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登天的感觉-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嘉慧理了理头发。
“所以你爸爸也要把你引入正途?”我笑问嘉慧。
“对呀!可我就是不喜欢当律师的嘛。学法律要去背那么多的法律条例,而且每次打官司,都是要钻原来法律条文的空子,制造出什么新的条例来。难怪美国的法律有那么多条例,就是因为大家都想在打官司中,制造出什么新的法律条例来。如果大家都按现有的法律条例去办事,那不就省了吗?……”
“看来你对美国的法律挺精通的嘛!”我评论说。
嘉慧听了此话,不好意思地笑了,接着又说:“可我就是不喜欢法律嘛,但是爸爸总是拿叔叔来压我。说我在报社做记者或编辑,一年不过挣个三四万美元的。而如果去做律师,起薪最少也要七八万。十年之后,一个记者的年薪顶多涨到八九万而一个像样的律师起码也要挣四五十万的。爸爸还说,叔叔现在的年薪已经超过了他,可爸爸要比叔叔早工作3年呐。”
“那你怎么看呢?”我又问。
“我呀!我还是喜欢写作的嘛!”嘉慧答道。
接着,她反问我:“你怎么看我老爸说的这一切,你觉得我老爸的话有没有道理?”
嘉慧这么一问,真使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
因为一方面,作为一个留学生,我很能理解他父亲所讲的话,我来美国求学怕这些年,曾经打过30多个工种的活,我深知打工的辛苦,挣钱的不易,也明白上哈佛大学法学院对一个人的前途意味着什么。真的,要是再给我一次专业选择的机会,没准儿我会去学习法律了。
嘉慧尚年轻,尚未品尝过生活的艰辛,对生活充满了憧憬与梦幻。她既不能完全理解她父亲的良苦用心,也不能完全体会她父亲这些年来所经受的磨难和委屈。她把从事律师和医生职业当作是“你们男生的事”,这显然是淡化了这两份工作的实际意义。嘉慧父亲在美国社会是一个成功者,他讲的话也都是由衷之言。的确,在美国社会,做律师和医生是步入富人社会的“金光大道”。
我想如果我与嘉慧父亲相会,会有不少共同语言的。
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咨询员,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来询者自己去判断、处理当前的问题。尽管我能够认同嘉慧父亲所讲的道理,但我不能让这种认识影响我对嘉慧的态度,那样我将会成为她父亲在哈佛的代言人。
在此,我要帮助嘉慧做好两件事情:
一是帮助她更好地认清自我,确定适合于自己能力和兴趣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是帮助她与父母亲更好地沟通,使彼此都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毕竟嘉慧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女孩子,我应该帮助她提高自己的决断能力。我应该使她通过此次咨询经历增强自己的独立性,而不是对他人的依赖。
想到这里,我反问嘉慧:“那你想让我怎么回答你的问题呢?”
嘉慧沉吟了一下说:“我,我当然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思喽,因为一个人勉强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总会感觉不好的。小时候,我老爸曾强迫我去学弹钢琴,结果到底我也没学好,直到现在一听别人练习练钢琴,我还感到头痛喔。”
“所以你是想让我支持你的想法,将来成为一个知名作家,是不是?”我插嘴说。
“对呀!嘉慧回复说,脸上绽出开心的笑容。她的神情表明了她的态度。
“我可以很好地理解你的心思,但你能很好地理解你老爸的心思吗?“我接着问嘉慧。
“你指的是什么?”嘉慧不解地望着我,脸上的笑容瞬间即逝。
“我的意思,你老爸这样苦口婆心地劝你上法学院,到底是为了什么?你有没有认真想过?”
“哼,还不是想让我多挣些钱,像叔叔那样,让大家羡慕呗。”嘉慧噘着嘴说。
“就这些吗?”我又问。
嘉慧眉毛一扬说,“还能有什么呢?说实话,有时候我都在想,爸爸这样死乞白赖地让我去上法学院,当律师,是不是怕我将来挣钱不够花,去向他讨钱。”
“那你有没有坐下来与你爸爸认真谈一谈,他为什么要让你上法学院的心思?”我再问。
“躲不躲不及呢,干吗去自讨苦吃。”嘉慧有些愠怒了。
“你总是这样躲避你爸爸的追问,能躲到哪一天呢?”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又不是没有谈过,可是我老爸根本听不进我讲的话,你叫我怎么办呢?”嘉慧真的有些生气了。
望着嘉慧生气的样子,我半开玩笑地说:“哟,真生气了?我知道你想当作家的心思,但如果你不好好与你老爸交流你的想法,他又怎么会理解你的心思呢?”
