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是刀郎-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纪之声王洛宾作品集》、《走进新疆》等。这些唱片为新疆的旅游宣传起到了作用,但却没有真正走向市场。    
      在这方面,德威龙音像公司经理郑金标是一个敢开先河的人。他已不满足自己制作的音乐只停留在点缀的角色上,他的理想是,制作出真正好的音乐,既要能流传,又要能赚钱。一般人投资一次失败后绝不会投资第二次,可阿标不是,他的做法是一次不行,再来两次,再来三次。    
      虽然这些器乐唱片没有什么太好的市场收益,但在阿标看来,这种产品毕竟在新疆市场上是属于“独家”,这种产品是一个空白,现在卖得不好,只是因为他们某些方面做得还不够,所以他对做新疆音乐一直没有丧失信心。想搞原创音乐的人很多,但囿于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限制,很多人的音乐梦只能徒写在白纸上。而阿标是那个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尊称刀郎为“罗老师”,也对他的音乐理想给予了最实际的支持。正是有了这种患难之交,才有了他们以后更大的合作。    
      刀郎说,如果当时阿标要是放弃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满盘皆输”来形容了。    
      后来刀郎提出想做一张定位为“旅游纪念品”的翻唱专辑,可以让新疆人拿出去送外地朋友的那种。唱法上以摇滚为主,歌曲以在新疆耳熟能详的经典老歌为主。这个想法阿标很赞成。    
      虽然《原创第一击》遭遇惨败,后来几张唱片的销量也不尽人意,但阿标对刀郎的艺术水准一直很有信心。虽然这个想法在同行业又是“史无前例”,但像上一次那样,阿标又点头了。他们决定做这张《大漠情歌》的唱片。    
      事实上,《大漠情歌》是新疆第一张翻唱专辑。    
      在这张唱片里,刀郎还不是刀郎,依然是罗林。里面的曲目是很“民族”的。一开头的歌曲《古丽》,是一首创作歌曲,词曲作者都是新疆军区文工团的两位军人;而且里面还有一首黄灿演唱的《千禧新娘》也是刀郎的原创歌曲。但除了这两首歌曲之外,《大漠情歌》更多的还是翻唱的新疆民歌。    
      而这盘唱片里面最出彩的,应该是第一次亮开歌喉的刀郎。    
      在歌曲《草原之夜》的演唱中,刀郎已经显示了他“沙哑派”的现代风格。虽然第一句还有点原来的痕迹,但到了第二句的时候,他的高音已经和以前的味道完全不同。到了后来的“来来来……”的哼唱中,显然是很现代的那种味道,再加上配器也很适合现代年轻人听,这一曲《草原之夜》就成了刀郎作为歌手的第一首面世的歌曲。    
      这首歌曲也预示了刀郎在今后发展的多种可能。    
      说起亮出自己嗓音的经历,刀郎摇头说那完全是“赶鸭子上架”。    
      在那之前,其实他一直都在幕后,而他的理想也是要当一个音乐制作人,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今天能成为明星。    
      当时,《大漠情歌》的录制已经在进行中,因为必须先要制作出小样来,而他们又请不起北京的歌手来试唱,所以试唱的任务很自然地落在了刀郎的身上。    
      没想到刀郎认真一唱,让大家都欣喜不已。从没学过演唱技巧的刀郎,音域居然格外宽广,而且他的嗓音略带沙哑,非常独特,情感把握得也很有分寸。他是按照唱四川山歌的方法来唱民歌的。他把维吾尔族音乐里的粗犷、豪放与川剧高腔里的细腻相组合,唱出来后效果确实非同一般。    
    


第三章 2002年的第一场雪刀郎的第一次成功秀(2)

