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288-原子弹演义-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经过一定的磨练,奥本海默对生活不再感到害怕了,但仍然感到不安全,不稳定。为了使自己对生活感到安全、稳定,他采取了“掠夺战略”——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思考,让头脑感到充实。
学习期间,他在珀西·布里奇曼的实验室里工作了一段时间。许多年以后布里奇曼获诺贝尔奖。
奥本海默认为自己的这个老师还不坏。
他学物理,但没有计划,毕业后却成了一个化学家。
八、进入“中心”
他开始了另一方面的“胡思乱想”。他想到欧内斯特·卢瑟福那里去,认为卢瑟福会欢迎他。这时,卢瑟福从曼彻斯特到剑桥接替年迈的J·J·汤姆生领导卡文迪许实验室。
他真的做了尝试。布里奇曼为他写了推荐信。推荐信中说:“奥本海默具有十分惊人的吸收能力,而且,他研究问题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高度的创造性和数学能力。”推荐信没有避讳自己学生的弱点,布里奇曼说: “他的弱点是在实验方面。他的思想是分析型的,而不是物理型的——他在实验室操作方面并不熟练。”布里奇曼诚实地说出,他认为奥本海默有点“冒险性”。可他紧接着说:“另一方面,假如他终于搞得好,我相信他将取得非凡的成功。”
结果如何?
奥本海默原有一个估计,他给朋友写信说:“卢瑟福极有可能不要我,他不怎么重视布里奇曼,而且我的证件没有吸引力——对于卢瑟福那样的人肯定没有吸引力……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离开了哈佛,惟一的理由觉得剑桥是……中心。”
实际上卢瑟福接受了奥本海默。只是,这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觉得,奥本海默并不适宜做他的学生。他想到了玻尔,认为奥本海默最适宜的老师是玻尔。卢瑟福等待着机会。
卢瑟福没有看错。奥本海默适应不了这位终日泡在实验室的人。根本的原因,是像布里奇曼所讲的那样,他的思想是分析型的,而不是物理型的——他在实验室操作方面并不熟练,因此也不太喜欢。这期间,奥本海默给朋友写信说:“我的日子过得相当坏。实验室工作非常令人讨厌,而且我对实验很不在行,我无法感到我是在学习什么东西……”
他在卡文迪许的一个巨大地下室(被称为车库)的一角工作。罗伯特辛苦地制造供实验用的铍的薄膜——从曼彻斯特迁来现在是卢瑟福的研究助理主任的詹姆斯·查德威克后来用上了这些薄膜——似乎觉得这个实验永远也搞不完。但奥本海默承认,他并非一无所获,他回忆这段生活时道:“实验室相当糟糕,但它使我进入了——在那里我可以听到谈话,并且有所发现。”
量子论的研究极大地吸引了奥本海默。他要参加进来。他担心自己也许太晚了。
所有他以前的学习都来得很容易,但这时,在剑桥他碰了壁。
第一部分:核物理界又一颗巨星冉冉升起在“中心”涅NFDA2
他所碰到的是一面知识方面的墙,又是一面感情方面的墙。
他苦干了起来,试图冲破它们。
罗伯特苦干的劲头卢瑟福看到了,他很高兴。高兴的是,见玻尔不能没有见面礼,没经过提醒,这份见面礼奥本海默自己在准备着。
可实际上,他苦干了三年,也同时受到了三年的煎熬。
奥本海默冲破了那面知识的墙,感情的那面墙却似乎变得越来越坚固,难以冲破。对自己的处境有一种感觉,他形容说,那是“一个小男孩因为遭到冷落而不能玩的伤心感”。当初,英国人曾经慢待了尼尔斯·玻尔。现在,他们又慢待奥本海默了。而奥本海默与玻尔不同的是,他对改变自己的处境的预测却不像玻尔那样自信。
他投入了工作,以期在工作中获得解脱。
奥本海默大学的好友保罗·霍根感觉到自己的朋友像是灾难日益临近。他给奥本海默另一个大学好友弗朗西斯·弗格森写信问:“罗伯特过得如何?寒冷的英国社会和天气是否像你发现的那样可怕?他是否欣赏异国情调?顺便说说,我有一个想法,你推动他获取对社会的适应性的努力可能反而会增强他的失望感……我担心他会不会去想自己的生命是否还有价值继续下去。”
他们的担忧很快就被证实了。他们接到了奥本海默的信,信中说:“我并没有忙于自己的事……我在做一件更加困难的工作,以便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
实际情况很是糟糕。像他自己后来所说的,他实际上“接近于杀死自己——不过是慢性的”。
