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方周末2004年精粹 上-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策的变化还给邛崃新城建设前景带来更多的不可预期。除了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的紧急通知和方案,今年成都市先后颁布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这两个办法直接导致邛崃政府征地成本大幅上升。
国家建设部也在近日颁布第126号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对于公用事业的特许经营权不能超过30年,且不得转让。这与邛崃政府承诺给瑞云的50年特许权和转让权直接发生冲突。
在此情况下,记者最近在当地看到,邛崃新城的建设步伐已放慢,接近停滞。由此造成的损失该由谁承担呢?
两年多来,瑞云在新城建设上已投入了2。8个亿。李永康说,那是瑞云“过去10来年的全部积蓄”。在这一点上,邛崃政府也表示认可。目前,瑞云已完成城市东西主干道3公里及配套系统建设、连接城市和乡村的跨河大桥建设、解决失地农民为主的安居小区一期工程。
瑞云在自身运营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影响。除了资金链发生问题,还面临着多家合作方提出的违约索赔。
但邛崃市政府也抱怨说:“谁也没有权力一下子全部给你5平方公里,四川省也没有那个权力,那是要国家批的。当时签订这个协议,也没有说是一次性地把土地给他们。”
“我们不能违背国家政策,土地肯定是一块一块地审批、报批,为什么瑞云在土地手续还没审批的时候就和别人签订那么多协议呢?”
邛崃市政府显然还在继续寻找化解之道。该市市委宣传部部长胡元军明确地告诉记者:“我们在坚定不移地推进邛崃新城建设,到现在为止,我们和瑞云签订的协议条款没有改变。”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9+2:中国区域整合最新态势
南方周末 2004…06…03 11:23:16
方舟评论
□陈广汉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港澳穗举行,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以这次论坛的举行为标志,包括华南九省区以及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泛珠三角合作全面启动,这顺应了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反映了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最新态势。
导致中国区域经济新整合的原因,主要有国际和国内两方面:
首先,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越来越体现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以大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区在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既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这种趋势带来的挑战的一种回应。
其次,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将成为困扰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如何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大的地区不平衡,并逐渐缩小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代发展大国还没有解决的课题,因此也不可能有现成的答案。但它是中国经济的真正崛起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不可逾越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实践,正是顺应时势的一种新探索。
英国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不朽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分析了市场与分工以及分工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用斯密的原话讲主要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分工会产生普遍的富裕”;第二,“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
斯密的这一思想可以概括为:人均产出的增长首先来自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劳动生产力提升是分工的结果,而分工的程度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它被人称为斯密经济增长的第一定理。我们可以运用斯密的这一定理来解读经济的区域化、全球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
回顾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认为蒸汽技术引起的动力革命、航海和航空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科技革命,极大地缩小了时空的界限和距离,为市场的扩大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而各种有利于推动区域和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制度创新和多边或双边经贸安排则为市场的扩大建立了制度框架。正是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深化了经济分工,形成了规模经济,促进了技术进步,导致了经济增长。
因此,中国现阶段不断升温的区域经济整合的目标,就是要在区域内建立统一和有效的市场体系,消除区域内阻碍产品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之间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完善和扩大促进区域经济和产业分工,逐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和“普遍的富裕”。区域性市场的扩大和完善是全国性统一市场形成的组成部分和必经阶段。我们需要用这种视角来认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合作与发展。
由于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政府和因行政区划形成的体制因素对经济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我们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这些决定了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我认为,阻碍我国区域经济以及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合作和整合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制性障碍、基础设施障碍和产业的同构。
