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个真实的阮玲玉-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饱而苦恼,但是阮玲玉在张家的身份还是让她们耿耿于怀。 而每次阮玲玉向张达民提及结婚的事情,张达民就巧言敷衍,从不肯给一个肯定的答复。善良的阮玲玉也不好意思再逼他做什么。 她始终认为: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是会主动给她一个正式的名份的。而清高的阮玲玉是不屑因为这事对张达民苦苦相逼的。她还是相信张达民是爱她的。 不久,张达民的父亲突然中风,不治而亡。张家都忙着张罗办丧事,张达民的心情也陷入低谷。 因为,按照张家的老规矩,只有合法的子女才能得到遗产,而成了家的可以自主支配自己所得的遗产,没有结婚的子女只能分的一半遗产,另一半待成家后再给。而当张达民向母亲述说了和阮玲玉同居的情况,要求得到应得的全部遗产后。母亲勃然大怒,坚决不肯承认阮玲玉,更要将现在阮玲玉所住的鸿庆坊的房子收回。 张达民去找阮玲玉,他想在张家亲友全部在场的灵堂上与阮玲玉结婚。 在当时,按中国的民情风俗来说,在上辈死后3年之内,子女不宜结婚。而在广东有一种民俗,就是喜堂可以成亲,灵堂也可以成亲。故去的人的子女,在其生前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婚,可以相携同来吊孝守灵,跪拜成亲,礼成,脱掉喜服换上孝衣。尽了晚辈的本份,自然也就是一家人了。一般出于不得已而在灵堂成亲的,十有八九是能够成功的。张达民当然不愿意遥遥的再等待3年脱孝后才成婚。 只是阮玲玉觉得这样做未免有点死皮赖脸的味道,自己也很不愿意在结婚的事上低三下四的。她不肯同意这样做。 张达民苦苦相劝,要她不要过于计较一时的面子,如果灵堂结婚成功,他的名下就可以分到十多万的家产。在他看来,钱比面子更为重要。他坚持要求阮玲玉去带孝守灵。阮玲玉的母亲这时也支持张达民的决定,在她看来,只要灵堂结婚了,自己的女儿阮玲玉就等于是张家明媒正娶的媳妇了。 阮玲玉心动了,既然跟了张达民,就做好了一生一世都跟着他的决定,之前,张达民推托一次,自己虽不说什么,但是那颗敏感的心就破碎一次。张达民总是教育她,为什么一个读过书、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女子还这么看重世俗的那些形式呢。而且张达民的全家上上下下都反对他们的结合,尤其是张达民的母亲,看轻了她的家势和地位,去了只怕会受到冷眼相待。而这次如果真的结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从此以后自己与张达民就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了,不必在遮遮掩掩的过同居的生活,一直对自己同居愧疚的母亲这时也可以心安了。 到了张家,阮玲玉遭遇的情况比她想象的还要糟糕。 半是心理作用,半是环境上的影响,阮玲玉感觉张家所有的人对于自己,都存在着鄙视的想法。阮玲玉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女子,想到这一点,她便在一些点滴的小事上小心谨慎起来。她处处留意,处处小心,深怕再说出什么,做出什么让张家的人再低看了自己。 也难怪阮玲玉这么小心谨慎的说话做事。旧礼教观念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决定着当时的社会风气,他们看到别人的过失从不轻易放过,却又不肯正大光明的加以指正,只会用鄙视的眼光、讥讽的语言来加以攻击。再没有比这种无声的指责更令人痛苦、委屈的了。在他们看来,阮玲玉没有和张达民成婚,却早已同居一处,简直是罪不可赦。
第一部分:迷人的悲哀第16节:从明星公司的飞跃(图)
阮玲玉虽出身贫苦,但自幼也是倍受父母宠爱,从未经受如此痛苦、委屈和刺激的她,突然遭受了这样的是非,更令她悲恸不已。 张家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张达民的父亲除了正室外,还有几位侧室,张达民的兄弟姐妹加起来也有十几位。这样人口众多的大家庭,自然应付起来不是很容易的。张达民和哥哥张慧冲一起游说家人,终于说服所有人,决定在父亲灵前举行结婚仪式。 婚礼前的阮玲玉,在悲伤过后却出奇的平静,似乎面对如此的遭遇她只能是承受,善良的她从未想过反抗。就像一只即将被宰割的小绵羊,虽然心若明镜,但是却一筹莫展。 1927年3月,在张家所有亲友都到场的情况下,张达民和阮玲玉在张达民父亲灵前举行了结婚仪式。 因为是在丧期,所以一切从简。对于阮玲玉来说,这样的婚礼虽然是聊胜于无,但却是安心之举。 阮玲玉在缀满白花的灵堂前,穿了一件长袖绣花的大红短袄,下着一条黑色绸长裙,在一种悲凉的、与喜事极不协调的气氛下完成了她的婚礼。 