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记忆之城-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徐萌
序 在历史与历史感觉中寻找突破(1)
序 在历史与历史感觉中寻找突破(2)
引子 东京来信
第一章 意外重逢(1)
第一章 意外重逢(2)
第一章 意外重逢(3)
第一章 意外重逢(4)
第一章 意外重逢(5)
第一章 意外重逢(6)
第二章 相见时难(1)
第二章 相见时难(2)
第二章 相见时难(3)
第二章 相见时难(4)
第二章 相见时难(5)
第二章 相见时难(6)
第三章 别亦难(1)
第三章 别亦难(2)
第三章 别亦难(3)
第三章 别亦难(4)
第三章 别亦难(5)
第三章 别亦难(6)
第三章 别亦难(7)
第三章 别亦难(8)
第四章 逃离北平(1)
第四章 逃离北平(2)
第四章 逃离北平(3)
第四章 逃离北平(4)
第四章 逃离北平(5)
第四章 逃离北平(6)
第四章 逃离北平(7)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1)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2)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3)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4)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5)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6)
第五章 所有的人都改变了身份(7)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1)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2)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3)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4)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5)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6)
第六章 公开的营救(7)
第七章 兄弟同心(1)
第七章 兄弟同心(2)
第七章 兄弟同心(3)
第七章 兄弟同心(4)
第七章 兄弟同心(5)
第七章 兄弟同心(6)
第七章 兄弟同心(7)
第七章 兄弟同心(8)
第七章 兄弟同心(9)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1)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2)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3)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4)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5)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6)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7)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8)
第八章 做母亲的和做儿女的(9)
第九章 朱今墨的新考验(1)
第九章 朱今墨的新考验(2)
序 在历史与历史感觉中寻找突破(1)
央视这个平台与众不同,重大历史时刻总要求我们在场,每逢重要庆典,总要适时推出相关题材的电视剧,以示纪念或警醒,日常播出关注的点和面也需要相当规模的高度与水准。今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我们选择了《记忆之城》这部作品。
在我内心,我一直有一种期待,在重大题材与重要历史事件创作中,除了史实与史料的准确与翔实外,更期待有一个好的故事、好的框架,期待有一种历史感觉与人文情怀。关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我也一直期待着能有一部像《战争风云》那样的作品,既是全局的,又是个人化的。历史是死的,需要历史感来打通和激活,而在历史与历史感觉之间寻找突破口,把我们民族沉重苦难的历史用一个个活的人物形象来加以记忆,则一直是我所呼唤的。苏联的战争电影已经拍了六代,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种全景式的战略记录到《燕南飞》、《幼儿园》、《一个人的遭遇》《伊万的童年》,一代代的讲述,使战争和人这个主题不断被深化,不断被开掘,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从历史深处走来,形成一个个记忆中的亮点,这是文艺作品的责任,也是一代代艺术家的使命。
《记忆之城》让我眼前一亮,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既关注历史又注重历史感觉、集丰富的史料与丰富的情感于一体的出色的作品。
我是四川人,对重庆大轰炸这段历史比平常人知道得多,知道得深,也更知道这段历史写起来会更难。但这部作品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把重庆大轰炸这段历史置放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八年历史中,成功地拓展了故事的历史时空。为了避免这类题材作品只讲历史不讲故事,只见事件不见人物的弊病,该作品从人物入手,建构了一个家庭。它从七·七抗战爆发写到抗日战争胜利,沿着抗战八年的时间轴,以一个家庭为故事主线,透过一个忠勇之家的悲欢离合,抒写了一群中华好儿女,在国难当头、家国不保的危难中,慷慨赴死、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概,既写了重庆大轰炸的残酷,又写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国民党军队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以及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誓死不降,抗战到底的决心与意志,同时,它又全面细致地展现了以周家准女婿朱今墨为线索的中共特科在隐蔽战线的情报斗争,不只揭露了日本对重庆无区别轰炸的暴行,更写出了轰炸下的重庆人民和中国人民被激发的抗日热情和英勇抵抗的精神,最终完成了一幅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既有广阔的全景展现,又有曲折的个人命运的画卷,完成了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国家的布局。
