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故宫史话 作者:单士元-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可波罗行记》是追记的,当中也不免有含混之处,只能说基本真实。中国记述元代皇宫的著述不多。元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是根据元《经籍·大典》所抄录,记载了元代中叶宫室制度。另有明初肖洵所写的《故宫遗录》。肖洵是明洪武朝的工部郎中,亲自到过元故宫。因此《故宫遗录》是关于元故宫最完整的著述。从他所述可看出元故宫的布置大体是以琼华岛为中心,东面是大内(大明宫),西部偏南是隆福宫(太子居住之地);西部偏北是兴圣宫。这三处建筑群座落在离琼华岛的同一半径的三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故宫遗录》中所描述的元代宫殿确乎豪华壮丽,御苑似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宫殿像“天宫仙阙”,虽天上之清都、海上之蓬瀛,尤不足以喻其境也……”。
在一些记载中说是在明建国初便把这样的宫殿拆毁了。流传的说法也如此。这种记载及说法的根据是《故宫遗录》中的两篇序言:一为吴伯节序,说肖洵“奉命随大臣至北平毁元旧都”;一为赵琦美序,说“洪武元年灭元,命大臣毁元氏宫殿”。如果仔细分析并参阅其他记载,便可以发现这些说法有不少地方值得怀疑。分析如下:
1《故宫遗录》诚然是一篇关于元故宫比较完整的记录,从它的体例看很像一篇游记。本文中丝毫没有提及拆毁元故宫的事,没有著作年代,也没有自叙和题跋之类的附文。那两篇序是后来别人所写的。而且作者与肖洵都没有直接关系。
2《故宫遗录》第一篇序的作者是吴伯节。是在洪武二十九年,从朋友高叔权处看到肖洵的原稿,只说“革命之初……奉命随大臣至北平毁元旧都”,并没有说毁故宫。第二篇赵序是明万历四十四年所作,和洪武元年已相隔237年,不但元大内早已无存,明皇宫也已完备了。他所说的“……毁元氏宫殿,卢陵工部郎肖洵实从事焉”只是200多年前的传说。
3在明初的《实录》以及其他记载中也没有提到拆毁元故宫的文字。只有“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元故都、新筑城垣,南北取径直长一千八百九十丈”的记载。拆毁宫殿是件大事,不会没有记录。例如元初建上都大安阁而拆毁开封熙春阁的事就有稽可查。徐达“经理元故都”并不是“毁城”而是“建城”。以(元,围城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砖甓”,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把元旧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移了5里(即现在德胜门和安定门的地方)。当时连南城墙都没有更动。直到永乐十七年全面营建北京都城和皇宫时,才把南城墙(在现今长安街)南移至现在前三门一带。“永乐十七年拓北京南城计二千七百余丈”。 这样才出现了皇城前千步廊、使皇城大门——承天门(即天安门)座落在长安街正北,而把皇宫从元大内的位置南移。
4《故宫遗录》中所说的琼华岛、兴圣宫和隆福宫,在整个洪武、建文朝(共35年)仍然存在。朱棣被封为燕王以后,就以隆福宫作燕王府。《祖训录》营缮门中特别申述:“凡诸王宫室,并依已定规格起造,不许犯分。燕府因元旧有,若子孙繁盛,小院宫室任从起造”。到建文元年,朱允炆指责朱棣所住的地方“越分”。朱棣上书辩解说,“谓臣府僭侈,过于各府,此皇考所赐,自臣之国以来二十余年,并不曾一毫增损,所以不同各王府者,盖《祖训录》营缮条云,明言燕因元旧,非臣敢僭越也”。也就是说,元隆福宫直到建文元年仍然完好,没有经过改建。至于琼华岛部分更有许多记载证明它没有拆毁。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原是忽必烈居住的地方,于万历七年倒塌,当时的首辅张居正记:“皇城北苑有广寒殿,瓦甓已坏,榱桷犹存,相传以为肖后梳妆楼。成祖定鼎燕京,命勿毁,以垂鉴成。至万历七年五月,忽自倾圮,其上有金钱百二十文,盖镇物也。上以四文赐余,其文曰至元通宝。按至元乃元世祖纪年,则殿劫于元世祖,非辽时物矣”。由此可见万历七年(公元1579)以前,琼华岛上的重要建筑仍未毁掉,是在洪武元年以后的二百多年才倒坍。
5洪武二年,朱元璋召集群臣,讨论建都地点问题。有人提议建在北平,理由是“元之宫室完备,就之可省民力”。说明当时元故宫仍然完备。朱元璋并没有拆毁它的意思,只是说改建起来并不省力。由此反证当时并未下令拆毁元故宫。