这时,又赶上他抄起了丘必特的工具,可发现箭矢没有击中目标。
圣诞节时他来到巴黎看在那里工作的弗格森,并向弗格森述说了他对实验室工作的失望和在恋爱冒险中的挫折,并且难以控制,扑向弗格森并要扼死自己的这位朋友。回到剑桥,奥本海默写信试图加以解释。他说他送给弗格森一首“喧闹的”诗。他写道:“可我把它抽掉了。也许这更有趣,正如同我在巴黎干的,全是在追求卓越的可怕行为。但你知道,现在正是这个行为,加上我没能把两根铜线焊在一起而变得发狂。”
好在“追求卓越”的可怕行为并没有继续困扰他。当他接近心理崩溃时,他遇到了玻尔。
实验狂卢瑟福只看到了工作狂奥本海默的表面,没有看到奥本海默的内心。可话再说回来,即使那位老人了解了奥本海默的内心,他也不会理解它。因此,那个内心世界还是不被这位老人发现的好。
也就在这时,卢瑟福把奥本海默介绍给了玻尔。
玻尔讲了那句“那太糟了”之后,由于有急事要处理离开了,但他并没有把奥本海默搁到那里不管。当天一处理完那件急事,它便回到了奥本海默身边。
“来,我们看看困难究竟出在了哪里……”
奥本海默根本就没有指望玻尔会回来。玻尔临走时给奥本海默留下的亲切之感曾在心底引起波澜。但那种温暖的感觉不可能是持久的。和蔼待人,这是伟人所共有的。对许多崇拜者,他们会和蔼地,甚至是真挚而热情地伸出手来,与大家寒暄。如此而已。他们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去办。你不应该指望别的。
与玻尔邂逅,奥本海默认为事情就会像上面讲的那样发生,那样结束。
但玻尔回来了。
这样,奥本海默内心尚存的那丝温情,一下子燃成熊熊大火。
事情就是这样。玻尔回来了,奥本海默得了救,他接近了玻尔,从此他紧张的神经松弛下来,渐渐恢复常态,而且事业有成。而我们设想,如果事情相反,玻尔讲了那句话后不再回来——尽管有老师之命,但玻尔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推掉它——在那样一种思想状态之下的奥本海默,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在这之前,有人把奥本海默糟糕的情况写信告诉了他的父母。他们匆忙赶来,就像多年以前他们赶到柯尼希营地一样。他们推动他们的儿子去看精神病医生。奥本海默在伦敦的哈利大街上找到一位。经过几次就诊后,奥本海默被诊断为“早发性痴呆”,就是平常讲的精神分裂症,病象是:过早成熟、思维过程不完善,行为古怪,倾向于生活在一个内心世界里,不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
令父母担忧的是,医生告诉他们,此病人极难断定能否治愈。
弗格森和霍根也都来到了伦敦。这时奥本海默刚刚见过了玻尔。弗格森和霍根知道了医生讲的话,问奥本海默究竟怎样了?奥本海默笑了,说:“那是个蠢货,别听他的。”
是啊,他不信那个“蠢货”,因为他心中有了尼尔斯·玻尔。
这之后,奥本海默同弗格森和霍根到科西嘉岛住了10天。奥本海默和他的两个朋友去那里究竟干了什么?他在那里见到了什么人?这至今依然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对奥本海默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谜。旅行后不久,奥本海默给他的弟弟写信说:“科西嘉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有各式各样奇异之物,从美酒到冰川,从多刺的龙虾到双桅帆船……”晚年,他向传记作家纽尔·戴维斯说:“多年来,美国政府汇集的有关我的材料数以百页计,有人甚至说我整个的一生都被‘忠诚地记录’了。但可以肯定并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有关科西嘉之行的材料他们没有搞到。”
奥本海默还对戴维斯说:“你问我是否能把整个故事告诉你,或者你表示你一定有本事把它挖出来。我想,你不会成功的。在这个世界上,这段往事只有有限的少数几个人晓得。我不告诉你,他们也不会告诉你。不过,我愿意向你讲明一点:这不是一次单纯的爱情事件,或者说,它根本不是爱情事件,它是爱。”他进一步透露说:“这是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或者说是我整个生活的巨大的和持久的部分。”
十、一只凤凰完成涅NFDA2,获得新生
