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故宫史话 作者:单士元-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光衣服,倒剪双臂捆绑),二当驾官揪其脑发,一棍插背挺直,复有一阔皮条套其双膝扣住,五棍一换。午门前的廷杖大致如此。刘瑾廷杖后遭处决,他生前勒索搜刮来的大量财产——黄金、白银百万两以上,以及不计其数的财宝,统统归朱厚照所有了。
  
  紫禁城的东西两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并不是处在城的中段,而是偏南。这种安排是由于宫殿建筑布局上的要求。紫禁城里的宫廷分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所谓外朝就是三大殿,内廷则为三宫和妃子居住的东西六宫的区域。宫殿布局愈近内廷愈严密。如果把东西两门开辟在城墙正中,那就会处在内廷心脏地带,同时又出于外朝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宫廷处理日常政务多的地方。午门只有举行大典才开启,平日官员出入多走东华门,西华门直通西苑,是内监司事人员经常出入的地方。因此形成东华、西华两门和午门接近的局面。

  午门之后出现一个广场式的庭院,面积约2—3万平方米,当中横亘一道内金水河,由西蜿蜒而东,整个河道由玉石栏杆围护。当中有五道玉石雕砌的石桥,河流弯曲形如玉带,因而又名玉带河。设计这样大的一个庭院,又开挖这样一道内金水河,从建筑角度来看是大阖大开的手法,是在到达金銮宝殿之前的一种渲染。河道使午门和奉天门(明嘉靖朝改皇极门,清代改为太和门)起了隔断作用,而内金水桥又成为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奉天门是奉天殿的大门,如果离午门太近,那就会被这一座高大的建筑群所压制,而有损它的独立性。于是设计了一个大型的庭院并加一道弯形河道使之隔开,以突出奉天门的地位,而五座石桥又成为它的前奏和纽带。奉天门虽比午门低,但通过河与桥的衬托、渲染,反而增加了气魄。
   
  太和门是一座崇基的殿座。面阔七间、横广5882米、纵深3043米,是紫禁城内最晚重建的建筑(清末1885年遭雷火焚毁,光绪大婚后重建)。一般说来,皇宫里的正门都不是专为出入而设,这个奉天门也称作大朝门,是作为殿堂使用的设朝之所。所谓“御门听政”就在这里举行。门前的建筑以及装饰物也较突出。最引人注目的是台基下的一对色泽斑斓的铜狮。高大身驱踞坐在汉白玉台座上,造型威武优美,给大朝门增加了壮丽严肃的气氛。门左还有一座小石亭,据说在颁发诏书时,先将诏书放在亭内,所以又称诏书亭。门右有一石匣,在《郎潜纪闻》中记载里面装有五谷、红线、金银元宝之类。有的记载说它和宫殿正脊所放置的“宝匣”同类,属于“厌胜”之物(即镇物)。如果把“诏书亭”和盛金银五谷的石匣对比,倒反映出封建皇朝对劳动人民的一取一予,给予百姓的是发号施令;取于百姓的则是钱粮布帛。所谓“御门听政”无非是统治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的最高形式而已。

  清代早期时在此听政,是将臣下所上的奏折,阅臣拟出的两三种批示,皇帝在阅看时未能作出同意或决定用其中某一条的情况下,定期在朝门御门听政时做最后决定。

  奉天门前庭院东西都有对称的廊庑。东廊辟一门叫左顺门(后改会极门,清代改名熙和门);西廊辟一门叫右顺门(后改归极门,清代改名协和门)。这两座门都通东华、西华两门。此外,和奉天门平行的还有两座角门,都通奉天殿庭院。(东角门后改弘政门,清代改名昭德;西角门后改名宣治,清代改名贞度)。据明代所绘宫殿图,奉天门左右原是斜廊式建筑,外观玲珑华丽,与玉带河相互交映,宛如一幅用界线画法所绘制的仙桥楼阁的画卷。现在的奉天门左右却是奉天殿南庑的后簷砖墙。比起明代建筑显得森严呆板。这种形状是清初所变革,由于清朝是满族上层统治集团所建,当时民族矛盾尖锐,所以在皇宫中加强防御性措施,使原来的开敞式廊庑变成封闭式砖墙了。 








 
第二部分


三大殿——太和殿
                  




    中和殿、保和殿外朝宫殿主要建筑是三大殿,位置在太和门之内三万多平方米的大庭院里。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最初的名称,明中叶改为皇极、中极和建极殿,而清代改为太和、中和、保和殿至今。三殿自成一组,为叙述方便,就以今名称谓。第一座建筑叫太和殿。三殿前后排列在一个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工”字形的台基上。每层和龙墀边缘都绕以白玉石栏板望柱上,还雕有精美的龙云图案。台心高812米、边缘高712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从奉天门北望这座重叠起伏、玲珑秀丽的三台,像是白玉砌的山峦。伸出台面石雕龙头嘴当中有圆孔与栏板下凿出小洞口相通,是25万平方米三台的排水孔道。它将三台在雨季的雨水除从龙墀阶台流下外,都是通过这些龙头和小洞分散流去排泄到地面。在大雨之季,从远处展望水由龙头流出,大雨如白练,小雨如冰柱。千龙喷水,蔚为大观。三台上的栏板望柱石雕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实用功能。我们无不为这一浩大工程和华美石雕而惊叹。

