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集-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肉也枯如锯末。茄子总之是道好菜,少女们一起合影时,往往高呼一声茄子,据说是发茄子的音时,恰好满面春光微笑。
其实一个人要做好了茄子,就跟下围棋的人学会了“做眼”,是基本掌握了规则的,也就是说,开始入道了。等把茄子做出不平凡的味道,那就是入段了,有此手艺自是不用发愁生计,去小饭馆抖两勺子,没有老板不肯识珠。
黄河鱼汤
黄河入海口淤积区绿浪波伏的芦苇荡中有一条黄河故道,漾着条状的岁月波澜,它的行政位置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那里仍有一座黄河故道大桥,我初次去时就见撒网人向着河滩收网,网的是波光里的夕阳。就在黄河故道大桥的北端,有一条汤街。汤街的建筑,不甚起眼的,仿佛别处的公路客店,惟建筑上都标有鱼汤的字样,或曰正宗黄河鱼汤,或曰老河道鱼汤,或曰黄河第一汤,总之是有各式各样的名目,而实质是万汤归一,皆以黄河故道的鱼沸煮为汤。
我素对公路客店的饮食不以为然,此次考察黄河,我便是打定主意不与公路客店发生联系的。河口区侨办主任陈金刚先生指明此汤是河口一绝,别无分店。就去了。那是我即将离别河口区而去垦利县之前。鱼汤店均从院门而入,院里乾坤大,停满了各式小车。我去的那个店叫做新发鱼汤。院里四周皆为汤厅,一厅一桌,门上编号,老板在院里给人分派门号,按号入座。点汤者即去厨房,在鱼池里面选鱼。计有黄河鲤鱼、鲫鱼、黑鱼、鲶鱼、黄咕丁鱼。选了鱼便请伙计过秤,要若干斤。过秤以后,旁有伙计立即活杀,各杀一种鱼类。杀毕,即入锅水煮。灶是一长排汤锅,每锅由笠状白铁锅盖盖住,起汤时一一揭开,便见得乳白色鱼汤沸腾,如火山口的喷泉,滚汤怒涌,白雾弥漫。其间有两个炒锅,是专门红烧黄咕丁鱼的。我们要了三斤黄咕丁鱼,五斤鲫鱼,鲫鱼都是一斤左右的,十分健美,像人中新贵。
就去厅里静候鱼汤。先上的红烧黄咕丁鱼,我发现这程序对头得很,煮汤有时,一个红烧黄咕丁鱼上来,皆有吃的,便也可以举杯开喝。我们要的黄咕丁鱼,有筷子长,肚黄而背脊花纹呈深色,肉体滚圆,三角刺怒张,可以判断出它们是生活在清水中,正届而立,体魄健康,充满活力。入口,黄咕丁鱼肉质坚密,细嫩微甜,弥漫着黄咕丁鱼独特的体香,且糯性十足。个人的吃鱼史中,知道有三种鱼是讲究糯性的,黄咕丁鱼、鲶鱼和鳗鱼。肉质愈是糯性,吃之愈是回味悠长,绕舌三匝,经久不消。吃鱼肉,喝酒。我要的是啤酒,事实说明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性错误的选择,喝鱼汤要以高度白酒为佳,其永恒不变真理是确保胃容量存储鱼汤,鱼汤是我们奔来的主题。我是一口气吃掉三条黄咕丁鱼,其糯性的肉质吸之入口,迅即浸化而滑入喉道。柔滑而混沌的美妙便在瞬间定格,经久的回味荡漾于口腔,悠游在旷古黄河故道天地之间。
终于是盼来了鱼汤。服务小姐撤除吃黄咕丁鱼之碗,上了喝鱼汤之碗。鱼汤是一个巨大的金属盆盛装的,一柄粗质铁勺以供舀汤。我记忆中,惟乡村农妇喂食小猪崽儿才会使用这样的大盆,未见人界操持此大盆进食的。鱼在乳白色的汤中浮而未游,鱼先生鱼女士以沉默表达其高雅的气质,盆中有白雾袅袅升腾。依照惯例是先舀鱼而后舀汤。我照这个操作程序做了,就开吃了。黄河鲫鱼啊,我又一次亲近你。
