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悉尼阳光下的梦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玻利维亚女士做了一个果然如此的可爱表情,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去后面拿邮件。邮件很快拿来了,是一个澳洲邮政特快专递袋。苏磊接过一看,收件人姓名也是苏光,收件人地址是北京家里,不过,他立刻发现了错误。正确地址应该是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芳古园2区4号楼1门505室,可是大哥少写了2区这两个关键字眼。    
    苏磊走出邮局,急忙打开封口,封套里除了一盒录音带,什么都没有。苏磊一见到录音带,一颗心登时嗵嗵跳了起来。他知道这盒录音带非同小可,否则大哥绝不会自己寄给自己,更不会用特快专递寄到中国家里。他当即决定回家去听录音带。


第四章集体官司(1)

    付小民刚开完早会,顾文锦就把他找到办公室说:“爱德华议员的律师已经正式通知我们,说要起诉《华夏日报》。”    
    付小民愣在那里半天才说出话来:“那……那我们怎么办?”顾文锦哼了一声:“还能怎么办,我正在想法子做私下调解呢。”付小民急忙分辩:“可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还没等付小民把话说完,顾文锦就打断了他的话:“你还想怎么错,爱德华是现任国会议员,有背景有势力。我们是什么?我们只不过是悉尼上百份不起眼小报中的一份而已。万一真有人来捣乱,耽误了一天的出报,这个责任你负得起吗?”    
    付小民忍声吞气没敢回答。    
    “你们都是这样,惹出麻烦来了,总是我来替你们擦屁股。”顾文锦忍不住抱怨,接着又说:“准备一下吧,一点半跟我一起去向爱德华议员赔罪。”    
    付小民灰溜溜地退了出来,刚回到总编办公室电话就响了起来。前台小姐说,有人在门口找他。付小民感到奇怪,自己朋友轻易不来报社,一般访客又都事先约好,会是谁呢?匆匆走到接待处,只见苏磊焦急地等在那里。付小民非常意外:“苏磊,你怎么来了?今天不上课吗?”苏磊掩饰不住心中的焦急说:“付大哥,我找你有要紧的事情。”付小民见苏磊目光急切,便说:“走吧,到我办公室去。”说着把苏磊领进报社。    
    “说吧,找我有什么事?”付小民笑着坐下。苏磊突然问:“陈军你熟吗?”付小民奇怪地看着苏磊:“熟啊,怎么了?你怎么突然想到问他?”苏磊又问:“我哥是不是曾经采访过他?”付小民去倒了杯水说:“对,不过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怎么了?”苏磊再问:“他们的关系怎么样?”    
    付小民想了一下:“要说关系并不算好。当初他们都当过留学生组织的头目,不可避免有一些矛盾。可是,陈军去年在雪山出车祸死了。”    
    “真的吗,他已经死了?”苏磊不可置信地看着付小民:“那为什么我哥要把这盒录音带寄回国去呢?”苏磊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索尼walkman小录音机。付小民接过耳机戴上,苏磊已经按下了播放键。付小民仔细听了一会儿,非常惊讶地问:“你是从哪里找到这盒录音带的?”    
    苏磊把昨天收到邮局通知和今天一早去邮局的事情讲了一遍。付小民急忙从录音机里拿出录音带,他两边看了看说:“这盒是苏光后来复制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磊掩饰不住他的心急。    
    有人在门口敲了两下,付小民忙说:“进来。”是编辑来送审稿。来人出去后,苏磊又说:“付大哥,你一定知道这盒录音带,对吧?快告诉我。”付小民看了一下手表说:“我看咱俩还是出去说吧。我在这里永远别想清净。”    
    两人随即来到百老汇。在星巴克找了一个角落。上午客人稀少,正适合谈话。付小民先问苏磊喝什么,随即去柜台付款,端来两杯卡普其诺。苏磊接过热气腾腾的杯子道了声谢,依旧望着付小民。    