那一刻,阮玲玉想起了在昆山公园时的张达民,想起了刚刚同居时的甜蜜时光,她的心中充满着对张达民的爱和再一次的期望。看着身边的张达民,阮玲玉相信自己此刻是幸福的,她又一次的对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她相信他会爱她、体贴她、保护她,使她不再为未来的困难所担忧。 阮玲玉满怀希望的说服自己:之前,张达民的变化只不过是因为家人不同意他们的结合而产生巨大压力所表现的,而现在他们的困难都一一解决了,他们从此以后又可以过上甜蜜幸福的日子了。 张家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泪痕,没有一丝笑意,也没有对新嫁媳妇应有的欢迎和祝福。张家的长者只是用手示意他们起身,在这时,没有期待中婆婆在她身边转来转去,谆谆教导她该如何遵守张家的各种礼节;没有长辈拉着她的手把这位美丽的新娘领到诸位张家亲友面前作正式的介绍。 只有张达民的几位兄弟为他们这对新人拍摄了一张结婚照。接着,他们又赶紧换上孝衣,小心翼翼的接待来往宾客。 这场婚礼对于一直期待很久的阮玲玉来说,实在是悲哀大过于新嫁娘应有的喜悦。她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关于她新身份的教导和祝福。 结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一辈子最期待、最幸福的时刻。阮玲玉的婚礼却让她体味到人世间的荒凉。是悲,是欢?是喜,是哀?混杂在世间的难言滋味,都让涉世未深的阮玲玉一一尝遍。 他们的结婚,对阮玲玉来说是了却了一件心事;对于张达民来说,意味着十几万家产的到手。 在阮玲玉的理解,结婚就意味着他们就此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结婚不是爱情的终点,而恰恰正是爱情的开始。婚后的生活就是两个人一起面对现实生活,同甘共苦,永不分离。这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幸福。 阮玲玉的想法没有任何的错,只是她太天真了,她选择的人并不是能和她厮守她心目中神圣的爱情的人。 张达民得到遗产后,仍挥霍于赌场,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阮玲玉的希望如泡沫一下破灭了。阮玲玉非常失望,不得不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将来。 于是,悲凉的婚礼结束了,悲惨的生活开始了。 灵堂上的那场婚礼对阮玲玉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这位美丽柔弱的女子一时也无法摆脱苦恼的现状,便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拍电影上。 刚刚涉足电影界的阮玲玉,知道自己立足未稳,能不能在人材济济的电影界坚持下去,全要靠自己的努力。 阮玲玉虽然在电影表演艺术上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但立志不凡的她,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像她所崇拜的邓肯一样,成为一个有高超演技的艺术家,能够在自己的艺术事业上做出一番辉煌的成就。 在崇德女校读书时的阮玲玉,就喜爱读《邓肯传》。她知道自己所受的教育在周围有许多留学归来的编导的环境里,是不够的。自己想在热爱的电影事业里能够有出息,必须要象邓肯那样艰苦奋斗。同时,在阮玲玉创造角色过程中,往往是凭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情进入角色,有时还需借助小说中描绘的人物心理、神态、动作,来丰富角色的创造。所以在阮玲玉的艺术生活中,嗜书如命。上海当时到处有租书店和小书摊,她成了这里的常客。她向租书店每月缴纳一元伍角钱,往往三两天就把厚厚一本书读完了,又去换借来看。她是个书迷,连去摄影棚拍戏,都请娘姨带着书,戏一拍完,即从娘姨处取书。她曾情不自禁地笑着说:〃娘姨是我的一个书橱!〃阮玲玉从小说中探索到各种女性的精神世界,并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丰富了自己的角色创造。这,更坚定了她的阅读习惯,数年间,她看过的书竟不下千册。 阮玲玉阅读的书,都是从书店租赁来的,看后即还。可是有一部传记小说,即美国女舞蹈家伊沙杜拉·邓肯写的自传,却是从书店购来〃备朝夕研揣焉〃。 阮玲玉早在崇德女校时就非常喜爱的这本书,是在邓肯生命的最后两年里撰写的一部自传,它记述了这个有着〃一代舞后〃和〃现代舞之母〃之称的美国姑娘邓肯,她的舞蹈在欧美红极一时,千千万万的观众为她倾倒。