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二野战事珍闻全记录-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年抗战,雄师劲旅出太行     
    声震娘子关    
    1937年八九月间的西北黄土高原,本该秋高气爽,可不知为什么,这个秋天,雨却下得特别多。9月6日从早晨开始,雨便淅淅沥沥地下起来,整个三秦大地在连日的大雨中显得分外寂静。8点左右,陕北三原县石桥镇以西的小磨村一块陕西本地人叫作“休闲地”的广场附近,突然传来一阵阵口号声。随即,一支支整齐的队伍走了进来。不一会儿,广场上就黑压压地站满了人。    
    广场前面,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全副武装,一脸严肃,站在一张临时搭建起来的桌子旁,看样子有些心神不定,连脸上淌下的雨水也顾不上擦一下。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他在两天前刚刚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旅长。也就是得知自己新任命的同时,师长刘伯承交给他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担任第二天誓师典礼的指挥员。刘伯承嘱咐陈赓说:“这是129师第一次阅兵,也是129师开赴前线的誓师大会,会场要布置得简朴、庄严;要在大会上营造一种抗日救国、奋勇杀敌、为挽救祖国危亡不惜牺牲个人的战斗气氛。”    
    为了使129师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阅兵不出差错,陈赓在第二天,也就是9月5日凌晨3时就起了床。他正准备去阅兵场时,突接师部电话通知,阅兵因故延期于6日举行。不料,9月6日却下起了大雨。部队静静地站着,层层细雨已经变成倾盆大雨,雨借着风势,向下狂泻。    
    陈赓看着一时停不下来的大雨,决定先让部队回营房待命,准备再请示师部,看誓师大会是否可以暂停至雨后举行。    
    就在这时,刘伯承和政训处主任张浩骑着马进入会场。刘伯承和张浩都没有穿雨衣,身上的衣服已全部淋湿。刘伯承问正忙着下命令的陈赓:“怎么部队又往回走了?”    
    “报告师长,因为下雨,我们想请示雨停了再开!”陈赓敬礼后答道,“誓师大会能不能等雨……”    
    没等陈赓说完,刘伯承立即说:“革命的人民军队,只能随时随地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去夺取胜利,不能让风雨阴晴左右军事行动的既定安排,何况我们今天是在民族危亡、时不我待的紧急关头,召开抗日誓师大会,大雨已经把我们打湿了,躲它还有啥子意思嘛!”    
    警卫员见师长在雨中淋着,把雨衣送了上去。刘伯承把手一摆说:“不用,全师同志们都没有穿雨衣,我怎能穿着雨衣站在大家面前呢。”    
    全师指战员看到师首长也和自己一样在雨中淋着,不觉都挺直了腰板,远远看去就像雨中屹立着的上万颗青松,而那上万颗红星帽徽也在迷茫的雨雾中闪着一片片红光。    
    嘹亮的军号在雨中吹响,陈赓在临时组成的“军乐队”的伴奏下,站在阅兵台上,以洪亮的声音宣布:“八路军第129师抗日誓师大会现在开始。”    
    雨越下越大。全师在狂风暴雨中傲然挺立,人人精神奋发。    
    首先是检阅队伍。刘伯承、张浩从台上走下来,检阅最后一次头戴红星帽的部队。    
    马蹄声在泥水中有节奏地响着,耀眼的红星从眼前一片片闪过。检阅完毕,刘伯承、张浩回到台上,刘伯承向前跨出一步到台前,高声说:    
    “同志们!今天是我们开赴抗日最前线的誓师大会。”    
    话音刚落,“哗”地一声,全体立正,万双眼睛注视着自己敬仰的师长,静听师长讲述抗战形势,讲解出师抗日的意义。最后,话题转向大家关注的“换帽子”问题上。    
    “经过我们的努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了。现在大敌当前,国家民族生死存亡在即,我们要把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    
    他停顿了一下,扫视着注意听讲的指战员,提高了嗓门:    
    “同志们,改变番号,只是个形式,我们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说着,他拿出缀着青天白日帽徽的黄色军帽,指着帽徽说:    
    “军帽上的帽徽虽然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国,暂时和红军帽告别吧!”    
    刘伯承率先把那顶黄色军帽戴在头上,发出命令:“现在换帽子!”    
    指战员们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把伴随自己征战多年的红军帽脱下,折叠好收起,戴上黄色的军帽。许多人的泪水夺眶而出,同雨水混合,从脸上流下。    
    换帽后,举行授旗仪式和颁发红军纪念章。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    
    “中国共产党万岁!”    
