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00-1421:中國發現世界-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笕衔泶χ泄强梢栽碌模肪橙绱讼嗨疲九姆稳绱耸煜ぃ宄磕讣Α翱┛钡纳粢踩绱饲捉艘彩悄敲吹南嗨啤! ∥胰衔缙谥泄顺鱿值闹苯又ぞ菰诼暄湃嘶疃牡胤剿娲杉C芈尘头⑾至烁缏撞贾暗闹泄嗤鳎渲械哪强ㄗ龋∟azca)太阳神小雕像是以一个中国神像为范本的。狄奥提瓦干(Teotihuacan)—当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博物馆,收藏着现代恰帕斯州的恰帕·德·科尔左(Chiapa de Corzo)发现的一些中国奖章(medallions)与中国玉制项圈饰物。雷蒙·曼纳先生(Don Ramon Mena),当时墨西哥的民族博物馆的馆长,说其中一枚奖章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是中国人来到这个地方时带过来的”。(10)位于加利福尼亚湾的墨西哥半岛著名的品塔达洞穴(Cueva Pintada),有人们用箭刺图画和中国人对1054年蟹状星云超新星的记述(参见第一章)。在画的底部的碎片中,发现了烧焦的木头,据碳14测定在1352~1512年之间。 中国人在玛雅人的地方上停留的进一步证据来自危地马拉。著名的生物学家卡尔·约翰尼桑(Carl Johannessen)和M·福格(M。 Fogg)描述,当地居民使用乌骨鸡来实施预言和魔法。(11)这一论述成为一个有力的例证,即不仅母鸡来自中国,而且中国人必定在此停留相当长的时间来教化这一地区的多批居民。 中国人在中美洲居住的看起来无可争议的证据也来自委内瑞拉海湾西部的群山脚下,这一地区清楚地出现在瓦尔德泽米勒的海图中。我曾从远离海的一端看过这些山,它们那些被雪覆盖的山峰的侧影在落日的辉映下,真是一幅令人难以忘记的美景。居住在这一遥远地区的民族的一些部落,他们的血液里留有中国人的基因。 在1962年,位于加拉加斯的委内佐兰诺科学调查(Instituto Venezolano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ificas)学院的图里奥·阿兰茨(Tulio Arends)和M·L·加兰告(M。 L。 Gallengo)博士,报告了他们对美洲大陆的成熟群体按语言群和人种群进行的铁传递蛋白显型(在电场的影响下,悬浮粒子在特殊的蛋白质宏观分子中的移动的研究)分布的电泳研究中的发现。他们把居住在派里哈山脉(Sierra de Perija)山脚下的伊拉帕人(Irapa)、帕劳哈诺人(Paraujano)、马奎塔人(Macoita)的铁传递蛋白进行比较,这些部落是处于灭绝边缘的原始居民。科学家们发现这些民族中的58%的人身上存在着一种移动缓慢的铁传递蛋白,到现在为止,它仅仅发现存在于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广东省的中国人身上。(12)如报告中所说:“这一发现是在南美印地安人和中国人之间存在种族联系的附加证据。”周满和洪保船上的大部分船员应该出生在广东,因为那时,就像现在一样,它的港口—九龙、香港和澳门—在中国是最忙的,挤满了船只和卖船的人。现在看来,有可能在周满船上的广东船员里的一部分人和委内瑞拉的妇女生育有孩子。
第四部分:周满的远航中美洲的定居点 4
也有中国人到过南美洲的语言学上的证据。帆船在哥伦比亚称作champan,在中国称作舢板;筏子在南美洲称作balsa,在中国称作筏子;圆木筏在巴西称作jangade,在泰米尔语中称作ziangada。直到19世纪晚期,秘鲁的一个山村里的村民仍讲汉语。(13)满山都是证据—船的残骸,血型,建筑,绘画,风俗习惯,语言学,服饰,技术,人工制品,染料,植物和动物在中国和南美洲之间的迁移—到处都是中国对中美洲和南美洲太平洋海岸一带以及内陆的影响。它的影响范围如此之广和深,人们几乎可以称那个时代的南美大陆为“中国美洲”。 另外还有一个中国人到过墨西哥的无可争议的证据。当我负责英国皇家海军鲸号时,我带它穿过南中国海和菲律宾群岛到达苏比克(Subic)海湾,那儿有着许多装有金银财宝的中国船只沉在海底的传说。我用我的声波定位仪来寻找它们,但可惜的是没有收获。然后我发现在1993年6月9日,一个采珠人在潘达南(Pandanan)—菲律宾西南部的一个小岛—西南的珊瑚湾(Coral Bay,在罗茨地图中标了出来)发现过一艘中国舢板的残骸。船骸已结上一层附着物(附着在水下船底或柱石上的贝属动物)外壳,但是由柚木制成的船体的大部分仍保持完好。在菲律宾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部的负责人埃欧塞比奥·第尚(Eusebio Dizon)博士的指导下,船骸在1995年的春天被挖掘出来,4722件人工制品被带到水面上。