前,即康熙十九年,靳辅治河才二三年,黄河尚未全部回到故道,一些大臣很不满意,要求把靳辅撤换下来。圣祖不同意,说:“河道关系漕运,甚为紧要”,若换上另一个人主持治河,“旧官离任,新官推诿,必致坏事。”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严令靳辅留任,限期修筑,今已见效。假如当时轻易换成他人,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以上见《清圣祖实录》,卷116,5页。言语中,流露出欣慰之心情。    
    圣祖经过实地考察,看到治河已初见成效,对靳辅的劳绩和实心任事十分满意。他在驾还北京,途次费县(山东费县)驻跸行宫,召见河道总督靳辅,向他嘉奖,说:“尔数年以来,修治河工,卓有成效。黾勉尽力,朕已悉知。此后,当益加勉励,早告成功,使百姓各安旧业。”表扬了靳辅的献身精神,并把他此次南巡所做的“御书阅河堤诗”赐给了他。《清圣祖实录》,卷117,23~24页。    
    治河导运,自康熙十七年初次动工,其间平三藩、收台湾,圣祖仍倾全力于治河,至四十六年(1707年),历时整整30年,大功告成。概括起来,主要工程有以下三项:    
    第一,大挑山(阳)、清(河)、高(邮)、宝(应)运河,简称高宝运河、淮阳运河,或里运河。此段起自淮阴至扬州,为黄河、淮河与运河的交汇处,为害最重。靳辅用挑挖运河之土,增筑两岸,塞决口32处。明时,江南各漕运皆自瓜州(今江苏镇江北)或仪真(江苏仪征)至清江浦(江苏清江市境),由天妃闸进入黄河运道。明治水专家藩季训将运河出口移至新庄闸,纳入清河水,以避黄河洪水内灌。可是,运口距黄、淮交汇处仅300丈,黄河仍内灌,运河垫高,年年挑浚无已,加之两河会合,潆洄激荡,重运出口,危险殊甚。靳辅针对前人的弊端,又将运口南移至烂泥浅之上,自新庄闸西南挑河一条,至太平坝;又自文华寺永济河头起挑河一条,亦接太平坝,都达于烂泥浅,导淮敌黄,使其不再内灌,难达运口。“由是,重运过淮,扬帆直上,如履坦途。”《清史稿》,“河渠二”,“运河”,卷127,3772~3773页。    
    第二,疏浚黄河入海口。在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大改道前,其入海口原从云梯关(今江苏境)经过而入海。因其长年泥沙淤积,康熙时,已推出关外120里之遥,黄河入海受阻,水灾频仍。靳辅治理的方针是,大挑清江浦(江苏清江市境)以下黄河河身,并用其泥土在两岸筑起长约11.8万余丈的河堤,使其河水通畅,束水攻沙,很快便达到了沙去河深的良好效果。黄河畅流归海,解除了漕运的最大威胁和危害。


第四部分治河安邦治国(5)

    第三,对运河的建设,最具重大意义的是,靳辅开辟中河。自汉魏以降,迄于明,大运河与黄河呈逐渐分离之势。隋以前,还没有大运河,漕运主要依赖黄河为运道。自隋开凿大运河,南北变通途,中央王朝仰赖江南漕粮,运河成为至关重要的通道,黄河便失去昔日的交通地位而让位于大运河。但运河仍有一段借助黄河为运道,如黄河泛滥,运河就不能通行。至明,先后有陈瑄凿清口、李化龙开泇河之创举,目的是避黄河风涛之险。不过,还是没有彻底脱离黄河,仍有180里借黄河为运道,风涛之险,洪水漫溢之灾仍不可免。靳辅在前人的基础上,予以彻底根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在骆马湖(今江苏西北之骆马湖)凿渠,历宿迁、桃源,至清河之仲家庄出口,名曰中河,又名中运河。漕船北上后,出清口,入黄河仅行数里,即入中河,直达张庄运口,从而避开黄河180里之险。自此,南北大运河与黄河完全分离。此段运河之开辟,是大运河凿通以来的又一重大发展。应当指出,此段运河开辟之初,尚不完善,或者说,还有缺欠。主要问题是,180里的新运河与黄河南北并行,且逼近黄河,不便展宽,万一黄河堤坝溃决,中河与黄河混而为一;而且因中河狭窄,里运河(指高宝至宝应一段)及骆马湖之水俱入此段运河,恐难容纳,尤其是到了雨季,难免溢出为灾。在探明这一弊端之后,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又加挑中河,采取建闸,筑堤等措置,避免或克服了原中河诸多不足,基本达到了完善。以后,不断整修防护,使中河成为最好的运段之一,“粮运往来,通行无滞矣。”以上有关疏浚黄河入海口,以及中河的开辟,皆见《清史稿》,“河渠二”、“运河”,卷127,参见乾隆时修《淮安府志》,“中河”,卷6。    
    靳辅奉圣祖之命开浚中河,是运河史上一件大事,至此,“南北运河之全局乃定。”郭肇基:《中国水利史》,第五章第八节。虽然中河并不长,但它标志着同自然水道黄河的完全脱离,使大运河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工运河。这同明代陈瑄、李化龙所开运道具有同等重要意义。应该说,自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历千余年,至清初才最后完善其自身的运河体系。迄今,这段中运河仍是运河中比较畅通的一段,运道宽阔,堤岸坚固,水流平稳。    
    康熙朝连续30年大规模治河导运,公平地说,是在圣祖的亲自指挥下,由靳辅和他的得力助手、著名的水利专家陈璜开创了治河的新局面,为后世治黄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靳辅两度任河道总督,将近12年,全部用于治黄,后病故于任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三月,刚刚平息噶尔丹叛乱,圣祖就对大学士们说:“今天下无事,惟治河最要。”指授治河方略,督促治河总督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