      说起刀郎后来的成功,很多人认为是“偶然”。这完全是一种误解,刀郎执著音乐这么多年,为之耗费了十几年的精力,就是他那偶然的一亮嗓,也有其中的必然性。早在那之前,对民歌他就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民歌被民族唱法局限了,听众听到的民歌都太过专业,太过讲究技巧了,失去了民歌那种粗犷浑厚的原味,就像《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歌曲,最初的版本      
    不是美声,而是生活中的民歌。    
      他想把他所理解的民歌感觉唱出来。    
      所以在《大漠情歌》的配器上,他用流行金属点缀民族器乐,在演绎上更具有亲和力。他要把新疆音乐活生生地拉到听众的面前,让大家能听到一个鲜活的“新新疆”。    
      这张歌碟的最大特点就是浓浓的“新疆味道”,而且这种味道在那之前却是很“陌生”的。就是像《达坂城的姑娘》这样很“新疆”的歌曲,在刀郎现代方式的演绎下,也有了不同往常的意味。演唱者在后面一段的演唱时是用维吾尔语演唱的。对于听惯了这首歌曲的汉族人来说,这种“陌生”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曲调那么熟悉,但歌词又充满了神秘。正是在这种陌生而熟悉的双重感觉中,听众的审美愿望达到了满足。    
      而《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等很有民族特色的歌曲,刀郎都没有自己翻唱,而是让新疆的民族歌手来演绎;他选择了《草原之夜》《在那遥远的地方》等歌曲进行演绎,是因为他感觉在这些歌曲上,民族特色不是那么浓烈,他把握起来比较到位。    
      “我愿流浪在草……原”,他在处理“草原”这两个字的时候有很强的起伏,耍了点小小的野性,完全突破了以往那个憨直情郎的形象。    
      “我愿做一只小……羊”的“小羊”也是同出一辙。    
      这些曲调的不同处理都能给听众一种完全陌生的感觉,而这种陌生感却正是吸引年轻听众的地方。很多歌迷说,他们什么时候听《在那遥远的地方》,什么时候都能被感动。    
      但他却不敢多唱,总是感觉心里没底。    
      毕竟,这是他作为歌手的首次亮相。    
    


第三章 2002年的第一场雪迟疑不决的“情歌”

      《大漠情歌》制作出来了,可是这一次,刀郎并没有很快把作品拿出来,而是在录音棚里反复地听,反复地改。他总是感觉不满意。到最后,连一向温和的阿标都急了,催他说,要不在年底投放市场?    
      刀郎说,再等等看,再等等看……    
      就这样,刀郎把《大漠情歌》捂了一年。他当时的想法是,一定要等自己感到作品完全成熟才拿出来。直接原因是因为有了《新疆原创第一击》的惨痛教训,刀郎不能让阿标损失太大。而间接原因是刀郎已经知道了“市场不相信眼泪”的硬道理。    
      在成长的道路上,刀郎也慢慢地成熟了起来。以前他像个“乐痴”,除了五线谱之外的事情一概不进入他的视野,而现在,他的心里却要装下更多的事情。    
      在反复的修改切磋中,《大漠情歌》终于在2002年悄悄地上市了,而且仅限在新疆当地发行。    
      想起当年的《原创第一击》,刀郎的心就痛,因此,这张唱片上市之后,他甚至都没有勇气去音像行里看一看《大漠情歌》的情况,他的心一直都在悬着。后来听阿标说 “还不错”,他才舒了一口气。    
      这张唱片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谈起那时的情形,李松强总爱用那个比喻,他说,以前他们都是蹲在地窝子里,希望能冒出地面,走进大家的视野。现在不仅冒出了地面,而且还意外地盖了个小小的三层楼,他们已经很欣喜了。    
      后来火爆新疆的《西域情歌》,完全是因为有了《大漠情歌》奠定的基础,他们才敢大胆地做起来。    
      这张《大漠情歌》后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佳绩。虽然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批评《大漠情歌》过于现代化,从而丧失了很多民族韵味。但是不论怎样,这张唱片总算是出来了。虽然它没有在流行音乐的前台占据什么席位,但这次尝试却为后面的《西域情歌》奠定了基础。    
    