体制性障碍是导致国内市场分割、统一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难以建立、市场机制不能在区域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区域内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难以形成的基本原因。优良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是商品和生产要素顺畅和快速流动的载体,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斯密的“分工产生的普遍富裕”则是区域经济整合的目的。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正在起步,它会触及我国经济体制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例如,由户口和户籍以及城乡差别导致的对劳动力的就业歧视,影响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地方政府追求发展政绩引起投资冲动和扩张意欲,导致了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严重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为了维护局部利益而形成的各种法规和政策,会阻碍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这些制度性的障碍最终破坏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国内市场被分割,使以比较优势为原则的区域产业分工难以形成,造成了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协调,产业的同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微观层面看,它严重地影响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宏观层面看,它导致了投资的膨胀和结构不合理,是引起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因此,中国区域经济的整合趋势,不仅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们希望同时也有充分理由确信,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先行区,为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和制度创新,探索新的经验。
(作者为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汉语的开放
南方周末 2004…06…03 11:29:58
□薛涌
语言活在生活中,变化不定。有些混乱实际上是表明语言的生机。
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外文中创造的词汇和概念,远远超过汉语。汉语不对外语开放,只以有限的几个词汇对付瞬息万变的世界,迟早会变成化石。
广电总局最近关于不许主持人在语言中夹杂外语的规定,触发了现代汉语的危机这一人们讨论已久的问题。
所谓汉语的危机,有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从内容上讲,汉语世界的文化创造力太弱,汉语里可看的东西不多,于是汉语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不过,这里需要讨论的,还是形式上的问题。一种语言在形式上如果不够开放,就会影响其创造力。在这方面,汉语有其先天的劣势。
拼音式的语言,从技术性上讲,开放比较容易,几乎可以原封不动地把外语中的词汇搬进来。比如,一般的英文词汇有从法文来的,有从德文来的,有从拉丁文来的。变化甚小。即使是跨语系吸收中文、日文中的词汇,也是根据发音一拼就拿来。比如中文中的风水、功夫、苦力等等,全以原有的发音变成英文词汇。日文中的武士、艺妓等等,也是如此。
日文受汉字系统的塑造。但其假名又可以说是个拼音系统,使日文别开一面。明治前后,日本人用汉字译一些西方基本的词汇,如物理、数学、化学、经济等等。这些译法又被中国接受,为中日两国接受西学奠定了概念上的基础。不过,日本很快放弃了用汉字译西方概念的习惯,不论什么外来字,只需用片假名根据发音一拼,就成了“日文”。结果,虽然日语的外来语字典不断更新,但你不管买了多新的版本,打开报纸碰到不懂的外来语,字典里常常还是没有解释。
外来语泛滥,给日语带来了一定的混乱。但是,片假名代表的开放性,却保持了日语的生机。老百姓面对滚滚而来的外来语,也并没有无所措手足。记得住在横滨时,圣诞节晚上出门。楼下看门的老太太问:“你是不是去看light-up?”什么是“light-up”?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但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她问我是不是去看灯火。像这样的下层百姓,文化程度在日本几乎是最低的。但运用起这些英文词汇来,也非常自如。甚至在无家可归者的区里,经营赌博的店也用片假名赫然写着“LUCKY”。看来这些在生活中并不LUCKY的人,对这个英文字也还是认得的。我日语生疏,办事情时一旦没有了词汇,就马上学着日本人的口音,把一个适当的英文词念出来,对方常常就懂了。因为许多英文词用日本人的口音一念,就是日文了。最令我难忘的是一次看马拉松赛,日本著名的女运动员高桥尚子跑到最后精疲力竭之时,她的教练在路旁大声提醒她:“DRINK!DRINK!”人家已经跑到了体能的极限,哪里有精力听外语?教练为什么不用日文说“喝水”呢?看来,人家那里“喝水”就叫“DRINK”,这已经是日文了。
日本之所以成为消化西方文化最快的国家,和其语言的这种开放性不无关系。有关专家指出,日本每天接受的外来词汇和概念数都数不过来,更不用说一个个地翻译了。但用片假名一拼,马上变成日文,老百姓见怪不怪,最后也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汉语是象形文字,引入外来语时即使采用音译的办法,也面临着一个把拼音文字变成象形文字的转换;用意译则更费时费力,根本无法跟上外来词涌入的速度。这一问题随着中国的继续开放,会变得越来越尖锐。所以,在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之前,汉语中夹杂一些英文词汇,恐怕是在所难免。这就像日文中的汉字和平假名中夹杂一些片假名一样,是接受新事物的一种必要的语言战略。
语言活在生活中,变化不定。有些混乱实际上是表明语言的生机。在改革以前,对现代汉语的运用管制甚严,一切以“两报一刊”的语言为准。那时语言很稳定规范,却缺少活力。现在许多人的语言文字中夹杂外来词,实际上预示着汉语的生机。
像英文、德文、法文、日文等世界主要语言,都是从其他语言中衍生出来,这些语言夹杂外语,自古而然,天经地义。而汉语没有根据其他语言衍生。所以大家对汉语中夹杂外文,总有种不伦不类之感。但是,这种“纯种”的汉语,与上述杂交式的语言相比,有明显的弱点。汉语太纯粹,接受外来影响的能力小,创新也少。比如就一般报纸上的语言而论,汉语的常用词汇比英文少,表现力受到限制。有时你很难相信为什么这13亿人竟反复用那几个老掉牙的成语。
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外文中创造的词汇和概念,远远超过汉语。汉语不对外语开放,只以有限的几个词汇对付瞬息万变的世界,迟早会变成化石。
创建时间:2005…3…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如何选择城市燃气定价模式
南方周末 2004…06…03 11:18:58
■中国公共政策分析
□报告提交人 汪新波
□报告缩略人 汪新波 余晖
高昂的初装费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区别在于,前者依赖价格信号,后者靠指令配置资源。2002年12月,建设部颁发《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的意见》,但市场化的前提条件价格机制并没有理顺,在城市燃气行业,价格机制的扭曲已经成为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
在中国,居民燃气价格构成大体分成燃气价格和初装费,城市管网的投资成本基本通过后者补偿。由于世界各国都需要对城市的配气成本补偿,收回管网的巨额投资,中国在燃气气价不到位的情况下,采取了行政性收费的方式,一方面具有合理的一面,一方面又对价格信号产生了扭曲作用,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混乱。
结果显示,我国在城市燃气定价偏低,我国燃气销售与购买价格比为1。5左右,而国际比价一般在3-4之间,我国城市燃气价格对管网成本的补偿水平偏低。但气价偏低掩盖了用户为得到燃气服务付出的综合成本,其中包括高昂的初装费。
我国目前各城市初装费收费标准差异很大,在800-5000元之间不等,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由于这部分费用通常隐含在房价中,而各地房地产商存在乱收费现象,因此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出计价格(2001)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