写作需要想象力,更需要能量。
《记忆之城》既是一部聪明的作品,又是一部厚重的作品,其独特之处在于视角的新鲜,选择人物与事件的精到巧妙。它把八年的抗战历史放在一个家庭中完成,由家庭成员担负起讲述历史的任务,成功解决了历史与故事的冲突。此外,它用更广阔的视野与胸怀,着力描写了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灾难中不屈服的灵魂。整部戏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存意志与刚烈的精神气质,有一种既自豪又悲伤的激情。这种结构、这种故事布局、这种想像力和气魄,让我内心感到震动,而那一个个英雄人物也打动了我。
徐萌是央视电视剧中心有实力的编剧。严格的学院派训练和超出常人的勤奋,使她年纪轻轻就担纲起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这在编剧中是不多见的。从1996年创作《中国命运的决战》起,她就一直潜心研究抗日战争史和解放战争史,其后在赴美访学、工作之余,她将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搜集资料,在跨文化的体验中寻找对历史的反观,积累对历史的感觉。她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她占有的资料以及她的研究方法不逊于一位专门的学者,这一切使她拥有了一个开放的视界和准确的历史观,加上她扎实的文字功底、娴熟的技巧,以及独特的感受力与想像力,使她的作品既清醒大气又细腻婉转,还具有深刻的悲悯,所以才有了我们眼前这部厚重而又深情的作品。
序 东京来信(2)
我相信,这部作品一定会打动更多的人。我也相信,徐萌会写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朱彤(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主任)
2007年8月于北京
引子 东京来信
敏柔,我亲爱的敏柔:
当你读到这封信时,我正在东京忍受着巨大的煎熬。
日本正在进入一个狂躁的青春期,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个狂热的城市。东京的街头,到处是好战的人们所贴出的标语、传单,以及没完没了的集会、游行。孩子们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向天皇宫所在地的方向鞠躬。老师们问: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孩子们回答说,为天皇献身!一个可怕的民族,一架正在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中国人正在受到空前的排挤,不准住在高档公寓里,不准购买限量配给的食物。那天,从学校回住所的路上,我亲眼看见一群日本宪兵追杀一个没有随身带证件的中国学生,他就死在离我不到二百米的路边。
敏柔,我亲爱的敏柔,这样的生活我一天也过不下去了,我真希望能早一天回到你的身边,我也知道你一直希望我能早点回去,可是,我现在暂时还不能离开,我们还需要再分离一段时间,所以我希望你能坚强一些,跟家人在一起,保持愉快的心情。我知道,此刻的北平,正在日本关东军的觊觎之下,无数的仁人志士正在为国家的安危而奔走。我希望你也能出现在他们的行列中,也能为危难中的祖国做些什么。这样,当我们再见面的时候,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尽了我们的力量,我们曾无愧于自己的青春。
朱今墨
前三门外的一座四合院前,一位邮差按响了周冠忠师长家的门铃,给周冠忠的妹妹——周家小姐周敏柔送来了这封信。信是她在东京学习的未婚夫朱今墨写来的。
敏柔拿着这封信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她为信中所描述的中日前景而担忧,也为未婚夫那些深情的词句所感动。
周家祖籍四川涪陵,后来移居重庆。父亲周祖康,母亲顾玉秀,两儿一女,长子周冠忠,次子名冠杰,敏柔行三。敏柔从小没有见过父亲,母亲也从未对她说起过。从她记事起,父亲在这个家就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后来,她听大嫂程婉仪偷偷告诉她,她的父亲周祖康在她刚出生的那年去德国留学,一去六年,在德国好像又有了新的家庭,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她的大哥十几岁出门当兵,二哥到北方读书,两个哥哥在她记忆中都很遥远。直到有一天,大哥回家,接一家人北上到北平定居,她才经常看到大哥,也知道了家里的一些事,她从心里同情母亲,也敬重母亲,从小到大没有见过母亲流过一滴眼泪。未婚夫朱今墨是她在重庆读高中时的国文老师。当年他们的恋情在校园里也曾经轰动一时并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结果,她还是坚持下来了。朱今墨后来到上海发展,在报馆做记者。敏柔随家人到了北平,先是读了燕京,毕业后又谋到了一份助教的工作,虽说跟朱今墨聚少离多,但两人的感情一直很深。敏柔很享受这种若即若离的爱情,充满了柏拉图式的浪漫。半年前,朱今墨去日本学习,现在半年的时间已经到了,这次大哥去日本访问,临走之前,母亲让大哥有空去看望一下朱今墨,把他带回来,让他们早点结婚。敏柔虽然对结婚的事并不热衷,但还是希望朱今墨早点回来,看到朱今墨信上说可能还要晚一点回来,她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失落。
第一章 意外重逢(1)
01
1937年初夏的华北平原。
寂静的田野上突然传出低沉又嘈杂的声音,那是汽车的马达声混和着杂乱的脚步声。
一队日本军车沿着田野开过来,车上的日本兵一个个神情严肃。
山炮、野炮、摩托车,一长串;车前车后是成队的士兵,弯腰在土路上奔跑。
狼烟四起。
这一列行进的队伍走着走着,突然停住了。
日本关东军驻华北军队一木清直大队长骑了一匹高头大马打马而来,一个日本士兵一路小跑来到他面前:“报告大队长,前面就是宛平县城,中国军人已经把城门关上了!”
