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证券市场批判-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容易注意到,虽然没出一分钱,但吕梁及其合作伙伴对康达尔的“重组”还是不遗余力的。但如果同时注意到,所有这些“重组”动作都发生在康达尔的股价已经达到历史最高位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这种“重组”的目的是什么。神智清醒的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典型的要拉紧绳子的动作,庄家们要结束炒作了。他们放出了“重组”的诱饵,正在静悄悄地等待猎物的上钩。很不幸,面对7—80元的股价,这个诱饵不够香。没错,吕梁及其伙伴的确陷入了陷阱,但并不是公司重组的陷阱,而是陷入了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陷阱;不是陷入了康达尔的陷阱,而是陷入了自己的陷阱。
对于这种结局,吕梁们是应该有准备的,但他们宁愿很“政治”地相信奇迹。这当然是一种病,但不是吕梁们独有的,它是一种时代的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说,吕梁们不过是杰出地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他们被一根更无形的但却更加无从逃避的绳索套住了。虽然,吕梁们同时也套牢了更多的人。
在整个中科创业的连环套中,我们真的很难分辨,究竟是谁套住了谁?
第一部分 从草根到权贵第8节 私募之“私”
市场上曾经传说,吕梁在中科系的炒作上,花费了将近20亿。
对这种说法,在中科系崩溃的危机时刻担任北京中科创业临时发言人的艾晓宁表示不屑一顾。他透露,参与中科系股票操作的资金大概在70亿之巨。艾晓宁将这些资金大部分称为“委托理财”性质,但吕梁则更愿意将这种组织方式称作“私募基金”。
的确,从我们看到的有关吕梁的采访中,吕梁对私募基金表现了强烈的偏爱。比如他就在多个场合暗示过要将中科创业变成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他也曾毫不掩饰地指出“德隆”系的合金、湘火炬、以及他自己旗下的康达尔已经构成了对传统分析的嘲笑。因为这些股票完全摆脱大市的纠缠。
但吕梁对“私募基金”的这种偏爱并非是毫无来由的。与“委托理财”相比,“私募基金”不仅符合国际规范(有巴菲特大师作证),甚至是一种金融创新(因为国内还没有)。这样时髦和唬人的面目,既可以在管理层那里获得某种合法性,也同时可以在投资者方面发挥号召力。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吕梁是一个非常有鼓动力的人物。不过,这种鼓动力大多建立在似是而非的投资理论基础上的。吕梁嘴中的私募基金就是一例。
所谓私募基金,就是区别于共同基金,面向少数特定人群所募集的基金。其主要特点是,操作策略比较灵活,监管当局的监管也较为宽松。但私募基金这种特点一到中国就变得有点水土不服。而到了吕梁那里,更是对私募基金性质的彻底颠覆。
吕梁曾经表示要向《财经》杂志的记者出示他与投资者所签定的合约,但最终没有履行这个承诺。按照吕梁的说法,这些协议的性质可能导致见证律师坐牢。虽然我们无法知道这些所谓投资协议的具体细节,但按照时下私募基金流行的做法,我们也大致可以知道。无非就是高得离谱的回报率,以及包赚不赔的保底承诺。这显然已经违反了任何基金包括私募基金的“国际惯例”。用任何标准看,在风险投资活动中承诺保本都具有欺诈的嫌疑,虽然这在中国几乎成了所有私募基金包括那些国有券商的通行做法。但通行并不意味着合法,更不意味可以超越投资常识。
所以在吕梁那里,所谓私募基金的“私”其实是“私底下”欺诈的代名词,是见不得阳光的意思。这显然是中国的吕梁们对私募基金的一大“创新”。但这种创新并不能完全怪吕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吕梁们的骗术是很容易识破的。因此,除了那些极少量的无知者和冒险者以外,绝大多数人都是主动受骗的,就如同吕梁主动上康达尔的套一样。从合约双方对信息的掌握程度看,吕梁所签定的大多数投资协议并不能叫做骗局,而应该叫做合谋。他们在一起合谋以攫取第三方的利益。不管这种利益是那些无辜投资者的还是实际上无人管理的公共利益,这种合谋的性质是确定无疑的。这就是吕梁(当然绝不仅仅是吕梁)的私募基金所谓“私”的第二种含义:以私募基金的形式窃取第三方——主要是国有资产的利益。这是中国私募基金管理者在特殊制度背景下的又一种“天才”的发明。