顿了一下,我又说:“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去好好地尊重你父亲,吸取他的人生智慧,他怎么会反过头来尊重你,理解你的心思呢?”
嘉慧望着我,试探地问:“那你是说,我应该主动出击,让爸爸感到我真想去理解他,想听他讲话,而非一定要接受他的要求,那样爸爸就会愿意多听我讲话,是吗?”
“你的悟性真好耶。”我学着用台湾国语回答她。
嘉慧听了也笑了。
就这样,我与嘉慧商定,趁两个星期后的春假回去跟爸爸交流,主要听他讲话,让他把自己为什么这么想让嘉慧上法学院的原因说个透,并尽量不与他争辩。为了帮助嘉慧和她爸爸沟通,我还跟她做了角色扮演,由她作父亲,我作嘉慧,向她展示我怎么可以做一个很好的听者。
嘉慧十分盼望着春假的到来。
难道爸爸真的在改变主意吗?
春假过去,嘉慧归来见我。
寒暄之后,我问她回去谈得怎么样。
“唉,我倒是认真听爸爸讲话了。他起初很奇怪我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听话,称赞我开始懂事了,知道怎样讨老爸欢心。他说我从小就很有头脑,是一块当律师的好料。他说让我当律师,是想让我成为一个成功的美国人,让人瞧得起。他说他知道我对法律不感兴趣,但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当初叔叔学法律也曾不感兴趣,可现在他的兴趣可大喽,钱也是大把大把地挣喔……”
嘉慧滔滔不绝地讲着。
“那你觉得这次交谈对你们的思想沟通有没有什么帮助?待嘉慧说完我问她。
“有还是有的啦。”嘉慧噘着嘴说:“至少爸爸现在与我说话,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激动了,也能听我讲话了。爸爸总是说,他不想让我成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而是成为一个现实主义者。因为美国社会不需要理想主义者。爸爸还说,他最关心的事是,让我在事业上成功,那样人生才有意义。”
“噢?这倒很有趣。你爸爸说他最关心的事是想让你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他以前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我问嘉慧。
“没有呵。”嘉慧不明白我为什么这么问。
“那这句话很重要呵,也许,这正是你此次与你爸爸恳谈的最大收获呢。”我提示说。
“怎么讲呢?”嘉慧问。
“因为它表明你爸爸也在开始理解你了。”我回答说。
“可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想想看,你爸爸原来认为,只有当律师才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而现在说他最关心的是想让你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但他并未说明这个事业就一定是当律师。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吗?”我启发嘉慧说。
“真的耶,我也觉得我老爸好像是在松口。如果真是那样,可就太好啦!”说着嘉慧拍起手来,接着又说:“现在我想起来了,爸爸还说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你专心地去做,你总会取得成功的。难道爸爸真的在改变主意吗?”
“无论怎样,这都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因为你和爸爸可以真心地交流思想了,我真替你们高兴。”我评论道。
“哇,我今天真是太高兴啦,太高兴啦!”嘉慧兴奋得脸都开始发红。
“你觉得是什么使你爸爸开始转变态度的?”我趁机问嘉慧。
“还不是像你所说的那样,要多听多理解呗。”嘉慧学着我的口吻说,嘴角上掠过一丝不好意思的微笑。
停了一下,她又说:“这下子我可明白了你所讲的主动出击的威力了。其实,人都是你先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虽然是一家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以前我对爸爸讲的话就是置若罔闻,结果使他不厌其烦地给我讲上法学院的事情。现在我认真去听他讲话,他反而不再像以前那么固执了,人真是好怪耶。”
“所以说,沟通是打开人心灵之门的钥匙嘛。”我总结说。
接下来,我与嘉慧进一步讨论了怎样以获得事业的成功来促进她与父亲的思想沟通。我要求嘉慧将自己在写作与当律师两方面的优势和劣势都罗列出来,分析自己在哪方面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大、更快,然后再去与父亲交流思想。
为了帮助嘉慧再次与父亲沟通成功,我们又做了角色扮演的练习。这次,由我扮父亲,嘉慧扮演她自己。在对话中,我尽量给嘉慧提出各种各样的难题,并帮助她分析怎样回答才合适。
这样准备充足后,嘉慧趁一个周末回去再见父亲,与他交流自己的想法。临走时,我还给嘉慧打了电话,问她有没有信心谈好。
“有啊,“她爽快地回答说,“因为我是要与爸爸比较两种职业的利弊,而不是要去拒绝爸爸,所以我用不着担心。”
“你说得太对了。”我称赞说。
爸爸终于同意我啦!