识骏马者而为伯乐,识鱼者当然是古清生。我一下将自己提升至历史之高处,在黄河故道的汤店,在初夏的河风之中。鱼肉是清甜细腻,质地如绸,光洁而酥滑,筷子挑之轻吸,皆入口中。感觉是即便在我的梁子湖畔,亦只能吃到如此清纯之鱼了。待我喝汤,轻吹一番,汤波荡漾。汤入口,却也是原本预期极其鲜美的,惟无以锁定预期的尺度。然含汤于口,亦如将黄河的月亮含于口中,满腔的柔情在味蕾之上缠绵如丝,浸心入肺,荡漾于灵魂深处。逾三碗鱼汤入肚,我已经是飘然于时间之上,这鱼汤也是醉人,我的光头上也已经是大汗淋漓。于是想起东坡诗句,便也忽然有词在心:日喝鱼汤三大碗,此生愿做黄河故道人。
如是定要以言词表述,我以为人生中未至黄河是为大憾,而至黄河未曾喝过黄河故道鱼汤,则为终生大憾。我估计我是喝了五碗鱼汤,或是六碗,大盆之上,仍有乳色汤汁,然我抚肚细思,也只得抱憾而去了。我以为喝上此一盆鱼汤,方才会有满意知足,或曰真切地领略了一次黄河,她的另一些儿女———黄河鱼们亦是如此之优秀啊。是时曰:不到黄河非好汉,饮汤河口是痴人。
魏氏熏鸡
聊城旧称东昌府,东昌府是明清时的大府,扼黄河与运河两河交汇要津,成为商业大埠,十分繁华,至今有山陕会馆为证。山陕会馆是一个群筑群落,内有戏台,其浮刻甚是精湛,把故事都刻在屋檐上。而余木楼———今为光岳楼,则是原版的中国名楼,木质结构,是用造紫禁城的余下木料所造,故得名。那些立柱都是菲律宾原木,当年木从运河运往京都时,抵达东昌府即紫禁城已经建造成功,东昌府知府便也未曾退去,以其造楼,始取名余木,后改光岳。登光岳楼可以望见东岳泰山,是在昔时。聊城坐落在东昌湖中间,我去时他们正
请世界旅游名家设计旅游景点建设方案。
先贤曰:玩物丧志。就是讲,不可以纯粹地讲游玩,我深刻理解为还要讲吃。聊城有一名吃,名为“魏氏熏鸡”。以前我只知道湖南人是讲究吃熏制物质的,没有想到聊城人也是讲究熏物。聊城就是喜欢闲聊的城么?魏氏熏鸡有两种吃法,做酒肴和茶肴,估计都是在聊的时候吃。聊起聊城的魏氏熏鸡,是在酒桌上,喝的是什么酒,我已经忘却了,因为聊城的酒规是三杯为敬,贵客来时东道主敬六杯,东道主还分主陪与次陪,陪着宾客渐渐地醉下去,怎么得了?喝得连什么酒都忘记了,那一定是在聊城。
魏氏熏鸡的做法独步鸡林。选取三斤重的公鸡,杀好清净,内置十六味中药以及相关的香料,中药有白芷、草果、枸杞、陈皮、党参等,香料如八角、桂皮、胡椒、葱姜等,置煮制的铁锅或陶罐中煮烂,中药及香料皆渗入肉质,再悬起置于火烤烟熏之中。熏制是一个极慢的过程,先是炭烤,后为烟熏,用比较纯的木质锯末置热铁板上引烟。三斤重的大公鸡熏至一斤左右,褐色如铁,恰是一毛不存的铁公鸡了。
吃魏氏熏鸡,得用刀子锯割,然后扒撕。做茶肴即喝茶的茶点时,可两寸长,撕出极细的纤维,搁至瓷盘之上,蓬蓬的如肉松,我以为这是生命的缨须。做酒肴下酒时,就必须短一些,纤维也撕得粗一点,我考虑是喝酒时的酒力发作,咀嚼就更有劲道。品茶自然是轻饮慢嚼的了。
魏氏熏鸡是一道嚼菜。在美食中,嚼菜可分脆嚼与柔嚼。兰花豆与炸花生米属脆嚼系列,牛肉干与卤制的顺风可以算是柔嚼,魏氏熏鸡自是可以归入柔嚼,十分的具有韧性。咀嚼魏氏熏鸡,渐渐的香味在两舌边渗出,舌后端便也就感知感烟火的气息,这样的烟火的气息,极易给人以乡土人生的情怀,以及岁月的遥想。