在《故宫遗录》的结尾肖洵提到:……“我师奄至爱猷识理达腊仅以身免,二后,爱猷识理达腊妻、子及三宫妃嫔、扈卫诸军将师、从官,悉俘以还,元氏遂灭”。爱猷识理达腊是元顺帝的儿子,顺帝在漠北死后,他仅即位5天就被赶跑,连后妃、太子和文武官员都被俘虏。这是洪武二年(1369)的事。肖洵写《故宫遗录》当在此之后,那么至少在洪武二年以前,他并没有写拆毁元代宫殿的事。据有关资料元大内宫殿在洪武二年以后,宫殿还存在,只是荒芜了。如洪武五年(1372)有曾在北平做过官的宋讷,在他的《西隐文稿》中有过元故宫诗曰:“郁葱佳气散无踪,宫外行人认九重。一曲歌残羽衣舞,五更妆罢景阳宫”。这首诗说明在宫外还能辨认九重。回忆旧状可见元大内并未成为废墟。再有一个叫刘崧的,在北平做过按察使品级的官。时间是在洪武三年至洪武十三年之间。刘崧对元宫有诗曰:“宫楼粉暗女垣欹,禁苑尘飞辇路移”的话。这个景象是说宫殿上的彩画山径黑暗了,宫城上的女儿墙也歪斜了。这也说明在洪武元年并未拆毁。
总之,元故宫的琼华岛、兴圣宫、隆福宫在洪武朝仍然保存了下来。隆福宫在朱棣称帝后被改建为西宫,剩下的只是一个元大内的问题。大明宫位于大都的中轴线上,是元代的正朝,在徐达攻占大都时并没有被破坏。根据上述原因,足证洪武元年拆毁元故宫的说法是不确切的。故宫大明宫等拆毁时间幅度大体可以假定为洪武六年到十四年之间。很有可能是在永乐四年修建明紫禁城时、元大内宫殿才被彻底拆毁的。
第三部分
明代北京皇宫的营建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明成祖朱棣靠武力夺取皇位后,虽在南京做了皇帝,但他一直念念不忘北京。在他即位之初就下令把北平改为北京,并在永乐四年就下令修建北京皇宫。为了建造这座宫殿,在当时集中了全国著名工匠。优秀哲匠服务者大约有十多万人,同时征调各地民工和卫军做壮工,就连在监狱里的犯人也押解出来供苦役。再有其他帮工总计在百万人以上。
从建筑材料看,是以木骨架结构为建筑体系。从现有的资料看,木料都是由特产楠木的四川、贵州、广西、湖南、福建等省高山深谷中采伐来的。在原始森林中伐运木材不知夺去多少供役者的性命。在明代文献里曾有“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记载。
明代在北京营建皇宫是和营建都城同时进行的。因为皇宫本身就是都城的象征。朱棣发动了一次武装夺取皇位的战争,尽管在南京登基坐殿,但是他在南京的地位并未稳固,他杀戮了一批反抗他的建文诸臣之后,还要稳定江南的秩序和巩固自己的政权。但他始终想在北京(当时为北平)建都。因此在永乐四年(1406)便下令建造北京宫殿。在永乐八年以后便匆忙地往来南京和北京之间。而在永乐七年(1409)命人在北京昌平以北寻找到一块“风水”最好的陵地,即今十三陵的天寿山。说明他早就决心在北京建都了。
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下诏开始营建北京皇宫;可以称为永乐开创时期。这个时期结合营建都城,将元故大都的南城墙南拓,并完城北京城墙的修建,确定整个皇宫的规模和座落。皇城的范围就在这一时期规划完成它的布局。因而又从其整个工程的政治背景和施工过程中的主体内容来看,可以分为具有不同特点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自下诏时起,备料以及永乐五年便开始相接进行。其间还营建西宫(原燕王府),改建更换皇宫额名,以符合帝王宫殿体制。后一阶段是营建工作的全面铺开,工程量最大也最集中。
有的文献记载,明代营建皇宫和都城是在永乐十五年,史书也是以此记载。而在《明史·本纪》中从永乐四年诏建北京宫殿时,就已经着手准备建筑材料进行营建。永乐十五年正式营建到十八年,上万间的宫殿城池,三年时间决不能建成。文献记载的永乐四年和永乐十五年两说;应以永乐四年为可信。十五年之说只能是指西宫而言。《明史·陈珪传》:永乐四年营建北京宫殿,经画有条理,甚见器重。《师逵传》:成祖即位,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分遣大臣出采木。逵往湖湘,以十万人众入山关道路,占商贾军役得贸易以办,然颇严刻,民不堪,多从李法良为乱。《明史·古朴》传:成祖即位,营建北京,命采木江西。《宋礼传》:初帝将营北京,命取材川蜀。
《永乐实录》明永乐四年闰七月,淇国公丘福清建北京宫殿,以备巡幸。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左侍郎师诣湖广、户部侍朗古朴诣江西,督军伐木……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作在京诸匠造备砖瓦。