一木清直勒住马,向远处看了看,挥动着军刀,狰狞地对着士兵叫了声:“目标——宛平县城,跑步前进!”
车队和士兵从他面前跑过。
宛平县城,城门紧闭,一队中国士兵早已列队守在城门外,枪上刺刀,严阵以待。
他们头顶上的城墙上,每个射击位上都有中国军人伏在上边,做好了射击准备。
一木清直策马而来,速度很快,似乎要冲进刺刀阵。守城的金营长斜刺里冲过来,用刺刀拦住马头:“退回去,退回去!这是中国人的领地,退回去!”马扬蹄叫了一声,停下了。
一木在马上傲慢地叫着:“我们,要到大瓦窑村演习,演习计划已经报过华北军政委员会批准。我们要从这里通过!”
金营长脸上的表情因愤怒而有些变形了:“大瓦窑村在那边,不需要穿过宛平县城,不许通过!”
一木傲慢地看看眼前这个中国军人,一挥手,成队的日本军人冲过来,把中国军人团团围了起来。两边军人拼命抢位置,刺刀相碰,发出刺耳的响声。
金营长厉声地:“我再说一遍,退回去,不然后果自负!”
一木翻身下马,傲慢地对金营长说:“你,让开!我告诉你,我们的演习计划是经过你们的上司批准过的。你最好让我们从这里过去,不然的话,你的上司会让你好看的!”
金营长愤怒地:“你们的演习地点不是这里,不需要从这里穿过去!”
一木用刀指着金营长:“你不要跟我吵,你们的军政长官此刻正在日本进行友好访问,你应该知道你的长官会下什么样的命令!”说着命令通讯兵就地与指挥部联络。
这个局面僵持的时间并不长,很快,金营长就接到上级命令,准许日本军人通过。金营长据理力争,但上级给的理由是,演习计划上没有标注行军路线,所以只能准许通过。
金营长悲愤中只好下令打开城门,全体士兵撤回城内,加强警戒,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城门洞开,日本兵趾高气扬地穿过县城街道。一木策马前行,左顾右盼,只见中国军人持枪列队密密排列在路的两旁,他轻声笑起来:“嗬,这看起来,像是仪仗队,更显出大日本帝国军人的威风呐!”
城墙上,中国军人列队注视着眼前的日本军队,忧虑而愤怒。
宛平城是全国最小的县城,从东门到西门一条中轴路整整640米,没有南门北门,中轴路两旁各160米即是南北城墙。从宛平中轴路通过顾望两边,城中一切建筑设施、军事部署便一览无余。更重要的是,这个县城所拱卫着的卢沟桥是平汉铁路和京浦铁路的咽喉要道,日本人觊觎华北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1935年,日本通过华北事变获得了对冀察两省的特权,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并迫使国民党及中央军退出平、津、河北,这对国民政府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冀察政务委员会既是蒋日矛盾的产物,也是蒋日妥协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国民政府统辖之下的一个地方政权,另一方面,它的成立又是为了适应日方华北特殊化的要求,因此与日方存在着一定的妥协。1936年开始,蒋介石的对日政策逐渐趋向强硬化,冀察政务委员会也逐步趋向中央化,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日益紧密,由此,国民政府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