第三章 2002年的第一场雪2002年迟到的雪

      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定对刀郎很有神启。那时候刀郎的工作室就在友好路上。也许是独坐窗前凝望窗外让事业饱受挫折的他想起往事,感慨万端,歌词写得颇为触动人心。在那首唱遍中国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刀郎写下了这样的歌词:    
      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的感觉;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忘记了窗外的北风寒冽,再一次把温柔和缠绵重叠……    
      “八楼”是乌鲁木齐市友好路上的一个站名,这个站名源自若干年前一幢8层高的政府接待宾馆。那时候,这个八层楼是乌鲁木齐最高的楼房。    
      而《冲动的惩罚》是刀郎一直很喜欢的作品。这首歌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编曲,再加上刀郎自己的真情演绎,后来被炒得大红大紫,还上了好几次音乐排行榜。    
      这首歌曲中的最亮点,就是现代器乐和新疆民间乐器弹拨尔融合在一起的演奏。    
      刀郎曾经专门到刀郎舞的故乡拜师学艺,而且已经成了弹拨尔演奏的高手。不知道为什么,他对这个民间乐器很“情有独钟”。一谈起弹拨尔时他就两眼放光。但令他无奈的是,一些内地人对新疆的民间音乐的了解实在是处于幼儿阶段,经常把冬不拉、弹拨尔以及热瓦甫分不清楚。    
      弹拨尔是维吾尔族乐器中最长的弹拨乐器,长达一米多,琴体像半个水勺,音色明净,悦耳动听。据说,古时一个名叫班里赫的维吾尔族乐师在弹奏弹拨尔时,竟有上百只百灵围绕着琴又飞又唱。而把这样的民间乐器引用到自己的创作歌曲中,刀郎似乎从它的身上汲取了一种格外新鲜的能量。    
      《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冲动的惩罚》是刀郎后来的个人专辑《刀郎》中最受欢迎的两首原创歌曲。    
      也许正是因为刀郎对汉族人了解得那么深入骨髓,所以在他的歌曲演绎中,他没有把“民族元素”放得太多。而新疆的很多本土歌手虽然也有唱得不错的,但却一直没有打开中国内地巨大的消费市场,就是因为他们的歌里,有太多的新疆元素汉族歌迷无法理解。    
      而刀郎的这种音乐灵感也许就是来自于他那四川人特有的机敏。    
      他深切地了解中国人的欣赏喜好,所以就端上了一盘适合更大多数人吃的“新疆菜”。    
      除了翻唱民歌外,刀郎的创作歌曲也很有特色。其实从以上这两首原创歌曲的诞生就可以看出,刀郎是一个善于将自己的生活与音乐融为一体的人。    
      他的歌曲一点儿也没有凌空蹈虚,而是就地取材,结合自己的感情创作而成。他采撷的都是源于他生活的、最熟悉的、那些打动了他心灵的事物,所以他的原创歌曲就有一种和整个中国唱片业完全不同的效果。    
      他根本不管那些“工业流程”需要什么元素,而只是尊重自己的感受,写下自己的爱与恨。加上好的旋律和好的配器,歌迷听起来和当下那些热推的歌曲有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个时候的刀郎,已经发生了很本质的改变。他的艺术观念中抛开了过去年代的那些虚幻的青春冲动,而更多了一些普通人或者普通小人物的思索。他最打动听众的,也许正是这种小人物挣扎的艰辛和不甘屈服的生活信念。    
      他的这一场2002年的雪一直到2004年才落了下来。这是后话。    
    


第三章 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式取艺名为刀郎

      随着《大漠情歌》《丝路乐魂》等CD的成功上市,面对与全国市场接轨的要求,对刀郎个人的包装需求也越来越重要。经他本人同意,自CD《西域情歌》的策划开始,他就不再叫罗林,而是开始以“刀郎”的名字来面向广大歌迷。    
      在此之前,他一直叫罗林。    
      事实证明,他们的包装是完全必要的。    
      关于为什么叫刀郎这个名字,因为牵涉到复杂的新疆当地文化,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讲完的,记者将在后面详细加以介绍。    
      因为上张唱片《大漠情歌》的良好成绩,2002年10月,刀郎开始了新专辑《西域情歌》的制作。    
      除了定曲目、找歌手外,刀郎对于配器更是精益求精,为了寻找演奏传统民族乐器的乐手,他专门找到新疆军区文工团以及新疆各艺术院校。吸取《大漠情歌》的成功经验,刀郎准备将民族器乐与电子器乐结合在一起,于是就有了艾捷克(维吾尔乐器)与贝司在《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中的天作之合,也有了弹拨尔(维吾尔乐器)在《怀念战友》中与慢摇滚鼓点的美妙间奏。这种方法,在刀郎之前还从未有人尝试过。    
      《西域情歌》里最出彩的歌曲就是那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在刀郎之前,很多人都唱过这首歌,可在刀郎的歌声里,你却感觉到熟悉中有一种陌生,并隐隐地透着点现代味。而这现代味正是一点小作料,不多也不少,正是刀郎聪明的地方。    
      谈起录制这首歌曲的经历,刀郎记忆犹新。    
      他说,那天在录音棚录音的时候,他想到了维吾尔族淳朴的民族弟兄,想起了他少年时漂泊的艰难岁月,想起了绿色的新疆,音乐的感觉就像流水一样融进了他的灵魂,他的泪水汹涌而出,整首歌曲演唱下来,气势恢弘感人肺腑。    
      后来,2003年12月14日,刀郎在乌鲁木齐人民会堂的演出中,把这首《吐鲁番的葡萄熟了》作为最后的压轴曲目来演唱。当他唱着高昂的歌曲从台上走下来,和坐在前排的一些观众握手时,整个人民会堂沸腾了,演唱会达到了高潮。    
      2003年8月底,制作精良的《西域情歌》悄然面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