    慷慨激昂的口号声一结束。刘伯承带领大家集体宣誓:    
    “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它要亡我国家,灭我种族,杀害我们父母兄弟,奸淫我们母妻姊妹,烧我们的庄稼房屋,毁我们的耕具牲口。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同胞,为了子孙,我们只有抗战到底!”    
    “为了抗日救国,我们已经奋斗了6年。现在,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我们改名国民革命军,上前线去杀敌。我们拥护国民政府及蒋委员长领导全国抗日,服从军事委员会统一指挥,严守纪律,勇敢作战,不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不把汉奸完全肃清,誓不回家!”    
    “我们是工农出身,不侵犯群众一针一线,替民众谋福利,对友军要亲爱,对革命要忠实。如果违反民族利益,愿受革命纪律的制裁,同志的指责!谨此宣誓。”    
    刘伯承读一句,全师指战员跟一句。    
    雨声和宣誓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地回荡在田野上空,回荡在全师将士的心上。    
    刘伯承那年45岁,年纪虽不算大,但却已经度过了26年的军旅生涯,在当时建军只有10年的年轻红军里,称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    
    129师在抗日战争的枪声中诞生了。这是一支精兵强将云集的队伍。129师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一部改编而成。新组成的129师下辖385旅和386旅。385旅由原红四方面军的红4军第10师、第12师合编而成,下辖第769团、第770团;第386旅由红31军第91师、第93师改编,下辖第771团、第772团。除此之外,陕北红军的第29军、第30军,独立第1、2、3、4团和骑兵团改编为师直属特务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骑兵营。全师共13;000余人。


第一部分:兵下太行山 纵横驰骋晋冀鲁豫声震娘子关(2)

    就在129师举行誓师大会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已对中国展开全面进攻,华北战局十分危急。日军占领平津地区后,兵力逐渐增至8个师团另6个独立旅团,统归华北方面军指挥,分三路大举进攻:一路沿平绥路西犯;一路沿平汉路南犯;一路沿津浦路南下。驻扎在华北的80万国民党军队,在日军大举进攻下,迅速土崩瓦解,纷纷逃窜,真是“闻风四十里,枪响一百三”,使侵略者犹入无人之境。    
    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115师、120师先后开赴前线,胜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取得八路军出师后的初战大捷,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120师在雁门关和同蒲路两侧,战雁门、袭宁武,在敌之侧翼频频得手。    
    兄弟师的消息让129师有些沉不住气了。129师广大将士纷纷要求立即出动抗战,整连整团的指战员签名上书,盼望早点到抗日前线。    
    9月25日下午5时左右,命令第129师出征的电文终于从延安发出:    
    刘(伯承)徐(向前)张(浩)并告朱彭并致贺(龙):     
    1.保定、沧州、献县均失,国民党军溃乱不堪,卫立煌退石家庄。    
    2.我第129师接电后立即出动,经临晋渡河到侯马上车,在太原补充衣弹,速开正太路南北地区。    
    3.第129师第385旅旅直及第770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等部队留守陕北。    
    4.部队于7天内必须到达前线。    
    ……     
    进行短暂的准备后,9月30日,在刘伯承的亲自率领下,129师先头部队从驻地富阳镇出发,东渡黄河,疾驰抗日前线。浩浩荡荡的劲旅,在秦川大地上疾进,引起沿途收秋、秋种农民的注目。队伍经过村子,人们拥到街上送茶水、梨子、桃子、鸡蛋。    
    10月6日,部队从韩城芝川镇渡过黄河,日夜兼程,向着晋北急进,上上下下只有一个想法:尽快赶到前线,尽快投入到对日军的作战中去。    