这些人工制品鲜明地勾勒出中国、东南亚和美洲之间的贸易状况。 船体的木头部分经碳14测定,可以确定为公元1410年,和萨卡拉门托的帆船处于同一时期。两艘船的长度和使用的梁相同,船有大约97英尺长、26英尺宽,两艘船的控制器都明显的有铁的机件—在潘达南的那些已经在海床上拍摄下来,在萨卡拉门托的则使用磁力计进行了测量,两艘船都装有平常的且是外来的货物。潘达南船装有几百万颗小玻璃珠子,这般大小的珠子常被中国人用作性辅助工具,这一做法马欢和尼科洛·达·康提在关于东南亚的记载中均已提及(参见第三章),其中做法在今天的菲律宾仍然存在。萨卡拉门托的帆船带着几百万的黑色小种子,其中有些经过临时分析,被认为是仅产于中国东南部的罂粟。如果这一分析可信的话,说明中国人可能进行药品交易。在潘达南发现的舢板也带有“梅塔特斯”(metates—用来磨碎玉米的杵,—这种东西是南美洲独有的,还有看来好像是乔卢拉器皿的容器,乔卢拉器皿是一种产于墨西哥的蛋壳陶。在沉没之前,这艘舢板已在整个东南亚进行了贸易,因为它的货舱里有出自8个不同国家的瓷器,包括越南产的精美瓷器和中国景德镇名窑烧制出的青花瓷器。将这些美丽的瓷片进行修复,可以看出是普通的日用物品,如粘土烧制成的蒸煮罐和盛米、大豆和种子的瓷瓶。还有3个东山(Dongson,今越南)产的青铜鼓和一根青铜刻度秤,那也许是中国水钟—漏壶的补充装置。 在发掘出的4722件物品中,大约有一千件目前仍待鉴别。一旦它们得到鉴别之后,就可以推想这艘帆船当时的航线。根据已有的材料,可以看出它是顺着北赤道洋流从中美洲返回(和周满当时的航线相同),在潘达南沉没,可能是突然遭遇了暴风雪。由此可见它的毁坏日期一定在1423年9月初,此时接近西南季风的尾声,这段时间有着难以预测的暴风雪。 揭示出15世纪早期中国人发现美洲的航行的证据是非常刺激和令人兴奋的,而我所获悉的资料的内涵现在也开始为我所理解。似乎有大量的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中国人不仅和美洲人进行交易,而且在从加利福利亚到秘鲁一带建立了聚居区。他们在欧洲人之前很久就探索了美洲大陆,且看来非常顺利地在东非和澳大利亚以及越过太平洋在美洲建立了聚居区。如果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事实的话,那么历史将要从根本上进行彻底的修正,但是一个退役的皇家海军潜艇艇长将成为开始这一进程的人,这看起来似乎过于冒昧了。虽然我对我已经收集的证据的真实性具有信心,但是想到学术圈中可能会出现的反应我就会在夜里噩梦连连。我断定,从学术界去寻找确定的证据势在必行,因为,虽然迄今为止他们一直在慷慨地帮助我,但我可以想象一些著名的历史教授对一个他们用一生的心血去研究和教学的课题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解释的反应。 虽然所有的中文文献都被毁坏了,但我确信必有像《武备志》和马欢的日记一样的某种材料被遗漏了,保存在某处;官方不可能如此彻底地毁坏每种记载、每封信、航程中记载发现事物的每一处记录;一本私人的论文集或是说明,或许它们在某处保存了下来。 我去的第一处是南京的郑和博物馆。郑和博物馆位于城市的中心,那里过去是围着郑和府邸的私人花园,建筑呈明代早期风格,由竹林、点缀着花儿的如茵绿草环绕着。主要的展览命名为“郑和航海中的历史文物和物品展览会”。最有趣和最重要的文物是36英尺高的方向舵支柱。根据传统的轮船设计标准,一艘装有如此巨大的方向舵的船大约有四百英尺长。我在该博物馆发现的最能够引起我的兴趣的物品是郑和的钟,它与在路阿普可海滩发现的非常相似,还有极不寻常的脚爪形锚,和那些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也非常相像。 这些发现物,虽然有趣,却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之后我写信给加利福尼亚的那些大学中研究中国或是亚洲的系里的教授,他们对中世纪中国的研究世界闻名;写信给牛津和剑桥的有关教授,给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大型图书馆里的图书管理员们,询问他们的收藏中是否包括不为外界所知的明朝早期书籍。 在大量友好但否定的答复之后,我最终还是很幸运。英国剑桥大学东亚收藏室的馆员查尔斯·哀尔默(Charles Aylmer)教授,告知我有一本世间惟一的书:《异域图志》—对于陌生国家的有插图的记录—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中国人所知的人们和地方的汇编。这本书的封面已经没有了,因此作者当然是不知道了,但是可以相信是明朝皇子宁献王朱权所写,印刷于1430年前后大约一年内。它是19世纪晚期魏德教授捐给剑桥大学的珍藏品的一部分,魏德教授在中国度过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剑桥大学研究中国的第一位教授。剑桥的本子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哀尔默教授和其他博学的汉学家绝对相信这本书的出处和真实性。