他在科西嘉那里得到了某人的爱,在伦敦得到了玻尔的情。它们共同促使奥本海默的内心走向平和。
他在科学上迸发了耀眼的火花。他最早的两篇论文是《论转震光带的量子论》和《论二体问题的量子理论》。到1932年,他共发表了论文16篇。许多论文是在他的老师玻尔的指导下完成的。它们使他成为有国际声誉的理论物理学家。
有一点,玻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观察到,自己的这个学生与众不同,他真心真意地不把诺贝尔奖放在心上,他工作,他钻研,但绝对不是为获奖而做任何的一点努力。
第一部分:核物理界又一颗巨星冉冉升起卢瑟福发现质子
要想干活,就会想到工具。打碎原子核的有效“工具”是中子。但当初人们想到中子时,并没有想到它是这样一种“工具”。它靠科学的内在规律被发现。
一、前奏:卢瑟福发现质子
一次大战后,J·J·汤姆生退休,欧内斯特·卢瑟福接替他的老师主持卡文迪许。这是合乎逻辑的。
实验室的房子显得古老了,设备也已显得陈旧。但是,卢瑟福立即使它恢复了生气。
詹姆斯·查德威克与卢瑟福一起从曼彻斯特来到了卡文迪许。他看到的情形是:未铺地毯的地板,失去油漆光泽的松木门,弄脏了的粉刷墙壁,装着肮脏玻璃的天窗……
但实验室的新主人却生气勃勃。那时卢瑟福50多岁,脸色依然红润,一头稀薄的浅色头发,下巴上有一把浓重的胡子。
实验室来了一位新的成员,他是马克·奥利芬特。奥利芬特后来回忆在卢瑟福办公室自己被接见的情景时说:“卢瑟福亲切地接待了我,他强烈地使我想起了在阿德莱得(我部分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后面山中的一个小村庄里管理杂货店和邮包的负责人。这使我立刻觉得受到了欢迎并驱除了拘束之感。” 奥利芬特还说,他随后注意到,卢瑟福不时地用火柴点烟斗,烟从他的巨大烟斗和胡须间冒出来,看上去,卢瑟福就像一座喷着烟雾的火山。
卢瑟福总是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做出惊人的发现。发现原子核之后,他又有了新的发现。来到卡文迪许,他招来了詹姆斯·查德威克
与卢瑟福一起研究α粒子散射现象导致原子核的发现的欧内斯特·马斯登曾发现用α粒子轰击氢原子,氢原子会出现反跳现象,正像在弹子游戏中小弹子同大弹子相碰时出现的情况一模一样。
进一步的实验使马斯登得出结论:氢来自放射性物质本身。这一猜测如果是真的,那结果将是惊人的—一向来人们只发现放射性原子在衰变过程中仅仅放出氦核、β电子和γ射线。现在看来,情况并不这样简单。
马斯登没有把事情做完,于1915年回到新西兰去了。这样,卢瑟福便亲自追踪这一奇怪的现象。
最后,经过大量的实验,卢瑟福发现,马斯登实验中所发现的氢核,实际上是构成原子的另一种微粒——质子。
卢瑟福是用α粒子轰击氮发现质子的,他宣布时说,是氮原子被分解了。
尽管声明是低调的,但“原子被分解”,这可是重磅的新闻,于是,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大标题:欧内斯特·卢瑟福分裂了原子。
自然,这不是原子的分裂,而是像卢瑟福讲的那样,是氮原子的分解,或者准确地讲,这是一次原子的人工嬗变。
一个α粒子(原子量为4)同一个氮原子(原子量为14)相撞,打出一个氢核。
不久,卢瑟福自己将这种新发现的粒子称为质子。
第一部分:核物理界又一颗巨星冉冉升起惊天动地的大事
卢瑟福发现质子后,原子的另外一种基本粒子,对于人类认识原子、利用原子的能量具有重大意义的中子,也因卢瑟福的一次讲话而被呼之欲出。
1920年6月的一天,卢瑟福第二次被邀请举行伦敦皇家学会“贝克尔讲座”。这一次他利用这个场合总结了他对“核结构”所了解到的知识,讲解了上一年度他对氮原子的成功的嬗变问题的研究。
就在这次讲座中,他大胆地讲出了自己的一个预见。这在当时是极不寻常的。他的弟子们了解他,他在这方面一向是很谨慎的。
詹姆斯·查德威克到场听了卢瑟福的讲话。卢瑟福说,除了电子、质子外,原子极有可能存在着第三种主要成分。卢瑟福进一步谈道:“这种成分有可能是:质量为1,核电荷为零。”
卢瑟福预言:正因为它不带电荷,便容易地进入原子的结构。
卢瑟福的预言预示着,一个中性粒子——一个中子——如果存在的话,可能是探测原子核的最为有效的工具。
詹姆斯·查德威克理解不了老师所讲的深刻内容,因此对这一预言提出了异议。
当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