    付小民捧着杯子喝了一口咖啡说:“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得先把背景简单介绍一下。你知道我和苏光都是80年代末出来的,苏光应该比我还早一些。1993年11月1日之前,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只有四年临时居留签证。我指的这些人是1989年6月4号之前到达澳洲的,持815签证的留学生。那以后出来的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他们拿的是816签证。这个尺度是澳洲政府人为划分的。当时中国的经济并不那么富裕,开放程度也不如现在,可想而知,大家都不希望回去。特别是那些没有拿到四年临居签证的人。苏磊,你可能还不知道签证类别不同的真实含义。持四年临居签证的人可以不用担心下一年的签证,还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工;而没有这个签证的人非但禁止打工,还必须每天去学校上学,只有出勤率够了,才能保证第二年拿到签证。    
    当时,很多人出国都借了钱,如果不打工就还不了。许多持816签证的人晚上偷偷打工,白天去学校上课。还有人干脆不去学校,打定主意黑下来挣钱。你也知道没有签证在澳洲滞留就是黑民。1992年7月有一个名叫邢建东的中国留学生因签证过期而被遣返回国,这一事件在中国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陈军原先就是中国留学生组织中的活跃分子,这时候又一次走上了历史舞台,他慷慨激昂地把工辞了,成立了一个中国留学生人权委员会,组织大家跟澳洲政府打集体官司。    
    当年,参加打集体官司的有持815签证的人,但更多的还是持816签证的人,据说共有数千人,集资一百多万澳元。官司从1992年8月开始进行,这当中又发生了许多事情,其中包括有人去堪培拉国会大厦门口绝食静坐,胁迫澳洲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问题做出决定。1993年11月1日,澳洲政府终于宣布,分门别类给予旅澳中国留学生永久居民身份。持815签证的人无条件居留,持816签证的人有条件居留。其中对816签证的条件相当苛刻,一要有大学本科学历,二必须通过英语考试,三是年龄不得超过四十岁,四必须向政府申请难民。所以,这场集体官司还得打下去,因为有许多816类别的中国留学生不具备条件留下。    
    就在同年11月11日,苏光写了一篇在澳洲政坛引起轰动的文章。这篇文章名叫《请问陈军》,是根据他的一个采访记录编写,也就是你刚才听到的这盒录音带。其实,当初老板郑燕波让苏光采访陈军,原意并非如此。实际上是因为陈军他们人权会打集体官司弄出了一些麻烦,主要是那一百多万元留学生集资款被挥霍得所剩无几。而陈军一直在另一家留学生背景的报纸《东方邮报》上做广告,继续组织816类别的人打集体官司。这件事的另外一个背景是,当时陈军被很多人攻击,说他贪污人权会的钱,用来打老虎机。    
    郑燕波是个生意人,他对陈军不给《华夏时报》广告费一直耿耿于怀。他当然知道苏、陈两人关系紧张。陈军喜欢抛头露面,而苏光向来以文笔犀利著称,他的文章很有读者缘。如果他的采访文章登在《华夏时报》头版,等于给陈军做了免费宣传。即使苏光在采访中用词尖刻一些,陈军也不会太在意。用他去采访陈军,无论从哪一点说都对报纸有利。当然,更主要是郑燕波为了从陈军那里拿到广告费。”    
    “引起澳洲政坛轰动又是怎么回事?”苏磊问道。    
    “你先听我慢慢说。为了不跟其他报纸发生冲突,我们报纸是星期四一早发行。也就是说,每个星期三的晚上,大家都要连夜贴版,赶在凌晨将校稿送到印刷厂付印。那一期的头版就是我贴的,上面正是苏光这篇文章,还有陈军的大幅照片。当时,我是《华夏时报》副总编。按说出报前他的文章我应该再检查一遍,可那天贴完版已经两点了,大家又累又饿。因为苏光文字功底好,极少出错,我也就没有仔细检查,直接让人送印刷厂了。    
    第二天上班我来得比较早,拿起报纸一看就傻了。我马上意识到苏光闯了大祸,他把不该写的话都写了下来。他写别的不要紧,要命就出在爱德华议员这里。因为十天前澳洲政府刚给我们四万多持815签证的中国留学生永久居留签证。而那之前集体官司已经打了一年多,政府根本没有妥协让步的迹象。万一把澳洲政府惹急了,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第四章集体官司(2)

    1993年的7月是中国学生居留前景最渺茫的冬天。当时各种传闻都有,弄得人心惶惶。许多人不堪忍受长期等待的煎熬,都准备放弃梦想,打道回中国了。就这时候,一位身居要职的国会议员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意大利裔的众议院前排议员爱德华博士。他的出现并非偶然,据说陈军他们是通过打官司的知名律师行介绍跟他认识的,至于人权会怎么打点他我不得而知,总而言之,他频频出现在留学生组织的大型聚会活动中。    
    当时爱德华议员是基廷政府在国会的移民次长,职务相当于移民部副部长吧,绝对是个关键人物。应该说是他在国会极力斡旋,为中国人说话。澳洲政府之所以能给我们永久居留签证,跟爱德华议员的努力肯定分不开,以至于后来有很多人认为,即使他拿一些报酬也情有可原,算是合理收费吧。    