这种中国私募基金的独门秘诀,在中科创业的已经披露的故事中,袒露得相当充分。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篇题为“中科创、申银万国翻脸,吕梁幕后融资平台浮出”的文章披露:“一位参与过中科系与申万业务接洽、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士介绍:在2000年4月16日,申万给了上海海燕投资公司1亿元的委托理财资金,授权对象就是被称之为中科系,‘关键人物’吕梁的最重要操盘手丁福根。据欧锡钊说,海燕投资与中科创业和上海中科没有一点股权关系。而在2000年6月份成立的上海中科,开业第一件事就是写下字据愿代海燕投资偿还申万给的1亿元。到了2000年8月,申万又给了上海中科一个亿,其用途仍然是委托理财。这两笔巨资从来没有对外披露过,如果不是中科系崩盘后引发的连锁平仓而带出申万不得不诉中科创业的官司,这2亿资金有可能永远没人去过问它的出处和归属。”
既然上海海燕投资公司与中科创业及上海中科一点关联关系都没有,为什么上海中科要为海燕投资公司偿还这1亿元呢?而且还要在开业第一天就急急忙忙地立下字据呢?很明显,上海海燕与上海中科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有人脉关系,确切地说,这两家公司肯定有不愿为人所知的产权关联关系。稍微有点阅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种不愿意透露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化公为私的典型模式。但这并不是问题的重点。问题的重点在于,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申银万国为什么会轻易地将1亿元巨款轻易借给上海海燕做委托理财?而在仅仅四个月之后又再次借给上海中科1亿元呢?按照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分工,证券公司是最为专业的“理财机构”,一家专业的理财机构为什么会委托另外一家比较业余的公司去理财呢?在2000年4月到2000年8月,大盘已经处于相当高的位置,这个时候的委托理财所要承担的巨大风险可想而知。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申银万国相关的人士在这种交易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而且这种好处大到足以让他们漠视巨大风险的程度。否则,我们无法理解这种不符合常理的默契。
实际上,这种漠视国有资产风险的“默契”在披露的一系列的事件中已经露出了它的底牌。在同一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科上海方面主要资金提供者的顾翠华——申银万国陆家滨营业部总经理,在为上海中科购买别墅的过程中就获得了500万元差价。2000万的交易就“洗”走500万,其洗钱的胆量和胃口实在令人惊叹。这当然也是一种默契。在这种交易中,吕梁们与顾翠华们都获得了好处,而惟一的损失方是公共资产。公共资产(或国有资产)肯定应该分,但如此分法恐怕很多人难以接受。
一个数据可以略微反映中科创业这个“私募基金”仅仅在上海的洗钱规模。
“据来自申万法律事务部的一位律师向涉案方的有关人员透露,申万曾经一次性给过中科创业的大股东海南燕园62亿。”但有意思的是,这位中科创业的大股东海南燕园公司的注册地址——海口市文明东路山内花园C1栋门口,所挂的牌子竟然是“海口市白龙派出所”,门前不仅长满杂草,门锁也早已生锈。就是这么一家子虚乌有的大股东,却让申银万国——这个国内投行翘楚,一次性地掏了62亿元巨款。真让人感慨制度之松懈,暴发之容易。
这就是中科创业,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私募基金,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虽然中科创业不能代表中国私募基金的全部,但却在相当的程度上呈现了中国现阶段私募基金的某种本质特征。
看来,此“私”并非彼“私”。而此“私”的要义在于,用“创新”的金融工具从事财富转移活动,在于静悄悄地进行“权钱合谋”的私有化。
按照夏斌先生主持的《中国私募基金调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中国私募基金的总规模已经达7000亿。而投资客户以企业为主的公司占693%。所谓“企业客户”显然是公共资产的一种更加安全和好听的说法。这个数字提醒我们,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仅仅通过私募基金实现的私有化,业已进行到了何种程度。
第一部分 从草根到权贵第9节 吕梁与朱焕良
2001年7月,长达两年的牛市崩溃了。但谁也没有想到第一个作出准确预报的是朱焕良——那个炒康达尔(0048)而一战成名的大庄家。
虽然,自诩为战略家、文化人的吕梁看不起他的这位同伴,嘲笑他“到底是乡下人,只喜欢现金”。但就市场感觉而言,运筹帷幄的吕梁比起土头土脑的朱焕良,恐怕就要差好几个档次了。