《永乐实录》永乐四年闰七月,命泰宁侯陈珪,北京刑部传侍郎张思恭,督军民匠造瓦人、月给米五升。《永乐实录》永乐四年闰七月命工部征天下诸色匠,在京诸木及河南、山东陕西都司、直隶各卫选军士,河南、山东,陕西等布政司、直隶、凤阳、淮安、扬州、泸州、安庆、徐州、海州选民丁,期明年五月俱赴北京听役。
这是明初继营建凤阳、南京宫殿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营建皇宫。当时出动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官员,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囊括了南北各省的主要州县。只采木一项,便耗费了惊人的人力。照得楠杉大木,产在湖广川贵等处,差官采办,非四五年不得到京(见《两宫鼎建记》)。至于采石、转运、开窑烧砖、烧琉璃瓦、烧石灰也都是浩大的工程。如果连全面的规划设计、拆除旧建、创槽打基都计算在内,这个准备期间至少也需要四五年。按上述记载,民工、军工齐集北京是在永乐五年的五月。从这时开始,整个北京便开始成为一片工地。当时北京还是陪都,营建宫殿只是作为“行在”。其后朱棣三次到北京,最后一次便住了下来,亲自坐镇营建都城,开始大规模的施工。到紫禁城和北京城基本完工的时候,于永乐十八年宣布“……朕继承大统、恢复鸿业,惟怀永图,眷顾北京,实为都会……乃命礼部正名京师,不称行在。”
燕王府是朱棣“发迹”的地方。当初他住燕王府时,表面装得很俭朴,一切“因元之旧”。他父亲朱元璋打发人来看他,他在夏天穿皮袄,而且生上火炉,建文帝朱允炆曾指责他居住元隆福宫“越分”。他辩解说,是他父亲的旨意。但朱棣一旦做了皇帝,这里连行宫都不够格局了。他要仿照南京的规制,首先在燕王府的地点建成一座皇宫:
永乐十五年四月,西宫成。其制:中为奉天殿,殿之侧为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为奉天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门之南为午门,午门之前为承天门。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凡为屋千六百三十余楹。
以西宫和南京及凤阳的宫殿比较一下,不仅规制相同,而且正朝宫殿的名称也完全一样,后宫也是六宫。可以说,它是后来兴建北京紫禁城的一个雏形。
旧燕王府是“开朝门于前”的。它的正门就是隆福宫门。门前还有一座大慈恩寺(即后来的双塔寺庆寿寺,其中双塔的位置就是现在西长安街马路正中,1950年扩建西长安街时拆除)。根据寺的位置可以知道,燕王府门在西皇城根南端迤东,沿灵境胡同到府右街之间的地带。根据燕王府的位置,可以确定西宫承天门就在这里。
大慈恩寺是辽金著名的寺院。元代营建大都时,由于南城墙正好穿过双塔位置,忽必烈命令使南城墙部分南移,避开双塔而在这一带形成弧形。这座庙到明代仍然保留了下来。明代建皇城时从北、东两面绕开这座寺院,形成皇城西南独缺一角。实质上是西宫承天门已经建成,这一段宫墙已无法和长安街取直的缘故。
从时间计算,从永乐四年到十五年西宫建成共用十年左右,而永乐十五年到十八年营建紫禁城和北京城却只用三年。从工程量算,显然后者要大得多,但后一段的备料工作和规划工作却是前一段打下了基础。采办木材从采伐到运输需四、五年,那么后三年中的木料显然是前十年所准备下的。直到万历朝,神木厂所藏大木皆永乐中肇造宫殿之遗物也。可见当初准备木材之多。
从永乐十五到十八年是一段重要施工时期。是一次大破大立。不仅拆除了元大明宫,而且把北京南城墙南移到现在前三门一线。紫禁城、皇城及整个北京城的范围和布局就是从那时确定下来的。
第三部分
元、明两代紫禁城
元、明两代紫禁城
位置之比较据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载: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东去一里许,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太平广记》所载大致相同,说是改建皇城于东,去旧宫一里许……”。“旧宫”究竟指哪里?没有明确。到清《宸垣识略》中则说,明初燕邸即元隆福、兴圣诸宫遗址,在太液池西。元旧内在太液池东。其后永乐改建都城,则燕邸并元旧内并为西苑,而宫城则徙之而东。
关于北京历史的一些记载,包括清代官修书《日下旧闻考》等书,很多地方展转引用。多年来曾造成一些错觉,认为明紫禁城和元大内并不在同一地点。由于这个原因引起一些人怀疑元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