  太和殿是封建王朝的金銮殿,皇帝坐朝的殿堂。明初取名奉天是根据儒家的天命论,说成皇帝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民的,所以称为天子。因而古代有所谓传国玺作为对人民进行统治压迫的印信,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明代中叶嘉靖朝重建时改名皇极殿。其意是皇建无极永远统治的愿望。17世纪清代改名太和殿,其意又是万年和顺,所谓国泰民安。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九个月后因雷击而焚毁。在整个明代重建有两次,耗尽天下财力民力。现在太和殿是17世纪清康熙年重建的。它是宫殿中等级最高的四大坡庑殿顶。由地平至屋脊高3505米,横广6396米,面宽九间,左右各有一夹室,外面不设门。进深五间,深372米,殿内净面积3380平方米。天花板下净高144米。按四柱之中空间为一间计算,共由五十五间组成的大殿堂,由七十二根柱子支撑。开间正中是六根金井柱支托藻井,柱身沥粉贴金云龙,其余殿柱俱涂朱红油漆。柱高由地面至天花梁144米。殿内正中有一个约二米高的地平台座,上面设置雕龙宝座,两旁有蟠龙金柱,天花板上藻井倒垂金龙戏珠,照耀着宝座。

  从建筑设计上看,其他建筑如廊庑楼阁都匍伏在它周围。长长的甬道,辽阔的庭院,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的渲染和三台的衬托,使三殿成为整个皇宫的巅峰。太和殿是皇权的象征,因而这个殿堂主要是举行大朝会时用。例如新皇帝“登基”(即位)、向全国颁布政令和诏书,皇帝的生日和新年元旦在此接受朝臣的祝贺,以及每年的冬至节也在此坐朝。由于这个节日(即冬至节)封建皇帝要以天子名义向天祭告,在国城门外有象征天的建筑叫天坛,去天坛前先在这里举行仪式。太和殿是象征封建政权的上层建筑,是实施封建政权的工具。虽只有每年固定的数次庆典而已,使用率是很低的,但庆典之际却异乎寻常的隆重铺张。譬如祭天坛从事人员要达万人以上。从太和殿排列的仪杖直至天安门外。至天坛沿途警跸羽林军又排列若干。又如在太和殿受贺时,庭院中陈设卤簿和范金铸的官员品级山图,文武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品级次序排列成行,面向殿座跪拜及行三跪九叩礼。一般只有王公、相才能在三台上,其他官员只能在庭院,低级官员则在太和门外。朝拜时殿廊下设中和韶乐,大朝门设丹陛大乐,太和殿露台上还固定设有日晷、嘉量。日晷是测日影的仪器,制定历书颁发天下,名为授时;嘉量是用它制订度量衡以颁发天下,象征立法。象征长寿的铜龟、铜鹤,在龟、鹤空腹中点燃香檀木,由口中喷出袅袅香烟,弥漫宫廷。在举行典礼时金钟、玉磬齐鸣。从8米多高的三重台阶下仰视高35米的大殿,充分体现空间高低对比及建筑艺术的恢宏。这一切都是用来衬托独夫之尊。

  太和殿重檐庑殿,上檐用九跴斗拱,下檐用七跴斗拱。屋面铺二样黄色琉璃瓦,体制最尊、构件最大。按琉璃瓦件在清代分为十等,术语称为“十样”。一样无编号,十样有编号而无实物,因而最大的从二样开始九样结尾。曾在琉璃窑老账簿上有“上吻”一名,体积大于二样但未见实物。太和殿正脊两端安装的二样吻,其高度34米、重量3650公斤,总计16件组成,紧紧吻住正脊,其名正吻,又称龙吻。在垂脊岔脊下部的筒瓦,则安有塑造成立体形象的琉璃人物和飞禽走兽,等级高的殿脊可排列十一种。太和殿垂脊安装的走兽瓦件总数为十一是最多的。它的排列次序是前端为仙人骑凤,往上为一龙、二凤、三狮子、四天马、五海马、六狻猊、七押鱼、八獬豸、九斗牛、十行什。从仙人骑凤到行什总数十一。这些瓦件是沿袭宋代傧伽的遗制,明清只稍有变化而已。