我是在6月22日在聊城吃的魏氏熏鸡,考察黄河至此,我用尽了口袋中带来的现金,我拿龙卡及邮政储蓄存折均未能从聊城的建行和邮局取出钱来,不曾有品尝魏熏鸡的奢望了,正考虑只能潦草地吃两餐烧饼度日,游罢聊城几个景点买一张50元的车票打道去郑州。恰这时聊城旅游局的崔华军局长派人来请并亲赴晚宴,且有聊城名吃魏氏熏鸡,此正是“人到名城兜无银,柳暗花明又一席”。吃罢魏氏熏鸡,便将聊城这个旅游的去处记忆在心了。人生岁月谁无聊,聊到鲁西好吃香。无聊,我以为不是无事生非,而是没有话说。聊城也是说话的一个去处罢。
魏氏熏鸡据考是为保质,远行人带至旅途中,一边撕扯着鸡肉,一边慢慢饮酒,但我未带,行李重了。
阳谷炊饼
阳谷县的炊饼,在《水浒》中有记载,当年武大郎先生与潘金莲女士开的夫妻店,经营的主要项目就是炊饼。关于阳谷县,印象中是武松打虎以后,阳谷县令设盛宴款待,英雄打虎的美名从此远扬。
我到阳谷时日已西斜,先登武松打西门庆的狮子楼,再去景阳冈,在三碗不过冈酒店喝了一碗酒壮胆,在武松打虎的石板上斜躺了一会儿,后去武松庙登高远眺。鲁西平原辽阔旷
远,长河落日,晚风徐徐,心灵忽悠地通往历史的悠深处,抵达思想可以到达的地方。
阳谷还有许多重要的去处,孙膑战庞涓的迷魂阵是一个村子,当地叫迷魂村,两千多年没有土匪侵犯,就是外人进去便无法走出。迷魂村世世代代依原样建设新房,它的独特的防御功能独步世界村落,却是在村子的周边不见一寸围墙。蔡伦村鲁庄与迷魂阵相距不远,它与迷魂阵的军事防卫相去甚远,它是一个造纸村。村里有碑记载,蔡伦于两千年前发明造纸法,便是在该村造纸,材料使用棉麻废料,现今蔡伦村在农闲季节仍然以蔡伦造纸法造纸,此纸极有韧性,是北方糊窗的极好纸材。蔡伦村的房子,皆有半腰粉墙,约一米五宽,沿墙一周,是贴纸晾晒用的。村头,巨大的石碾及抽水井仍在,它记录着当年造纸的盛况。另外还有海慧寺、天主教大教堂群筑群落,皆是原版,如同上述村落一样,是阳谷县繁华历史的见证,非为旅游而建设的。
游遍阳谷的好去处,我心仍惦记着炊饼,晚间饮酒,就一定点了炊饼。炊饼也叫武大郎炊饼,是为阳谷的土吃。东道主旅游局的刘局长见我独点炊饼,略略产生了一点想法,我随即表示,炊饼是我很久都想吃的,席间就上了炊饼。阳谷宾馆的炊饼比坊间摊档的炊饼要高级得多,它是用了油的。坊间摊档的炊饼也叫锅贴,是为无油烘烤的,我后来才认识到。
炊饼是一种干体结构的面制食品,如同其他的饼类,圆形,比VCD光盘略大,外表有一层芝麻,两边相似,便是没有正反面之分。炊饼外部有些干焦,呈琥珀色,内部有一夹层,夹层内是盐和胡椒粉,外焦内柔,韧性十足,吃时必须口咬手撕,富弹性。吃炊饼可以完全不用菜佐,但是可以喝汤,或就凉白开矿泉水咽之。咀嚼时有芝麻的破碎声响与芳香,进入深度咀嚼,韧面饱含着麦子、水气、盐的咸味和胡椒粉味,交揉一体,至嚼成饼团吞咽,就成功地给食者以大力吞咽的快感。饥腹时吃炊饼,这种吞咽的快感尤甚。