邓肯的少女时期因家境贫寒,为了保持生计和学习舞蹈,她不得不先后在旧金山和纽约学舞的同时参加一些小型演出。这是她日后独闯天下的开始。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舞蹈审美理想,她第一个抛弃了流行于当时舞蹈界的古典芭蕾紧身衣和脚鞋,赤足登台,自由起舞,把舞蹈恢复到了纯真自然的境地,邓肯的舞蹈,是反芭蕾、反传统、反对一切束缚感情表达的陈规旧习,她极力主张:〃动作或舞蹈主要表现内心的需要和冲动〃。但当时的美国观众并不欣赏她的这种貌似无技术的〃自由舞〃,而只是迷信俄国芭蕾名星巴甫洛娃和她的代表作《天鹅之死》一类的古典芭蕾。这使她不得不去英国和法国碰运气,但结果不理想。坚强的邓肯当时为了赢得上流社会对她舞蹈艺术的承认,忍受了多少屈辱和冷落,历尽坎坷和社会冷遇。最后作为舞蹈家的邓肯用手舞足蹈的艺术打出了一个新天下,她开创了世界现代舞的先河,游历了包括苏维埃俄国在内的整个欧美世界,将舞蹈从人为的技术性限制中解放出来,为尔后的现代舞开创了新的里程。
第二部分:阮玲玉 默片的骄傲第17节:发出真正夺目的光彩(图)
阮玲玉喜爱看这本书,是因为自己的幼年生活与作者有某些相似而产生共鸣,也是因为阮玲玉也如邓肯一样,追求艺术中的那种生动、自然的创作原则。 从阮玲玉表演艺术的追求来看,特别是她的后期作品,她塑造的角色,是植根于生活之中,植根于自然之中。由此可见,阮玲玉与邓肯所在的国度不同,所创造的艺术领域不同,可阮玲玉从自己的表演艺术实践中,同样萌发了一种与邓肯的舞蹈艺术密切相关的艺术感觉。这种艺术感觉,使阮玲玉在默片时期的表演艺术,与〃现代舞之母〃的邓肯一样,有着同样的艺术光辉和魅力。 阮玲玉在崇德女校读书时邓肯就成为了她的偶像,正是邓肯的坚强不屈,决不服输的精神和刻苦练钻研舞蹈艺术的劲头,给了初涉影坛的阮玲玉无穷的精神力量。 1926年,上海大小电影公司就已经有50多家。当时,有许多欧美留学归来的文化人受到邀请进入了电影界,他们的思想一般较为进步。明星公司也有不少这样的人士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弥补自己在文化上的不足,阮玲玉努力学习,对与古今中外的文艺著作都涉猎很广。阮玲玉在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特意去商务印书馆买了自己最喜爱的那本《邓肯传》。 当时明星公司的负责人是张石川,原本是做股票交易的商人。1921年后,外国势力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一蹶不振,投资失败的张石川转而在1922年约集郑正秋、周剑云等人,在上海贵州路大同交易所原址办起了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 明星公司初一问世,拍摄的主要是一些滑稽故事短片。1923年,拍摄了郑正秋编导的《孤儿救祖记》获得很大的成功,票房的火爆,在经济上挽救了明星公司。 郑正秋是搞文明戏出身,对戏剧方面颇有自己的见解。当时中国的电影崇尚欧化,而郑正秋所拍的片子,却是纯用中国式,力避欧化,一种清新本土的风格受到很大欢迎。 阮玲玉初进入明星公司,正是郑正秋所拍摄的这类型片子大受欢迎的时候,而阮玲玉主演的第一部片子《挂名夫妻》就是这类反映家庭伦理道德的。 当时阮玲玉在这部影片中的表演显示了她身上具有一种宝贵的素质,一旦剧情触动了她的心,她那丰富的感情闸门就会打开,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忘我而真情流露。 在阮玲玉短促的不到10年的拍片生涯里,曾先后演出了29部电影,全部是默片。用肢体语言,完全的演技来诠释影片,在这些片子中可以看到阮玲玉在表演艺术上付出的努力是很大的。 对于阮玲玉的成长,她付出了比邓肯还多的努力。因为在当时社会,没有有力后台,也不愿意靠一些交际来为自己赢得机会的演员,往往即使有很好的条件和表演天赋,也很难成为有影响的演员。 阮玲玉在明星影片公司短短的2年时间,演了5部电影,除《挂名的夫妻》创造了一些影响外,其他的如《血泪碑》、《杨小真》(又名《北京杨贵妃》)、《洛阳桥》、《白云塔》。这些影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不是很大。 阮玲玉的这些影片都是描写婚姻恋爱故事的,如《血泪碑》以姐妹两人的境遇作对比。大姐梁似宝被一名男扮女装的坏人引诱失身,走上自杀道路;二妹梁似珍有反抗精神,与一青年自由恋爱,却遭到封建家庭的阻挠破坏,终于含冤而死。《杨小真》表现一名有学识的交际花,不甘堕落,和一名正直有为的青年恋爱,后来受到封建家庭的威逼与欺骗,嫁给了一个军阀,最后历尽苦难,终于和情人团圆。《白云塔》则描写了3家矿山资本家儿女之间的恋爱故事。 这些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