第四部分:周满的远航中美洲的定居点 5
我匆忙赶到剑桥。虽然这本书本身已是非常残破,但哀尔默(Charles Aylmer)教授已经安排人将它拍摄成缩微胶片,使它的98页纸张上的内容都非常清晰地展现出来。书中有中世纪中国的大约八千个人物和132幅由不同画家所绘的插图,有的非常传神,有限的几笔就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神态。书中有植物、动物和来自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这是一个中国对1430年的世界和世界上人物的认知的非常简练和有说服力的例证——因此该书有此书名。中国人仅将他们所发现的奇异的事物合并起来,因此书中很少有中国自己的事情,而是在插图中突出地显示了世界各地的主要宗教。有到麦加(Mecca)朝圣的身着长袍的穆斯林;印度教的三位一体神:有着4条手臂的世界创造者和最高主宰梵天(Lord Brahma)、宇宙的维护者和保护者毗湿奴神①、世界的毁灭者湿婆神②;加那希(Ganesh),象神;一幅极其生动的群猴围绕着猴神跳舞的图,是印度猴神;佛祖被绘成在圣树下沉思并朝着圣山朝拜。画家把印度锡克教徒画成戴着穆斯林的头巾,威尼斯人戴着与众不同的帽子,穿着长靴和飘扬的斗篷,但是所有这一切中最逼真的是动物:一匹喂得很好的斑马,有着多脂的、滚圆的腹部;非洲大象和狮子;印度孔雀和老虎,所有这些都以精湛的技术用简练的线条描绘出来的。有东南亚和西伯利亚大草原上的鹿的图画,画中还有使用不同的武器—蒙古人使用的双头弓和西亚人使用的长弓在追捕它们的猎人。还有仅生长在美洲的生物的图片:羊驼,一只在地面上慢走寻找蚂蚁的犰狳③,一只腹部松弛的美洲虎,抽古柯④的人,裸露着身体的巴塔哥尼亚的人,长着狗头的磨齿兽(mylodon),“是在距中国西边两年零九个月的路程处发现的”。(14) 有两件事物使我特别惊讶。第一件是重点放在来自遥远北方的人们身上。有戴着用毛皮做成的头巾拿着鱼叉的爱斯基摩人(Eskimos)和一大群跳舞的哥萨克人(Cossack)。在那时,莫斯科(Moscow)是俄国(Russia)最主要的公国,但是它还没有开始越过亚洲向东方扩张它的领土。可以想象,中国人在阿留申群岛上看见了爱斯基摩人,但是没有看到哥萨克人。虽然没有中国人通过陆路到达俄国(Muscovy)探险的那个时代的任何记录,然而不知何故中国人已经到达某个莫斯科公国(Muscovite)的港口,这是目前只得搁置一边的另一个神秘的问题。 第二个令人惊奇的方面是,对澳大利亚的关注是多么地少;我仅仅可以推测那是因为到了1430年,澳大利亚不再被认为是一个“陌生的国度”。到15世纪为止,已经有很多对帆船船队从中国航行到澳大利亚的描述,每艘船都载有好几百人去。总而言之,“焦侥国(Chui Hiao)的广阔南疆”的北海岸被描述成距中国30000里(大约12000英里),且位于南部温和地区,那儿的季节和北半球的完全相反。(15)该地居住着一种矮小(身高仅1米)的黑人,澳大利亚的人类学家罗曼·B·汀代尔(Norman B。 Tyndale)将其识别为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北昆士兰州凯恩斯(Cairns)的山区。(16) 2002年3月,我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the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所做的报告被澳大利亚现场直播,然后电视局9频道邀请我参加一个现场访谈,众多的澳大利亚知名教授参加了这次访谈。郑和船队已经到过澳大利亚这一事实对他们来说没有争议,随之,我被持同样观点的几本书所提及。如果我的理论似乎要被澳大利亚广泛接受,那么这一理论在中国是正确的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汪涛博士,友好地向我介绍了南京魏教授的遗孀。魏教授毕生的成果是对郑和航海的研究,特别是他的船队发现美洲的研究。他原打算出版一本书,书名为《中国对美洲的发现》,但是,他不幸地去世了。虽然魏教授的著作现在才要译成英文(或是在中国出版),但是此书在中国的学术界已有很高的知名度。我的书中所提到的事实没有引起任何特别的惊讶。 我开始想知道为什么美洲和欧洲的史学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