    至10月7日,129师全部渡过黄河,到达山西前线。几天后,129师即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10月10日,129师先头部队第769团抵达太原时,战局正在急剧变化。经雁门关南犯日军正向忻口进犯,从保定、石家庄西犯的敌人已经抵达娘子关前,太原已处于晋北、晋东两路敌军的钳击中。在这种形势下,刘伯承果断地命令769团迅速绕向敌后,挺进原平东北山地,准备伺机侧击南犯敌人的后方。769团团长是战将陈锡联。10月中旬,陈锡联率部到达指定地区后,发现代县、阳明堡、埠县等地均驻有日军,并以阳明堡机场为其前进机场,集中大批飞机,轮番出动,配合步兵对忻口的国民党军作战。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不抵抗和作战无力,日军麻痹大意,后方戒备相当松懈,虽然阳明堡镇上驻有香月师团的一个联队,但飞机场里只有大约200人的守卫部队。陈锡联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心抓住有利战机,于10月19日夜采取秘密而迅速的动作,出敌不意地袭击了阳明堡机场。    
    19日夜,769团第3营营长赵宗德率领突击队首先潜入阳明堡机场。短短30分钟,他们便突破了警卫队的防卫,解决了四角的临时堡垒。并占领了两座临时哨塔。赵祟德的信号发出去,大队人马立即冲进了机场,与仓皇应战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激战。而赵崇德的突击队则将日军停放在机场的24架军用飞机全部炸毁。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日机场警卫队200多名敌人被全歼。而镇上的香月师团的一个联队得知机场被袭,赶来驰援时,又受到陈锡联率领的两个营的伏击,死伤近百人,不得不退入营中。这第一仗打得非常成功。    
    769团机动果断地夜袭阳明堡机场,大获全胜,震惊全国。这是129师出师抗日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一胜利,不仅使猖狂进攻的日军在急欲夺取忻口之际,丧失了空中力量,而且不得不在日后以相当的兵力,加强后方守备。这就大大地牵制了敌人,有力地援助了国民党军的作战。这一战斗的胜利,与第115、第120师在晋北的积极作战相结合,起了暂时稳定晋北战局的作用,提高了共产党与八路军的声望。    
    129师出师抗日取得第一个大捷后不久,由刘伯承亲自指挥,在娘子关战场取得一系列胜利。10月18日,刘伯承率部和陈赓的386旅进抵平定地区。当天,沿正太路西犯太原之敌正猛攻平定西北的娘子关,并以一部对娘子关正面的国民党军实行迂回攻击,而该线国民党军的数万人竟不能阻敌进攻,纷纷溃退,国民党的一部甚至被日军包围,晋东前线形势十分危急。为了进一步挫败日军的进攻锋芒,配合国民党军作战,稳定太行民心,刘伯承决心侧击沿正太路西犯太原之敌,于10月22日至28日,连续以袭击、伏击和阻击等手段,先后在井径的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平定的娘子关以南的七亘村等处,给进犯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紧接着,刘伯承又指挥129师部队在昔阳以南、以西屡次设伏,给敌以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在11月2日,刘伯承根据情报得知日军109师团部分部队向榆次进犯,其135联队由九龙关经北界都、黄崖底向昔阳进犯,立即指挥部队迅速转移阵地,日夜兼程,准备赶在敌人前面,在地势险要的黄崖底布置口袋,伏击该敌。当部队转到昔阳县城时,已是半夜,街上冷冷清清,商店和民房被敌机炸成一片废墟。部队在县城内稍事休息,即转出县城,继续向东迂回。日军的进犯速度很快,当129师部队赶到黄崖底时,日军先头部队已接近黄崖底。刘伯承迅速布置771团设伏正面山头,772团设伏左侧山头。这中间有个间隙,由副师长徐向前率769团从右侧堵塞。129师部署全部完成后,日军已开始进黄崖底。    
    日军对黄崖底这样危险的地形存有很大的戒心,进村前,实施了猛烈的火力侦察,129师部队不还一枪。当日军全部进入黄崖底河谷时,伏击部队集中所有武器,猛烈开火,日军顿时人仰马翻。此战,毙伤日军300多人,缴获战马200余匹。后来,敌人的报纸把途经黄崖底惊呼为“过天险”。    
    11月7日,129师主力和115师主力联合作战,再次设伏于广阳地区,又给向西进犯的日军第20师团另一个联队以沉重打击。    
    这三次伏击战斗,就是129师历史、也是中共抗日斗争历史上著名的“重叠的待伏”战斗。    
    自10月22日至11月8日,刘伯承率129师在正太路四战四捷,打乱了沿正太路西犯的日军对娘子关等地的迂回攻击,声震娘子关。129师英勇抗日的举动,消除了国民党军散布的“失败”和“恐日”影响,鼓舞了群众的抗日热情。更为重要的是,129师和八路军得到了太行山地区人民群众的拥护,为以后的壮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部分:兵下太行山 纵横驰骋晋冀鲁豫扼太行者得天下(1)

    清漳河上游源头与太行山西麓的榆次、太谷、榆社、和顺交界处。这里重峦叠嶂,郁密的松、柏、桦、杨把黄色的山坡覆盖得郁郁葱葱。一块难得的山中平地,被四周巍峨高峻的群山包围着。北面,海拔1827米的北万山和海拔1791米的人头山并肩而立;西面,海拔1740米的三县垴将晋中平川隔在山外;东面,海拔1825米的山峰突兀屹立在龙旺河上;南面,石足岭头顺势将海拔降到1599米,屏障着向东南流去的清漳河。这块被群山环抱的平地,是宜林宜牧、宜耕宜住的宝地。在这块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