过了那个周末,嘉慧来见我。
一进门,她就高兴地对我说:“爸爸终于接受了我的比较,同意让我先尝试作家生涯,如果行不通就上法学院。”
“真是太好啦!”我感叹道,“那你是怎样说服你爸爸的?”
“我完全按照我们准备的对话与他交谈。我从不说自己就不去上法学院了,我只是强调,我从事写作行业的成功机会可能大得多,而且也更适合我的性格和兴趣。同时,按照你的嘱托,我还给他看了我这些年来发表的作品,他每篇都认真看了,夸奖我写得好,还亲了我。我感到爸爸其实是个蛮好的人耶,蛮通情达理的。只是我以前太不尊重他了。另外,我还告诉他,我当了一段记者后会再去读法学院,那样就有更多的阅历。你猜我老爸怎么说?”
“你老爸怎么说?”我好奇地问。
“你别嘴甜了,爸爸知道你的心思。爸爸这段时间也在反省以前对你的态度。爸爸以前实在是太勉强你了,应该多给你一点自由才对。你妈妈也一直劝我,干吗让孩子这么苦。所以从今天起,爸爸不再强迫你去读哈佛法学院啦。但你一定要答应爸爸两件事:一是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认真地去做,争取做个成功者;二是不要放弃上法学院的打算,许多律师最初也是做记者的,看人家戈尔副总统,当初也做过记者的……”
嘉慧眉飞色舞地说着。
“Great!”我不禁用英语叹道。
“是呀。”嘉慧继续描述着上个周末的重大突破。
嘉慧父女可以真正沟通思想了,我感到无比的高兴。同时,我也庆幸自己没有将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及对职业的看法讲给嘉慧听,那样我不就成了嘉慧爸爸在哈佛大学的代言人的么,令嘉慧望而生畏。我更加感到,作为一个称职的心理咨询人员,他首先必须是个人际沟通的行家。
所以,在给嘉慧咨询当中,我没有做任何心理分析,我只是帮助嘉慧去有效地与她爸爸沟通思想,以对爸爸的尊重来换取他对嘉慧的尊重。在这当中,我不但帮助嘉慧认清了自我,也增强了她的思想沟通能力。
嘉慧从哈佛大毕业后,被美国很有影响的妇女杂志《魅力》聘去当记者。
临行前,她给我打来电话,说她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我这个来自大陆的“辅导大师”,并说要把这个咨询过程写成小说发表出去。
末了,嘉慧还告诉我这段时间内,她一直藏自一个秘密,那就是我长得有点像她的叔叔。所以她更不会忘记我的。
“我也不会忘记你这个讲一中台湾国语的未来的大作家。”我笑着说,“希望能很快读到你的小说。”
“哈哈……”话筒那边传嘉慧悦耳的笑声。
也不知嘉慧的小说写出来没有。
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两难境地是什么?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
这理指的不仅是父母为抚养子女操尽了心,也指的是父母操的许多心并不为孩子所接受。所以,父母不操心不是,操过了心也不是做父母真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
在本个案中,嘉慧的父亲执意要让女儿上哈佛大学法学院,因为只有那样,她才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美国人。这是嘉慧父亲移民美国多年的深刻体验,也是他自己的生活写照。作为一个饱经留学生打工磨练的人,我完全可以体会到嘉慧父亲对女儿的一片若心。
但是,嘉慧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另有打算,而且这种打算是有相当据的。嘉慧的咨询人员,我也完全能理解她的这份心思。
那么,在他们父女冲突之间,我到底该站到哪一边,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呢?
这是心理咨询中常见的两难境地。
心理咨询人员应该怎样面对这样的两难境地?
其实,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人员,我哪一边都不需要站,而且哪一边也都不能站。
如果你站在学生一边,学生势必会对家长说:“连学校老师都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你们的想法是错的,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那样,家长就可能找到学校,抱怨某某老师支持儿子反老子是岂有此理,搞得你一头的灰。
如果你站在父母一边,那学生就难与你有共同语言,也难对你的心理咨询保持信心。本来嘛,人家在家里听老子训斥不够,到学校来再听老师的训斥,还有完没完了!
所以,做心理咨询,时常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费力不讨好,还咨询个什么劲儿!
这是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的挑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种两难境地呢?
首先,我们要想到,我们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不可以代替学生或其家长做主。我们做的是启发引导的工作,而不是劝说教训的工作。这样想,我们就与学生摆平了,不存在谁顺从谁的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要做的是“釜底抽薪”,而不是“火上浇油”。我们要帮助以矛盾双方交流思想,竭力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要使一方倒向另一方。
事实上,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即使再不合理的事情,也可能有其可取的地方。如果矛盾双方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则其矛盾冲突就会得到缓解。
这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