我认为,精制主义的炊饼并不见得就好,早晨摊档出售的有焦糊点的无油炊饼,吃起来才体味得到炊饼本真意味,并且进入《水浒》时代的情境。离开阳谷时,旅游局李主任就专门在车站的门口给我买了五个大炊饼,我吃两个当早餐,吃两个当中餐,带一个到郑州。在因特网时代吃炊饼,是可以体验真实的原生态生活。背上一袋炊饼,穿上麻索纳的千层底布鞋去进京赶考,饥时到路边讨水就餐,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原版吧。至于炊饼是否武大郎首创,自是没有考证出来,但阳谷的《水浒》、《金瓶梅》宋街上,还是能够吃到武大郎与潘金莲亲手制作的炊饼的,惟二人属克隆性质。
开封灌汤包子
六朝古都的开封府,最辉煌也北宋,最落魄也北宋,因为金人一击把它打成了南宋。宋朝的词人,抒愁情时必拍栏杆,拍却雕栏无数,词人还往南渡,金兵大举入关,此恨千古悠悠。我读宋词,多感内中有脂粉气弥漫,读宋代科技史,始知北宋重理工。唐是失之太监,野史家如是说。科技兴盛,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北宋何有灭之天理?盖一词以蔽之,兵临城下,王朝更迭,贯穿华夏五千年文明史。
我是从郑州出发去开封的,坐的火车。联系了开封宣传部、团委及旅游局,便已至午时,该操练美食课目的时候了。人不好吃,天诛地灭,我以为比其正宗说法来得正确。有关自私,确乎不能完全成立,至少人还能为爱情牺牲自己吧。开封有两大名吃,鲤鱼焙面和灌汤包子,皆为皇家经典美食。或许是东道主未知身边坐有一民间美食家,居然没有上鲤鱼焙面,给我留有印象的是蟹黄鱼丸与灌汤包子。关于蟹黄鱼丸,我另篇讲述,此说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就是包子里面有汤。应该说,我是先认识武汉的四季美汤包而后结识灌汤包子的,去开封以前,我尚不知有灌汤包子一说。席间摆谈,知为灌汤包子是皇家食品,估计灌汤包子还是在前,四季美汤包在后。皆因四季美汤包落脚大武汉,享誉武汉三镇,商业大埠,南北东西交通枢纽,占了一个好地盘。看起来包子也一样,置身于好的位置,就能声名远扬,成为掌门包子。
吃开封灌汤包子,看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灌汤包子皮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绉折32道,均匀得不行。搁在白瓷盘上看,灌汤包子似白菊,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这个唯美主义的赏析过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惟要记住,吃灌汤包子注意抄底,横中一吃,未及将汤汁吸纳,其汤就顺着筷子流至手上,抬腕吸之,汤沿臂而流,可及背心。吃灌汤包子烫着背心,在理论上是存在的。所以,吃灌汤子必须全神贯注,一心在吃,不可旁顾。
灌汤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北国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汤如诗歌,肉馅是为散文,面皮为小说。因为小说是什么都包容的,散文精粹一点,诗歌便就是文中精华了。故此,吃罢灌汤包子,率先记住了汤之鲜,肉馅是近乎于汤进入味觉感观的,面皮除去嚼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