    言归正传,那天不到九点我就来到办公室,一看到报纸,当即傻眼。我马上给老板郑燕波打电话,结果,他也傻了。丁宁当时是《华夏时报》的总编,他一进门就说外面有人在闹事。的确如此,有的读者一大早就把电话打到报社来了。这时候报纸已经发出去,既成事实无法更改。慌乱之下我赶紧把苏光的原稿拿来校对,结果,一字不差。苏磊,你把录音机给我。”    
    付小民接过录音机,很快从里面找到了他想要听的那一段,他把一只耳机交给苏磊,两人一同仔细听了起来。    
    陈军的声音:……那天是星期日,这个议员当天下午五点钟赶来与我在美膳见面,他明确告诉我,移民部长已经有了最后的决定。就是说,第二天国会就要开会投票表决,十七个部长的表决只是一个形式。他让我们一定保密,说要不他的官就做不下去了。其实,早在前几天,他们还没开会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鲍格斯已经绕过了西澳和另一个坚决反对中国学生居留的两位工党要员,把中国学生的居留问题定了下来。这件事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到那天他们俩站出来反对也来不及了。他提前告诉了我这件事,但他也知道居留已经大功告成……苏光:那他来干什么?陈军:来跟我要最后一笔钱啊。    
    苏光:他要多少?陈军:他开的价当然很高了。开一万多呢……苏光:你还多少?陈军:真的,我们实在是没那么多的钱。    
    苏光:最后到底给了多少?陈军犹豫了一下:其实,经我的手交给爱德华议员的现金已经不下三万。每一次都是上厕所什么之类的,弄得就像特务接头。”    
    听到这里付小民把录音机关了,看着苏磊说:“就因为陈军这几句话在报上出现,一场轩然大波因此而生。本来新闻媒体的客观报道在西方社会是很正常的事情,纵然城门失火也不会殃及池鱼。但我们这些人的居留确实来之不易,经历了太多的风雨。经过那几年的反复折腾,不少留学生在11•;1决议后依然担心政府的居留政策有变,所以,苏光的报道就成了一件祸事。而这篇报道在澳洲主流社会和政坛引起的反响更是出人意料,那是后话。    
    我再说回那天上午,报社里就像炸了锅一样,几部电话一分钟没停过,传真机疯狂打印,各种谩骂侮辱都有,甚至意大利社区都有人打电话来,扬言要放火烧平《华夏时报》,更有甚者还堵在我们报社楼下威胁要给我们颜色看。我们都意识到事情严重了。爱德华是现任国会议员,在移民部举足轻重。我们这么一张不起眼的小报纸居然捅出了这么大的娄子,说不定联邦警察都要介入,用周忠林的话说这件事是要出人命的,大家都非常紧张。    
    要说这件事我也有一定责任,必须想出补救的法子。那时候苏光和陈军已经不敢来报社露面了。我马上把他们叫到艾叙费尔的新梅江去谈话,让他们统一口径。我的办法是在苏光最后一段文字中加上外面谣传几个字,于是,这段对话的原稿就变成‘外面谣传,经我之手交给爱德华议员的现金已经不下三万。每一次都是上厕所什么之类的,弄得就像特务接头一样’。另外,那之前的对话也让他承认是他擅自夸大。同时在下一期的头版做出道歉与更正,表示由于我们打印过失,造成了这样重大的失误。等于一场原则性错误变成了纯技术错误。说实话,我心里也很害怕,万一联邦警察来调查,说假话等于作伪证,可为了报社的生存又不能不说。果然,当天下午联邦警察就把苏光和陈军带到密室,分别谈了十几个钟头。”    
    “后来呢?”苏磊着急地问。    
    “警方到底跟苏光谈了些什么,苏光没有透露,陈军也三缄其口。但他们肯定是按照我们之前说好的口径统一行事的。因为,爱德华议员很快就暂停了他在国会的职务,等候联邦警察的调查。结果,12月10号司法部长柯尔宣布爱德华无罪,立即恢复原职。而且,苏光也在下一期的报上正式发表声明,检讨了自己夸大事实的错误,《华夏时报》做出了重要更正。这件事总算有惊无险地过去了。我记得事后郑燕波坚持要求立刻把录音带销毁,以免留下后患。那盒录音带我们都见过,销毁也是当着大家的面。却没想到苏光还悄悄保留了一盒。”付小民的口吻带着一丝复杂的感情。    
    苏磊又问:“你说我哥他为什么要留下这盒录音带?”    
    付小民感叹道:“恐怕还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吧。万一联邦警察发现苏光作伪证,他好歹有个证据。”    
    苏磊依然满脸迷惑:“可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年了,我哥他为什么要特意把录音带寄回国呢?”    
    “是啊,这是有些奇怪。”付小民也想不明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