  从建筑角度看,龙吻和飞禽走兽等都是从实用中产生的,在正脊和垂脊交接处是整个屋顶互相联系的错综环节,为保护这一部位不致遭受雨水侵蚀和松散脱裂,用陶制构件笼罩,并使之衔接稳定,于是出现了“吻”。垂脊坡度较大为防止瓦件滑落和脱裂,须将下端脊瓦钉在脊梁上固定住。长钉上面罩以陶制器件就不致因雨水侵蚀而造成渗漏了。古代哲匠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结合实际创造出各种水兽飞禽等艺术形象,于是逐渐形成“龙吻”以及各种脊兽,成为建筑艺术品。但封建统治者却从劳动人民手中霸占垄断了艺术创造,使它成为封建统治者的独享物品,而且在吻兽脊的形状、数目、大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对建筑物的开间、尺寸、结构以及形状、砖瓦种类、台基高低等等,都按封建社会的等级而有所区别。太和殿的十一个脊兽是最多的数目,也是最大的尺寸,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阶级性的具体表现。

  这些装饰性的屋顶覆件都是麟类、羽毛类和兽类,而且又是自古以来传说中的稀有动物。帝王宫殿用这些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塑造成立体的琉璃瓦件,好像是拱卫着宫殿。皇帝自称“真命天子”,并称天下一统,奄有四海珍禽异兽齐集来朝。如传说中龙为麟虫之长,形体能长短变化。古书《易经》有“飞龙在天”的话,象征最高统治者。其后封建王朝各代均以龙为至尊。在帝王宫殿上则以龙的图案为主题。明清两代统治者对于这些琉璃塑造的珍奇神灵视为至尊。尤为龙吻,一吻制成,在安装之前要派品级至高的大臣赶赴窑厂迎接,在安装时还要焚香,行跪拜仪式。再查有关书籍还有如下记载:

  狮:秉心其灵忠直之兽。狮子怒则威在齿、喜则威在尾。每吼百兽辟易。佛家以狮护法。

  龙:《易经》飞龙在天,龙未飞上天为蟠龙。鳞虫之长。

  凤:凤为飞禽之首,人视之为神鸟。古语“有凤来仪”之语以象征祥瑞。

  麟:仁兽,传说在古代盛世出现。

  天马、海马、狻猊:或称龙种或称忠直勇兽。

  猴:寿八百

  鹤:羽族之长,仙人之骥。

  獬豸:《异物志》:忠直之兽(御史补服),见人斗则能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

  太和殿最早建于明永乐十八年,间数是横九纵五,是根据古书说九五为尊。九为阳数最大,超过九便须循环进位从零开始。因而太和殿是九间大殿。宫殿门钉以九数为一行,横竖积累九个九总数为八十一。不但如此,凡最大最庄严的建筑大都采用九的数字。如天坛园丘坛石砌,按九个方向分别砌成一至九块汉白玉石。于是封建统治者连这个数字也垄断了。九五之尊也是皇帝之称。

  现在我们看到的太和殿东西两侧各有半间夹室,这是由平廊改建成的。明代奉天殿的东西两山都是平廊,由三台上的斜廊连接东西廊庑,造型玲珑。在明代内阁档案中遗留下来的《皇城衙署图》皇宫部分,犹能清晰看到绘有斜廊。到了清代康熙朝初年斜廊尚在。根据清代内阁黄册档簿,在康熙十一年(1672)维修工程册中也还记载修缮太和殿、保和殿平廊、斜廊,由此可知明朝一代和清初三大殿都是开敞式,两山都是平廊连接斜廊。

  康熙十八年(1679)太和殿烧。据清康熙朝工部营缮司郎中江藻所著《太和殿纪事》中记,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才开始重建,至三十六年(1697)完工。纪事中仍记太和殿为九间。纪事一书附有太和殿图,看两侧还有平廊,只是斜廊部分改为红墙了。至于平廊在什么时候改变夹室的,尚没有发现明确记载。夹室之名最早见于《清宫史》。这部书初修于乾隆朝,续修于嘉庆朝。那么,夹室的出现若不在康熙三十六年重建时增改,则是在雍正、乾隆两朝所建有。夹室则两旁各有山墙。这样改建估计是为了消防。明代几次大火都是三殿及东西廊庑同时俱烬。

  1959年,院中维修三殿东西廊庑,惊奇发现每隔五间均有隔火砖墙一道,直达屋顶。这应是最后重建时所添建。斜廊不设,除加封闭性外,可能亦有此原因。太和殿东西平廊成为夹室不设门,节槽装修不用高大通天菱花隔扇门,而是下砌槛墙,装以小型菱花旨窗。正面开敞九间为正殿,东西两夹室不计在内。乾隆、嘉庆朝时所记太和殿为十一间,是将夹室列为正殿之内计算得来之数。 







 
第二部分


三大殿——中和殿、保和殿
                   




    中和、保和两殿与太和殿是一组建筑,统称三大殿,但三者形状各不同。 
   
  中和殿是清代之名,在明初建成时名华盖殿,中叶一度改名中极殿,位于太和殿之后。中和殿为金銮殿之一,它是一座四角攒尖、鎏金圆顶、单檐、正方形,如穿堂之制,很像亭子式建筑。四面是菱花隔扇和菱花槛窗。它的主要用途是封建皇帝去太和殿在举行大典前做稍事的准备。如每年冬至祭天,这是一次大型郊祭的庆典。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