正是朱这种身经百战而培养出的市场直觉告诉朱:牛市快完蛋了。用资金堆砌的牛市快完蛋了。于是,他选择了抛空,选择了将意义越来越含糊的筹码(股票)变成明白无误的现金。从投资的角度讲,朱完成了一次漂亮甚至是杰出的操作。整个过程系统、完整、无懈可击。而其杰出之处在于,在投资活动最关键的环节上,朱焕良克服了贪婪可能带来的致命误判,作出了理性的决定。从现在可以读到的有关中科创业的故事中,战略家吕梁先生似乎还没有彻底服气。他依然认为,如果不是朱的背叛,不是朱在关键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看上去“很猥琐”的现金偏好,中科系的资金链条便仍然完美无缺,用他那套似是而非的理论所一手打造的“中科传奇”便能够得以续写,甚至更辉煌地续写。但K先生吕梁忽视了一个常识:证券市场的资金供给是有限度的,即便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制度严重短缺,巨量资金脱媒的证券市场也不能例外。资金堆砌的牛市哪怕再牛,也有最终衰竭的一天。朱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吕却没有。不过,这也难怪。在整个中科系的宏大工程中,吕是战略家,而朱则是负责二级市场的操盘手。朱比吕更知道盘口的轻重。作为一个投机商人,朱并不是像吕梁后来所讲的那样,只“喜欢现金”,0048在二级市场上最风光的时候,他曾经兴奋地对吕梁说,买盘太多了,压都压不住!在那个时候,朱是绝对不喜欢现金的,因为他知道筹码可以换来更多的现金。而后来朱之所以选择抛股票,则肯定是他已经发现:追涨盘越来越少,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继续持筹的风险已经远远大于未来的预期收益,天平开始明显摆向抛售一边。而此时此刻,我们的K先生却仍然痴迷于他“讲政治,做大势”的战略梦想,决裂与背叛当然不可避免。中科大厦的倾覆也只是时间问题。在这个新近发生的传奇故事中,我们容易发现,朱是一个头脑清醒、经济理性十足的企业家,而吕则是一个充满政治思维的战略家。在中国——一个刚刚脱胎于政治社会的转型国家中,像吕先生这样怀抱理想主义热情,用政治的思维去做经济的企业家为数不少,这是一个我们早已熟悉的形象。凭心而论,在我们这块文化土壤中,他们成功的概率很高。吕梁只不过是其中极少数不幸运者罢了。而吕先生之所以倒霉,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政治智慧用过了头,以至于在常识的阴沟里翻了船。
不管造就牛市的原因有多少种,其心理机制应该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大致如下:一批先知先觉的资金进入市场,赚了大钱,示范效应扩散,更多的资金开始进入市场,在推动股票价格上升的同时也赚了钱,直到所有可以而且愿意进入市场的资金都进入市场,将价格推升到无力继续推高的水平,一段煎熬和犹豫之后(市场表现为筑顶),一批资金开始怀疑他们以前曾经坚信不移的的神话,陆续撤离市场,股价开始下跌,赔钱效应开始扩散,股价继续下跌。牛市结束。虽然,在牛市形成的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但机理其实就这么简单。如此看来,判断一轮牛市是否到头的关键在于:是不是所有可以而且愿意进入市场的资金都已经进场。换句话说,是不是所有的“傻瓜”都已经作出了傻瓜的行动。如果这种迹象越来越明显,那么再美妙的牛市也走到了尽头。对这个简单的标准,朱焕良拿捏得相当好。
土头土脑的人之所以比有文化的人更加精明而不是更加聪明,原因无非有两条。其一,文化人更相信理念,而像朱一样的“农民”则更相信常识,更依赖常识。理念由于脱离事实经验,经常容易改变。所以那种坚持到底的理想主义者实在是少之又少,虽然他们尤其让人感佩。反过来,“土八路”的常识感却非常牢固,这些常识不仅来自日常经验,而且往往是来自最切肤最重要的经验。朱焕良如果没有以前控盘但却被套牢的经验(朱曾经通过上千个个人账户,掌控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康达尔公司90%以上的流通盘,但最后还是要请求吕梁出主意帮助解套),这一次就不会溜得这么果断了。作为一个商人,朱讨厌风险,讨厌不确定的未来,现金和现在比什么都来得重要。没有今天的现金就可能什么都没有。没有这种出自常识的控制力,朱肯定会陷入与吕梁同样的灾难。在这一点上,吕梁却正好相反。吕是一个知识分子,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他甚至是喜欢冒险,只有不确定的未来对他来说才是合意的。他虽然非常清楚他的前途是全或无的选择,但他宁愿这样。在这里,充满政治思维的吕梁与作为企业家的朱焕良,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明显不同。政治家要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